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跬步:成肇智医论医案选辑点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病因和病邪

一、中医病因的概念及分类

病因指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医学的病因是中医师把患者发病时的证候同其发病前的个体生活状况及生活环境的某种动态变化结合起来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换言之,它是对患者发病前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同其发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推测和认定,属于回顾性考察的推论。有些病因一目了然,容易察觉,如刀斧伤、大怒引起头痛急性发作等;有些病因却隐晦而不明显,需要通过细致的辨证及合理的推论来认定,如患者有明显的风寒表证,却没有冒风、受寒的具体病史,仍可推断有外感风寒的病因。因此,在理解中医的病因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对发病时证候的依赖性,二是它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推论性及模糊性的色彩。

为了使中医的病因分类在继承前贤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具体并适应中医学术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特提出以下的“七因分类”。

1.时气外感 此指以时令性气候为主的自然环境变化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调节能力,导致外感病邪侵入人体而发病的病因。本类病因含括了中医传统的各种外感病病因,揭示了发病同时令、气候及居住自然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类病因具有以下致病规律:可引起一般外感病及传染性特强的疫疠,发病呈季节性和地域性,起病急而初期多见表证,基本病邪为风、热(暑)、湿、燥、寒,疾病传变较快而病程较短。

2.情志过激 此指以情感、思维为主的神志活动失去节制,即某种情志过于剧烈或持久,超过了个体的心理、生理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发病的病因。此类病因具以下致病规律:所致之病以精神性疾病和身心失调性疾病为主,触遇即发而定位多样,起病即见里证,不同的情志过激所伤之脏、所致的气机失调各异,病情的轻重常随情志波动而变化。

3.饮食失调 此指饮食摄入的质和量不适合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而生病。本类病因可分为四方面,而每一方面致病特点有所不同。一是饮食过量,包括暴饮暴食、酗酒纵饮、贪吃零食等,超过了胃肠的承受能力,易内生宿食(又称食积)、痰饮、湿热等病邪,易患胃痛、脘痞、腹痛、黄疸、鼓胀、泄泻、便秘或小儿疳积等疾病。二是摄入不足,包括食量不足(过饥)、食质不够(营养成分缺乏)、饮水太少等,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津亏液竭等多种虚证。三是饮食偏嗜,包括五味偏嗜、寒热偏嗜、膏粱厚味偏嗜、零食偏嗜及酗酒等,导致人体阴阳、脏腑的动态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而发病。例如,恣食生冷、寒凉饮食易伤脾胃阳气,内生寒湿;过食辛辣炙煿之品易助阳损阴、产生内火;偏嗜膏粱厚味及零食,易伤脾胃而内生痰湿、湿热、食积,引起眩晕、中风、胸痹、消渴、肥胖等常见病。四是饮食不洁,包括摄入未经清洁消毒或被污染的饮食,或霉烂变质的食品等,主要引起脾胃升降失常、气机逆滞的病证,如呕吐、泄泻、腹痛、痢疾及肠道寄生虫病等,多急性发作,病程不长,病情或轻或重或危。

4.劳逸失度 所谓“劳”,不仅指体力、脑力劳动,也涉及体育锻炼、性生活乃至生育。“逸”指睡眠和休息。劳和逸二者对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繁衍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二者超过了正常活动的尺度,便是重要的病因。本类病因主要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耗损或瘀滞而发病。劳力过度易耗脾肺之气、损伤筋骨而见虚劳、气喘、汗多、肢体酸痛及关节屈伸不利等病证。劳心过度暗耗阴血,或致心脾气滞,而见惊悸、烦躁、失眠、眩晕、健忘、胸闷、脘痞、食少纳呆、腹胀、便秘等病证。房劳过度包括性交过频、手淫、房事不洁等,直接耗伤肾精肾气,久则导致阴虚火旺,或肾阳衰微,或下焦湿热,而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遗精、阳痿、水肿、淋证、癃闭、月经不调、崩漏、不育等病。妇女早孕多育,可损肝肾精血,伤及冲任、胞宫,导致经、带、胎、产诸疾及绝经期提前等。长期过逸少动,一方面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气血不足,招致病邪侵入而发病;另一方面,少动则气血运行迟缓,久则瘀滞不行或痰湿内生,而见肢体痿弱、麻木,关节不利,消瘦或肥胖,眩晕,中风等病。所谓起居无常,指日常作息无规律,破坏了人体的生物节律,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易见疲乏、紧张、失眠或嗜睡、眩晕、心悸、头痛、胀满、脉率不齐等病证。

5.外物伤形 此指身外的物体或器具直接作用于人的形体,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而发病。此类病因具有发病急速、突然,以局部组织、器官的损伤为主,多见局部疼痛、肿胀、出血、活动受限等证候,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外物的种类、相对速度和受伤的部位等。不同种类的外伤又有各自的特点。一是外力伤,指外力或器具直接作用于局部形体组织而造成的损伤,可分为跌仆、堕坠、撞击、扭压、刺割、嵌顿及穿通伤等多种。按损伤的浅深层次、严重程度及临床表现,外力伤可分为体表没有伤口的软组织挫伤,体表破损、有伤口、伴出血的创伤,脱臼和骨折,及外力作用剧烈导致的体内重要脏腑、血管的严重“内伤”四类。二是烧烫伤和冻伤。三是动物咬蜇伤。四是意外事故伤,包括淹溺、触电及雷击等。

