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也能做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磨难:英雄莫问出身

朱元璋小时候,遭受过家破人亡的惨痛,又颠沛流离,穷困寒酸,吃尽了苦头。不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朱元璋因为穷困没读过几天书,反而苦难却成了他最好的学校。幼年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他坚强刚毅的性格,当和尚云游四海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了解,使他了解到元朝政治的弊端,洞察民生疾苦,知道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少年时候苦难的磨练,注定一个英雄人物就要崭露头角了……

一 人生残酷,少小有聪慧

公元1328年10月21日(元文宗天历元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东乡一个赤贫的佃农家庭。

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的出身是最为低微的了。朱元璋的远祖原来居住在沛县(今江苏省沛县),再上去的祖籍在句容(今江苏句容)。

朱元璋的祖父是个淘金户,一生十分贫寒,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虽是淘金户,本地却不出金子,官府仍按照年额摊派淘金任务,迫于无奈,只好拿粮食换钱,再用钱买金子缴纳上贡。后来实在再也买不起金子缴纳了,无法在当地生存,只好离乡背井,逃到泗州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垦荒糊口。在那里干了一辈子,一点基业都没打下,便离开人间,撒手西天了。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跟先父一样微不足道,垦荒佣耕,劳力干了一辈子,还是连一个栖身之地也没有。在盱眙活不下去了,只好逃往虹县(今安徽泗县)。到50岁的时候,又迁往濠州给人做佃农。60岁时,无力耕种,生活难以维持,家又搬到西边,居住了四年,后来又搬移到孤庄村落户,颠沛流离,没有稳定的着落。“穷搬家,富挪坟”,就像古话这么说的,朱元璋的家境实在贫寒之至。

根据中国古代的传统,穷人家的孩子是按照父母的年岁或按排行起名的。朱元璋1328年出生的时候,其父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已有四个孩子,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当时也已经有三个孩子,分别叫重四,重六和重七。于是,朱五四夫妇为新生的婴儿取名重八,是朱元璋最早的名字,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

朱元璋一家的命运都极其不幸。朱元璋原来总共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大姐在朱元璋出生时,已经嫁给了盱眙县太平乡的王七一,但婚后不久便染病死去。二姐后来也出嫁了,丈夫是钟离县东乡的渔民,叫李贞。大哥年岁大,总算成了家。二哥、三哥因为家里穷,没有媳妇上门,只好离开家乡,给人家做上门女婿。这种婚姻叫做“倒插门”,在当地的农民看来,也是最没出息,最被人瞧不起的了。可是迫于生活困窘,朱家也只有忍辱接受了。

朱家人多,朱五四有四子二女,朱元璋虽是六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但也逃脱不了经常要挨饿受冻。不仅如此,家境还越来越坏,常常是朝不保夕,捉襟见肘,用朱元璋后来说的话来形容,便是“农业艰辛,朝夕彷徨”。

说来也巧,朱元璋的祖籍,也就是江苏沛县,那里曾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这样勉强说起来,他和刘邦还算是同乡。有人总爱把刘邦与朱元璋相比,说两人都是市衣出身的皇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刘邦出身中农,而且做过秦朝的亭长,并非是赤贫阶级。而朱元璋出身更加卑微。所以,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为贫穷而得天下者,非朱元璋莫属。

朱元璋祖祖辈辈都是最底层的农民,参加义军前,朱元璋也是农民。虽两度入皇觉寺为僧,但过的不是清闲日子,还是以务农为主。

在有些民间传说里,朱元璋的出生,充满神奇,对于这种美化,我们不去考究,但朱元璋成长环境恶劣却是事实。他没有向恶劣环境低头,虽然经受了种种磨难,却练就了坚韧的意志,造就了非凡的才能。

朱元璋在家里是老么,“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所以深得父母宠爱,虽然日子并不宽裕,父母还是把他送到私塾念了几天书。由于生活所迫交不起学费,他不得不中途辍学。

