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家访
直到后来张之初才弄明白,朱浩斌为什么会在督导点评会上整那么一出了。真是有点那么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的意味。
朱浩斌是常大志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十中。而恰好,当时常大志在十中当校长。
后来常大志调到玉中来当校长时,也把朱浩斌也带过来了。几年时间,就让朱浩斌当了语文教研组组长,后来又兼了学校团委书记,算是进入到学校行政干部序列,虽然排名有点靠后。
有几次常大志都想把朱浩斌的位子给挪一挪。但当时几个显眼一点的位子都有人坐着,人家干得好好的,也不好随意就把人家撵走。
直到早几年,教务主任终于被提拔,去另外一所高中当副校长去了。常大志准备一步到位,把朱浩斌给填上去,结果还没来得及操作,自己就被重用,到教研室当主任去了。
常大志也找机会跟新来的校长易文武明示了一下,希望能够了却这桩心愿。但易文武是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有点清高,甚至有时候有点恃才傲物。他使用中层干部虽然有时候有点不拘一格,但最反感领导打招呼推荐干部这些个七七八八的方式。
易文武校长也对朱浩斌进行了一些了解。当了学校团委书记这么多年,无激情、无活力,甚至也没干出什么像样一点的成绩。他很不满意,甚至还放出风要把他给换了。据说因此易文武跟常大志的关系由此而变得有点微妙了。
所以朱浩斌就有点郁闷。他听说张之初是走易文武校长的路子进到玉中来的,后来又感觉校长有让张之初来顶替他之意。他便处心积虑的使些绊子,便也想借着常大志的势,在点评会上想难堪一下张之初。
没想到这张之初是打不死的小强,越打越坚强。张之初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心里哪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只是躺着也中枪罢了。但他总是记着有这么一句话,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衡量。
张之初这个名字,还真是这么来的。他父亲没读什么书,好像就读了小学两年,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当年取名字的时候,也没有去请教什么高人,就记得《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不求此生大富大贵,就做一个良善之人,尽量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吧。
当时他的父亲就给他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不过这个名字也好,笔画少,容易写,也好记。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有一位文艺女青年,因为在县报纸副刊上看到张之初用实名发表的文章,便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因为这位文艺女青年,叫映雪,取名也是源自《三字经》。后来还真的托人来学校找过他,也算是一份美好的情缘吧。
期中考试之后,按照学校的安排,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家访。
那个时候,比较先进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张之初囊中羞涩,买不起。他就花了100块,买了一辆七成新的二手自行车,便也算是有车一族了。
班上的学生以在学校宿舍寄宿为主,如果是学校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便可以申请走读,走读生就可以省掉一个学期300块的住宿费。张之初的家访就从这些走读生开始,因为那些住校生,需要等到他们周末或者放月假的时候,再进行了。
前面几个学生的家访都比较简单和顺利。其实像这类家访,主要是老师去了解一下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了解一下家长们对自己孩子们有什么样的期许。然后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跟家长进行一些交流。那个时候还没普及手机,要家校交流,就只能靠走了。
去刘卫红家倒是费了点力气。张之初没有想到,刘卫红家居然离学校有这么远,估计超过了10公里。而且有一半的山路,,可以想象,刘卫红每天起早贪黑的上下学,比其他的同学,那是要付出更多的辛劳。
玉峰山脚下有一个小型的水库,叫玉峰水库,刘卫红家就住在水库的尾端。沿着水库边弯弯绕绕的山路往里走,时而陡峭,时而平缓,虽已是深秋,平时坚持锻炼的张之初,也走得一身微热。
青翠的山峦绵延起伏,偶尔可见的红枫树点缀其中。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水面,仿佛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微风轻抚,波光粼粼,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恬淡的山水画。
近处也零星的开着一束束的野菊花,似乎有一种沁心淡雅花香随着微风弥漫,扑鼻而来,仿佛又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就像秋天里成熟了的果实。正当张之初准备感慨一下这如画山水美景的时候,刘卫红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座房子说道,张老师,我家到了。
张之初边走边观察,这是一座普通的民房,有些破旧,应该有些年头了。正面就三间房子,中间是堂屋,两边是两个房间。左边还有一个稍矮的搭间,竖着一个烟囱,应该是厨房;而右边也有一间稍矮的杂屋,应该是存放农具的地方或是鸡栏猪舍什么的。
张之初踏进堂屋,中央靠里边的位置摆着一张八角桌,桌面应该是多次反复的擦拭,已经有点发白,而其他地方则是深棕色,偶尔可见星点油漆痕迹,这个桌子的年龄估计比刘卫红要大多了。
墙体有些斑驳,被岁月剥去了昔日的色彩,只留下一片蒙蒙的沧桑。但满眼可见的奖状贴在墙上,仿佛又给这冰冷的墙体注入了灵魂,每一张奖状都在讲述着辛勤付出的动人故事,闪烁着令人动容的荣耀与光辉。
看到张之初的到来,刘卫红的妈妈连围裙都没解下,就匆忙从厨房走过来,拿了一把椅子,请张之初坐下。这房屋虽然简陋,但应该是经常打扫的缘故,显得非常的干净整洁;家具虽然简单而又陈旧,却又都是一尘不染。
“您家住的这个地方,真是山美水秀,鸟语花香,仿佛人间仙境啊!”
张之初不知从何开口,就从赞许这居住的优美的生态环境来打开话匣子。
“哪是什么仙境,张家世代都住在这里,一个避风避雨的地方而已。其他条件比较好的,都搬到山下去建新房子去了,有的还在镇上买了地,建了大房子。现在整个水库周边,就只剩我们一家了。”
刘卫红的妈妈憨厚的笑了笑,顺便给张之初递上一杯茶。
张之初听闻此言,心头不禁泛起一种莫名的酸楚。是啊,有些人,是会惊艳这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而对于世代而居的张家而言,每天所操心的,只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已。
没过多久,刘卫红的爸爸也背着锄头回来了,放下农具,包了一支旱烟,递给了张之初。看到张之初不抽烟的,于是又塞到自己的口里,点上火,叭叭吸了几口。听说自己的儿子期中考试考了班上的第一名,写满沧桑的脸上立马乐开了花。本来有点不善言辞,却主动的给张之初介绍家里的情况来。
没过多久,刘妈妈便端上了几碗菜过来。一大碗冬瓜,一碗南瓜,还有一份煎蛋。然后又去厨房忙活了一阵,端上了一碗香喷喷的腊肉,应该是看到张之初来了,特意又加了一份菜。
四个人吃饭都非常快,看到他们虽然吃得简单,但那其乐融融的样子,张之初也觉得吃得特别香。
吃完饭,张之初准备返校。这时刘卫红拿过一支手电筒,说:“山路不好走,您又不熟路,有个手电筒,安全一点。”
张之初没说什么,拿过手电筒,趁他们不注意,把口袋里仅有的20块钱,丢在了椅子底下。
回到宿舍,刘卫红爸妈那憨厚而又沧桑的脸容总是荣绕在脑海,为了省300块一学期的住宿费,刘卫红每天来回都要走这么远的路。张之初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