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既本土化又跨国可比的政府质量理论,通过多种实证方法评估和解释地方政府质量,并探索提升政府质量的可行路径。本书致力于实现下列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第一,构建本土化政府质量理论。结合理论思考和中国实践,构建出本土化政府质量理论,阐述政府质量之概念、维度、构成要素及内在逻辑。第二,实证评估地方政府质量。从制度动态运行和政治互动视角提出包括回应性、公正性、代表性和廉洁性四个评估指标在内的政府质量评估体系,在测量方法上同时从公众视角、精英视角和政治互动视角采集大数据和小数据,并结合客观指标和主观评价来客观、全面地评估地方政府质量。第三,分析影响政府质量的政治经济因素以检验政府质量的生成模型。综合运用统计和实验方法,从需求和供给两个维度考察全球化、经济发展、公民参与、信息革命等因素对政府质量的影响效应,从微观与宏观层面检验公众和精英的政治行为与态度、宏观政治经济因素对政府质量的影响机制。第四,评估政府质量的治理效能。从制度、政府与公众沟通、公众参与、治理绩效等方面分析因政府质量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化结果。第五,提出政府质量提升路径。结合调研发现、因果关系分析和跨国经验,从制度、机制、官员、参与和技术视角提炼出提升政府质量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全面提升政府质量提供重要的知识积累和实践启发。
在理论层面,政府质量是政治学视角下治理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深化理解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及其后果的学术价值。政府质量是理解任何国家公共权力运行质量的核心概念,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治理理论对民主存在意识形态依赖,而政府质量理论认为政治输出端公共权力的合法公正运行比代议制民主更能塑造政治合法性。国内学界对此进行了一些翻译工作和规范研究,但现有研究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上都甚为不足:一方面,大多数相关研究仍局限于引进西方理论,未能展开本土化研究,尤其缺乏对中国政府质量之概念、构成要素和成因的系统理论分析;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仍采取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本土化的测量体系及解释理论。基于此,本书在政府质量的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依据本土化政府质量理论科学地评估中国政府质量,从需求与供给、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政府质量的生成机制,进而基于政治过程理论探析政府质量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因果机制。
在实践层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制度命题。本书对政府质量这一反映高质量制度执行以驱动治理效能的核心要素的系统研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知识积累和政策咨询意义。当前中国面临治理转型的历史任务,党和政府是治理转型的核心主体,任何改革目标的实现必然首先依赖于高水平的政府质量。高水平的政府质量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利于推动我国形成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格局,有利于探索出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提升政府质量的新模式。因此,本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收集第一手材料,利用科学方法探讨政府质量的水平及地区差异,分析其生成原因并提出现阶段提高政府质量的有效路径,这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