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寇准
与此同时的另一边。
在赵恒的“万分叮嘱下”,御医不敢有丝毫“怠慢”,对耶律粘衮的治疗是“十分用心”。
但人生最大的成熟就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耶律粘衮的右手最终还是废了,但好消息是他可以尝试成为一个左撇子。
辽人的试探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还还搭了个第一勇士进去,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
哪还有脸面再继续待在开封城,昨天就连夜收拾包裹滚回辽国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恒的心里很是愉悦。
但就像那么一哆嗦,赵恒爽完之后,心里有些空虚。
空虚之余,他不禁想到了当初的那个好臣子——寇准。
陈昭那天说的话是偏激了些,但也确实说到赵恒心里去了。
骂名都要朕来担了,你们难道还能在后面安心的享受吗?
君辱臣死啊!
朝堂的氛围太让赵恒失望了。
若是寇准在场,以他的性子,辽使在提出无礼的“比武”要求时,就开始呵斥了。
硬要比武,那也会算好时间,再在军队里优中选优,选出猛士和那耶律粘衮决一死战。
这次要不是有陈昭力挽狂澜,他这个大宋皇帝的脸就要丢大发了。
“寇准这次到地方上这么久,他的性子应该磨砺得差不多了吧?要不要把他召回来?”
赵恒心思一动,便有了召回寇准的念头,而且这个想法是愈发强烈。
从景德三年(1006年)到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已经有三年多了。
只在去年泰山封禅时见过他一眼。
再见时,他的脸上也多出了几分沧桑。
但突然,赵恒的脑海中浮现出寇准当初那张咄咄逼人的嘴脸,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他的心间,不由皱起眉头。
寇准年少时既得富贵,做官也是做得顺风顺水的,人难免跋扈了些,
陈昭跟他很像,不过陈昭的跋扈是对其他大臣的,无论官阶。
而寇准的跋扈是针对所有人的,无论你是谁。
当初还在太宗朝时,太宗与他议事,言语不合,一怒之下,太宗准备起身回宫,而寇准却有胆子,拉住太宗的衣服,请太宗坐下,议完政事再退朝。
“澶渊之盟”签订后,寇准将此作为自己的功绩,有意无意地居功自得,任命官员又喜欢照着自己的喜好来,如此跋扈,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他这个皇帝。
“要不还是算了?”
赵恒心里纠结着。
不把寇准召回来吧,朝上的氛围感觉有些死气沉沉的,把寇准召回来吧,自己看得心烦,若是再被怼上两句,那就跟吃了只苍蝇一样难受。
思来想去,赵恒自己做不出决定,便打算问问他人的意见。
“传首相王旦进见!”
......
“参见陛下。”
王旦向赵恒行礼。
“免礼!”赵恒抬手,问道:
“王卿,你觉得这天下之事朕能托付给谁?”
赵恒可不会随便找一个人来商量,找王旦,不仅是因为他是首相,更因为他有宰相气度。
以前寇准还在朝中时,经常在赵恒面前诋毁王旦。
王旦不恼,反而一直称赞寇准。
赵恒问其缘故,他说:“我久在相位,政事必然多有阙失,寇准直言无隐,更见其忠直,这就是我推重他的原因。”
寇准这人,在朝堂上朋友多,敌人更多。
若是换王钦若过来,不骂到寇准祖宗八代,都算他口中积德。
想找一个能客观公正评价寇准的人,朝中也只能找出一个王旦。
王旦明白这是前天的比武刺激到了赵恒,没有正面回答,说道:
“了解大臣的莫过于君主,还是请陛下您自己选择吧!”
赵恒再三询问,王旦还是这个回答,赵恒又说了几个人选,王旦都默不作声。
最后,赵恒一脸纠结地问道:“王卿,你以为寇准如何?”
听到寇准的名字,王旦才回答道:“寇准,国之柱石也。”
这是在表明寇准的功绩。
听到这,赵恒又想起了澶州之战时,寇准逼着他上前线。
以寇准的博学多才,难道不知道五代晋出帝石重贵故事吗?
若王超真投了辽国,那他寇准就是千古罪人!
但他还是那样做了,赌上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千古名声。
赵恒的眼眶有些湿润了,那一战确实凶险,但寇准处变不惊、力挽狂澜,以弱势的兵力和辽国勉强打了个平手,不然连“澶渊之盟”都没得签,提前一个世纪准备建炎,不,是景德南渡吧。
“寇准人是跋扈了些,但对朕还是忠心的。”
“时间过了这么久了,他也应该变得稳重深沉,不会再锋芒毕露了。”
想到这里,赵恒终于下定决心:“召寇准回京,升同知枢密院事,拟旨吧。”
说完,像是怕自己后悔,赶忙走了。
王旦心中也松了口气,寇准回京这是件好事,他的性子强硬些,希望能他劝住赵恒这个沉迷于“天书封禅”的皇帝。
......
大名府。
“敕寇准:卿一心为国...今升为同知枢密院事...”
一须发皆白的长者起身,从天使的手中接过圣旨。
他的目光坚毅、身型挺拔,像是什么流言蜚语都不能把他击倒。
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自岿然不动。
寇相公虽然性格有问题,但能力确实没得说。
大名府,是名副其实的“河朔重镇”,护卫国度的北大门。
“澶渊之盟”的教训已经足够惨痛,赵恒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将寇准调任到此战略重地。
寇准来到大名后,也没因被贬而苦闷,因为他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回去的,在大名府发展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安抚人民,积极备战,做着防御辽国南犯的各项准备。
无愧赵恒对他的信任。
更是在包怀祸心的辽使“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的挑逗下,机巧凛然地回答道:“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耳。”
维护了赵恒的体面、消弭君臣间的间隙。
“开封...”
寇公眺望南方的开封,那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地方。
宋太宗将他提拔,虽然太宗已经逝去了。
但他留下的家国还在,他留下的子女还在。
他的意志...还在!
士为知己死!
君臣间可能有些误会,但他依然会守护好大宋的。
“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