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对丈夫说:“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觉得咱们家肯定会出一个有出息的人。我看其他几个儿子没有什么本事,只有重八还有点像样。”

母亲的看法没错,朱元璋还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一般穷人孩子不同的性格。他聪明,有头脑,虽然地位卑贱,骨子却跳动着异于常人的智慧和冲劲。

朱五四为地主种地,妻子为主人做杂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幼小的朱元璋就不得不为地主刘德家放牛。

朱元璋放牛,在山上结识了一群放牛的、放猪的、砍柴的小朋友,如汤和、周德兴等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朱元璋长相很奇特,大鼻子、粗眉毛、圆眼睛、脑门骨向前突出一大块,大下巴比一般人长出一寸多,黑黑的凹口脸,让孩子们望而生畏。他个性突出,讲义气、有心计、有韬略、敢作敢为,有组织天才。

据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朱元璋小时候替地主放牛时,同龄的小伙伴们都听他调遣,大家经常在一起玩的游戏是扮皇上。朱元璋光着脚,把棕榈叶子撕成细丝,挂在嘴上当胡须,找来一块破水车板顶在头上当太平冠。他让小伙伴们排成一行行的,整齐恭敬地向他三跪九叩头,并欢呼万岁,俨然像是真皇帝了。实际上他已经成为这群伙伴的小头目。

一天,朱元璋和伙伴们在山坡上放牛。几个人疯玩了一会儿,却不知不觉饿了,但是天气还早,谁也不敢提前回村,怕挨地主的鞭子。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地主刘德家整天吃白米饭和肉,我们都不知道肉是啥滋味;有的说,地主不放牛羊就有肉吃,可我们天天放牛放羊却没有肉吃。越说大伙越饿,朱元璋突然提高嗓门对伙伴们说:“我是你们的‘皇帝’,朕准你们宰牛充饥。”

“圣旨”一出,穷小子们都乐坏了。汤和箭步飞奔牛群,抓住一头花牛犊,用放牛绳把它捆住,周德兴举起砍柴刀,一下子结果了小牛的性命。朱元璋指派其他人,剥皮、割肉、捡柴、垒灶、点火,大伙围坐一圈,一面烤一面吃,个个眉飞色舞,人人兴高采烈。不到一个时辰,一条小牛被吃得只剩一张皮、一堆骨头和一条尾巴了。大伙们拍着鼓胀的肚子,抹着油嘴儿,抬头看天,太阳已经下山了,是赶牛驱羊回家的时候了。

这时大家才都发起愁来了,少了一头小牛,若被地主发现了,怎么办呢?还是元璋有主意,他将小牛的皮骨埋了,把血迹也清理干净,然后亲自钻进山洞,把剩下的牛尾巴插进石缝里去了,然后他宣布:“大家回去,口径要一致,就说小牛钻进山洞石缝里去了,谁也拉不出来,所以回来晚了。”

回去后,朱元璋照计跟地主东家这样一说,东家刘德不信,让孩子们领着他去看个究竟。朱元璋带路,故意绕着圈子走,直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点着火把进了那个山洞。洞里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一群人大气都不敢出。突然,朱元璋用手指着石缝里的牛尾巴说:“快看,山神把牛牵走了!”这句话把人们都吓坏了。大家连忙朝着牛尾巴磕头,求山神保佑。从此这座山便叫“惊牛山”。叫久了,后来就成了“金牛山”了。

东家刘德被这么一折腾,也只好无奈作罢,朱元璋用巧计骗过了地主,小伙伴们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都愿意听他发号施令,这里面的好几位,后来拼死拼活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

评析:

朱元璋的出身确实极端贫寒,不过,贫寒的生活却使他不得不抗争,不得不经常寻求人生的突破。人很多的性格往往在幼小的时候就产生了,苦难让幼小的朱元璋变得坚强,因为如果他懦弱了,他就无路可走,他只有豁出去拚搏,才能摆脱贫穷,开创自我的新天地。

