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一
(1)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②强③痛而恶④寒。
【成注】
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
【注释】
①脉浮:浮脉,下指即得。《难经·十八难》:“浮者,肉上行也。”所谓肉上行者,是言在皮肤之间,肌肉之上也。
②项:颈之后部。《说文·页部》:“项,头(据桂馥说,‘头’当为‘颈’。)后也。”《释名·释形体》:“项,确也。坚确受枕之处也。”
③强(qiǎng抢):僵直而不自如。慧琳《音义》卷十四引《周礼·郑注》云:“强,坚也。”引申有不柔和之意。头项强痛,即头痛项强。山田宗俊引“瓜蒂散条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可以征焉”。
④恶(wù误):厌恶。《广韵·十一暮》:“恶,憎恶。”“恶寒”犹言怕冷。
【白话解】
太阳经的病理表现是,脉浮,头痛,项部拘紧不舒而怕冷。
(2)太阳病,发热①,汗出,恶风,脉①缓②者,名为中风②③。
【成注】
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医统本有“也”字。荣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卫病,则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恶风。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脉紧,伤风脉缓者,寒性劲急而风性解缓故也。
【校勘】
①脉:《总病论》卷一“脉”上有“其”字。
②为:《微旨论》卷上无“为”字。
【注释】
①发热:感寒以后,因何发热?《素问·水热穴论》云:“人伤于寒,而传为热,寒盛则生热也。”王冰注云:“寒气外凝,阳气内郁,腠理坚致,元府闭封。致则气不宣通,封则湿气内结,中外相薄,寒盛热生。”其说申明“发热”之义。
②脉缓:谓脉现怠缓。按缓脉应区分平脉、病脉,舒和平缓为平脉,怠缓无神为病脉。此则指病脉言。
③名为中(zhòng仲)风:中,慧琳《音义》卷四引《考声》云:“中,著也。”《本事方》卷八云:“今伤风古谓之中风。”张志聪曰:“风邪开发太阳之毛窍,而薄于通体之肌腠,故名为中风。”
【白话解】
太阳病,在脉证上,出现发热,汗出,怕风,脉浮而怠缓的,名叫中风。
(3)太阳病,或已①发热,或未发热①,必恶寒,体痛,呕逆②,脉③阴阳俱紧者②,名曰④赵本作“为”。伤寒③。
【成注】
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中风即发热者,风为阳也。及伤寒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虚者恶风,荣虚者恶寒,荣伤寒者,必恶寒也。气病者则麻,血病者则痛。风令气缓,寒令气逆,体痛呕逆者,荣中寒也。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
【校勘】
①或未发热:《准绳》中“未”上无“或”字。
②呕逆:《总病论》卷一无此二字。
③脉:《玉函》卷二“脉”上有“其”字。
④曰:《玉函》卷二、《总病论》卷一并作“为”。
【注释】
①或已:“或”当训“有”。《孟子·公孙丑下》赵注:“或,有也。”“已”有“太”意。《广韵·六止》:“已,甚也。”“或已”两句,犹云有的病人甚发热,有的病人不发热。旧注以“或”为未定之词,未切。
②脉阴阳俱紧者:“阴阳”指脉之浮沉。“紧”主表寒(亦主里有积、有食、有痛),于脉浮取、沉取均感急切,说明寒性强劲。或有以寸尺释“阴阳”者,可备参考。
③伤寒:此指麻黄汤证之狭义伤寒。
【白话解】
太阳病,有的病人发热重,有的病人不发热,但必恶寒,身体疼痛,气逆呕吐,脉浮取沉取俱紧,这就名为伤寒。
(4)伤寒①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②者,为不传;颇欲吐①,若②③燥③赵本作“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④。
【成注】
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寒邪传里者,则变热,如颇欲吐,若烦躁,脉急数者,为太阳寒邪变热,传于阳明也。
【校勘】
①吐:《翼方》卷九作“呕”。
②若:《玉函》卷二无“若”字。
③燥:天保本、《准绳》并作“躁”。
④为传也:《玉函》卷二、《翼方》卷九并作“乃为传”。
【注释】
①伤寒:指广义伤寒,与第三条“名为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
②脉若静:“静”与下“数急”相对,慧琳《音义》卷十二引《考声》云:“静,安也,息也。”脉安息即不数急,不数急故不传。
③若:“若”犹“而”也,“而”犹“又”也。见《古书虚字集释》卷七。
【白话解】
