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老子
如果说孔子复杂,那么老子则是神秘。之所以神秘,一是因为他的身世不明,二是因为他的著作高深。
他的身世扑朔迷离。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并说孔子向老子求教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网),游者可以为纶(lún),飞者可以为矰(zēng)。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司马迁在同篇中还记叙了两个人名,一个叫老莱子,也是楚国人,也是道家,也与孔子同时代,还有一个是周太史儋(dān),他预言了在孔子死后129年周、秦分裂,有人说这个人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
围绕司马迁的叙事,有不同的理解。梁启超说,一个老莱子,一个太史儋,究竟与老子是一个人,还是二个人或三个人,连司马迁都搞不清楚。冯友兰认为,老聃和李耳是两个人,前者是“古之博大真人”,后者是战国时期的“老学之首领”。钱穆说,究竟有没有老子这个人,《道德经》究竟是谁写的,都不能确定。而陈鼓应则认可司马迁的叙事,认为老子与孔子同时代,大约比孔子年长20岁。李零说,老子和老莱子就是同一个人。
老子的著作就叫《老子》,或叫《道经》《德经》《道德真经》,《德道经》,现在通常叫《道德经》。全书分为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两个部分,只有5 000余字。或许所用概念太过深奥,或许是叙事太过思辨,或许其他原因,而显得很高深。
与孔子简易的叙事不同,孔子是从共情的视角,用“仁”释“礼”,读者很容易理解,就像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就可以吃,老子不谈情,只谈哲理,而且按照设定的逻辑结构来谈,就像剥竹笋一样,只有一层层地剥去笋衣,才能看到笋心。
读者这时才会发现,其实老子关注的与孔子一样,也是政治和政治伦理,谈的也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不同的是,孔子是周制度和周文化的维护者,并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救世,而老子则是周制度和周文化的否定者,是以导师的身份提出了批评并给出新的救世方案。那么老子是如何精心培育他的这棵竹笋,让它长得那么密密实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