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效应:为什么产生反复的负面情绪和思维以及如何避免和阻止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这是一本为想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应对反刍和担忧的读者而撰写的书。它适用于从一般读者到反刍干预工作者等各个层次的朋友。

在过去的20年里,反刍和重复性负面思维逐渐被认定为引发与维持抑郁和焦虑的最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尽管如此,迄今为止,应对反刍问题的方法仍然非常有限且常常不够详细。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填补这个重要的空白,为广大读者提供详细、全面的指导手册。因此,本书的目标是呈现我发现的、在减少反刍方面最新的有效原则和策略。

本书的前身是我为一个以反刍为中心的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所写的指导手册,因此它是一本循证的手册。本书在该手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融合了过去15年开发与实施反刍干预过程中的临床经验教训。虽然我的干预研究最初仅关注了普通的反刍问题,但本书中的思想和技巧并不仅限于此。在2011年的实验中,反刍被作为心理干预的唯一焦点,以此来验证减少反刍是否会显著减轻抑郁症状。然而,令人兴奋的是,最近完成的实验证实了反刍干预相对于现有心理干预方法在抑郁干预方面的优势:在精神科门诊招募的131名抑郁的成年个体中,反刍干预组在减轻抑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标准的认知行为干预组。其他研究也表明,反刍干预在预防青年人抑郁和焦虑方面,以及在减少有抑郁康复史的青少年的反刍和抑郁方面都有疗效。此外,已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证依据支持更广泛地应用这种方法。

本手册中提供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独立运用于抑郁干预,也可以作为一个聚焦反刍或担忧的模块融入抑郁或其他障碍的反刍干预中,或作为其他干预方法的辅助。例如,如果你正在与一个因严重的反刍或担忧而无法取得干预进展的患者合作,不论患者的诊断结果是什么,本书中的干预措施都可能有助于打破这一僵局。我相信,无论这类症状出现在什么障碍之中,这本手册都能帮助干预师干预其中的担忧与反刍问题。

这本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当时我在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和莫斯利医院的情感障碍专科担任认知行为干预师。在这个职位上,我经常与被转诊到这个三级服务机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反刍干预工作,他们往往经受了较长时间的、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困扰。尽管我们使用阿伦·贝克的经典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的症状仅有较少的改善或没有改善。当我开始更密切地观察这些患者,并与他们互动时,患者都报告了反刍这一主要问题,但这一问题之前没有被询问或者解决过。从这些观察中,我开始努力地理解反刍这一现象,并尝试用更好的方法来干预它。

在我进行研究的同时,有关反刍的研究文献也在迅速扩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通常作为重要的易感性因素出现,研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苏珊·诺伦·霍克西玛的实验室。她的研究主要关注反刍的结果,而我自己的研究则聚焦于维持反刍的机制,其灵感源于我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对患者的偶然观察结果。这些研究会在书中进行描述,展现了临床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并为对研究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更详细的细节。

反刍干预是将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干预方法的试点研究相结合的产物,这些研究致力于将实验发现转化为临床干预技术。本书就是对所有这些临床和研究工作的总结,意图让这些方法在心理干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本手册中描述的干预方法起源于经典的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因为这是我接受培训的方法。反刍干预的发展也受到过去10年来行为疗法在干预抑郁症方面的再度兴起的影响,特别是关于行为激活的有效证据不断增加。反刍干预与由克里斯托弗·马特尔、桑娅·迪米吉安及其同事们开发的行为激活疗法也存在共通点,二者都关注情境背景与功能分析。事实上,结合我的工作,马特尔和同事们一直在建议使用行为激活干预反刍。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建议与本书中描述的方法非常相似。

由于反刍干预的发展还依赖于我的实验研究工作,这些研究表明转变加工方式可以使患者摆脱病理性反刍,因此该干预方法包含一些旨在转变加工方式的体验性方法。基于这种原因,反刍干预与一些较新的心理干预方法存在相似之处,有时也与正念和慈悲中心疗法一起被归类为“第三浪潮”。特别是,反刍干预包含了用于增加对此时此刻的参与,以及加强自我关怀的练习。与其他干预方法相比,反刍干预的关键区别在于,这些干预方法都源自坚实的实验性研究基础,并且严密地扎根于功能分析框架。例如,本手册中加强关怀的方法虽然受到了保罗·吉尔伯特强调关怀重要性的开创性工作的启发,但与他的方法不同,反刍干预中的方法基于患者识别和想象他们有关关怀的体验。

从本质上来说,本书致力于改进针对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法。尽管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干预方法,例如经典的认知行为疗法,但它们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发展更有效的、干预效果更持久的干预方法仍然是该领域的主要挑战。而识别像反刍这样的重要机制,并针对重要机制进行工作,是应对这种当下需求的方式。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反刍是一种跨诊断的易感性因素,开发更好的方法来跨领域地应对这种机制成为当务之急。这本手册便是朝着应对这些挑战的道路上迈出的一步。我希望读者会发现,本书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改善心理干预的效果,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为他们带来心理干预与研究发展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