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狐说话聊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聂小倩》系列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倩女幽魂》

戏说《小倩》:《聊斋志异》映画记

关键词:电影商业性

很多人看《聊斋志异》大概不会想到郭沫若说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之上,更多的是想到花妖鬼狐和文雅书生之间的艳遇缠绵上。

由这一观点看《聂小倩》倒是很符合这一模式的。

由于读者可能对这个故事很熟悉,因此笔者只概述一下。性情慷慨豪爽的宁采臣夜投荒寺,结识侠士燕赤霞。深夜女鬼小倩受妖怪之命前来迷惑宁采臣,却被宁的刚直打动,自述境遇向宁求救。宁求助燕,燕杀死妖怪。宁受托带走小倩骨灰。小倩随宁回家,渐渐与人无异。宁妻死后,嫁与宁。生一男,后宁纳妾,小倩与小妾又各生一子,并且宁高中进士,共享荣华富贵。

其实,按理说《聂小倩》一文在《聊斋志异》中应属蒲公中上水平。但论其思想进步性,不及《婴宁》;论其侠义性,不及《向杲》;论其人鬼相恋凄清哀惋,不若《连城》;论其感恩动人,不及《小翠》……

而且就原书而言,宁采臣对聂小倩更多的是一种侠义的怜爱之情;聂小倩对宁采臣,更多的也是一种感激爱慕之意。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在《聊斋志异》中算是中上的文章,以它的故事为模本的电影电视却层出不穷,甚至几乎成了中国导演心中的一种“小倩情结”。

这又是为什么呢?男才女貌?

宁采臣,书上说,“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江浙一带多是文人才子,书上虽未说相貌,但也不至是个青蛙吧?有才有貌,荧屏这一关过了。聂小倩的小倩一名太为普通。但也许就是因为太普通吧?普通得就像邻家女孩儿。而“倩”一字让人想到《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倩影绰约,冰容倩倩……小倩之貌,书上说“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丽尤绝”。总之一句话,就是美女啦!

但男才女貌,《聊斋志异》里所有的动人爱情故事几乎都符合,为什么不去拍它们?

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书中还有其它绿叶式人物呀!我们一一来看。

燕赤侠语言朴实真诚,身怀绝技,一身正气,少言语。有他在,戏里武打戏一定很不错。

夜叉姥姥,恶势力的象征嘛!阴邪毒辣,吸人精血,挖人心肝。

还有那个原著中类似于姥姥跟班儿的妇人,若是拍戏,红脸白脸随便唱,任导演编剧安排!

宁采臣的母亲,很多剧里是略去——其实可以用来拍一段宁母惧子娶鬼妻来干涉这段人鬼之情的戏。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不过剧本一般没有,单单表现为宁采臣知道小倩是女鬼后暂时的恐惧。

综上,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拍《聂小倩》的电视为什么那么多了:题材和元素太齐全了!

看点一:男才女貌。一段旷世人鬼奇情,凄美哀婉,绝对赚足眼泪和票房。

况且宁采臣可以为正直有才的书生,也可以是善良得不知江湖凶险的白痴。可以是书生,也可以是和尚,管他的,只要老实痴情就行了。

聂小倩可以是楚楚动人的女鬼,不得已受妖物逼迫,但是为鬼善良可人。也可以是妩媚动人,勾人勾到骨头里的女鬼,人鬼缠绵。

至于两位的身份嘛,宁采臣可以是书生,也可以是和尚,管他的,清一色的善良单纯又痴情就行了。

聂小倩么,可以是女鬼,也可以是狐妖。管他的,美丽动人又可怜就行了。

两人之间的感情越煽情越好,最好是惊天地泣鬼神,让人感动得一塌糊涂,抹眼泪用完一包又一包纸巾。

看点二:夜叉姥姥。宁为帮聂脱离苦海,一定要打败姥姥与恶势力作斗争。

充分调动观众的喜恶观,正义感。好人坏人都有戏才会好看!哪怕最后坏人变成了好人,但戏剧冲突是不可少的。

夜叉没露过脸,估计太丑了可能会很恐怖,影响画面效果,而且夜叉打起来,没有震撼的感觉。反正聂小倩又是孤魂野鬼,骨灰又葬在白杨树旁,就干脆把夜叉姥姥变成树妖姥姥吧!并且,一棵成精的大树,那树叶、树枝和树根光扭动一下就不得了了。这样拍起来可以多用特技,画面效果一定很棒,视觉冲击一定很震撼。