6.毒物中人 有毒物质经过口、鼻、皮肤、伤口等进入人体,引起毒性反应而发病的病因,简称中毒。由于毒物种类和途径不同,中毒可分为四类: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气体中毒和中虫兽毒。中毒致病有以下规律:从毒物进入人体到发病有长短不等的潜伏期,以急性发病和全身性中毒证候较多见,不同的毒物中毒的病机和证型具有各自的特点而差异很大,中毒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主要取决于毒物的毒性大小、中毒的量及抢救是否及时、正确。应该指出,“中毒”的“毒”与中医传统文献把某些病邪之严重者也称为“毒”,如“风毒”“热毒”“湿毒”“寒毒”“疫毒”之类,在概念上不同,不应混为一谈。

7.病气遗传 此指人体出生前体内便存在的病邪或致病因素,在出生后或早或迟发病,属于先天性病因。此类病因《黄帝内经》已提及,但在后世没得到足够的重视。病气遗传病因可分为四种情况:病邪遗传,正虚遗传,父母精气不和而累及后代及病理(偏颇)体质的遗传。病气遗传的致病规律如下:多引发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新生儿疾病,多数于胎儿期即潜伏而出生后发病,所致虚证以肾、心、脾三脏虚损为主,其实证多由于热、寒、痰湿、水饮、瘀血等病邪内停,所致之病大多迁延顽固而病程较长。

(摘自成肇智、李咸荣主编的《中医病机论——从基础到临床》第三章第三节,稍做改动)

【点评】中医的病因理论最早发轫于《黄帝内经》的阴阳病因学说,即外感六淫、疫邪从表入里的“发于阳”,和内伤情志、饮食、劳逸等病起于脏腑的“发于阴”两类病因。此后,便是宋代陈言的“三因论”,即外因、内因及不内外因。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教材和专著提出了多种中医病因及其分类的观点,详略不一而各持一端。成氏的“七因分类”,概念清晰,论点严谨,论据较为合理、充分,可作为学术界探讨中医病因的基础之一。

二、“生病起于过用”的病因观

《素问·经脉别论》曰:“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黄帝内经》把人为的“过用”作为最常见的病因,从多方面加以论证,在《黄帝内经》的病因理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对后世病因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医病因学的突出特点之一。综观《黄帝内经》对“过用致病”的相关论述,结合后世医家的发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情欲无节致病 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素问·痿论》则说“有所亡失,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灵枢·本神》也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等,充分说明情感过度、欲望无制是导致脏气失调而患病的重要原因。而《难经》所谓“忧愁思虑则伤心”“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刘完素的五志化火说,朱震亨所谓“六欲七情激之,其火随之”,李杲所谓“此因喜怒忧悲,损伤元气,资助心火”,张介宾所谓“设禀赋本薄,而且恣情纵欲,再伐后天,则必成虚损”等,从不同角度发挥和充实了这一论点。

2.饮食不节致病 例如,《灵枢·小针解》曰“饮食不节,而疾生于肠胃”,《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味论》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素问·热论》曰“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等,反复强调饱食大饮、过食肥甘厚味及偏嗜五味等,皆属于不能节制饮食,是多种疾病发生、加重或复发的原因。李杲则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之论,其弟子罗天益阐发道“若贪多务饱,饫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朱震亨所谓“因纵口腹,五味之过,疾病蜂起”,张介宾所谓“纵肆口腹,遂致留滞不化”等,都是对此病因的发挥。

3.劳逸过度致病 例如,《素问·调经论》所谓“有所劳倦,形气衰少”,《素问·举痛论》所谓“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宣明五气》所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血气形志》所谓“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素问·痿论》所谓“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素问·腹中论》所谓“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等,分别从劳力、劳心和房劳三方面过用和“久卧”“久坐”“形乐志乐”等过逸少动的表现,论述了劳和逸过度均伤害人体而致病的机制。在后世医家中,陈言所谓“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李杲所谓“脾胃以受劳疫之疾”,绮石所谓“或色欲过度……致令所生之子夭弱”,费伯雄所谓“五脏积劳”“言语太多则肺劳”“饥饱行疫则脾劳”“酒色无度则肾劳”等,皆是这方面的论述。张介宾则对当时社会上劳逸过度的种种情状进行了如下形象的描绘:“或劳于名利而不知寒暑之伤形,或劳于色欲而不知旦暮之疲困,或劳于游荡而忍饥竭力于呼卢驰骤之场,或劳于疾病而剥削伤残于无术庸医之手,或为诗书困厄,每缘萤雪成灾,或以好勇逞强,遂致绝筋乏力。总之,不知自量,而务从勉强,则一应妄作妄为,皆能致损。”

4.过用药物致病 例如,《素问·腹中论》说“石药发癫,芳草发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等,皆告诫药性皆偏,暂用以治病,而不可久用、过量,即使是所谓补药,过量也可致病或使病情恶化。缪希雍指出:“夫药石禀天地偏至之气也,虽醇和浓懿,号称上药,然所禀既偏,所至必独脱也。用违其性之宜,则偏重之害,势所必至。”李时珍也说:“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开一阖,此乃微妙。后人不知此理,专一于补,必致偏胜之害。”喻昌则补充说:“凡用药太过不及,皆非适中,而不及尚可加,太过则病去药存,为害更烈,医之过也。”

5.气候淫胜致病 前四点都是人类自身生活失于调摄而致病,乃主动、人为的致病因素,而气候淫胜则属自然环境的过度变化,非人为而属被动的病因。“生病起于过用”的“用”,显然寓人为、主动之意。因此,严格地说,这一条不属于“过用致病”的范畴。但因“淫”“胜”也含太过之意,也与人体不善调护相关,姑且附此而不展开论述。

为什么《黄帝内经》如此看重“过用”在病因中的作用呢?

