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至今日,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给人们带来了几千年来难以想象的感官享受。科技的进步使得过去人们的种种幻想变成了现实,于是目睹这一切的现代人纷纷拜倒在科学的神坛之下。以西方二元对立哲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但与此同时,科学与技术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近代科学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渐进的——世代人类通过摸索、了解、实验、积累、传承,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全面和准确。这个过程是永无终结的,也是负重的。按道理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应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人们的工作更趋繁忙,生活的压力更大了。精神的压力与科学的发展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类对未知的科技始终抱有敬畏之心,但科技从未高于人类。重新思考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透过表象看本质,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如何来反思,是人们重新审视科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形成了一个使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科学本身的前沿学科。从2019年召开第一届元科学研讨会起,这一研究领域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元科学。元科学旨在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同时减少无用功。它也被称为“研究中的研究”或“科学中的科学”。元科学涉及所有研究领域,被描述为“科学的鸟瞰图”。用元科学创始人约翰·伊奥尼迪斯的话说,“科学是发生在人类身上最好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科学与技术是交替发展的,有关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的书已经很多了,但它们都有局限性,往往只侧重于某一种文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领域,没有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而且它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尝试将我们新提出的新系统论的一些概念与系统论思维模式和元科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重新梳理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突出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找出差别,为未来建立一个真正的统一理论指明发展方向。
鉴于大家对元科学还不太熟悉,我们把书名取为《科学的起源》。本书旨在用科学的方法来重新审视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分析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梳理科学历史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科学的本质。
非常巧合的是,我们在写完初稿时,看到了《自然》杂志推荐的由詹姆斯·波斯基特在2022年出版的一本新书《地平线:现代科学的全球起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道:“我接受了科学史学家的培训,我对我所学的版本的科学史感到非常沮丧,并有点儿愤怒,因为它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波斯基特提出了一个简单(但有力)的推论:我们理解科学进步的方式是不完整的,并且总是从以欧洲为中心的角度来讲述。他清楚地表明了当时的宗教和政治观点是如何(有意或无意)影响欧洲人记录历史的。他这本书的中心主题是,现代科学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交流推进的,而这一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因此,我们撰写本书的目的有三个:第一,系统介绍科学的相关知识;第二,用整体系统的、对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得出更多相互联系的信息;第三,充分显示科学对文明的关键推动作用,以使全社会更加尊重科学、重视科学。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在写作时坚持以下四个特色:不偏向特定国家、学科、地域、宗教,关注整体、多重融合;通过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在融合比较中,中立地展示东方文明在世界科学史上的贡献;通过大跨度、多视角的整理,帮助读者整体地认识和分析繁杂的科学;尽可能多地图形化表示,让这本书生动起来、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