看点三:燕赤霞武功高强,侠义心肠,与树精姥姥一定有一场恶斗。

书中的男二号怎能不多给他安排戏份?道士可以分很多种的,如见死不救,好妖坏妖都要捉的“驴子”道士;一把年纪,脾气古怪且道行高深的老道士;古道热肠且道行稍浅的中年道士。侠士,助人为快乐之本嘛!一般若是这种情况下,燕赤霞就免不了一场感情戏,与某某千金;与某某女妖,小倩的姐姐妹妹;或者干脆姥姥年轻些,就是和姥姥。

有时还会有看点四:宁采臣的“情敌”。那个强娶小倩的什么黑山老妖,放在海岩剧中简直就一山土匪!

不过这个黑山老妖怎么想出来的,笔者始终没搞懂。但细一想,言情剧里一般都是二女追一男,或者二男追一女式,加上个黑山老妖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性!至于这黑山老妖是老不死的老妖精,还是年轻后生就看导演们了。

就这样,《聂小倩》集中了人鬼爱情、武侠、魔幻和儒道佛(故事在寺庙开始)三教等多种元素,自然倍受导演们和观众青睐了。

连徐克大导演最后还不舍地拍了部动画《小倩》来圆自己的小倩梦。

至于结局,就看情况吧。虽然原书是喜剧,但不排除电视以悲剧结尾。

各种版本如人鬼团圆版、宁采臣成佛版、小倩魂飞魄散版,以及小倩六道轮回,变蝴蝶变什么最后变人的希望版……最为离奇的,莫过于有个版本居然把《聊斋:梅女》故事的构思抄了过来,即小倩早已投胎。只因魂魄未聚拢,故而又痴又傻,却与宁采臣结为伉俪。最后在他人帮助下魂魄归位,恢复记忆,二人幸福美满。

所有小倩形象中最妩媚幽怨的当然是王祖贤了,精湛的演技将聂小倩的妖娆、凄美、孤寂、动人和多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从此影视版本中的小倩都是一头飘飘长发。

徐克的电影将白衣卿相的《别思》: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融成了一首宁采臣与聂小倩之间的情诗: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倒不是说这种改动有多么诗情画意,只是人鬼双方的那种情感与电影中的那首“黎明请你不要到来”歌曲更是赚足了眼泪和票房。

原书中说宁采臣半夜投宿寺庙,“解装兰若”。“兰若”是“阿兰若”的简称,在梵语中指“树林,寂静处”,古汉语中是指佛寺。有的关于聂小倩的影视作品中居然把那座寺庙叫做兰若寺,名字倒也好听,也算是错有错招吧。

附原文: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乐其幽杳。会学使案临,城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宁趋为礼,且告以意。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能甘荒落,旦暮惠教,幸甚!”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曰:“殆好至矣。”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媪笑曰:“背地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何言。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女云:“夜无知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至户外忽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我囊囊!”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俱莫知故。经宿一仆死,症亦如之。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宁素抗直,颇不在意。宵分女子复至,谓宁曰:“妾阅人多矣,未有刚肠如君者。君诚圣贤,妾不敢欺。小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于寺侧,被妖物威胁,历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今寺中无可杀者,恐当以夜叉来。”宁骇求计。女曰:“与燕生同室可免。”问:“何不惑燕生?”曰:“彼奇人也,固不敢近。”又问:“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足,彼即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又惑以金,非金也,乃罗刹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二者,凡以投时好耳。”宁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临别泣曰:“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宁毅然诺之。因问葬处,曰:“但记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言已出门,纷然而灭。

