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74.雇工和剥削
午饭过后,客流量很快又开始增长。没了陈媛她们帮忙,宋瑾等人忙得更是团团转。周颂负责把守店门还好,白敏和夏琳真的是忙到了脚不沾地的地步。四人一直忙碌到了晚上,客流渐稀,才有工夫吃晚饭。
晚上七点多的时候,周颂从隔壁饭馆端回来四个菜,重新支上饭桌,关了店门。四人围坐在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聊着今天发生的各种事情。
“今天有几个顾客,这件也要试,那件也要试,我给她换来换去的,最后一件都没买,嫌太贵了。”说到这里,夏琳多少有点儿郁闷。
“我也碰到了几个这样的顾客。”白敏表示了一下跟夏琳有同感,但她比较看得开,“好在也不是大家都这样,大多数试一两件就决定了买还是不买。也有先说不买,出去逛了个把小时,又回来说要买的。今天下午卖的衣服,我估计跟上午应该差不多吧。”
“差不多。”一直在收款台的宋瑾最清楚实际销售情况,“今天出货将近六十件衣服,我粗算了一下,刨去送给夏琳的师姐那两件,实收能有一千二三百块钱。”
“哇!”白敏和夏琳的眼睛顿时就睁大了。虽然说衣服都是经她们手卖出去的,也知道应该卖了不少钱,但听到“一千二三百”这个约数,还是感觉值得惊讶一下。
“今天小敏确实不容易,你经手卖出去的衣服,我都记着账呢,有四十三件。”宋瑾笑吟吟地说了一个好消息,“我跟周颂商量了一下,这四十三件衣服按实际销售的价格,给你提成百分之二。”
“百分之二?”白敏愣了一下。这个数字听起来不怎么吸引人,要卖出一百块钱才能提两块钱。但她很快又反应过来,光今天一天,店里就卖了一千多块钱,而且差不多四分之三都是她卖出去的,估算一下,自己能拿小二十块钱的奖励提成——自己一个月才挣多少钱?爸妈一个月又才挣多少钱?
“谢谢,谢谢宋姨!”算明白了账,白敏一下就站起来,给宋瑾深深鞠了个躬。
半个月前,自己还只能在家里吃白饭,爸妈为自己找工作的事情,托了几回关系,都无功而返。后来听说有个服装店招售货员,家里也是病急乱投医,觉得先有碗饭吃再说,就把自己送来云裳。谁能想到开业第一天,就能拿到这么多奖金?
-----------------
“坐下坐下,咱们不用这么客气。一会儿吃完饭,我给你看看今天记的账,该多少钱,直接发给你。”
宋瑾很满意白敏的态度,她一直觉得这姑娘不错,踏实肯干,还愿意动脑子。本来周颂说,提成不妨等月底发工资时一起给。但她觉得,既然已经跟白敏说了要给提成奖励,那就不如当天结算,更能起到激励作用;如果拖到月底,不但没了惊喜,而且还容易让小姑娘胡思乱想。
“这……真是太谢谢您了,宋姨。”听说当天就能拿到钱,白敏更激动了,想想也没什么可表达谢意的,站起来又给宋瑾鞠了个躬,“我,我一定好好干,您看我表现!”
“小敏,坐吧,真不用这么客气。”宋瑾笑了笑,起身按着白敏肩膀,让她坐下,“我觉得周颂提的这个制度很好,以后除了基本工资之外,每个月的奖金干脆就按销售提成来算,当然这就不能按天结算了,是到月底跟工资一起发放。你没意见吧?”
“当然没有,宋姨!”白敏差点儿又站起来,还好宋瑾提前注意到,把她按住了,“我……我好好干活,一定不让您失望!”