二 天降大难,出家为僧

公元1344年,朱元璋17岁的时候,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已行将垂暮,统治者贪婪残暴,施政无道。暴政的高压、社会的黑暗已经使广大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可是苍天无眼,灾祸不断,一场百年不遇的灾荒和瘟疫又突然袭来。

朱元璋的家乡,在这年春天遇上百年大早,天不下雨,地裂大缝,庄稼枯萎。百姓们只好祈天求雨,请和尚念经,求菩萨保佑。然而无论怎么辛勤祈祷上天,还是没有下一滴雨。不仅如此,过了一段时间,还飞来了铺天盖地的蝗虫,一会儿工夫将枯黄的庄稼吃了个净光。这对农民来说,真是喊天不应,呼地不灵。当地一批批的人饿死,又流行瘟疫,成千上万的人被瘟疫夺去生命,村村死人,户户发丧,幸存者为了活命,纷纷逃奔他乡,闹得鸡犬声稀,人烟冷落,到处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

瘟神也没有放过朱元璋的家。朱家的生计本来就难以维持,生活已够窘迫的了,几年的自然灾害,农田几乎颗粒无收,而租税却有增无减,哪还有钱交沉重的赋税。朱家过着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日子,真是一天不如一天。朱元璋后来回忆说:“因念微时,皇考皇妣凶年艰食,取草之可茹者杂米以炊。艰难困苦,何敢忘之。”

祸不单行,瘟疫又打劫了这个弱不禁风的家庭。瘟疫袭击,只能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了。这年四月初六,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最先死去。刚过三天,朱元璋的哥哥朱重四又跟着走了。12天之后,朱五四的老伴陈氏又染病身亡。约摸半个月的时光,朱家“连遭三丧”,全家九口人已死了三分之一。”

人死归天,然而对活着的朱元璋,最为难的是如何安葬逝去的亲人。

按照礼教观念和传统习俗,养老送终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情,送终是最根本也是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让死者魂归故土,使遗体能有个安置的地方,不能暴尸荒野,任凭飞禽啄食践踏。生者认为,那样会使死者的灵魂不安,他们可能会回来找麻烦。当然了,这样做,更重要的是对亲人的尊重和怀念。

可朱家当时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赤贫人家,纯正的无产阶级。在某些地方,常居一地的大姓大族,同族人有时还有公共坟山可以利用,朱家因迁徙不断,也没有可以利用的公共坟地。因此,坟地问题只有向人讨要了。

朱元璋和兄弟最先去求地主刘德,朱五四曾给刘德种地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们盼望刘德多少施舍一点,或许给一块能安葬的地也可以。谁知刘德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把他们臭骂一顿后,驱逐他们出门。

朱元璋一家一筹莫展,哭成一团。这时,总算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刘德的兄嫂刘继祖夫妇赠送了一块造坟用地,葬地这个基本难题总算解决了。但还有一系列的困难等待着他们,死者用的棺材、入殓的衣物,还有祭奠用的酒食等等。这些困难,后来也只能草草解决了事,棺材用的是草席,入殓穿的衣裤是死者生前用的破旧货。祭奠没有“散浆”,便以家里度荒的草蔬粝饭充用。

辛勤劳累了一生的朱五四,他本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得家人的平静,谁知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惨剧,使得朱家一片呼天抢地的凄切哭声,令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埋葬亲人的过程,遇到了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又让人不免徒生悲伧。

关于朱元璋安葬父母的具体情况,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到了安葬那天,天气燥热,朱元璋与二哥一起将父母的遗体放在两扇捆绑在一起的门板上,抬出去下葬。刚抬到山坡下,突然电闪雷鸣,暴雨骤至。朱元璋哥俩只好放下门板,跑到附近的一棵大树下避雨。大雨过后,兄弟俩跑回一看,门板不见了。原来,这一带山坡土质松软,一阵暴风雨把土坡冲塌了一块,正好掩埋了尸体。他俩就在上面又添了些泥土,算是安葬了,俗语叫做“天葬”,实际上反映的是穷人的无奈和悲哀。