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辰后具酒馔,留意察燕。既约同宿,辞以性癖耽寂。宁不听,强携卧具来,燕不得已,移榻从之,嘱曰:“仆知足下丈夫,倾风良切。要有微衷,难以遽白。幸勿翻窥箧襆,违之两俱不利。”宁谨受教。既各寝,燕以箱箧置窗上,就枕移时,齁如雷吼。宁不能寐。近一更许,窗外隐隐有人影。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宁惧,方欲呼燕,忽有物裂箧而出,耀若匹练,触折窗上石棂,飙然一射,即遽敛入,宛如电灭。燕觉而起,宁伪睡以觇之。燕捧箧检征,取一物,对月嗅视,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许。已而数重包固,仍置破箧中。自语曰:“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遂复卧。宁大奇之,因起问之,且告以所见。燕曰:“既相知爱,何敢深隐。我剑客也。若非石棂,妖当立毙;虽然,亦伤。”问:“所缄何物?”曰:“剑也。适嗅之有妖气。”宁欲观之。慨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也。于是益厚重燕。

明日,视窗外有血迹。遂出寺北,见荒坟累累,果有白杨,乌巢其颠。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燕生设祖帐,情义殷渥,以破革囊赠宁,曰:“此剑袋也。宝藏可远魑魅。”宁欲从受其术。曰:“如君信义刚直,可以为此,然君犹富贵中人,非此道中人也。”宁托有妹葬此,发掘女骨,敛以衣衾,赁舟而归。宁斋临野,因营坟葬诸斋外,祭而祝曰:“怜卿孤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凌于雄鬼。一瓯浆水饮,殊不清旨,幸不为嫌!”祝毕而返,后有人呼曰:“缓待同行!”回顾,则小倩也。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请从归,拜识姑嫜,媵御无悔。”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丽尤绝。遂与俱至斋中。嘱坐少待,先入白母。母愕然。时宁妻久病,母戒勿言,恐所骇惊。言次,女已翩然入,拜伏地下。宁曰:“此小倩也。”母惊顾不遑。女谓母曰:“儿飘然一身,远父母兄弟。蒙公子露覆,泽被发肤,愿执箕帚,以报高义。”母见其绰约可爱,始敢与言,曰:“小娘子惠顾吾儿,老身喜不可已。但生平止此儿,用承祧绪,不敢令有鬼偶。”女曰:“儿实无二心。泉下人既不见信于老母,请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母怜其诚,允之。即欲拜嫂,母辞以疾,乃止。女即入厨下,代母尸饔。入房穿榻,似熟居者。

日暮母畏惧之,辞使归寝,不为设床褥。女窥知母意,即竟去。过斋欲入,却退,徘徊户外,似有所惧。生呼之。女曰:“室有剑气畏人。向道途中不奉见者,良以此故。”宁悟为革囊,取悬他室。女乃入,就烛下坐;移时,殊不一语。久之,问:“夜读否?妾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浼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宁诺。又坐,默然,二更向尽,不言去。宁促之。愀然曰:“异域孤魂,殊怯荒墓。”宁曰:“斋中别无床寝,且兄妹亦宜远嫌。”女起,颦蹙欲啼,足儴而懒步,从容出门,涉阶而没。宁窃怜之,欲留宿别榻,又惧母嗔。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黄昏告退,辄过斋头,就烛诵经。觉宁将寝,始惨然出。