伤寒第一天,太阳经受病,如果脉象变化不大,是病邪不会传变;如果很想呕吐,又心中烦躁,脉数急,这是病邪将传变他经。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①者,为不传也。
【成注】
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也。
【注释】
①阳明少阳证不见(xiàn现):即无阳明病之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等症,亦无少阳病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症。
【白话解】
伤寒两三天,阳明证、少阳证都没有出现,这是病邪没有传变。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
【成注】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此太阳受邪,知为温病,非伤寒也。积温成热,所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也。
【注释】
①温病:此乃太阳伤寒之温病,与后世温热学说之所谓温病不同。
【白话解】
太阳病,发热而口渴,不恶寒的,是温病。
若发汗已,身①灼热①者,名曰②赵本无“曰”字。风温②。风温③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④息必鼾③,语言难出。若被下④者,小便不利⑤,直视,失溲⑤;若被火者,微发黄色⑥,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⑦⑥;若⑧火熏之⑦,一逆⑧尚引日⑨,再逆促命期。
【成注】
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为风温也。风伤于上,而阳受风气,风与温相合,则伤卫。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者,卫受邪也。卫者气也,风则伤卫,温则伤气,身重,多眠睡者,卫受风温而气昏也。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者,风温外甚,而气拥不利也。若被下者,则伤脏气,太阳膀胱经也。《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癃者,小便不利也。太阳之脉起目内眦;《内经》曰: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小便不利、直视、失溲,为下后竭津液,损脏气,风温外胜。经曰:欲绝也,为难治。若被火者,则火助风温成热,微者热瘀而发黄;剧者热甚生风,如惊痫而时瘛疭也。先曾被火为一逆,若更以火熏之,是再逆也。一逆尚犹延引时日而不愈,其再逆者必致危殆,故云促命期。
【校勘】
①身:《玉函》卷二“身”下有“体”字。
②曰:《玉函》卷二“曰”作“为”。
③温:《玉函》卷二“温”下有“之”字。
④鼻:熊本无“鼻”字。
⑤小便不利:汪琥曰:“‘小便不利’四字,当在‘若被下者’四字之上,否则,既云不利,又曰失溲,悖矣。”
⑥色:《玉函》卷二无“色”字。
⑦疭:《玉函》卷二“疭”下有“发作”二字。
⑧若:《玉函》卷二作“复以”。
【注释】
①灼热:比喻身热犹如火烧,极言热甚。《广韵·十八药》:“灼,烧也。”
②风温:此为风药误治之坏证,曰风温。与后世所谓外感风温不同。
③鼾(hān酣):睡鼾声。慧琳《音义》卷五十八引《说文》:“鼾,卧息声也。”今本脱“声”字。
④被下:谓用下法。“被”犹“受”也,“受”有“用”义。《吕氏春秋·不苟论》高注:“受,用也。”
⑤溲:小便。《说文·水部》:“溲(原作‘’),浸。”“浸”为淘米水,久留则发臭秽之气,故古人借称小便为溲。
⑥瘛疭:手足抽搐。《集韵·三用》:“瘛疭,风病。”《伤寒明理论》云:“瘛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引而缩,缓者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
⑦若火熏之:此“若”字与上“若被火”之“若”字义异。此“若”作“又”解。《古书虚字集释》卷七、卷一、卷八:“若,犹以也。”“以,犹且也。”“且,犹又也。”上云“被火”,所谓“一逆”;此又“火熏”,所谓“再逆”。
⑧逆:误治。
⑨引日:延长时日。《广韵·十六轸》引《尔雅》:“引,长也。”
【白话解】
如果发汗以后,身体如火烧般发热,是风温。风温的临床表现是尺脉、寸脉俱浮,自汗出,身体沉重,嗜睡,鼻息必有鼾声,语言困难,小便不利。如果误用下法治疗,就会出现两目直视,小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法治疗,轻则身体出现黄色,重则像惊痫一样,手足常常抽搐。如果又误用火熏的方法治疗,那么第一次误治还可以苟延些时日,第二次误治就会加速病人死亡日期的到来。
(7)病有①发热②恶寒者,发③于阳①也;无热②恶寒者,发③于阴①也。发于阳者赵本无“者”字。七日愈②,发于阴者赵本无“者”字。六日愈②。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成注】
