中医康复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中医学基础理论

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为基础构建而成的。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阴和阳既可以代表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将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归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归属于阴。中医学则借助阴阳解释人体内密切相关的、相互对应的两类物质及其功能的属性,将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包括相互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关系。中医康复学利用阴阳学说,以抽象的哲学理论指导对具体事物的认识,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诊断评定、康复治疗和康复预防,成为中医康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根基,渗透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指导中医学思维和诊疗实践,中医康复学也离不开阴阳学说的指导。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中医学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把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也有区别。就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胸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就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脏腑也各有阴阳所属,如心阴、心阳,胃阴、胃阳,肾阴、肾阳等。可见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形体结构,凡属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部分,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分析和认识。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用阴阳对立、依存、消长、转化的理论,可以说明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变化规律,阐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正如《类证治裁》所说:“生命以阴阳为枢纽。”人体的生理活动非常复杂,以阴阳概括之,则物质属阴,功能属阳,所谓“体阴用阳”。“体阴”是指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均属于阴。“用阳”是指这些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的运动变化及其所发挥的功能均属于阳。“体”“用”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以物质为基础,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功能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以阴阳互根互用的消长平衡方式进行。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属阴)的补充,是在不断消耗内脏能量(属阳)的情况下完成的;但属阴的精微物质产生以后,又在相关内脏器官中转变为能量,同时精微物质随之消耗。前者属于阴长阳消的过程,后者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生命活动就在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

人体生理上的阴与阳之间,既有对立、消长的关系,又有依存、转化的关系。这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是重要的条件,这种动态平衡决定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只有在阴精平静(不妄动)、阳气固密(不妄耗)的相对平衡状态下,生理功能才能正常。如果人体阴阳失去了这种平衡关系,则“阴阳失衡”或“阴阳失调”,属于病理状态。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以阴阳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理论,作为概括和分析病理变化的总纲。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体内阴阳平衡失衡、脏腑组织损伤以及功能障碍的过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到正气(是人体物质结构的总概括)和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两方面,邪正斗争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协调关系破坏,从而出现阴阳失衡的结果。在邪正相争的过程中,阴阳失衡会产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等种种病理变化,这是中医学认识和分析疾病病机的理论依据。若阴阳失调,则导致一系列的病证,在形体和精神上容易引起病残,如《丹溪心法·中风》说:“三阴不足,则发偏枯;三阳有余,则为痿易。”或损伤日久“阴亏则形坏”“脱阴者目盲”。人体阴阳失调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精神病证,如《难经》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因此,经络、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都可以用阴阳失衡来概括。

4.指导疾病的诊断辨证 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总纲,所以病证虽然复杂,但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在临床诊断中,运用望、闻、问、切搜集临床资料,并对具体症状和体征用阴阳学说进行分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望诊中,以色泽分阴阳,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中,以语声分阴阳,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在辨证方面,阴阳为“八纲辨证”之总纲,如《医学心悟》说:“至于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表者为阳;寒者为阴,虚者为阴,在里者为阴。”阴阳也可作为虚证以及脏腑辨证之依据,如对虚证的分类,还阴虚、阳虚;脏腑疾病的证候中,亦有阴虚证、阳虚证,如肾阴虚、肾阳虚等。故临床辨证中也应当分别阴阳证候,以助于认清疾病的本质。只有正确诊断辨证,才能为康复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5.指导疾病的康复治疗 由于阴阳失衡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理阴阳,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是防病治病和促使疾病康复的基本法则。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治疗时宜采用“泻其有余”的原则。阴盛的实寒证,采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盛的实热证,采用“热者寒之”的治则。同时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损耗,因为阴盛可导致阳气损伤(阴长阳消),阳盛可导致阴液亏损,此时当兼顾其虚弱的一面,即在“泻其有余”的同时,配合“补其不足”(补阳或补阴)之法。