第一,该书受先秦道、儒诸家学说,尤其是老子“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很深,因此把同“清静无为”背道而驰的“过用”视为伤身致病的大敌。《道德经》有“甚爱必大费”,“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物极必反”等语。《孟子》有“养心莫善于寡欲”之说。《左传·召公元年》明确提出“淫以生疾”,“过则为灾”。《广成子》则说:“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与此相应,《素问·上古天真论》亦强调“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素问·痹论》又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而《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有“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的论述。可见,“过用致病”病因观的提出是有其学术渊源的。

第二,性、用太过是导致人的整体失衡而生病的主导方面。《黄帝内经》认为健康的“平人”全身阴阳气血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旦这种状态遭到破坏,人体出现阴阳偏盛偏衰、气血相倾、脏腑失和、形神不协等整体失衡,便会生病。而打破这种整体的动态平衡虽有太过和不及两方面,但是,诚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云,“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明确指出太过致病比不及致病来得急剧和严重,所以在论述病因时多使用“无节”“不止”“过度”“淫溢”等表示太过的词汇。华佗《中藏经》在论述五脏病因时亦说:“饥饱无度则伤牌,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可见,情志、饮食、起居、劳倦等“过度”是损伤脏气导致整体失衡而患病的首要原因。因此,陈农在《河南中医》1987年第5期撰文说:“各种内生或外界的因素突然地、剧烈地、长期地过度作用,使机体本来固有的生理机能超越常度的活动或过度消耗,从而破坏了机体的生理状态,出现病理现象。”

第三,“过用致病”是对养生保健的实践经验的总结。《黄帝内经》认为,人类的健康长寿通过长期的养生活动可以达到,之所以早衰、夭亡,主要是人类自己无节制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等,都论证了这一论点。所谓“人自犯之”,就是人在情、食、劳等方面的“过用”。这些过用不仅直接损耗精气神,也是内生滞气、瘀血、痰湿、水饮、食积等病邪的重要原因。为此,王冰曾精辟地论述:“不适其性,而强云为,过即病生,此其常理。五脏受气,盖有常分,因而过耗,是以病生。”马莳也注释说:“其有病皆起于过用,如饮食饱甚等义,人所常犯者也。凡诊病者,不可不知此等之病由欤!”

第四,在物质财富极为丰富而竞争激烈的现代,为情欲、饮食、劳逸、娱乐等过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因而“过用致病”的趋势更为突出并快速,诸如中风、胸痹、消渴、肥胖等重病顽疾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摘自王洪图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册》第三编第五章)

【点评】成教授曾参与编写学术巨著《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第三编“理论研究”,本文是他在为其中的“病因病机”章所写的一段述评,此次编辑时已稍做增删。“生病起于过用”是《黄帝内经》病因学说的重点和特点之一,本文收集了大量《黄帝内经》原文来阐明这一病因理论,同时,引用了后世名家名言以佐证、丰富这一著名论断,最后,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一学术观点的学术渊源和理论依据。必须指出,在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舒适便利的当代社会,人们更容易沉溺于情欲的放纵,肥甘厚味和醇酒的偏嗜,以及好逸恶劳的慵懒,因此,这一论点至今仍警示着人们,继续发挥着防病养生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病邪的概念、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病邪是致病邪气的简称,泛指同人体正气相抗争而引起各种病证的有害物质和势力。在理解这一病理概念时,既可把它同来自体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有毒的药物、食物,污染环境的粉尘、气体、微波、射线等)联系起来,又可涵盖患者体内生成的多种病理产物(如痰、水饮、瘀血、宿食、燥屎、结石、寄生虫等)。更重要的是,病邪概念常形成于对各种病因作用下机体所呈现的特定病理反应的抽象和概括。例如,风、热、湿、燥、寒等病邪既非外来的有害物质,又非内生的病理产物,而是古人把患者的某些临床表现同自然界的风、热、湿、燥、寒等气候现象加以联系、类比和推演,从而认定患者受到了与后者性质相似的致病势力的侵犯,于是风、热、湿、燥、寒等病邪的概念便形成了。可见,病邪不仅意味着通过感官可以直接觉察到的致病物质,也代表着通过对相关证候的辨析、推理而认定的某些危害人体健康的致病势力。

病邪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同正气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中医学的病邪总是作为正气的对立面出现而双方又共存于患者体内;二是正邪斗争存在于疾病自始至终的全过程;三是每种病邪都有自己的致病特点,病邪的诊断依据主要来自对患者具体证候的分析、辨别和推论,并适当联系其病史和病因;四是同祛邪治则的对应性,即每一种病邪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祛邪治疗法则。