先是,宁妻病废,母劬不堪;自得女,逸甚,心德之。日渐稔,亲爱如己出,竟忘其为鬼,不忍晚令去,留与同卧起。女初来未尝饮食,半年渐啜稀酡。母子皆溺爱之,讳言其鬼,人亦不知辨也。无何,宁妻亡,母隐有纳女意,然恐于子不利。女微知之,乘间告曰:“居年余,当知肝膈。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母亦知无恶意,但惧不能延宗嗣。女曰:“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有亢宗子三,不以鬼妻而遂夺也。”母信之,与子议。宁喜,因列筵告戚党。或请觌新妇,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反不疑其鬼,疑为仙。由是五党诸内眷,咸执贽以贺,争拜识之。女善画兰、梅,辄以尺幅酬答,得者藏之什袭以为荣。一日俯颈窗前,怊怅若失。忽问:“革囊何在?”曰:“以卿畏之,故缄致他所。”曰:“妾受生气已久,当不复畏,宜取挂床头。”宁诘其意,曰:“三日来,心怔忡无停息,意金华妖物,恨妾远遁,恐旦晚寻及也。”宁果携革囊来。女反复审视,曰:“此剑仙将盛人头者也。敝败至此,不知杀人几何许!妾今日视之,肌犹粟栗。”乃悬之。次日又命移悬户上。夜对烛坐,欻有一物,如飞鸟至。女惊匿夹幕间。宁视之,物如夜叉状,电目血舌,睒闪攫拿而前,至门却步,逡巡久之,渐近革囊,以爪摘取,似将抓裂。囊忽格然一响,大可合篑,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声遂寂然,囊亦顿索如故。宁骇诧,女亦出,大喜曰:“无恙矣!”共视囊中,清水数斗而已。

后数年,宁果登进士。举一男。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

聂小倩:悬崖边的喀秋莎

关键词:复活

被列宁称为是俄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的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复活》一书中讲述的了一个关于人的灵魂救赎的故事。

而《聂小倩》说的也同样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只不过女主人公从喀秋莎换成了失足女鬼聂小倩。

小倩是如何获救的呢?我们先原景重现一下宁采臣听到夜叉姥姥与妖精小媳妇的对话:

妇人(扭扭腰,不耐烦地抱怨)问:小倩怎么这么久还不来?老太太(稳住大局的样子)答:大概快到了吧。

妇人(掩掩衣袖,欲煽风点火)又问:她没向您吐露过怨言吗?

老太太(装作耳背不曾听到其中的引申含义,但也对小倩流露出不满状)答:没听过;但是她好像不太开心的样子。

妇人(娇声娇气滴嫌恶)说:小丫头不识好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倩对这种勾当已经开始表示不满了,并且已经准备脱离“黑组织”。不过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不敢明里表示脱逃的愿望而已。

这便为后来小倩的迷途知返做下了铺垫,徐克的《聂小倩》第一部还设计这样一个桥段:聂小倩引诱别人被姥姥害死后显露出悲伤与不安的面容。

这样的铺垫才不会让我们觉得后面聂小倩的突然转变过于突兀,很有海岩剧中拯救失足少女的风范。

接着是小倩以色和财来引诱“廉隅自重”的宁采臣而遭到拒绝。注意看,宁采臣拒绝并威胁聂小倩说要告诉隔壁燕赤霞时,聂小倩是“女惧,乃退”,这里可以从后文解释为聂小倩对燕赤霞的惧怕。

而后面当宁采臣把罗刹鬼骨做的金锭掷出并大喝时,聂小倩是“女惭出”。为什么要“惭”呢?金钱诱惑不成有什么好“惭”的?仔细想来,有着深刻的意义,一方面烘托出宁采臣的“廉隅自重”;一方面也可以说明聂小倩心中“善恶”种子的萌芽。

于是后面救宁采臣,托枯骨都是为了脱离苦海。

接着小倩为了报恩跟随宁采臣回家开始了复活的第二个阶段。

《聂小倩》中小倩复活这一段写得很巧妙也很有象征意味,小倩重新成为人既不是借尸还魂,也不是什么起死尸生白骨,更不是什么借助男子精血与阳气。而是每日和宁采臣一家人呆在一起,慢慢地“初来未尝饮食,半年渐啜稀酡”(刚来的时候不吃不喝,半年后慢慢地能喝点稀粥了),别人也不能辨别她是鬼。