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治疗时采取“补其不足”(虚者补之)的原则。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的虚热证,用补阴的治则;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的虚寒证,用补阳的治则。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总之,治疗阴阳失调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清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补阳,阴虚者益阴,以使患者从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回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如《灵枢·根结》中有“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情志治疗中有“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传统体育疗法中有“静者为阴,动者为阳”之说,临证过程中皆需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康复疗法,帮助患者恢复阴阳平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运用阴阳学说的规律以调整康复对象阴阳平衡的过程,就是康复的过程。

(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在气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五行生克模式,是探求宇宙自然规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要素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维系着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从而维持着事物整体的动态平衡。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医康复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五行系统中,事物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类和演绎,就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系统。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的相生、相克、制化,以及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等。五行的相生和相克,代表自然界事物或现象之间关系的正常状态;五行制化,是自然界事物或现象通过相生相克以协调平衡的机制;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代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失常时,自然界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的异常状态。

对人体来说,也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及变化,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中医学运用类比的方法在五脏配五行的基础上,演绎推理整个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情志等分归于五脏,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五方、五气、五季等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因此,在中医学领域中,五行学说主要用来分析和归纳人的形体结构功能特征,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各要素间的联系,阐释人体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解释人体五脏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指导临床诊断与康复治疗。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以取象比类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将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及五脏所支配的五体(筋、脉、肉、皮、骨)、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以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爪、面、唇、毛、发)等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脏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五脏间的生理联系,如用木生火解释肝藏血,调节血量,助心行血的功能;用金生水解释肺气布津,滋养肾阴的功能;用木克土解释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脏的壅郁,以利于脾的运化功能;用水克火解释肾阴精充足,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亢盛的功能。五脏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而不至于过亢。本脏之气虚损,则有他脏之气补之;本脏之气太盛,又可由他脏之气制约。如肝(木)偏虚,则有肾(水)生之;肝(木)偏亢,则有肺(金)克之。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以及生克制化的理论,能够说明五脏间的相互资生和促进、相互制约和抑制的生理关系,从而进一步阐释人体的整体联系。

2.解释五脏传变规律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资生、制约,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为传变。从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传变规律,可以分为相生关系传变和相克关系传变。

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如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即为肾病及肝,属母病及子;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即为心病及肝,属子病及母。

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相乘,即相克太过致病。如正常情况下肝木克脾土,若发生相乘时,就会出现“肝气乘脾”(木旺乘土)和“脾虚肝乘”(土虚木乘)两种情况。相侮,即反向克制致病。如正常情况下肺金克肝木,若发生相侮时,就会出现“肝火犯肺”(木火刑金)和“肺虚肝侮”(金虚木侮)两种情况。应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说明一脏有可以影响到其他四脏。

3.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评估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在体表有所反映,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因此,通过四诊所搜集的临床资料,依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乘侮、母子相及规律,可确定五脏病位,判断疾病传变。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病位的确定包括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推测五脏相兼病变。如面见赤色,口苦,脉洪,病位在心,属心火亢盛;如脾虚患者,面当黄色,若见青色,为土虚木乘,即肝病传脾。还可以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4.指导疾病的康复治疗和预防 依据五行乘侮、母子相及规律,在预防疾病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以及在中医康复、情志康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是指在治疗时,除对所病之脏进行治疗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的四脏,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肝气太过,肝木旺则乘脾土,则应在柔肝的同时培补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使肝病不传于脾。正如《难经·七十七难》所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指导治疗,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适用于五脏病变中母子关系失常的病证,临床常用滋水涵木法、补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

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指导治疗,其基本治疗原则为抑强和扶弱,适用于五脏病变中相乘或相侮的病证,临床常用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在情志康复法中,五志(怒、喜、思、悲、恐)分属五脏并与五行相配,其相互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所说。情志之间遵循五行相克的规律,即张子和所云:“《内经》有治法,但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因此,以五行立论可以指导中医康复的临床应用。