根据中医学的传统观点,并适当吸收近年来有关学术研究的成果,在此提出“十五邪”的病邪命名、分类及相关概念。

1.风邪 属外感的阳邪,四季皆可致病,常与其他外邪相兼侵犯体表,从而被视为外感疾病的先导病邪,而被称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有以下特点:①善行而数变,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位变动不居、多见于外感病初期等特征。②轻扬开泄,易犯头面、咽喉、肩颈、上肢、胸背、肌表等人体的阳位,引起头痛、眩晕、鼻塞、流涕、喷嚏、喉痒、肩背上肢疼痛、恶风、发热、自汗、皮肤起风团而瘙痒、脉浮等证候。③易伤肝损筋,而致筋膜舒缩失调、肢体运动反常的证候,例如,肢体强直、拘急、抽搐,手足震颤或蠕动,img齿,口舌歪斜,两目上视等。所谓“内风”是“肝风内动”的简称,不属于外感之邪,乃热邪亢极、肝阳上亢或阴血亏虚所致的特定病机及病理后果。治外感风邪宜解表祛风,或兼调和营卫,治内风不宜祛风,而应凉肝、镇肝、滋阴、养血以息风。

2.热邪 属阳邪,夏季外感的热邪又称为“暑邪”,亢盛而较局限的热邪也可称“火邪”。热邪既可外感,又可内生,为临床最常见的病邪之一。热邪致病有以下特点:①其性炎热燔灼,可引起壮热、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洪滑数等阳热亢盛的证候。②具有升散、上炎、外泄的病理趋势,易伤津耗气,可见头颞胀痛、咽喉肿痛、口舌溃烂、牙龈肿痛、急性呕吐、肌肤灼热、红疹密布、大汗淋漓、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灼热、气短乏力、形体消瘦等证候。③热性躁动、急迫,容易扰神、动血、生风,导致烦躁、失眠、谵语、神昏、狂乱,各种出血及红斑,以及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及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的症状。④热邪壅聚于身体局部,则壅滞气血,腐败血肉,引起病变局部红、肿、灼、痛而化脓,产生疖、疔、痈、疽等疮疡之类的外科疾病。治热邪宜清热,包括清气、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降火、退虚热等治法。

3.湿邪 属于阴邪,多见于阴雨天气、潮湿地域及夏秋之交,既可外感,也可因饮食不当、脾失健运而内生。湿邪致病的特点是:①湿性黏滞、迟缓,易阻气机,易困脾阳,常侵入脏腑(尤其是中焦)、经络、筋骨肌肉之间,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而见恶心呕吐、脘痞胸闷、食少腹胀、小便不利、便溏不爽、肌肤肿胀等证候;同时,湿邪所致之病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病程、疗程均较长。②湿邪重着趋下,易袭人体阴位,因此其致病常有肢体沉重、头重如裹、肌肤麻木不仁,病位固定而较少转移,或由于湿浊下注而见下肢肿痛、脚气、淋证、白浊、濡泻、阴部湿疹、妇女带下过多等病。③湿邪秽浊,常引起体内出现大量肮脏、臭秽、混浊的分泌物、排泄物,诸如面垢多眵、舌苔厚腻垢浊、痰液稠浊、大便溏酱而黏腻、小便混浊、白带腥臭、湿疹浸淫而黄水淋漓等证候。湿邪常分别与热、寒、风、痰等邪结合为病。治湿邪宜除湿,湿邪在表宜辛温胜湿,湿邪在里宜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及淡渗利湿。

4.燥邪 为外感的阳邪,主要出现于秋季。初秋燥邪夹夏暑之余炎,称为“温燥”;深秋兼冬寒之初凉,称为“凉燥”。燥邪的致病特点如下: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致使肌肤、五官、脏腑等失去濡润而呈现干燥、枯涩之象,如口、唇、舌、鼻、眼、咽喉干燥少津,皮肤干燥、皲裂,口渴,尿少,大便干结等。②燥邪清轻,易伤肺气,损肺津,出现咽喉干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难于咯出,痰中带血或胸痛,初期可兼轻微的表证等。③燥邪在外感病邪中致病力最弱、发病率较低而病情轻浅,因此很少深入其他脏腑而产生危重病证。所谓“内燥”不属于外感病邪,乃津液亏损的临床表现及结果,可属于阴虚证的范畴。治燥邪宜清燥润肺,治内燥宜增液生津以润燥。

5.寒邪 寒为阴邪,既可外感,又可因过食寒凉饮食、形体过劳或房劳过度等损伤阳气而内生。外感和内生的寒邪可同时出现或互为因果,因此二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寒邪致病的特点如下:①寒性清冷,易伤阳气,引起肢冷欠温、喜暖畏寒或恶寒,分泌物、排泄物清稀、量多等清冷症状。②寒性凝滞,易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产生滞气、瘀血、痰湿、水饮等内生病邪,导致冷痛、水肿、胀满、癃闭、积聚(癥瘕)、咳喘、面唇青紫等病证。③寒性收引,常致气血内收、筋脉挛缩及孔窍闭塞,出现面色苍白、恶寒或寒战、肢体拘急、关节不利、无汗发热、鼻塞流清涕、脉紧或沉细等证候。治寒邪宜散寒,常配合温阳、发汗、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等治法。