这样简单的算术题,白敏当然算得明白。哪怕每天只卖五件衣服,给店里挣一百块钱,自己提成也能提两块钱呢,一个月按三十天算,就能挣六十块钱,已经高过工资了。
-----------------
“小敏,现在店里就你一个售货员,也不是事儿啊。”刷了一波白敏的忠诚度,宋瑾就势切入了下一个话题,“国家单位都有法定节假日,咱们这儿也不能把你往死里用,一周总得让你休息一天。你有熟悉的同学、朋友,或者其他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都可以叫过来见个面。有合适的,我就招进来,你休息的时候也能有个人轮班。”
“没问题,宋姨,我回去问问。我们同一年级里面,没考上大学也没找到工作的女生还有好几个呢。”
刚才一直保持兴奋状态,白敏还没觉出累来,现在宋瑾说到“一周总得休息一天”,她就觉得腿肚子也胀了,脚也开始疼了,连嗓子都有点儿沙哑。别说一个月天天如此,连续一周这样她也受不了啊。现在宋瑾说要给她找人轮班,她还挺高兴的。
“行,我这边也托别人打听着,尽快给你找几个人搭班子。”经过今天一天,宋瑾看出来了,平时店里至少要有两个人,赶上节假日的话,三个人都未必够。如果考虑轮休因素的话,刨除她这个经理之外,至少还得有三个店员——周颂和夏琳不能算在里面,他俩日常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哎,小颂,是不是有个说法,雇工几人以上就算剥削来着?”宋瑾忽然又想起一件两年前的旧事。当时就个体经济能不能雇人帮工的问题,主要媒体搞了好几个月的大讨论,最后好像得出了一个结论,但她记不太清了。
“是有这回事,所谓‘七上八下’嘛。”周颂倒是记得很清楚,“自己参加劳动的小业主,雇工七个人,还算是‘请帮手’;达到八个人,就算是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了。”
“那还行,再雇几个人问题也不大。”宋瑾松了口气。她自己经常要去工厂,既是联系工作,也是联络感情,这边如果让白敏代理店长的话,还是再招三个新员工比较好。
-----------------
念头一转,宋瑾忽然又想起来另一个可能引起麻烦的问题:“咱们跟工厂合作,出钱让他们给咱们生产衣服,这个应该不算雇工吧?”
“呃……”周颂想了想,“肯定不算雇工。从性质上说,这个更接近粤东那边的‘三来一补’,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咱们和工厂的关系实际是来样加工。但是人家搞‘三来一补’,是内地企业跟香江那边合作,咱们呢,是个体户,这个就……”
他的言外之意,估计此时内地从领导到商户,还没有人想到能这么搞呢,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政策。
“不算雇工就行。他们那个厂子人说多不多,可也有十几二十号人呢,真要是都算成咱们的雇工,咱们可经受不起。”宋瑾暂时还顾不上“三来一补”政策的适用范围,能把自己从“剥削行为”里洗脱出来就不错了。
“妈,您想没想过,咱们自己开个公司?”周颂忽然问。
“公司?”宋瑾愣了一下,“公司就不是个体工商户,得是企业了吧。现在允许私人办企业?”
“这个——”周颂沉吟许久。此时内地私营企业其实已经有了先例,但几乎是捅破了天才办下来的,属于“特事特办”的超级plus版本,几乎无望再复刻一次。但如果在香江注册一家企业呢?
他对这个时代在香江注册公司的要求并不了解,但知道在后世是很简单的,一周左右就能办下来。以香江对资本全面开放的特性,这个时代跟后世的差异应该也不会太大。
“如果咱们注册一家香江企业……”周颂把自己想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从周颂所知的后世来看,在香江办企业,甚至都不要求法人代表是香江居民,只要有一个香江本地居民担任法定秘书就行,甚至还可以聘请中介公司把包括法定秘书在内的全套注册事宜一次性搞定,这倒很适合妈妈这样的内地居民。从政策方面说,国家也不会限制内地居民到香江开办公司,或者说根本也没法限制。
“听着似乎有点儿意思。等你夏姨演出回来,我跟她再谈谈吧。”宋瑾思考了一阵,最终给出了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