这个过程很有引申意味,为什么慢慢地就近似为人了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近人者得人气。这也暗示了此篇的宗旨,即拯救失足少女。

先不要急着佩服蒲松龄,因为虽然此处写得非常巧妙,但还是不得不指出,这种复活方法不是蒲松龄首创。起码在明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里有一个“画中美女”的故事,结尾处女子被男子留下吃了个糕饼。以至天亮后竟不能离开,最后竟化为了人——结尾依然很幸福。

不过对比而言,蒲公也算写得更自然更巧妙更有深意的了。

我们再来看聂小倩复活后的结果,两人结婚时,邻居亲友见了,“不疑其鬼,疑为仙”。不但不怀疑她是鬼,反而还认为她是天仙下凡。

因此人们是“争拜识之”,同时“女善画兰、梅,辄以尺幅酬答,得者藏之什袭以为荣”。

这便是对小倩改邪归正成果的最好注释吧?

从鬼为人,从人到似仙,从误“堕玄海”的失足女子到在人世获得像仙子一样的待遇,聂小倩借宁采臣完成了自我身体的救赎,也完成了自我心灵的升华,更完成了自我精神的拯救。

这是小倩自我救赎的第二个阶段,然而第三阶段呢?

这边轮到了传说中那位最厉害的金华妖怪出场了。聂小倩让宁采臣挂出燕赤霞所赠的革囊时,若是以前的聂小倩,肯定会被革囊所收,而现在呢?当然是无所谓了。但蒲公很别有意味地加了句:“妾今日视之,肌犹粟栗”,由此可以看出,革囊之于聂小倩便是一种警戒标尺的问题。

小倩由鬼成人,并不是就结束了。在她身上,仍然有对犯过错以防再犯的警戒。我们不禁要想,如果聂小倩再度沦为妖,会不会被革囊收伏?

正像现在社会上对待一些犯过错甚至坐过牢的人,社会上总是会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聂小倩:把垃圾吃下去,然后变成糖

关键词:董小宛

闫红说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是把垃圾吃下去,然后变成糖。

在中国历代名妓中笔者并不是最喜欢秦淮八艳的,这些一个个肩膀瘦弱的女子,硬是生生扛起了两个王朝厚重的政治历史。金粉流腻的秦淮河,这些传奇的女子愣是给明清两代的政治历史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胭脂色。

小时候曾天真地以为这八个女子中,比起陈圆圆像珍宝货物一样被男人和战争肮脏的手争来夺去;柳如是面对钱谦益以湖水太冷为借口贪生怕死不敢殉国而背上骂名;李香君血染桃花扇劝谏侯朝宗的浓厚政治说教意味等,董小宛嫁与冒辟疆,郎才女貌,也算是佳偶天成吧?

不料,原来冒才子先是以拒绝陈圆圆为名来成全自己的“忠臣孝子,风流才子”之名。后又屡次像扔包袱一样想摆脱董小宛,让人看后心里着实不爽。

董小宛冒风又冒雨锲而不舍地跟着冒才子,可是呢?冒是动心了,但是没钱。赎身?拉倒吧。好在钱谦益想到与董小宛当年出游的诗情画意,赞助了一把。董小宛千里迢迢跟着冒才子上京赶考,本以为可以给他一个惊喜,谁知他是名落孙山。娶你?没门儿!

然而董小宛还是没有白费功夫,经过一番苦心努力她终成了冒大才子的一名小妾。换来的待遇呢?结果是什么吃饭不得同坐,只能站着等着吃;侍候公婆比亲闺女还亲;照顾身患重病的老公端水送药喂饭把尿,任打受骂,这样才换得冒大才子一句轻飘飘不着边际的“表扬”,真是叫人心中一片恶寒。

笔者倒不是存心想坏冒辟疆“绝世好男人”的美名,不过他那自鸣得意与后世的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有得一比的回忆录《影梅庵忆语》中可是写得清清楚楚,包括向人炫耀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当年对他可是怀有一番真情,而他却秉着君臣孝道拒绝了;董小宛为了他专心研究做菜等。

唉,要不是时局动乱,秦淮八艳都急着“脱手”,他还真以为董小宛喜欢当牛皮糖粘着他吗?