安葬了亲人,朱元璋与哥哥回到家中,空对四壁,想起今后难以谋生,哥俩又痛哭起来。

哭声惊动了隔壁的汪大娘,她赶来安慰,收养了朱元璋几天,朱元璋感激涕零,认汪大娘为干娘。

由于瘟疫和灾荒,汪大娘家也是难以维持。汪大娘于是提起当年朱五四曾在当地佛教寺庙皇觉寺许过愿,答应朱重八舍身为僧的事……

据说朱元璋小的时候体弱多病,不吃奶,肚子胀得鼓鼓的。朱五四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指点说只有菩萨才能救活孩子,让他把孩子舍给庙里。他马上抱着重八走进一座大庙,可庙里一个和尚也没有,只好又抱回来。梦做到这里,忽然被孩子的哭声吵醒了。睁眼一看,重八正在妻子怀里吃奶。俩人觉得重八得到了菩萨保佑,就很虔诚地到附近的皇觉寺许了孩子长大为僧的愿。

现在,汪大娘提起这件事,劝朱元璋去做和尚,一来还了愿,二来还有口饭吃。朱元璋走投无路,也唯有走上了皇觉寺,出家为僧……

评析:

生死离别,家破人亡,朱元璋才17岁,却要经历这些人生的大悲大难,大难之中,必有大才脱颖而出……

三 艰难困苦铸就王者性格

皇觉寺,原来叫于皇寺。规模很大,佛事俱全。俗世天灾人祸,影响寺里香火不旺,也呈现出一派荒凉景象。朱元璋到了皇觉寺,高彬长老见他身体结实,头脑灵活,吃饱了饭马上就有精神,觉得长老身边也需要这么一个机灵的小和尚侍候,端茶倒水,预备斋饭。而且寺庙里的杂活也得有勤快的人来干,在征得其他主持同意后,就收下了朱元璋,并指派他做行童之职。

行童其实就是一个小杂工,相当于今天饭店里打杂的,是一个受人差遣和伺候人的角色。行童要干的事情非常多,也非常繁重,比如每天得打扫卫生、上香、掌管乐器,还要给长老们端茶送水,做饭洗衣,还要被其他和尚呼来唤去。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每每干完这些活,等到朱元璋吃饭的时候,别的和尚早已经吃过,只给它留下一些剩饭。而且由于行童的身份,干活时朱元璋还得看长老们和师兄们的脸色。

面对这一切,朱元璋的心中很不平静,他万万没想到佛门净地竟如此等级森严,整天宣讲“众生平等”的长老和师兄们为什么偏偏对自己这样不平等?由于心中不平,朱元璋干了几件令和尚们目瞪口呆的事。

每天打扫佛殿是行童份内职责。有一天,高彬长老突然大发脾气,因为他看到佛殿里的香烛被老鼠咬坏了,就追查起这是谁的责任,后来追查到朱元璋头上。高彬长老指着朱元璋大骂了一通。

朱元璋有气发作不得,只好忍受着长老的指责,等到长老一走,朱元璋就用扫帚把菩萨打了一通,并指责菩萨,说菩萨掌管大殿,整天光吃供奉不干活,还纵容老鼠为害,实在该打。

另有一次,朱元璋在打扫佛殿的时候,被伽蓝菩萨的腿绊了一跤。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多,可吃的比猪还差,全都是残汤剩饭,而泥胎菩萨却有收受不尽的供奉,气不打一处来,再加之以前曾因老鼠咬香烛的事情被长老责骂了一通,愤怒不已的朱元璋不顾师兄弟们惊诧的目光,在伽蓝菩萨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的字样,令其他和尚们只能目瞪口呆。