阳为热也,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寒,寒伤阴也。阳法火,阴法水,火成数七,水成数六。阳病七日愈者,火数足也;阴病六日愈者,水数足也。
【校勘】
①有:《总病论》卷一无“有”字。
②热:《翼方》卷九“热”下有“而”字。
③发:《总病论》卷一“发”上有“邪”字。
【注释】
①发于阳 发于阴:吴谦曰:“有初病即发热恶寒者,是谓中风之病,发于卫阳者也;有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伤寒之病,发于营阴者也。”
②七日愈 六日愈:吴谦曰:“以阳和七数,阴和六数也。”周禹载曰:“阳,奇数也,阳常有余,故六日虽周遍六经,余热不能即散,至七日汗出身凉而解;阴,偶数也,阴常不足,故六日周遍六经,即阳回身暖而愈也。”
【白话解】
病有发热而恶寒的,是发于卫阳;无发热而恶寒的,是发于营阴。发于卫阳七天痊愈,发于营阴六天痊愈。这是因为阳数是七,阴数是六的缘故。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赵本作“以”。上①自愈①者②,以行③其经尽④②故也。若欲作再经⑤③者,针⑥足阳明④,使经不传则愈⑦。
【成注】
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病少愈;若七日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针足阳明为迎而夺之,使经不传则愈。
【校勘】
①已上:《脉经》卷七、《翼方》卷十、《百证歌》第三十七证注并无“已上”二字。
②自愈者:《玉函》卷二、《脉经》卷七、《翼方》卷十、《百证歌》第三十七证注并作“自当愈”。
③以行:《玉函》卷二、《总病论》卷一“行”上并无“以”字,《翼方》卷十、《百证歌》第三十七证注并无“以行”二字。
④尽:《玉函》卷二、《翼方》卷十、《总病论》卷一、《百证歌》第三十七证注并作“竟”。
⑤欲作再经:《百证歌》第三十七证注作“欲再传”。
⑥针:《玉函》卷二“针”上有“当”字;《翼方》卷十“针”作“刺”,上有“宜”字。
⑦则愈:《总病论》卷一无“则愈”二字。
【注释】
①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谓正胜邪却,可能自愈。《素问·热论》:“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王注云:“邪气渐退,经气渐和,故少愈。”
②以行其经尽:谓邪气在太阳经已然行遍。
③再经:谓邪气将传向阳明。
④针足阳明:周扬俊谓宜针冲阳穴,陈念祖谓宜针足三里穴,近人承淡庵谓宜针头维、内庭诸穴。为何需针足阳明,乃截其传路,使邪不得入于阳明经耳。
【白话解】
太阳病,头痛至第七天应当自愈,这是因为病邪在太阳经运行完毕的缘故。如果有再传他经的趋向,要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使邪气不能传经,病就会痊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①①。
【成注】
巳为正阳,则阳气得以复也。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巳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寅至辰;至于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者,以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主医统本作“生”。于昼。阴主医统本作“生”。于夜。阳三经解时,从寅至戌,以阳道常饶也;阴三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则巳午未太阳乘王也。
【校勘】
①至未上:《玉函》卷二作“尽未”。《准绳》中“上”作“解”。
【注释】
①从巳至未上:“上”犹“前”也。见《吕氏春秋·节丧》高注。张志聪曰:“午乃太阳天中之时,巳未前后之气交也。夫天有六气,人有六气,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盛而邪病解矣。”柯琴曰:“巳午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至未上者,阳过其度也。人身阴阳,上合于天,天气至太阳之时,人身太阳之病日藉其主气而解,此天人感应之理也。”
【白话解】
太阳病将外解的时间,是从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前。
(10)风家①,表解而不了了①者,十二日愈②。
【成注】
中风家,发汗解后,未全快畅者,十二日大邪皆去,六经悉和则愈。
【校勘】
①家:《总病论》卷一作“者”。
【注释】
①不了了:即不轻快,不舒畅。《方言·二》:“了,快也。”重言者,以足其义。此所以云“不了了”者,余邪未除也。
②十二日愈:柯琴曰:“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爽而愈。”
