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晁恩祥谈中医人才的培养(代序)
目前我们正赶上中医发展的好时代,国家为中医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与政策保障。但目前中医人才培养存在严重不足,主要包括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中医从业人员中医特色和临床实践能力不足、中医经典研读不深、名老中医经验急需抢救性传承、中医人员“西化”倾向比较严重等。因此,中医人才培养应以院校和师承教育为主,自学、家传等多种培养模式并存,要读经典、做临床、取众长、融会贯通、植根传统、重视医德、勤于实践、善于思悟、注重科研、贵在创新,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1.勤读经典
我1956年开始学医,至今已从医将近60年,因我的启蒙老师冯殊军是伤寒派医家,大学时授课的刘渡舟教授也是伤寒大家,且刘老的临床经验丰富,处方很小,疗效显著,对我的影响很深。他常告诫弟子:“认真读书,并用于指导临床才能有成绩。”他认为,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成就伟大,是前人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来自临床实践。这种原创的医学十分可贵,《黄帝内经》进行了理论总结,《伤寒杂病论》进行了临床总结,二者临床价值高,至今被中外学界奉为经典。我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非常推崇,张仲景的这两本书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指导临床的辨证论治,经年不殆。其实用性也非常经典与广泛,其中的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
我认为学习中医应先学习《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部经典,再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华本草》等中药及方剂著作,然后读《景岳全书》《医宗金鉴》《张氏医通》《温病条辨》等丛书,还应读《医学衷中参西录》《温疫论》《医林改错》《笔花医镜》等精选专著。研读中医药学书籍贵精宜广,研读经典著作、临床实用论著及方药类著作宜精读,如《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医林改错》等,用以指导临床;对各家之说可泛读,以博采众长;不断学习,泛读中西医相关杂志、报刊等;而所谓的偏方、广告则不可信。
2.勤于实践
中医人才要有高超的医术,做到医术精湛、医业精勤,这就需要中医人才有丰富的临床实践。临床为我们提供了发挥天赋的平台,是探寻科研创新、新药研发、寻找闪光点的宝地。做临床要做到“细观察、善思悟”。细观察指认真观察患者的四诊病情、诊疗过程、用药及症状学的演变,探讨疾病规律,发现疾病的个性、共性。善思悟就是要在天长日久的临床诊疗中思悟积累,思考是进一步认识疾病、提高疗效、探讨诊疗的过程。
患者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我有切身的经历。我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一类咳嗽,异于风寒、风热或风燥,咳嗽良久阵作,咽痒即咳,突发辄止,具有风证的特点。我查阅经典,发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有类似阐述“一日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于是创立了“从风论治”的理论,应用于临床收得良效,并将之命名为“风咳”,并由此指导科研和新药研发。
3.重视医德
我一直崇尚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在不同场合都提出了“诚心、诚信、诚意”的观点,即中医人才培养还应重视医德医风,既要有高超的医术,做到医术精湛、医业精勤,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对中医有诚心、对学术有诚信、对患者有诚意。
4.注重师承
中医药学是古代医家观察总结的结果,包括对人体的认识,如整体观念、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腧穴等;对疾病的认识,如望闻问切、阴阳表里、邪正盛衰、辨证论治等;治疗疾病的手段,如本草方药、针砭艾灸、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这些认识和经验最初通过口传心授得以传承,口传心授是中医最初的教育形式。古代中医培养以师承为主。春秋之后,以家族和师徒相传为主的师承形式出现,《史记》记载扁鹊师从长桑君,成名之后广招弟子、传承医技。张仲景也曾说:“今之医,各承家技,终始顺习。”可以看出家传这种中医教育模式在当时十分盛行。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则是中医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以经典为根基读书是古人学医的重要方法,著书立说是历代医家传承经验理论的方式,金元四大家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创滋阴派、补土派、攻下派、寒凉派,影响至今。
5.博采众长
高等教育是当今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流。1956年,原卫生部和教育部确定在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成都市成立4所中医学院,1978年以后开始开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全国有30余所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了大批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人才。
当今中医人才培养形式也十分多样化,如1976年开展的全国中医研修班、自1990年起开展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医药传承博士后、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家传、自学等。各大院校的中医传承班、各地举办的中医传承项目,也是当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培养模式各有优势及不足之处,院校教育规模大、教学规范、学科丰富,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对结合,但同时中医药特色相对不足,无法突出中医临床优势。通过家传、师承成长起来的中医人才中医信念坚定、实践能力强,但容易在学术上存在局限,整体培养规模也有限。建议主管部门和各大院校、医院进一步加强中医师承工作,培养坚持中医特色的人才,在学习现代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让技术为中医发展服务,提高临床疗效。
我自己的学医经历也包括院校教育、师承教育、临床实践三方面。1956年至1962年,我在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1976年,我参加了全国中医研究班(学时一年半),跟随岳美中、方药中、姜春华、任应秋、何任和万友生等20余名全国名老中医学习。大学毕业后,我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2年,参与下乡“防克”、巡回医疗和带教实习。1984年至今,我在中日友好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其间曾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地讲学交流。
几届国医大师的学医经历,也是多种培养模式并存。如路志正世代学医,幼诵经书,后于其伯父开办的中医学校学习;任继学师从名医宋景峰,后在吉林省和北京市中医学校研修学习。中医人才培养需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和传统文化出发,注重师承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需要取众家之长。
6.注重科研
西医很重视科研推动临床,而中医更多的是从临床实践中寻找科研点,去思考、分析,而后进一步给予关注,将其在临床中不断验证,从中选出课题。我一贯强调做科研一定要认真结合临床,从中找出问题,寻找答案。如风哮、风咳的临床表现和理论在传统著作中十分受重视,我通过立题研究,发展了中医对风哮与风咳的认识,研究的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感染后咳嗽的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于患者。“写文章”是很重要的,我现在虽已80多岁了,但仍笔耕不辍。善于写文章则可以探讨自己的新发现或对疾病认识的新观点,通过交流诊疗疾病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展示自己的认识。
7.勇于创新
我们应牢记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我们应认识到中医药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目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也为中医药传承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要想成为一名良医,机遇不是主要的,天道酬勤,只要“读经典,做临床,善思悟,勤总结”,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且须知医道精微、学无止境、精者无边、诚信永恒,中医传承工作永远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近阅弟子李际强主任等一批中青年中医所著《仲景经方临床实践录·呼吸病篇》书稿,心中倍感欣慰,他们能勤学经典,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创新发展,自觉中医后继有人,故借我对中医人才的培养谈一些亲身经历与认识,以代序。
晁恩祥
庚子年仲秋于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