真是岂有此理,胆大妄为,老和尚看了,暗暗惊叹不已,直觉到这个小行童非同一般……

可以看出,朱元璋并不是一味地屈服,也不是一味地伸,而是一屈一伸,张弛有道。面对着大环境的不可抗拒,朱元璋无奈之下,接受了命运的摆布,成了皇觉寺的一个行童和尚,但这并非是朱元璋的志向,而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朱元璋的志向是什么?他的志向决不是窝在皇觉寺,做一个任其他和尚任意支使的小行童。在寺庙里得不到公平,朱元璋敢于反抗、仇视不平的性格也随之显现出来。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个性十足,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对身边发生的事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对于寺院中的人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香烛被老鼠咬坏了,长老们出于对徒儿们的严格要求,自然要对责任人做出责罚,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找到朱元璋的头上,也并非完全冤枉。朱元璋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好好地教训一番,或许还是有好处的。但是朱元璋心里也非常委屈,自己本来就做了很多的事情,又怎么能够分出精力来照看这些香烛佛像。但对长老的话又不能不听,朱元璋只好把这一股气撒到佛像上,以一个孩子的心态完成了这种反抗,他把佛像打了一通,以此来完成了自己在“屈”之下的“伸”。

朱元璋的这种举动看似率性之举,实质却是颇有深意的,绝不仅仅是在耍孩子气……

朱元璋这样做,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师兄弟们以及长老们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他们自己确有不满。他之所以敢于向菩萨挑战,把那些人们顶礼膜拜的神打一通,也就公开表明了自己对于所谓权威的蔑视;而在菩萨背后写上“发配三千里”,也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并非是永做蓬蒿之客,像他们那样,仅仅做一个寺庙里的和尚。但是这些寓意并不是直接说明,即使是寺庙里的长老们找麻烦,他也可以借助孩子气而搪塞过去。

朱元璋在皇觉寺做小行童的日子并不长。

由于旱情并没有结束的迹象,平时主要靠收地租和接受布施得以维持的寺院,如今已是入不敷出。供养20来个新旧弟子的吃用,所存的钱粮已所剩无几。

这年11月初,高彬主持无奈之中就对徒弟们说寺内要罢粥,要徒儿们有家归家,无家可回者就游方去化缘。

入寺仅仅50天的朱元璋还不会念经作佛事,却学会了做杂活,便自恃能帮人干活,背起包袱游方化缘去了。

朱元璋外出化缘,还有一种说法:法师的恐惧和嫉妒。

据说,一天朱元璋在扫地时气倒是出了,但时间耽误了,天近晌午才扫到大殿,心中不免发急,他扫着扫着,顺口说道:“大菩萨、小菩萨,快快站到一边去,别妨碍我扫地。”

说来奇怪,不知怎么,大小菩萨一个个真的都站到了扫过的一边。他也不问三七二十一,两三下就扫得一干二净。

然后,他索性又说:“大菩萨、小菩萨,地已打扫完毕,就各归各位吧。”

只见大小菩萨又一个个回到了原位。

常言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朱元璋“发配”菩萨的事,被人告发到方丈那儿。方丈半信半疑,就去看个究竟,他见伽蓝菩萨身上果然写有五个字,很是生气,一面叫人把字擦掉,一面去找朱元璋算账。可是,找到大殿看见朱元璋扫地,又在那支使菩萨,便惶恐不安地念着“善哉善哉”,低头走了。

回到方丈室,心想:“这小行童造化不小,竟能支使神灵,这样下去,如何了得?”于是,他借口寺里管不起饭,打发他云游四方。

不管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只当了五十多天行童,就走出皇觉寺当化斋的和尚。他离开皇觉寺,随心所欲,云游四方,只要听说哪里的饭好要,他就往哪里去。爱走多远就走多远,爱走多久就走多久,却也无牵无挂,他打听到南边和西边一带灾情轻,年景较好,于是就一直往西往南走去。他先到合肥(今安徽合肥),再折向西,到固始(今河南固始)、信阳(今河南信阳),又往北到汝州(今河南临汝),陈州(今河南淮阳),东经鹿邑(今河南鹿邑),毫州(今安徽毫县),到颍州(今安徽阜阳)。

