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中医学虽然没有“药食同源”这一表述,但其思想和理论在众多古籍中早已有相关论述。许多中药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它们既能充饥饱腹,又能防治疾病。如《黄帝内经太素》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因为药食同源,部分药物可以食用,部分食物也可以作药用,这奠定了食养食疗的基础。
“药食同源”和“食药物质”在定义上基本没有区别,然而在不同语境中含义有一定的不同。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多用“药食同源”,“药”在“食”前面,研究的主体为具有食用性的中药;在食品学或营养学理论体系中,多称“食药物质”,“食”在“药”前面,研究的主体为具有药用性的食物。除此以外,在行政管理以及政策法规等文件中,一般多用“食药物质”,因为食物的范围较药物更为广泛,而且逻辑上也是先有食物后有药物,而药食同源物质为食物和药物的交集。
食药物质名单在不断完善。2002年3月4日,《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发布,公布了87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花、槐米、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2014年11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公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包括2002年发布的87种中药,区别在于新的目录把槐花、槐米归为一种;除此以外,还新增了14种中药,即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马尾松、油松)、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柰、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故2014年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有101种。
2020年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开展药食同源试点。
截至目前,加上2020年开始试点的9种中药,总共有110种食药物质。为了促进中医药膳学、中医食疗学的发展,助力食药物质的开发和应用,赋能中药产业和食品加工业,我们组织湖南医药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学者编写了《药食同源本草》一书,比较全面地梳理和总结110种药食同源中药的食疗应用以及产品开发的现状。
本书的服务对象定位在食药物质应用领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全面性
作为一本专门论述药食同源中药的书籍,我们把110种食药物质均列入其中,包括每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食疗应用、现代研究、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注重全面性,而且内容上也有轻重之分,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是药食同源中药的食疗应用和产品开发。
2.科学性
药食同源中药和一般中药相比,药物的偏性相对较弱,治疗上是稳中求效,因此不能过分夸大此类中药的食疗和保健效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重视内容的科学性,既可以作为学术参考书,又能够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3.实用性
本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服务中药精深加工产业,面向从事健康产业与保健品、功能食品开发的工作人员。此外,本书还有较好的科普作用,语言通俗易懂,详细介绍了药食同源中药的食疗方法,适合中医养生以及美食爱好者阅读。总之,本书较全面地梳理了药食同源中药在食疗保健方面的应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中心、互联网(中西协同)健康服务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医药学院中西协同5G健康管理研究所以及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湖南医药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何清湖教授,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刘新民教授指导了本书的编撰工作,并且认真审定了书稿。本书的编写方案由胡宗仁、余娜制定,各章的编写人员如下:总论由胡宗仁、阳吉长、张媛婷、旷世达、顾羽、邓文祥负责,第一章由余黄合、张予慧负责,第二章由周旭东、陈巧巧负责,第三章由王能、李新娥负责,第四章由刘建新、阳晋翰负责,第五章由王丽萍负责,第六章由封敏负责,第七章由周群负责,第八章由谌海军负责,第九章由彭贞贞负责,第十、十一章由肖颖馥负责,第十二章由傅馨莹负责,第十三章由聂莼、李匀皓负责,第十四、十五章由俞月负责,第十六章由余娜、唐皓、王芬、袁志鹰、汤延富、邵莉负责,第十七章由刘露梅负责。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本书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更正。
《药食同源本草》编委会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