(三)藏象学说

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自然界相应的事物和现象。正如《类经》所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脏腑虽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藏象学说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脏腑间及其与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对于阐明人体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实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即《灵枢·本脏》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藏象学说的内容是以脏腑为重点,并联系到躯体的组织器官。根据内脏的功能特点,其可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共同的功能特点是“藏精气”,六腑共同的功能特点是“传化物”。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奇恒之腑在形态上多为中空器官,因而类腑;但其功能主贮藏精气,又颇似脏,而与六腑传化水谷有别,故称之为奇恒之腑。胆因为没有像脏一样藏精气的功能,故属六腑之一;又因其没有像胃、肠等腑具有传化饮食物的功能,故又属于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藏象学说认为,构成人体的任意一个组织器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脏之间、六腑之间、五脏与六腑之间、五脏与五体及五官九窍之间都存在功能上或结构上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以五脏为核心,联系六腑、五官、五体、五志,充分体现了人体整体功能的统一性。同时,五脏与自然界的方位、季节、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生理联系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心、肺、脾、肝、肾各司其职,分别与形体、官窍、五液、情志等有着特定的生理联系。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在时应夏,心藏神。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司呼吸,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时应秋,肺藏魄。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在志为思,在体合肉,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时应长夏,脾藏意。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时应春,肝藏魂。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惊),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时应冬,肾藏志。

2.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即主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糟粕的传导排泄。胆藏泻胆汁,主决断;胃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小肠受承化物,分别清浊;大肠传导糟粕,主津;膀胱贮存津液,排泄尿液;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3.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奇恒之腑的概念出自《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脑贮藏精髓,主精神意识;髓养骨,充脑,化血;骨贮藏骨髓,支持形体;脉容纳、约束和运行气血;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4.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是藏象学说中整体性联系的内容之一。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器虽功能不同,但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联络沟通,在生理上协同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脏腑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脏与脏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腑与腑的关系。

(1)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关系密切,以心与肺的关系为例,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关系主要表现为气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的运行也需要血作为载体。无气的推动,则血凝滞不行;无血的承载,则气无所依。在病理情况下,肺气虚弱或宣降失常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出现气短、胸闷、心悸,甚至唇舌青紫等症;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而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等症。

(2)脏与腑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脏与腑的经脉相互络属,结构上相互连通,功能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即“脏腑相合”。以心与小肠为例,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阳温煦,则小肠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小肠吸收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则化生心血。若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可使小肠分别清浊功能失常,出现尿赤、尿少、尿痛等症;小肠有热,循经上扰于心,可使心火亢盛,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

(3)腑与腑的关系 表现为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协作关系。饮食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以及胆汁的助消化作用,吸收精微转输至心肺,并将糟粕下传于大肠;大肠吸收部分水分,将糟粕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膀胱贮存津液,气化使尿液排出体外;三焦则与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均有关。由上可见,消化功能是在胃、胆、小肠的密切协作下完成的;吸收功能主要在小肠,大肠也能吸收部分水分;排泄则是膀胱和大肠等器官的作用。在病理方面,某些腑的病变可以影响他腑,发生两个以上的腑同病。例如,胆失疏泄,可以影响到胃,出现胁痛、黄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胆胃同病的症状。

(四)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与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学说就是研究人体基本物质的生成、输布、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气、血、津液的性状及其生理功能虽有其各自的特点,但在其生成过程中,又多相互为用、相互转化。因此气、血、津液三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气是人体内一种细小难见、运动迅速、富有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营养等生理功能,在维系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是运行于脉中、有序流动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具有濡养、滋润、运载、养神的生理作用。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体内各脏腑组织中的正常体液,具有滋润营养、化生血液、运输废物的生理作用。

气、血、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如气与血之间,气属阳,主动,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属阴,主静,有营养滋润等作用。由于气与血均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所以两者在生成、运行等方面关系密切,表现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生气、载气,这种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与津液之间,气属阳,津液属阴,属性上有别,但两者均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在其生成和输布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为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化气、载气。即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