朱元璋足迹遍及淮西一带的名邑大都,他历经安徽、河南的高山峻岭,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他想,这一带的有钱人家平时做尽坏事,又担心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总想找个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多做些“善事”,求佛祖保佑,来世还能过衣食不愁的日子,千万别做牛马,吃苦受罪。这样,他们对和尚就会比较客气一点,几文钱,一勺米,还是舍得给的。所以朱元璋总会在大户人家门前多敲上一阵木鱼,高喊几句佛号,再耐心地多等一会儿。他总会有所收获,遇到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者饿上一两天,或者挖点野菜充饥,这也是常事。白天走乡串村,晚上就找个破庙栖身,山栖野宿,受尽了风霜之苦。几年的流浪生活,他受尽了冷落和嘲笑,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

传说,朱元璋在飘泊的日子里,路过一个叫剩柴村的地方。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肚子饿得难受,可四周一户人家也没有。绝望中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个园子,一片断壁残垣及被火烧过的残树枯枝,很是失望;抬头远望,发现园子的东北角有棵柿子树,树上还有被霜打过的柿子,朱元璋一连吃了10多个,总算饱餐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率兵渡长江攻采石、太平,又经过此地,并且又发现了那棵柿子树,心有所触,指着那棵树对左右讲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然后特将自己身上的一件红袍披在树上,说:“封你为凌霜侯。”

艰苦的三年流浪生活中,朱元璋经历了他一生中最悲惨的苦难,在化缘的日子里,他常常脱掉袈裟,为人家劈柴挑水,换得一单半棉,三升二斗。一天,他走过定远县界,到了庐州地面,从旁边的岔道上来了两个道士,相互问候之后,才知道原来都是云游无根之人,于是便一同上路,歇在了村边的土地庙里。躺下不久,朱元璋便觉得忽冷忽热,浑身滚烫,接着便说起了胡话。幸亏两个道士仗义相救,一晚上精心的照顾他,弄了柴草烤暖屋子,用庙里的铜香炉烧了口热水,还把自己身上的外衣脱下来给他盖上。第二天,他们分头去布斋哀求,一些好心的老人送了些姜汤和热水给他们,还煎了葱白芦根,才使朱元璋转危为安。之后,他们又扶着朱元璋前行,在一座寺庙里安顿下来,最后终于使他度过了这场灾厄。

在他离寺的第二年春天,朱元璋来到巢湖岸边。沿岸有许多以船为家的渔民,性情豪爽直快,朱元璋很快交结了些青年朋友。他随他们扬帆远航,学划桨,学撒网,学用鱼叉叉鱼,还一起练习拳棒。

后来,朱元璋来到庐州府的六安州,他见一个穿着长衫儒者模样的老人,身上背着一个箱子,走起路来特别的吃力。朱元璋上前卸下老人背上的箱子,帮他背了起来。走了好久,俩人走到珠砂镇,在一棵大槐树下休息。老人看着面前这个好心的年轻人,见他宽宽的前额向前隆起,长长的下巴明显上翘,垂鼻方孔,眼睛大而有神,脸像一个银元宝,又有峰峦叠起之状。在普通人眼里,这不是一个英俊的面容,但在相书上,却是龙风之姿,富贵之相。他又问朱元璋的生辰八字,听后肃然说道:“在我眼睛里看过的人多了,相和命都无法与你相比。你要善自珍重。”朱元璋脸上掠过一丝苦笑。老人还告诉他,此行,利往西北,不利东南,朱元璋便乖乖地听从,甘愿借这位江湖术士的吉言。