6.疫邪 是对存在于自然界而具有强烈致病性、传染性的致病物质的总称,在中医文献里也称为“疫毒”“疠气”“戾气”“杂气”等,其所致之病称为“疫疠”“瘟疫”或“时疫”。疫邪属于特殊的外感病邪,具有以下的致病特点: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通过口鼻或接触传染,其发病时正如《素问·刺法论》所说“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②突然发病,病势凶猛,证候严重,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外感病。③种类繁多,总体上可分为燥热和湿热两大类,每一种疫邪可引起某一特定的疫病,其发病部位、病程经过和临床表现具有各自的特异性。④患疫病后体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性,很长时期内不会罹受同样的疫邪而引发同种疫疠。治疫邪仍离不开清热(泻火)、除湿、解毒、理气、滋阴等治则,不过需药力猛、剂量大,同时,更强调隔离以预防传染。

7.诸毒 是对进入人体能引起特定的中毒反应的多种有毒物质及其毒性成分的总称,属于外源性病邪。诸毒的范围甚广,包括有毒的药物,食物,农药,某些虫兽排泄的毒液,以及环境污染时的有毒气体、尘埃等,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致病。中医传统上把外感病邪之极重而深入者,也称为“毒”,如热毒、湿毒、风毒、疫毒之类,同本节“诸毒”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不宜混淆。诸毒致病有以下特点:①以急性全身性的中毒证候为主,呈进行性加重。②不同的毒邪致病有各自的特异性。例如,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泄泻等胃肠反应;而一氧化碳(煤气)中毒,轻者头痛、头晕、心悸、乏力、呕恶,重者喘急、昏迷、抽搐、唇甲红如樱桃,乃至死亡。③中毒的轻重取决于所中毒邪的种类和数量。治诸毒当然应尽早排毒、解毒,而不同种类的毒当用不同的解毒药物和方法。例如,甘草可解附子、川乌毒,涌吐法用于食物中毒早期等。

8.滞气 各种病因导致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局部或全身气机运行迟缓乃至停滞,便形成了滞气,也可称气滞(气郁),但后者常被视为病机。滞气可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节、过逸少动等直接内生,也可因外感时邪侵入体内而间接形成。作为内生病邪之首,气滞常是其他内生病邪的直接病因,故有“百病生于气”之说。滞气有以下致病特点:①病位广泛,症状多变,人体任何脏腑或部位皆可产生滞气。例如,肝胆气郁可见胁下胀痛、窜痛,胸闷善太息,精神抑郁等;胃肠气滞可见脘痞腹胀或窜痛,嗳气呃逆,肠鸣矢气,排便不爽等。②以胀、满、痞、闷、痛等感觉不适为主症,时发时止,时轻时重,常因情绪波动而变化。③较少单独致病,多与瘀血、痰湿、水饮、宿食、燥屎、内寒等邪结合为病。治滞气宜行气,包括升清、降气、宣肺、疏肝解郁及疏通经气等。

9.瘀血 即瘀滞之血,属内生病邪,既指局部或全身脉管内运行不畅或停滞不行的血液,又指溢出脉管之外而仍留着于体内的凝血。形成瘀血的机制复杂,包括气滞、寒凝、血热煎熬浓缩、外伤形体、气虚不能统血、津停导致血阻等。瘀血是某种病因作用下内生的病理产物,而瘀血一旦形成,又可作为一种新病邪而产生新的病证。作为最常见的病邪之一,瘀血的致病特点如下:①证候广泛多样,病位相对固定,任何脏腑、组织都可能出现瘀血,常引起局部红肿或青紫,伴压痛,胸闷心悸,小腹硬满,或麻木不仁,偏瘫,大便色黑,肿瘤,痈疽等,病变部位固定不移。②证候具有特异性,例如,刺痛、绞痛、刀割样痛,夜间加重,痛处不移而拒按,肿块触之坚硬,面色晦暗或黧黑,出血之色紫暗夹血块,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或皮肤现血丝血缕、青筋暴露(静脉曲张),肌肤甲错,脉弦涩等。③慢性病后期、老年病及疑难病证常兼有瘀血,故有“久病成瘀”“久病入络”及“气虚则血瘀”之说。例如,在胸痹、中风、消渴、癥积、鼓胀、顽痹、痴呆、疼痛等病证中,瘀血都是常见病邪。治瘀血宜活血祛瘀,常配合行气、通经、活络、益气、温阳散寒、攻下通腑等法。