以血与津液的关系为例。血与津液均是人体内的液态物质,均有滋润和濡养作用,与气相对而言,二者皆属于阴。血和津液均由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中的血液,渗于脉外便化为有濡润作用的津液。输布于肌肉、腠理等处的津液,不断地渗入脉中,与营气相合,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机体气化运动的过程中,津液可以化血,血液可以化津,以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在病理情况下,血与津液的病变可相互影响。如在失血过多时,常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伤津的病理表现。反之,在津液大量耗损时,可出现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的病变。因此,《伤寒论》有“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对于大汗等导致津液亏损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藏象、经络学说共同组成了中医正常人体学的体系,系统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它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与藏象、经络学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五)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多行于人体的深部,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是经脉小的分支,多行于较浅的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络具有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阴阳、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活动等功能。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及其在临床应用的一种基础理论。

1.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联系人体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体。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循行和功能的经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干深部,循行于胸、腹、头部的支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任脉、督脉在四肢部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支脉,是络脉的主体。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骨节系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

(1)十二经脉 起于或止于手部,主要循行于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起于或止于足部,主要循行于下肢的经脉称为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阴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阳面的经脉为阳经。根据脏腑阴阳之气的盛衰,内侧阴面的阴经有太阴、厥阴、少阴之三阴经,外侧阳面的阳经有阳明、少阳、太阳之三阳经。十二经脉在循行中有脏腑属络表里关系,其表里关系与藏象学说中脏与腑的表里关系一致,各经属本脏或腑络相表里的腑或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走向足,足三阴经从足上行走向腹(胸)。这样,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为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气血循环流注径路。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img脉、阳img脉的总称。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第一侧线;带脉行于腰腹;阳img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img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头项部;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部第三侧线和颈部。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具有联络与统率作用,同时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3)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以加强十二经脉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十二经别一般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离”,进入体腔脏腑深部称“入”,再浅出体表上行于头项部称“出”,然后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称“合”。十二经别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扩大了经脉的循行联系和经穴的主治范围。

(4)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各分出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为“十五络脉”。其中十二络脉在肘膝关节以下从相应的络穴分出后,均走向相表里的经脉,主要起沟通表里经脉和补充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任脉之别络行于躯干前,督脉之别络行于躯干后,脾之大络行于躯干侧,主要起渗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均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骨骼、关节,布散于胸背,走向头面部。十二经筋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活动、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维持人体正常体位姿势的作用。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相应的体表皮肤部分,是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表浅部位,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因而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2.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生理功能不同,但却能协调统一地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联系和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而实现的。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着脏腑器官,奇经八脉联系并调节正经,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联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

同时,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功能。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滋养,才能够发挥其正常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濡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正如《灵枢·本脏》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故而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灵枢·本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除此之外,经络还具有感应传导、调节平衡等作用。

3.经络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除了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外,还被用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以及指导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1)阐释病理变化 各脏腑的经络在体表都有一定的分布部位,同时脏腑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官九窍发生联系,所以脏腑疾病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在体表或有关孔窍反映出症状和体征。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又如心火上炎见舌部生疮、胃火炽盛见牙龈肿痛等,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的。某些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常有明显的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形态变化,皮肤温度、电阻改变等,这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如肠痈患者,有时在上巨虚出现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有时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

(2)指导疾病的诊断 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和所属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可协助疾病的诊断。一些患者在经络循行路线上或某些穴位有明显的压痛,或有条索状、结节样反应,或局部皮肤的色泽、温度、电阻等发生变化,这些病理反应,可协助疾病的诊断。如肺俞穴出现条索状或结节样变化,可提示肺脏的疾病。足三里穴压痛,多表明有脾胃疾患。

(3)指导临床治疗 临床主要根据经脉循行和脏腑的关系以及腧穴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正是循经取穴方法的具体应用。临床中胃痛循经远取足三里、梁丘,胁痛循经远取阳陵泉、太冲等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又如头痛,因前头痛与阳明经有关,可循经远取上肢的合谷穴、下肢的内庭穴治疗等。此外,根据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临床上用皮肤针叩刺皮肤、皮内针埋藏皮内来治疗脏腑经脉的病证,这些都是经络学说在临床康复方面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