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陕西位于中国广阔西北的东部,东过潼关与河南相接,南过汉中与四川相连,东南顺汉江南下与湖北接壤,西过宝鸡与甘肃相接,北与内蒙古、宁夏相连,中隔黄河与山西相望。陕西地形地貌分为三块不同的区域,北部为黄土高原,南过秦岭为汉中盆地,中为八百里关中平原。关中平原位于现今中国版图的中部,是中国时间和空间的原始点。关中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关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因此也成为历朝历代活动的中心地区,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陕西,产生出一统天下的周代礼仪文化,大秦帝国强势的法制雄姿,汉帝国的辽阔疆域,大唐帝国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中华民族强盛、繁荣、开放、包容的文明在这里形成。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至少在这里延续了一千余年。
惜公元10世纪前后,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位置不再,从此三秦衰落,一蹶不振。西方工业文明盛行以来,处于内陆深处的陕西远离海洋落后更甚,以至于成为中国落后的代表省份。然而,鸦片战争以来110年间的陕西,一切方面都大大落后于全国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经济的落后,环境的恶劣,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是无法回避的,但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精神,尤其是宋代以来凝练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关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尤其是关学精神与新思想、新理念、新潮流有机结合,将会产生更大的精神动力。
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一步步加深,挽救中华民族危机,振兴中华,成为时代的潮流和政治精英奋斗的目标。陕西政治精英在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异军突起,朝气蓬勃,勇于奋斗,不惜牺牲,前仆后继,在近代进步潮流的每一关键时刻,都奋发有为,做出了杰出贡献:戊戌维新运动中刘古愚、宋伯鲁、李岳瑞的思想和果敢行为,为康有为、梁启超所赞扬,至有“南康北刘”的誉扬。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洪流中,武昌新军起义的隆隆炮声一传来,西安新军最早起而响应并取得成功,张凤翙、张钫、张云山等新军、党人、哥老会三位一体,勇敢决策,扼清军于西北,树义声撼天地,在北方数省中树立起光辉典范。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于腥风血雨的困厄之时,刘志丹、谢子长等英勇无畏,发动清涧起义、渭华起义,给反动派以致命一击,创立西北红军与陕甘苏区,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准备了落脚点,奠定了陕甘宁根据地的基础,为全中国革命胜利事业贡献力量。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国民党反动派既定国策“攘外必先安内”,再次围剿到达陕北的共产党和红军的关键时刻,杨虎城率领第十七路陕军联合张学良东北军,置个人生命危险于不顾,毅然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基础。继而,陕军在孙蔚如将军的率领下奔赴抗战前线,举起大刀,挥向日本侵略者,歼灭日寇一万余,创下中条山战役的赫赫战绩,陕军大部向往进步,向往光明,最终在内战爆发后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北,解放全中国。近代陕西政治精英追求的民族独立梦、国家统一富强梦,最终得以实现。
近代陕西政治精英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因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建设美好家园。为了达到美好的理想,不惜舍生忘死,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理想与追求,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非常可贵,非常值得颂扬和传承。本研究以近代陕西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精英的典型代表为例,研究他们的理想与追求的过程,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传承与发扬他们的可贵精神,以激励后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而奋发努力。
本课题选择的陕西政治精英典型,是陕西近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精英代表,他们不仅引领某一历史时期陕西社会的发展,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有重大影响,影响到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研究不是研究他们的一生,而是重点研究他们一生中在某一时期最光彩的地方。如重点研究刘古愚在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与行动,于右任在辛亥革命前后宣传的反清思想及其行动。对其一生的概况,则以开篇小传的形式说明。重大事件方面则主要选择西安新军起义、西安事变、西北红军的创建与西北苏区的开辟等。当然,政治精英的重大行为即重大事件,近代陕西的重大事件是政治精英创造的并产生重大影响。
以政治精英人物与重大事件的形式反映陕西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与陕西近代社会发展、陕西社会近代化,是笔者的一次新的尝试,不足之处,请学者、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