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衙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朱襄是刻意用的瘦金体。

主要是这个蜀后主跟宋徽宗的性质多多少少是有些相似的。

都是一样的喜欢逛窑子,都一样可以算是亡国之君。

而对于赵佶来说看到瘦金体的那一刹那,只感觉一道光直透天灵,仿佛是在一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

看着这一排字,赵佶喃喃自语:“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个时间点,赵佶对于瘦金体已经是有了不少心得,但是,这字还是没有创作出来,只能说是在一个模模糊糊的阶段,而朱襄写出来的瘦金体那是大成之作。

风格,特点已经是形成了。

赵佶顿时爱不释手,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给NTR了。

“这是何人作画?”赵佶抬头看着眼前的望月楼老板王金才:“这画,本王要了!”

“端王殿下,此画乃是开封府尹公子所作,就在二楼!”王金才飞快道:“也是刚来不久,端王殿下便已经来了!”

“快,带本王见见他!”

赵佶点点头。

这会儿,朱襄正坐在二楼眺望窗外美景。

身边还有一个侍女正在细心的给朱襄点茶。

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

和唐代的煮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朱襄已经看不下去了。

看着这么一团浆糊样的玩意儿,他心中升起了一种无比怪异的念头。

“这玩意儿,能喝么?”

绿油油的,看着不像是茶叶,倒像是后世的抹茶,侍女小心翼翼的拉花点缀,居然还勾勒出来了一个图案。

等到侍女的弄好了之后。

朱襄心里头盘算了许久到底要不要喝,随后,试探性的拿起来慢慢的品了一口,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嘴里好像是有些渣滓,这是茶捣成了粉末,茶叶的味道是没体会出来,到时杂七杂八的,什么味道都有。

就这,还是贵族最喜欢的喝茶方式!

朱襄有些无语。

在这个时代要喝上一口团茶,麻烦的要死,首先制茶,种茶——采茶——蒸茶——捣烂——压饼——烘干——穿串——包装。

想喝茶的时候就拿出茶饼,开始泡茶。

泡茶又有几个步骤:碎茶——草茶——萝茶——茶末置盒——撮盏——点茶——搅拌茶末——置茶托——拉花!

老爷们觉得喝茶是个文雅的事,制茶越复杂,越显得有档次有文化。

但是,朱襄感觉,这味道也不咋地,茶叶的味道那是一点都没有。

后来到了朱元璋一听说喝这么一口破茶得几百个人伺候,直接要求不准,喝尼玛的点茶,一律冲泡。

这点茶一喝,朱襄顿时感觉还是冲泡好。

“朱相公!”

就在朱襄喝茶的时候,这望月楼的老板王金才已经带着赵佶来到了朱襄的跟前。

朱襄起身。

王金才指着赵佶介绍道:“这位是端王殿下!”

“端王?宋徽宗赵佶?”朱襄一愣,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看着眼前赵佶的模样,好像是比起自己也大不了多少,想想也是,赵佶是1082年出生,今年是1098年,跟自己一样也就是十六岁的模样。

“见过端王!”朱襄行了一礼。

虽然,是个狗皇帝,但是,在封建王朝这个礼数还是要做到位的。

“免礼!”赵佶客气的开口道:“朱兄请坐!”

等到朱襄坐下之后,赵佶这才继续道:“你这字画却是不错,本王甚是喜爱,朱兄,你来着望月楼可是要割爱?”

“实不相瞒,确实如此!”朱襄点头道:“手中拮据!”

赵佶道:“既如此,本王便买了下来,一百五十贯如何?”

一百五十贯,已经不少了,相当于自己老爹一年的工资。

朱襄心中略微迟疑,也不知道这字画市场行情如何,若是自己的身份高贵些,怕是一个字就得百贯,眼下自己名不见经传一幅画一百五十贯不少了。

眼下既然是赵佶要买,他也不好推辞,这搞好了关系,日后飞黄腾达是少不了的。

虽然这货是个昏君,但是,这厮对身边人却是极好的。

高俅一个什么勾八东西,都能当太尉?

“既然端王殿下喜爱,在下倒是不好推辞了!”朱襄点点头:“一百五十贯卖于殿下了!”

赵佶大喜,并不急着离开,索性就在朱襄跟前坐下道:“朱兄,本王还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二!”

“端王殿下请讲!”朱襄一笑。

赵佶指了指《四美图》道:“这字可是朱兄亲自提笔?”

朱襄点点头:“正是!”

赵佶又道:“这字倒是不错,本王练字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朱兄这字可是从薛曜开始?”

朱襄再次点点头:“正是,我这字便是从薛曜的字体演化而来,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之褚遂良书险劲,更纤细,他对褚遂良书作并非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加以发挥,有所创造,也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下练字,也是如此!”

赵佶道:“的确如此,朱兄,这是集大成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朱襄有些神态怪异的看了赵佶一眼。

实际上赵佶才是这个集大成者,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现在么——朱襄还真是有一种当面NTR赵佶的感觉。

这感觉怎么说呢?挺爽的!

赵佶有些兴奋,细聊了下来。

朱襄自然不是盖,毕竟,他这个书法字画那是经过了系统性的学习和苦练的,你要是真的问他怎么琢磨出来的,他也能回答出来个一二三。

不过,朱襄这种学法也有一个弊端,他可以把造假模仿做到登峰造极,但是,却没有什么创造力,这一点,是远远不如赵佶的。

“我初学字,乃是用《伊阙佛龛碑》作为临摹帖。褚遂良的字清秀雅致,内蕴而不张扬,《伊阙佛龛碑》又是他的精品之作,临摹日久,收获良多,从其中学到一笔一划该如何运笔,一间一架该如何掌握。譬如,“盘”字要写成“且”字状才能灵动,避免臃肿;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中线;半包结构的字要写的匀称不可偏向!”

赵佶两眼放光,只感觉自己遇到了人生知己。

两人年龄相仿,又是同时精通字画,这一番攀谈交心下来,让赵佶顿时生出了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意。

而朱襄也不得不承认。

赵佶虽然是个狗皇帝,实打实的昏君,但是,这货在艺术上的成就绝对是一等一的。

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天分已经是压不住了,他写《楷书千字文》的时候才二十三岁,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而《草书千字文》是他40多岁写的,属于狂草,笔法洒脱,一气呵成,足可见其书法功力深厚。

反正,朱襄感觉自己这个剽窃者的艺术天分是不如赵佶的。

这厮是真的能举一反三,信手拈来。

而赵佶也发现了,朱襄这厮简直就是一个大宝库,三言两语之间就能让自己受益匪浅。

两个人交流心得,也免不了提笔写字。

赵佶兴奋之余提笔写字,在短短竟是做出来了不少突破,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这瘦金体的精髓竟是被他给拿捏了个七七八八。

“赵兄!”朱襄感叹道:“你这字,再练一段时间,只怕我都要追不上了!”

这话倒不是恭维,赵佶这个艺术天赋是摆在这里的。

赵佶道:“朱兄客气了,若非是朱兄,我这字只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般进步!”

一边说着,赵佶端起了一边侍女做好的点茶尝了一口,而后呸的一声,全都吐了出来:“什么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