10.痰浊 又称痰邪,简称痰,乃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或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津液停聚或浓缩而形成,属于常见的内生病邪。经咳、吐而出的痰涎,可闻及的喉中痰鸣,以及可触及的“痰核”“瘰疬”“瘿瘤”等肿块,属于“有形之痰”;而在体外感觉不到形质,但能从某些特定证候的分析中推测出的“痰”属于“无形之痰”,如“梅核气”等。痰浊致病有以下特点:①痰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因此,全身任何部位都可存在痰邪,但其证候以局部症状为主。如痰在肺则咳喘、咯痰,在心则心悸、胸闷,在脾胃则呕恶、脘痞,在经络则局部肿痛、麻木,在肌肤则成痰核,在颈腋则见瘿瘤、瘰疬,在乳房则为乳癖、乳核,在某些脏腑则生囊肿、息肉乃至癌。②痰多怪证。此“怪”意味着痰浊可致某些以常理难以解释的病证及某些精神症状,例如癫痫、嗜睡、神昏、关格、瘫痪、梅核气、郁病、癫狂、痴呆、小儿惊风、妇女不孕等。③具有某些特异性证候,如咳唾黏稠痰涎、气喘而难以平卧、恶心呕吐、眩晕头重、喉中痰鸣、肿块按之较柔软而表面光滑、舌体胖大而苔厚腻、脉滑等。④痰邪常和其他病邪结合为病,因而有“五痰”之分,即热痰、寒痰、湿痰、燥痰和风痰。治痰邪宜祛痰,一般轻者宜化痰,重者需豁痰或涤痰以开窍醒神,常配合理气、健脾、散结、消癥(瘤)、通络等法。

11.水饮 是水邪(古称水气)和饮邪(《金匮要略》称痰饮)的合称,亦属内生病邪。同痰浊一样,水饮也是脏腑(以肾、脾、肺为主)气化不行,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以致内停的津液变生的病邪。水饮为有形之邪,比有形之痰浊清稀,其中外溢于五体的组织间隙者称为水邪,停聚于胸腹部管腔及关节腔者则称为饮邪。水饮的致病特点如下:①水饮属阴邪,易伤阳碍气,因而呈现阳气衰惫、受阻的证候,如肢冷、身重、小便不利、肌肤浮肿、癃闭、神疲、乏力、食少、脘痞、腹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等。②按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传统上有不同的证名。水饮停于胃肠道称为“痰饮”;水饮停于胸中称为“支饮”;水饮停于胸胁之间,即胸膜腔,称为“悬饮”;水饮停于筋骨、关节腔,称为“溢饮”。水饮泛溢于肌肤间隙,古称“水气”,即水肿病。③所致之病均属本虚标实、虚实兼夹的证型。“本虚”指肾、脾、肺阳气虚弱,气化失司;“标实”指水饮之邪停蓄体内,阻碍局部或全身的气机运行。治水饮总宜温阳利水化饮。水饮在体表者,可发汗散邪。其在脏腑而偏上者,以宣降化饮为主,偏下者以利水逐饮为主,常配合温阳健脾或温肾化气。

水、饮、痰、内湿四者均属于津液内停而变生的病理产物,是常见的内生阴邪,四者同中有异。水和饮都是清稀的水液,为有形之邪,由肾、脾两脏的阳虚所致。其中水邪泛溢于肌肤及组织间隙,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水肿;而饮邪流注于体内的管腔(胸腔、腹腔、胃肠道)及关节、筋骨之间,形成痰饮病。痰邪乃相对稠浊的液体,多数为有形,少数为无形,全身无处不到,主要与脾失运化、肺失宣降有关。内湿则属无形之邪,弥散于三焦,重点侵犯中焦和肌肉,与脾虚互为因果。

12.宿食 指未能及时消化而停积于胃肠的食物,属内生病邪,又称“食积”。宿食多因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或病后体虚勉强进食所致。宿食一旦形成,便已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而应视为引起相关病证的病邪。宿食致病有以下特点:①先伤脾胃,导致胃肠气机阻滞,而见脘痞食减、腹部胀满或胀痛、恶心呕吐、频繁嗳气矢气、排便不爽、吐泻后症状减轻等证候。②宿食停积于胃肠道,容易引发某些特异性证候,如嗳腐吞酸、厌食(停什么食就厌什么食)拒食、矢气频传而臭如败卵、大便溏酱而臭秽、舌苔厚腻垢浊、脉滑等。③易于化热,久则脾虚。宿食化热甚速,可见口渴唇干、烦躁失眠、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等证候,重者可转化为痢疾、鼓胀、痈疽、痔疾、疳积等较严重的疾病;若食积日久不愈,则脾胃受损加重,可见食少纳呆、营养不良、形体消瘦或肥胖,及气血不足诸证。治宿食宜健胃消食、行气导滞,常配合清热、攻下、益气、除湿等治则。

13.燥屎 指大肠中干燥坚硬而难于排出的粪便,属于内生病邪。燥屎多形成于外感热盛伤津,或嗜食辛辣炙煿而火热内生,终致肠道津液亏损;或产后、病后阴血不足,或年老气阴两虚等。燥屎致病有以下特点:①病位局限,以大肠腑气逆滞为基本病机,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便秘,腹部胀痛拒按,频繁矢气,或见呕吐等证候。②为有形之邪,所致证候常有形可征,如脐腹或左少腹部可触及一个至数个坚硬的块状物(粪团),排出的粪便干硬如羊屎,可兼内痔、肛裂、便血等证候。③常与内热或阴虚的病机相伴出现。治燥屎宜润肠通便,重者当配合清热、攻下、降气、软坚、逐瘀等法。