【白话解】
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然感觉不轻快的,到第十二天就会痊愈。
(11)病人①身大热,反②欲得近③赵本无“近”字。衣者①,热在皮肤④,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②,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成注】
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里热也。
【校勘】
①病人:《玉函》卷二作“夫病”。
②反:《百证歌》第五证注作“及”。按:“及”犹“若”也。
③近:《玉函》卷二、《百证歌》第五证注并无“近”字。
④热在皮肤:《玉函》卷二此句与下“寒在骨髓”一句互乙。
【注释】
①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衣”,被也。俞樾曰:“衣之本义,盖谓‘被’也。《论语》:‘必有寝衣’。孔郑注并云‘寝衣,今被也。’许君于‘被’篆下亦引《论语》文。盖‘被’者‘衣’之本义。而衣裳者其引申义。”张璐曰:“凡虚弱素寒之人,感邪发热,热邪浮浅,不胜沉寒,故外怯而欲得近衣,此所谓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药用辛温汗之。”
②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张璐曰:“壮盛素热之人,或酒客辈,感邪之初,寒未变热,阴邪闭其伏热,阴凝于外,热郁于内,故内烦而不欲近衣,此所谓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药用辛凉必矣。”
【白话解】
病人身发高热,反而想要盖被的,是肌表有热,内里有寒;身体寒冷,反而不愿盖被的,是肌表有寒,内里有热。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①①。阳浮者②,热自发③,阴弱者②,汗自出③。啬啬④②恶寒,淅淅③恶风,翕翕⑤④发热,鼻鸣⑤干呕⑥⑥者,桂枝汤主之⑦⑦。
【成注】
阳以候卫,阴以候荣。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弱也。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故发热汗自出也。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也。啬啬者,不足也,恶寒之貌也。淅淅者,洒淅也,恶风之貌也。卫虚则恶风,荣虚则恶寒,荣弱卫强,恶寒复恶风者,以自汗出,则皮肤缓,腠理疏,是亦恶风也。翕翕者,熇熇然而热也,若合羽所覆,言热在表也。鼻鸣干呕者,风拥而气逆也。与桂枝汤和荣卫而散风邪也。
【校勘】
④啬啬:《千金》卷九、《翼方》卷十并作“”。
①阳浮而阴弱:《外台》卷二“浮”下无“而”字;“弱”《脉经》卷七、《翼方》卷九并作“濡”。
②阳浮者 阴弱者:《脉经》卷七、《翼方》卷九“阳”并作“弱”,“阴”并作“濡”。
③热自发 汗自出:《总病论》卷二作“自发热”“自汗出”。
⑤翕翕:《病源》卷七、《千金》卷九、《总录》卷二十二并作“噏噏”。
⑥鼻鸣干呕:舒诏曰:“‘鼻鸣干呕’四字有误。太阳行身之背,阳明行身之前。‘鼻鸣’者,阳明证也,太阳何得有此?‘干呕’者,气上逆也,不可发汗。兹二者,皆非桂枝汤的对之证也。”
⑦桂枝汤主之:《九十论》第三十七作“宜桂枝汤”。
【注释】
①阳浮而阴弱:程应旄曰:“热自表发,故浮以候之;汗自里出,故沉以候之。”
②啬啬(sè色):寒貌。按字书“啬”无寒义。《说文》:“啬读如。”音同义即可通。《水部》:“,不滑也。”因寒肌肤粟起,抚触不滑,因之引申以状寒貌。孙世扬曰:“《大戴记·少问》注云:‘啬,收也。’《白虎通》云:‘瑟者,啬也。’今谚称冷瑟瑟。”
③淅淅(xī惜):喻畏风寒。“淅”字核之《说文》《广韵》均无寒义,唯医书有之。按《素问·刺热》“先淅然起毫毛,恶风寒”,细绎“起毫毛”三字,即“淅”字之古训。《灵枢·经脉》:“洒洒振寒。”在《素问》洒淅二字同用,如《刺疟》:“洒淅洒淅。”“洒淅”双声。
④翕翕:如火烧状,俗谚言烧得像锅边。《广韵·二十六解》:“翕,火炙。”
⑤鼻鸣:方有执曰:“鼻鸣者,气息不利也。盖主气而上升,气通息于鼻,阳热壅甚,故鼻窒塞而息鸣。”《九折堂读书记》引森立夫曰:“鼻鸣者,谓喷嚏也。”
⑥干呕:空呕无物。
⑦桂枝汤主之:方有执曰:“方之为言,义之所在也,言中风之治,宜在是物也。‘主,主当也。’言以是为主当,而损益则存乎人。”经之用方,言主之,后人则言专治,两意同否?曰不同。主之者,示人以枢纽之意,专治则必人以胶柱矣。(见方氏《或问》)柯琴曰:“此太阳中风之桂枝证,非谓凡中风者,便当主桂枝也。”
【白话解】
太阳中风,脉轻取浮而重取弱,脉浮就会发热,脉弱就会自汗出,瑟瑟发冷,洒淅畏风,如火烧般发热,打喷嚏,恶心空呕而无物,这种证候,应当用桂枝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