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秦楚碰撞
01 后方起火
当嫪毐趁嬴政在雍城举行冠礼,在咸阳发动政变时,《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如下: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史记索隐》对该条注曰:
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昌文君名亦不知也。
《史记索隐》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也有注解:
楚捍有母弟犹,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是楚君完非无子。
《秦始皇本纪》的断句,历来史学家都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也有学者认为这句就是“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这里牵涉昌平君是否做过秦国相国的问题。后世刊行的各版《史记》,多采用后者,可前者的逻辑却更为通顺。无论哪一种解读,至少有一个信息可以明确,那就是昌平君是这次平叛行动中的重要领兵者之一。
昌平君是楚国公子,势必与华阳太后在一边,属于楚系外戚的重要人物。无论他是不是相国,都是外戚之争最后摊牌时站在最前方的代表。
昌文君,多被认为是昌平君的弟弟。但正如长信侯嫪毐与文信侯吕不韦并非兄弟,秦国的封君称号纵然字面相近,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出自同一阵营。在只记载秦国大事的睡虎地秦简《编年纪》中记有:“(二十三年)四月,昌文君死。”说明昌文君始终是秦国的重要人物,而且被《编年纪》的作者喜所代表的秦国故楚地百姓所关注,昌文君很可能是楚人。
秦庄襄王去世时,吕不韦任相国辅政。但《秦始皇本纪》原文是“委国事大臣”,也就是说并不是只有吕不韦一人辅政。兵权方面,是交给蒙骜、王齮、麃公三位老将。其中,蒙骜活得最久,一直活到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在率领秦军主力对外作战时战死沙场。到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从嫪毐发动政变的主要同谋来看,嫪毐控制的是京畿区域的政务官,并没有掌握秦国的主力军队。这个时候,秦国兵权有可能是在楚系外戚的重臣手中。
《秦始皇本纪》还记载,嬴政对嫪毐“作乱而觉”,“王知之”,说明嬴政已经提前掌握了叛乱线索与消息,进行平叛部署和决策的就是嬴政本人。嬴政此时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去平叛。
嬴政在亲政之时遭遇危机,至少能把京畿之内的统兵权交给昌平君,说明他对楚系以及对昌平君个人都是非常信任的。否则,赵系的嫪毐叛乱如果演变成楚系的昌平君叛乱,又该如何?
昌平君是一个被丢弃在秦国的楚国公子,大概也是一个人质,一生都在国外打拼,为秦楚关系奔走。嬴政与昌平君或许同病相怜。只是昌平君没能从秦国回到楚国,而嬴政则在楚系外戚的庇护和运作下从赵国回到秦国。一直以来,昌平君所在的楚系是嬴政背后的人际庇护网。在华阳太后为楚系外戚制定的拥立嬴政的原则下,昌平君肯定没少对嬴政多关照和施以援手。秦朝统一前后的隗状、李斯等丞相也都是楚国人,加上原配王后可能为楚女,深具楚地声望的长子扶苏深得器重,可知嬴政与楚系和昌平君的良好关系很可能持续至秦国对楚国发动战争前。
原本,按一些学者的推测,昌平君很可能是《秦始皇十二年铜戈铭文》中出现的丞相启,名为熊启。但2019—2020年整理的《里耶秦简》显示:
廿五年……二月癸丑,丞相启移南郡军叚(假)守主:略地固当辄输,令足灶岁,唯勿乏。传书洞庭守。
丞相启一直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二月仍然在位,而此时昌平君已死,所以丞相启应该不是昌平君。但这并没有动摇昌平君整体的历史形象,昌平君是秦国封君、楚国王子、平叛嫪毐时的领兵主将,可能曾任相国,是楚系外戚政治势力在秦国朝堂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应是秦始皇早年较信任的人。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第一次伐楚。这是秦王政突然调转枪头,指向二十年没有兵戎相见的楚国。他开始排斥楚系外戚奉行的秦楚友好的外交理念。这一次,昌平君及其代表的楚系外戚集团肯定是伐楚计划的极力反对者。可显然没有人能阻止秦王政势要统一的意志与脚步。但第一次伐楚最终竟失败了,其中就有昌平君的搅局。
秦王政第一次伐楚没有采纳功勋卓著的老将王翦六十大军的方案,而是听信青年将领李信二十万大军的方案。结果,李信率领的二十万秦军大败。这一次,秦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迷,且面临楚军“日进而西”(《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的全面溃败的风险。
就在伐楚前不久,韩国的复辟力量也在新郑反叛。如果楚军也一路向西挺进,取得战略局势的扭转,那么恐怕会与关东的复国力量集结在一起,提前上演秦末关东诸侯复辟的反秦浪潮。那么不仅不会有统一的秦王朝,而且可以悲观地想象,伐楚军事行动的破产会对西边秦国国内造成震动,关东复辟势力则为之振奋。秦军主力不保,将引发连锁效应。如果韩魏趁机复国,燕赵趁机复土,齐国趁机加入六国合纵,秦国将会陷入全面被动的局面。像邯郸之战后的秦昭王那样,不仅没能吃下赵国,还丢失不少秦国战前的领土。
第一次伐楚之所以失利,不仅仅是因为楚军的顽强抵抗,还与秦国政坛的后院起火有关。《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了李信伐楚之战的经过: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李信军回救后方路线
刚开始,李信与蒙恬的军队还数次击败楚军。李信已经攻下了处于鄢郢、城父东边的平舆、寝两座城。这里的鄢郢,从与城父、平舆、寝等地名相近的正常地理方位来看,应是“郾郢”,并非距离战场四百多公里外、已为秦南郡数十年之鄢郢。本来李信军攻势正猛,应该向东继续攻打寿春,为什么会突然回师,向西攻打身后的郾郢?楚军从东边追击,最终大破李信军。如果李信率领之秦军后方的郾郢也有楚军,秦军岂不是被东西前后夹击?秦军身后的郾郢,应是秦国的城池,为何会突然成为敌方城池,出现敌方的军队?