14.结石 是体内津液、精血在热邪煎熬、浓缩下逐渐变生的砂石状病理产物,属内生病邪。结石的形成,同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及劳逸失度等导致湿热或内热久蕴,逐渐煎熬津血密切相关。结石致病有以下特点:①逐渐形成而突然发病,易反复发作,发作时患处胀痛、隐痛乃至绞痛,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②常与湿热结合,主要停留于肝胆或肾与膀胱,阻碍其气机。结石在肝胆,可引起右胁下或右上腹钝痛、胀痛而持续性加重,或突然发作的绞痛,重者可向肩背部放射,或伴恶心呕吐、口苦而干、黄疸等证候。结石在肾与膀胱,可引起小腹、少腹与腰背相引而痛,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尿液混浊,排尿时尿流可分叉或突然中断等证候。③为有形之邪,可分别从二便自动排泄出来,现代更可通过影像检查显示其大小、形状及具体位置。治结石宜化石、排石,常配合清热除湿、疏肝理气、化气利水等法。

15.诸虫 是对寄生于人体内而引起某些疾病的多种寄生虫或其他“虫邪”的总称。所谓虫邪,既指蛔虫、钩虫、蛲虫、绦虫等形体较大、肉眼可见的寄生虫,也包括形体很小、肉眼看不见的血吸虫、疥虫、滴虫、真菌之类的病原微生物。虫邪既可通过皮肤接触或经口鼻从外侵入人体,也可借助虫卵在人体内滋生、繁殖,故前人有“湿热生虫”“脏虚生虫”之说。诸虫致病有以下特点:①诸虫乃动物或微生物,喜活动,繁殖快,具有致病的主动性和较强的传染性。例如,蛔虫喜温喜食,易上窜至胃或胆道,引起吐蛔或胆道蛔虫症;疥虫繁殖快而传染性强,常可通过皮肤接触或使用患者用过的衣物传染给别人。②每一种虫邪都有自己的易犯病位及发病规律。例如,钩虫常寄生肠道,导致腹胀、易饥、头晕心悸、黄胖及严重血虚;而真菌易侵犯皮肤、二阴,导致局部红肿、瘙痒、渗液稠浊臭秽等。③不同的虫邪具有自己某些特定的证候。例如,蛲虫夜间活动,常致肛门奇痒,难以入睡;而滴虫最易侵犯前阴,引起外阴及前阴窍瘙痒、疼痛、烧灼感,以及黄绿色稀泡沫状、脓血性而带酸臭气味的带下(阴道分泌物)。治诸虫宜杀虫、驱虫,常配合清热、燥湿、散寒、行气、通便、外治等法。

以上“十五邪”基本上概括了古今中医文献所记载的所有病邪,每种病邪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成因、致病特点及相应的祛邪法则,从而同别的病邪相区别。按来源和是否能直接凭感官感觉到,传统上把病邪分为外感病邪(前7种)和内生病邪(后8种),有形病邪(如瘀血、水饮、宿食、燥屎、结石及有形之痰和寄生虫等)和无形病邪。这些分类方法对中医的诊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中,热邪、湿邪、寒邪、风邪、滞气、瘀血、痰浊、水饮等八种为临床最常见的病邪,既是构成病机的要素,也是临床祛邪的主要对象,需要中医师给予重点关注和研究。

(摘自成肇智、李咸荣主编的《中医病机论——从基础到临床》第二章第二节,转录时已部分删节和修改)

【点评】由于传统上中医学的教育以家传私授、师傅带徒的方式进行,缺乏通用、规范的教材,导致中医学不少观点、术语存在较多的歧义。近几十年来,虽出版了多批中医学的高等院校教材,但各教材在相关术语的解释和使用上仍“各自为政”,未臻统一。中医学中最具特色和最常用的术语之一“病邪”,便是一个例子。本文在继承传统中医学关于病邪论述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当代关于病邪的新提法、新进展,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提出“十五邪”的概念,澄清了有关病邪的诸多争论,既可减轻初学中医者的疑惑,也有利于中医理论及术语的规范和统一,并助推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因此,“病邪”这一题目值得中医同道进一步研讨,也呼吁中医药管理机构把相关学术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四、病因和病邪的联系及区别

病因和病邪是两个常用的中医病理概念。长期以来,这两个概念的界限一直模糊不清,因而对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和学术交流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现阐述二者的内涵、联系和区别如下。

中医的病因主要来自对患者病史的询问及对收集到的有关证候的分析、辨别、判断和推理,是把患者发病前体内外发生的某种异常动态同其发病联系起来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例如,一患者脘腹胀痛、厌食拒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滑,询问病史知其病发于赴宴饮酒后,便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得出其病因为“饮食不节”。可见,中医的病因要求医生对患者当前的证候分析要结合其发病前的体内外环境(精神状态、饮食起居、劳作运动、居住条件、气候等)的变化做一番回顾性考察,然后运用中医理论把疾病的发生同患者体内外环境中的某些变化联系起来。

