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攻占库姆
因为大部分的文件在大不里士,所以纳赛尔丁还要让人去取,这非常耗时间。所以铁路建设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议程。
德黑兰的爱国债券也卖的越来越多,商人和市民是购买的主力。而随着首都附近局势好转,他们对政府的信心大增,加上土地改革法案的推出,农民的向心力也在不断增强。
政府已然占了上风,在11月9日开始,政府军和叛军针对库姆附近的阵地进行反复争夺。政府军这边采用的是新式火枪火炮还有王储发明的子弹,而叛军这边还是冷兵器和火铳。他们只能靠人命去填,这样才能保护住圣城的安全。
居住在库姆的宗教学者不打算妥协,他们加固城防,打算与这座城市共存亡。但城内的居民不打算这么做,要知道政府已经下了命令,说他们未来可以获得一块土地,如果没命了就没办法获得了。
库姆郊区的农民自发的为政府军充当向导,引领他们进攻库姆的薄弱之处。这些学者说话挺利索,但到了战场上只剩下逃跑了。但除非他们逃到奥斯曼的地盘,不然他们必死无疑。
“怎么办?我们怎么办?”
在库姆神学院里,一大堆什叶派教士坐在一起,大阿亚图拉坐在中间,此时的他们都没有什么好主意,要么投降,要么殉道。
投降是不可能的,殉道,他们还没做过,但他们谁也不敢。听说会很疼。
“要不,我们和政府谈谈?”
一个人提出了建议,但大阿亚图拉一个眼神,这位就被拉了出去。
实际上拥有这种心思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神学院的学生,资产比较少。和这些老保不同,他们也看到世界和伊朗的巨大差距,需要进行一定的自我变革,但他们的话语权很弱,所以面对大阿亚图拉的命令时反对变得软弱。
但不管阿亚图拉怎么清除异己,他们的声音总会出现。但他们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政府会不会清算他们。
不过这个很快就被打消了,德黑兰政府再次重申政策,对于继续叛乱的会加重处罚,而现在投降的既往不咎。
此外,那些低级的什叶派教士纳赛尔丁也是进行拉拢,特别是那些神学院学生。他们没有资产就不用受到打击,就看他们愿不愿意了。
11月16日,政府军组建了几架投石机,将大量的劝降传单抛入城中。城中的民众大多识字,因此传播的很快。
传单上没有写什么投降的话,只是用长篇大论说明伊朗现在的困境以及俄国的逼近,而现在却在打内战,这是伊朗的耻辱,这个时候就应该万众一心,洗刷这些耻辱,希望你们能及时回头。
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最容易受到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影响。和俄国战败的耻辱让他们如鲠在喉,而政府的自强不息和宗教学者的只为私利相比,他们自然会做出选择。
至于部落,他们才不会插手这个呢。他们现在已经定居下来,可以经营其他产业获得更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打仗呢?
11月28日,1.3万政府军对库姆发动了最后的进攻。库姆已经是全民皆兵,但在热武器时代,已经不是光靠人多就能够赢得战争的。
即便是库姆军队前所未有的爆发,作战士气+200%,依然改变不了乌合之众的本质。再加上武器弹药不足,很多士兵手中的装备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热情再高也挡不住子弹横飞。
“轰”的一声,一发炮弹落到了距离神学院七十米的地方,直接带走了三名守军的生命,又制造了两名伤员。
“各位,快走吧!敌人就要兵临城下,库姆守不住了!”
这个时候不少人的忠臣属性爆发了,在城防快失守后,第一时间通知学者们跑路。
没有办法,库姆面积又不大,城防的部队一崩溃,就只能准备神学院保卫战了。
一些学者绝望的说:“不,我哪里也不去,我要与他共存亡!”
“为了未来,你们必须要立刻离开这里。”他们哭丧着脸的劝说道。
如果不走,等到对方抓到他们时就没有好下场了。留全尸就算他们仁慈了,而且他们还有家庭,有孩子,如果不跑,那他们的家族也就完了。
一个阿亚图拉咆哮道:“废物、饭桶、蠢货……要不是你们这帮无能之货,我们怎么会失败呢?到了现在,你们不思考怎么退敌,居然想着跑路……”
但不管他们怎么说,政府军已经用火炮轰开了城门,很快向神学院杀去。
领头的将领到达神学院时,这里已经烧了起来。不过他没有去救火,而是寻找学者的踪迹,他怀疑他们是趁乱逃跑了。
事情也不出他预料,军队在库姆南门抓到了上百个学者,其中还有十几个阿亚图拉。不过大阿亚图拉还没有找到,听他们说是在圣地法蒂玛的陵寝里。
“所有人注意,看到一个老头就给我抓起来。”
士兵们进入陵寝外围,阿亚图拉肯定不会做出刨开陵寝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所以他一定在外面。
很快,大阿亚图拉的踪迹就找到了。不仅是他,还有他的三个妻子,一群孩子,还有其他几个阿亚图拉和家人,都是库姆最资深的宗教学者。
“最后的日子到来了,让我们一起去见安拉吧,我会向他们倾诉当权者的罪状。”
其他人点点头,一些年轻人拿刀将其他人一一砍杀,随后又相互攻击。到了最后一人,他只能用刀抹了脖子。
总共48人都被没了命,在处理了他们的尸体后,直接被打上了叛乱者的标签,他们所有的荣誉都被剥夺。
这次进攻库姆,抓住了上千名宗教学者和五千多名负隅顽抗的守军。他们所有的财产都被没收,神学院因为被烧毁由政府出资重建,但从此刻起,教育和司法从宗教中开始剥离。因为学者损失惨重,所以从其他地方调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