答案就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
(二十一年)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
把一生奉献给秦国的昌平君,突然去了郢,开始给秦军后院点火。结合睡虎地秦简《编年纪》中所记载的:
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两则史料对照,韩王安在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被迁到的“□山”,就应该是昌平君在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所迁的郢。秦王政二十一年,是王翦告老、第一次李信伐楚的年份。“有死□属”,疑为“有死士属”,说明昌平君带了私兵前去。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国开始对楚国和魏国大规模用兵。此后的两年间,王贲的北路秦军对楚国稍作局部打击,腾出楚国境内通往魏国的道路空间后,王贲就独自向魏国发动灭国战争。李信率领的南路秦军负责灭楚,攻势高开低走,最终被楚国阻击。
嬴政曾于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遭遇明目张胆的刺杀,而且韩国故都新郑(已经归降并设为郡)的贵族策划反叛秦国,复辟韩国。种种事件让嬴政意识到安抚新占领区的民心很重要,否则当地贵族不配合,后患无穷。因此,一直在秦国供职的楚国公子昌平君,可能被派往楚国故都郢,安抚楚国民众。但昌平君此行竟带领私兵和死士前往,随后在郢反叛秦国,截断了在郢以东与楚军正面对峙的秦军的后路。后方叛秦的昌平君与正面的楚军前后夹击李信率领的秦军。迫于形势,秦军不得已又向西回击昌平君,以保证后勤通道畅通,却被楚军追上合围,最终腹背受敌,败给楚军。这一次,昌平君果断站在了楚国这边。
从这些蛛丝马迹来看,楚系外戚的力量虽然从嬴政归国后始终辅佐他,但到了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徙于郢且秦军攻楚时,楚系外戚已遭弃用。
嬴政与楚系外戚的关系原本融洽,这是嬴政从不到十岁时就一直依靠的力量。但当嬴政已经打残三晋与燕国,慑住了齐国时,他急迫地想要一统天下,踢出这临门一脚,成为千古第一人。这时候,昌平君作为华阳太后死后楚系外戚集团的代表,是持否定和反对态度的。
昌平君长期在秦国辅佐秦王,熟悉秦国朝堂的一切。这种人,嬴政不仅没有提前防范,竟然还派他去楚国故地安抚楚民,将给伐楚前线输送补给的阵地拱手交予了这个自己很放心的老伙计。
嬴政大概没有想到,昌平君——这个应大他十几岁,曾护他童年周全,很可能与自己同病相怜,辅佐自己多年的老伙计、好兄弟、好亲戚会突然出卖自己。嬴政没想到,昌平君生长在秦国,成家立业在秦国,走上人生巅峰在秦国,和自己通宵达旦地畅谈谋划在秦国,他最终居然认定自己还是楚国人。
昌平君不仅给秦国后院点火,葬送了秦军,还实现了一直没机会完成的追求,即归国称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或许,站在昌平君的立场上,是嬴政先背叛了对楚国和自己这些楚系亲信的承诺。也或者,昌平君是在精心策划后算计了嬴政,这才导致了秦国前线军队沦陷的困局。毕竟,他后来一度成为末代楚王。这样的大国诸侯王,难道不比秦国封君的诱惑更大吗?昌平君也有自己的终极功业理想,那就是阻止小老弟嬴政的兼并,回到楚国建功立业,并成为楚国雄主。
可是身处这个时代,谁能阻止得了嬴政?嬴政愤怒了。当嬴政决心把六十万大军交给王翦,发动第二伐楚战争时,昌平君最终被历史的车轮碾轧,国破身死。《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在昌平君反叛后,秦王政如何对楚系外戚集团进行政治肃清、打击面有多广,这些问题史料无载。为什么秦王政会让自己的原配夫人从历史上消失得干干净净?很可能在这次清洗楚系势力时,他不得不放弃本来与自己恩爱的楚女王后。
昌平君在秦国与楚国之间站错了队。或许他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能够阻止嬴政的第一次伐楚,却阻止不了第二次。因为他终究没看懂为什么秦国能坐上历史的战车碾轧同时代所有竞争者包括楚国。嬴政可以输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但楚国承担不了一次失败。秦国与楚国的差别到底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