到后来国家动荡不安,迫不得已还得要出门躲灾。冒辟疆甚至想扔下董小宛只是带上父母就跑,留下董小宛来“保卫家园”。以倒霉的陈圆圆为例,谁都能猜到会发生什么,连冒辟疆的父母都不忍心从而提出带上董小宛一起走,可冒依然是“郎心如铁”。

此情形,借韦小宝一语“真是佛都有火!”

笔者觉得冒辟疆之于董小宛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抓住他便可以完成成为一个普通女人最大的梦想。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白头偕老。

因此,这种“她把垃圾吃下去,然后变成糖”的结论放在聂小倩身上也是同样成立的。

好,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首先回到聂小倩托白骨跟随宁采臣回家开始。经过介绍,宁采臣的母亲看到了聂小倩。首先是“愕然”,除了吃惊,没有特别的反应。

接着便是很有深意的一处了:

“时宁妻久病,母戒勿言,恐所骇惊”。这一句很有意思,表面上来说宁采臣母亲对媳妇的爱惜,而另一方面则是怕引起周迅版《画皮》那样的人鬼妻妾之战。

不要说笔者是瞎想,前文聂小倩跟随宁采臣回家时便说过:“拜识姑嫜,媵御无悔”(拜见公婆,为奴为妾都不后悔)。也就是说,哪怕回到家作宁采臣的小妾或者奴婢都是意料中的事情,同时说明聂小倩是极切想要脱离魔窟。

再后面,宁采臣的母亲看见聂小倩“绰约可爱”,才敢和她说话,同时又用子嗣为理由来拒绝聂小倩嫁给宁采臣。也就是说,宁采臣母亲原是有以聂小倩为宁采臣的妾氏的打算,这也间接反应了当时男子娶妻纳妾的思想深入人心;然而以传宗接代来作为娶妻的理由,这也推翻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婆婆心疼儿媳的结论,宁当时的妻子并未为宁生育孩子,也就是隐晦地说明宁采臣的母亲是早就打算和宁采臣再纳一个妾室的。

接着呢,聂小倩便说自己愿意以对哥哥的礼节来对待宁采臣,委曲求全。宁母一想,也没什么大问题,行。

接着按理说,应该拜见家里其他人了吧。可是当小倩提出拜见嫂嫂时,宁采臣母亲又以疾病为理由给拒绝了。不告诉她小倩是鬼,怎么可能会吓到她?因此总觉得宁采臣的娘城府有些深。

以后的日子,聂小倩是进出厨房厅堂,代替宁母掌管家里的事务。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媳妇分内的事情。

旧社会一个合格妻子的衡量标准之一便是如何做一个任劳任怨的女奴隶。不是笔者说得刻薄,哪个女子不是这样熬过来的?现在这样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吧。不然为什么《祝福》里的祥林嫂永远都不会过时?

比如董小宛刚到冒家那段时间成天忙着做女红。她家以前是做刺绣的。并且又擅长画画,做的刺绣自然是灵秀动人。但总不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冒家人就把人家董小宛当那史湘云来对待吧?不知道冒家是纳了个妾,还是招了个包食宿的女工。

对于小倩也是,说是捡了个干女儿,还不说是多了个女仆人或者女管家。

刚开始的时候宁采臣母亲害怕聂小倩,连床都没给聂小倩准备。什么意思?当小倩是钟点工还是长短工?!三餐自备,不提供住宿,连董小宛的待遇都赶不上。

小倩明白宁母的心意,便只得自己离开乖乖回墓地睡觉。

还以为有个可以收容自己的地方了,原来还是个护院女鬼!