在他的化缘途中,看到各地百姓非常困苦,到处是衣衫褴楼,到处是面如土色,春逐野菜,秋食草根,稍遇凶荒,到处都是流民。朱元璋发现,从巢湖边的庐州、六安到河南的汝宁府,一路上,除去各大小寺院虔诚的善男信女外,老百姓普遍信仰白莲教。

白莲教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创始人是吴郡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的茅子元。他19岁在延祥寺落发修行,修行观禅法。南宋高宗初年的一天,他于禅定中听到乌鸦叫声,恍然有悟,即口诵偈言:“二十余年纸上寻,寻来寻去转沉吟。忽然听得慈鸦叫,始信从前错用心。”几年后,他便在昆山淀山湖建白莲堂,自称白莲导师,坐受同修净业的诸男女弟子的跪拜。孝宗时候,作为太上皇的宋高宗,曾召茅子元到京城德寿殿演说净土法门,赐号白莲导师、慈宗照主,自此白莲教宗风大振。

白莲教不仅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宗教教团,它还把广大贫苦农民聚集起来,成为发动农民起义的一种组织形式。朱元璋与白莲教的门弟相接触,感受到他们对佛的深信不疑,他也接受了白莲教义和反元的宣传教育。

几年如蓬逐风般飘泊的生活,使他熟悉了自己走过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艰苦的生活铸就了他坚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练就了他健强的体魄,但恶劣的环境也使他的性格变的猜忌、好斗、残忍。

到1347年秋天,汝、颖一带年景不好,朱元璋听人家说,家乡已经过了灾荒,好多人都回到故里了。

朱元璋并未六根清静,割断俗缘,他开始思念家乡,思念少年时的好朋友,他决心回到阔别了三年的故土。

公元1348年,朱元璋21岁,他结束了三年的流浪生涯,十二月底,返回皇觉寺。表面看来,他和走出皇觉寺时一样,一顶破箬帽,一个木鱼儿,一个瓦钵。实质上,他已不是当年的小沙弥了。他要以皇觉寺为栖身之地,立志勤学,刻苦读书,练习武功,结交天下豪杰,准备干一番大事业了。

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他不像其他和尚那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在劳作之外,他还抓紧时间读书识字,同时也留意时局的变化。生活虽然依旧艰苦,可他心里很踏实。

这时,外面的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平静了。元朝各级统治者无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吃喝玩乐,至于民生疾苦,百姓的死活,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老百姓要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都不可能,又不甘心活活饿死,万般无奈,只有铤而走险。小规模的起义此起彼伏、风起云涌,浙江台州、温州一带的起义民众,在旗子上写道:“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充分揭示了造反的原因,喊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白莲教的首领们,也抓住时机,加紧组织反元力量,为了鼓动百姓,他们编了一些民谣,让儿童传唱。如河北有童谣说:“塔儿黑,北人作主南是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河南童谣云:“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淮楚地区也有童谣:“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园。”这些童谣深受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广为传诵。大家都感到,天下即将大乱,元朝的统治就要灭亡了。

朱元璋也时刻留心着时局,他从小深受压迫,对元朝的统治深恶痛绝。这时,他觉得天下必将起义,但他却不动声色,依然我行我素,白天清斋几碗,晚间酣然睡觉,倒也不紧不缓,自由自在,不过心里时时观注着外界的变化,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评析:

朱元璋寄身皇觉寺,受到了不平的待遇,他并不忍气吞声。寺庙虽然有点相对安逸,朱元璋也不贪恋,毅然走上了“化缘”的道路。“化缘”经历中,一路颠簸坎坷,命运的无情,生活的艰难,还有不断袭击的疾病和瘟疫,随时威胁着朱元璋的生命。正是这样,朱元璋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阅尽了世事的变幻无常,深知民生疾苦,所以能自强不息,练就了王者的性格和能耐。一旦机会来到,就能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