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药资源与栽培的特点
中药资源与栽培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拥有独特的技术体系和特点。
(一)中药资源与栽培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国中药资源有1.1万余种,其中常用中药资源有500余种,大面积栽培的有250种左右。由于中药资源种类繁多,其生长习性、繁殖方法、采收加工、药用部位、生长年限及对环境要求的多变性,形成了中药资源与栽培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生产中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栽培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种植人参、黄连等耐阴植物时需搭设荫棚来提供一定的荫蔽条件;种植地黄、忍冬等喜阳植物时则需选择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菊、红花等花类中药时需要打顶促进分枝,以增加头状花序数量、提高花的产量;种植浙贝母、白术等以根及根茎入药的种类时常于现蕾前剪掉花序或花蕾,可以起到终止生殖生长、提高根及根茎产量的目的。
(二)中药资源与栽培更加注重产品质量
“医无药不能扬其术”,中药资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决定着中医临床的治疗效果。中药植物栽培具有经济属性,必须重视质量问题,稳定和提高药材质量才能保证中成药和中医临床的安全、有效,这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中药资源与栽培强调药材道地性
药材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性,即所谓“道地性”。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临床长期优选出来的,具有特定地域、品质和疗效更好、质量稳定、被世人所公认的药材。良好的生态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独特的产地加工技术及优良的种质资源是道地药材形成的主要原因,遗传、环境和人文作用(含生产技术等)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基本条件。在中医药发展的早期,人们通常重视药材是否来自原产地,是以道地药材作为质优的标志。将药材与地理、生境和种植技术等特异性联系起来,形成了关药、北药、怀药、浙药、南药、云药及川药等道地药材类别。
(四)现代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有待完善和提高
我国中药资源与栽培历史悠久,甚至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其科学高效的栽培技术及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目前,很多中药种类尚处于半野生状态,已形成的栽培品种特别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还很少;沿用传统种植技术或经验的现象还很普遍,生产管理比较粗放,科学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尚不健全,致使药材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的现象较为突出。同时,药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问题凸显,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瓶颈。
中药资源与栽培学科建立时间尚短,许多领域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因此,必须加强中药资源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研究,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农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强化药用植物资源与栽培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快中药资源与栽培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逐步完善中药资源与栽培学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
(五)药材市场的特殊性
中药材市场与一般农产品市场不同,有其特殊性。
1.中药材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同时为体现质量差异,市场流通的中药材通常有产地、规格、等级之分。
2.中医在利用中药治疗疾病时,需要辨证论治,多行复方配伍,不同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有异,相互之间不能随意替代,因此中药材消费有品种齐全的特点。
3.中药是在医生或执业药师的指导下使用的,患者自主选择品种、质量的权限有限,因此专业人士对中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4.中药材“少了是宝,多了是草”,开发或栽培中药资源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好预测,尽量使品种、种植面积与市场需求量相适应。
5.在特殊疫情发生时往往导致某些药材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甚至缺货断档,除了加强市场管理外,也需要做好中药资源的储备工作。
此外,中药资源还具有可再生性、可解体性、有限性、动态性、地域性、多用性等自身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