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陕籍政治人物理想追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戊戌维新时期刘古愚政治思想初探

刘古愚小传

刘古愚(1843—1903)名,光蕡,字焕唐,别号古愚,陕西咸阳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晚清陕西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咸丰五年(1865年)秀才,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次年京师会试失败后绝意仕途,潜心教育,先后主讲陕西泾阳、泾干、味经、崇实等书院,任教职30余年,鞠躬尽瘁,培养了一批闻名于世的学生,如李岳瑞、于右任、张季鸾、郭希仁、杨松轩、李仪祉等,时人赞誉“一代关中才俊,什九列门下”。

刘古愚肄业于关中书院,深受关学的影响,关注时务,有着一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维新运动兴起,刘古愚不仅很快置身其中,而且多方奔走,积极努力,掀起陕西维新运动的波浪。他通过在京的高徒李岳瑞等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紧密联系,将康有为的著作《新学伪经考》等及维新派创办的报刊《时务报》《新知报》《新湘报》等传至西北地区。刘古愚吸收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结合自己的时务思想,创立了自己的维新思想,并寓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之中,倡导新学、务求实际,呼吁变法。他在陕西的维新变法活动,与康有为的变法活动相呼应。时人对他的思想与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有“南康北刘”之誉称。

刘古愚是教育救国的践行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向陕西学政赵惟熙提出了“崇实学”“预教训”“习测算”“广艺术”的十二字革新教育的建议;光绪二十三年(1897),他亲自创办崇实书院,以讲求实学、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刘古愚不仅在学院中开设西方自然科学课程,将算学列为必修课,视算学为实学的基础,要求书院诸生“凡有志时务之学者,无论自占何门,均需习算”。他还在书院建造观象台置经纬仪,让学生观察测算,而且还在崇实书院办工厂、农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而派人赴上海参观学习棉纺技术,回陕仿造推广。如此学习西学,注重教学实践,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当时能与刘古愚相媲美的是不多见的。

1898年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扼杀新政,维新变法失败。刘古愚遭到顽固派的迫害,被迫辞去教职。随后他在礼泉县九嵕山烟霞洞开设私立烟霞学堂,继续从事维新教学活动。1903年年初,陕甘总督崧藩慕刘古愚名,聘请他为甘肃大学堂总教习。刘古愚一如既往,教诲不倦,以全部精力投入教学活动之中,因过度劳累,于这年八月病逝于兰州。

刘古愚的维新思想、教育救国思想及实践早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经产生并践行了很长时间了,他于戊戌维新期间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是公认的西北地区维新领袖,康有为称其为“海内耆儒,为时领袖”刘光蕡:《康有为复书》,刘光蕡辑:《刘古愚先生全书·文集》卷六,民国王典章苏州思过斋刻版。,梁启超誉其为“关学后镇”,都是对刘古愚道德学问及行为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