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三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感冒案
邱某,女,54岁,2017年4月18日就诊。
主诉:发热2日。
患者就诊时症见发热,头晕欲呕,咳嗽,咳嗽时胃脘疼痛,鼻塞涕浊,口不渴,2日未大便,昏昏欲睡,头痛,恶风,恶寒,汗出,全身酸痛,舌质暗红,胖大,苔白厚腻,脉沉细。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断:感冒。
辨证:病在少阴。
治法:温阳散寒。
处方: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5g,细辛3g,熟附子15g(先煎)。3剂,水煎服。
2017年4月20日二诊:患者连呼神奇,就诊之前昏睡了两天,咬牙才勉强走到医院就诊,回去服药后1小时,就觉身体清爽,能下床做家务。喝完第二剂后,喉中涌出大量白痰。刻下症见少许咳嗽,鼻塞,牙龈痛,微恶风,胃纳一般,大便通畅,量少,口不干,微苦,舌暗红,胖大,苔薄白,脉弦。病在少阳,以小柴胡汤加五味子和解少阳以善后。
处方:柴胡30g,黄芩10g,法半夏10g,五味子15g,党参10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5枚。3剂,水煎服。
服后病愈。
按语:本案患者症见发热,头痛,恶风,恶寒,汗出,全身酸痛,昏昏欲睡,脉沉细。从症状看,有太阳证之意,但脉象与之不符,且昏昏欲睡更符合少阴病之意,故以温阳散寒为法。
《伤寒论》中,少阴病的提纲症状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患者就诊时头晕欲呕、昏昏欲睡、全身酸痛,可见其精神极差,已是典型的少阴病,加之患者恶寒、发热、汗出,有明显的外感表证,虽然此时患者有诸如头晕欲呕、咳时胃脘部不适的少阳症状,但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且口不渴,大便2日未解,舌胖大,苔厚腻,均说明此时患者以少阴病为主,体内阳虚阴盛,急需温阳,故先予麻黄细辛附子汤温阳散寒。
二诊时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大便已出,脉由沉细转为弦,说明阳气已复;恶寒明显好转,仅有咳嗽、鼻塞,说明外邪已基本除尽;二便通,说明无里证困扰;因有口苦、脉弦等症状,故考虑病在少阳,故以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加五味子之意参考小柴胡汤或然证加减中“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五味子性温,味酸、苦,温能和肺气,酸能使肺气内收敛降,意在“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患者能迅速获效,得益于辨证准确,用药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