然而回墓地的路上经过宁采臣书斋,“欲入,却退,徘徊户外”,原来是害怕那个革囊。不过此句却把小倩的那种“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抒写得淋漓尽致。

宁采臣摘下革囊,挂到别的屋子里。小倩才得以进入。坐在灯烛下,不说话。过了很久,还是小倩打破了沉默。提出愿意读《楞严经》,请宁采臣指正。真是红袖添香夜读书。

过了一会儿,已过二更天了,小倩还不打算走,宁采臣便开始催了。小倩很悲伤地说了句:“异域孤魂,殊怯荒墓”(外来女鬼,害怕荒郊野外的坟地)。感觉小倩就像是漂泊无依的打工妹,每天昨晚钟点工,连个落脚的去处都没有。而宁采臣随随便便一句“书斋中没有别的床了,并且兄妹更应该避嫌”就把聂小倩给打发了。

小倩呢?“女起,颦蹙欲啼,足匡儴而懒步,从容出门,涉阶而没”。宁采臣呢?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怜香惜玉之心,“宁窃怜之,欲留宿别榻,又惧母嗔”,看来又是个焦仲卿式的孝顺儿子。

于是小倩是白天累死累活伺候宁母刷牙洗脸,下厨劳作。任劳任怨,没有哪一点不符合宁母心意的。

聂小倩同学真真是冲着一个劳模,哦不,一个完美妻子的标准去的。每到黄昏,便又离开,来到书斋,在烛诵读佛经。当觉得宁采臣快要休息睡觉时,便伤感地离开。

男女共处一室,不是没有心动,只是人鬼殊途,再加上母亲的阻碍,发乎情,止于礼。这一点倒是比什么《玉娇梨》和《平山冷燕》里面写得要真实得多,自然得多了。

终于小倩“苦尽甘来”——宁采臣的妻子终于死了。(笔者还真是恶毒,“盼”着别人早点儿死)。于是宁母便考虑小倩了,只是仍然在犹豫阶段。

当然以成为一个人的妻子为最高人生价值观的小倩自然不失时机地告诉宁母,你家儿子有福报的。会有儿子,不会因为娶个女鬼做妻子而折寿什么的。

于是呢,小倩自然高高兴兴苦尽甘来,顺利成了宁采臣的媳妇。

那些什么画幅兰花或梅花,就让人赞叹不已自然是宁采臣红袖添香娶得好妻的补充啦。

也许说到这儿,你也许还不一定会认同我的观点。但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宁果登进士。举一男。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就是说后来宁采臣果然中了进士。小倩生了一个男孩儿。纳妾之后,小倩与妾氏各又生了一个儿子,在仕途上都满有出息的。

生了儿子有了香火就算了,居然还又纳了一个妾!文章开头怎么说的?“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说什么生平无二色,你说要是聂小倩没生儿子你纳个妾,宁母像陆游的娘一样,毕竟那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我还没什么特别大的意见。可是呢,纳妾是在小倩生了一个儿子之后。

这就让人很郁闷了。赵孟頫当初想纳妾还得征求他夫人管道升的意见,想想也就作了罢;司马相如想娶个茂陵女遭到卓文君的反对后还是假模假式地算了。可这宁采臣倒好,还玩齐人之福。

都说董小宛和聂小倩是自古以来男子心中的完美妻子形象。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上能受老人喜欢,下能让下人们推崇。可是呢?我们来看看,董小宛二十九岁红颜薄命,活活是被冒辟疆给累死的。因此,聂小倩呢?想象是无穷无尽的,她的命运就不用多说了。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可惜上面爬满了虱子。”看来果是如此。戳开那层所谓的美丽爱情的面纱,窥视王子与公主所谓的幸福生活,背后的真相原是如此苍白脆弱而不堪一击。

