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在韩平的印象中,王文文一直是很幸福的,家境也好,长的也漂亮。
初中的时候,她家搬到了新建村,那里是厂区了高干区,都是楼房,还配备了暖汽,到了冬天,屋里暖乎乎的,穿着毛衣就可以。
韩平家就不行了,烧着土炕,在屋里面还要穿着棉袄棉裤,只有待在炕头才会暖乎。
因为彼此离的远了,韩平也去王文文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两人也没有小时候那么亲近了。
王文文上了初中,发育的也很好,个子比韩平都高,身边又聚了不少男同学。
韩平模样一般,家庭环境也一班,学习成绩又一般,产生了自卑感,和王文文自然就疏远了。
王文文是班级的学习课代表,虽然韩平和她疏远了许多,但是她对韩平还是很亲近的,尤其没年过生日的时候,她都会邀请韩平和她一起过生日。
王主任也会给韩平倒上一小点酒,说他是男子汉了,可以喝一点点酒,也要在学校好好保护好王文文。
韩平当时是害羞的,因为王文文身边的男同学太多了,根本不需要他来保护。
初三的时候,他们分了班,王文文在重点班,他在普通班,他们见面的时候都少了,韩平为此经常暗地里伤悲。
少年思慕艾,实际上韩平对王文文已经暗生情愫,不过出于自卑,并不敢向王文文表达出来,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的藏在心里。
有时候看见王文文,只是远远的看一眼,便默默的躲开了,如果不是后面发生的事情,他只会和王文文越来越疏远,甚至会成为两个陌生人。
初三下学期的时候,学习任务更加繁重了,不管普通班还是重点班,每天都是不停的涮着考试卷,晚上还要补课,一天到晚就是学校,韩平感觉每天不是学习就是学习,觉也不够睡,想王文文的心思也就淡了。
这时候时间线已经来到了90年代,中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万元户也不在是有钱人的代名词。
个体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原有的经济模式。北方的许多工业基地开始出现危机,工资也开不出来了。
韩平的父亲在一家兵工厂上班。
90年代,世界已经和平了,兵工厂面临着转型,有的造飞机,有的造汽车,转型好了,工人自然不会担心铁饭碗的事情。
韩爸爸的工厂就没有那么还的运气,先是改制造运动手枪,可是运动手枪的订单量根本负担不起一个一万多人的大厂。
后来又改扎钢生产线,投资了上亿元,最后钱没了,生产线也没建起来。
90年代的一个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把这个钱全不分给工人,那工人家家都是万元户,如果换算成当时的工资标准,可以给工人发差不多十年的工资了。
当然,当时国家的经济进入快车道,工资也再增长,但是在韩平的印象中,他离开自己的城市是2000年,韩爸爸的退休工资好像并不高。
所以,国家对当时的国有企业投入了很多,但是种种原因还是没有令这些工业的工人们得到什么好处,直到94年开始打破铁饭碗,大批的下岗职工再就业。
这段时期,才是这些老工业区真正的寒冬期。
当然,这时候的韩平还预测不到这些未来,他只想考上韩爸爸工厂的技工学校。
因为那时候的技工学校是包分配的,只要考上技工学校,不但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拿工资。毕业之后更可以分配到工厂里上班,成为光荣的工人一名,拿到国家的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