病因是病邪侵入体或产生于体内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只有在一定的病因存在的条件下,病邪才能侵入人体或在体内生成。例如,天气骤冷、触冒风寒(病因)常常是风寒(病邪)侵袭人体的重要条件,情志过分恼怒或长期忧郁(病因)则是产生肝胆滞气(病邪)的条件。有些继发性病邪,如痰浊、水饮、瘀血、结石等,虽然是相应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然而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仍然是在一定的病因(如外感时气、饮食不调、劳逸失度等)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这些病邪的出现仍同一定的病因相关。所以,病因和病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另一方面,病邪又是病因得以致病的中介和手段。任何病因使人发病,都须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损伤或削弱正气,二是导致病邪的侵入或内生。只有邪正的力量对比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证候而发病。例如,跌打损伤是外伤性疾病的常见病因,然而它之所以能导致局部疼痛、肿胀、青紫、运动受限等证候,乃由于它在受伤的部位形成了滞气和瘀血,滞气和瘀血作为病邪同患者的正气相互搏结才引起了上述证候。由此可知,病因需要“借助”病邪作为致病的中介和手段。此外,有些病邪形成后,不仅加重原有的病证,而且引起新的病证,从而起着继发性病因的作用。例如,痰浊、水饮等病邪作为外感风寒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后,又可以产生诸如咳、喘、胸痹、水肿等新的病证。所以,病邪对病因的致病还起着补充和接续的作用。

尽管病因和病邪有很密切的内在联系,但二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病理概念,在疾病的过程和诊断治疗的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不应该混为一谈。它们的主要区别可叙述如下。

病因的实质是依据病史并参照有关证候,对发病的原因所做的一种推论。而病邪则是从对证候的辨析中认识到的对患者有害的势力或物质。简言之,病因是导致发病的一种机制,而病邪则是致病的势力或物质。

病因旨在揭示发病个体与其内外环境中某种动态因素的内在联系,例如,把感冒的发生同当时出现的某种不良气候相联系,把失眠同某种剧烈的情绪变化联系起来。而病邪则是在病程中作为患者正气对立面的致病物质或势力,并始终同正气处于相互消长进退的动态之中。

病因主要用于解释疾病的发生,因而作用于发病阶段,却不是病机的主要成分;但病邪同正气之间的对立斗争则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并且病邪可以同病性、病位结合构成病机的主体或核心内容。

病因虽对于预防疾病很重要,但不是中医治疗的基本依据;而病邪作为病机的重要成分,当然成为中医治疗必须考虑的要素,即各种祛邪法则的治疗对象。例如热邪是清热泻火法的对象,痰浊是化痰涤痰法的对象,瘀血治以活血祛瘀,结石治以化石排石等。

从以上比较不难看出,病因和病邪不仅应该区分,而且能够区分开来。例如,夏季在骄阳下劳作,外感暑热是病因,暑(热)邪是病邪;饮食不洁、滋生蛔虫是病因,蛔虫是病邪;毒蛇咬伤是病因,蛇毒是病邪。中医传统所谓“六淫”都是外感病邪,不应视为病因,而起居失宜、六淫外袭才是病因。“七情”本是七种情志活动,既非病因,更非病邪。“七情太过”才是病因。诚然,像瘀血、痰浊、水饮、宿食等内生病邪(病理产物),一旦他们引发了新的病证,也可发挥“继发性病因”的作用,然而从病因和病邪的定义严格考察,它们应归入病邪而并非真正的病因。必须指出,能够称作病邪者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同正气具有相互对立、消长、转化的辩证关系,二是它不是健康人体内应有之物,因而是中医祛邪法则的祛除对象。

赋予病因和病邪这两个概念以特定而规范的内涵,并把二者明确加以区分,必将有助于纠正中医理论中的某些混乱现象,推动中医概念、术语的标准化,增强中医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风是外感病邪,感受风邪是病因,所谓“内风”则不宜看作病邪,因为临床上它主要指由眩晕、震颤、抽搐、麻木、瘫痪等证候组成的一种证型,且由热极、肝阳、阴虚、血虚等病机引发,因而治疗“内风”证需息风而不宜祛风,息风的实质在于清热、平肝、滋阴、养血以舒筋止痉,显然不全属泻法。同理,所谓“内燥”也非病邪,而是津血严重亏损后,脏腑、组织失去濡润的一种阴虚证型,其治疗宜滋阴生津以润燥,与祛除燥邪显然有补泻之别。再如,现行的中医诊断学教材所谓“辨证求因”的“因”,有人释作病因,并把这个“因”随意扩大为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邪、病程等在内的综合体,实即现代病机的概念。既然如此,把“辨证求因”名副其实地改作“辨证求机”,不是更加准确明白、直截了当吗?还有“病因辨证”一说,有的教科书把它作为辨证的一种基本纲领加以提倡,然而察其具体内容,重点却不在辨别病因,而在辨别诸如风、寒、暑、湿、燥、火、疫邪及痰浊、瘀血之类的病邪。因此,所谓“病因辨证”实为“病邪辨证”,应当实事求是地纠正过来。

(摘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成肇智的论文《病因同病邪不宜混淆》)

【点评】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首批中医学院建立和首批中医高校教材出版以来,“病因”和“病邪”这两个基本的病理术语就一直含混而模糊不清,一些中医教材乃至词典或把二者都释为“致病因素”,或把痰饮、瘀血称为“病因”,或把七情太过称为“病邪”,造成了中医概念的紊乱和自相矛盾,以致教师课堂上讲不清楚,学生理解上糊里糊涂,其英语教材的不同英译更使外国留学生莫衷一是。老师此文对这两个术语给予了明白无误的界定,有助于中医术语、概念的“拨乱反正”,从而引领相关学术理论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