荒山野林VS云烟梦幻:细看幽冥地

关键词:环境描写

众所周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着重要作用。要么渲染气氛,要么烘托人物心理突出人物性格,甚至是推动情节的发展。

而在《聂小倩》中,环境描写勉强仔细算起来,应该有三处吧。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处,宁采臣入住兰若寺。(笔者也被电视剧毒害了。)

兰若寺明明是一处佛门清净之地,可到后面一看,原来是妖精聚集之处。一方面是一种讽刺,口口声声的佛光普照,妖精退散,结果却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另一方面,又有了一根新话题话题:蒲松龄不太喜欢俗世的佛家。不知道是因为他自述中讲他出生时候他父亲认为他是苦行僧转世的缘故还是当时有的和尚确实是有辱名声的败类?

徐克的《青蛇》中法海动了凡念之时,佛殿犹如一座群魔乱舞之处,这里的兰若寺也是如此吧?

“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这一对比一来表明了佛殿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突出了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同时也是聊斋中女鬼出现的最惯常也是最经典模式:月黑风高夜,空山野林中,有美人兮,宛若清扬,因此这个场景描写是必不可少的。

后面有一句笔者很喜欢:“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乐其幽杳。”东坡学士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红楼梦》中曹公更是为有咏絮之才的林妹妹的潇湘馆添上了几株翠竹:“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连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贾政也道了句:“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修竹已是一片翠意,再加上“野藕已花”。说到这,不禁想起李翰祥版的《聂小倩》。景物取得蛮好,这片荷塘还保留着。一片诗情画意加古意盎然。徐克的《青蛇》中也有这个荷塘的画面,很是唯美,看上去若云烟梦幻。不过,剧中法海为了让许仙看清真相,长袖一挥,将一片枯枝落叶加以还原,很有一种色色空空的感觉。然而,回到《聂小倩》上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片荷塘便是聂小倩的一个象征吧?象征着小倩这名“失足”小女鬼的出淤泥而不染。

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处。如果说这一处算环境描写的话,其实挺勉强的。“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小院落”。看到这儿,我们不得不佩服蒲松龄的笔法高妙了。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几个女人在絮絮叨叨拉家常。可等你联想到这些全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女鬼和夜叉,不禁让我们觉得宁采臣当时没发现她们是女鬼真是好,不然早就吓得赶紧搬走了,那还来什么后话。于是乎想起来真真是让人觉得后怕。

否则,感觉就像是几个妖精心平气和地在说“今天我吃了几个人”“今天那个人的肉太肥了,长脂肪;那个又太柴了,吃了没嚼劲;下次养两天再吃”之类的话,让人脊椎冒冷汗。

这可比不得《西游记》里每次妖怪们都嚷嚷着要把唐僧清蒸炖汤结果每每不能实现,以至于唐僧每次被妖精抓去都成了一种喜剧效果了。从后文根据宁采臣一起投宿兰若的书生和他的书童二人被害来看,这《聂小倩》里的夜叉女鬼们可是学孙二娘开肉包子店,真枪实弹卖人肉骨头汤的。

因此这段描写除了传统的说法:侧面烘托出聂小倩的貌若天仙和打算从良这两个作用之外(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笔者觉得还有上面那种让人文字之间不见血就冒冷汗的效果。

好,现在是第三处——传说中的迁坟这一场。

“遂出寺北,见荒坟累累,果有白杨,乌巢其颠”。千坟累累一方面反映了夜叉的作恶多端,小倩的悲惨过去;而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当时的社会的悲凉:荒坟累累,无人打理。这些被遗忘的鬼魂野鬼连漂泊游荡的权利都没有,社会动乱可见一斑。

而那白杨和乌鸦巢则更让人有种山川依旧,“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萧索之感。

徐克的《聂小倩》三部曲中则在第三部里小卓(即小倩)的骨灰坛子里加了一柄小木梳,平添许多香艳胭脂气。

因而可以看出《聊斋志异》中的景物描写也许不是很多,但却是不可少的。缺一场,便会少掉许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