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入诗门:中华古诗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课:押韵问题——音韵是个纸老虎

赋出来的诗

诗歌这个行当的工业化标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而且,是历史遵循汉语言自身的特点逐渐形成的。因此,了解汉语言的特点,基本上就能掌握生产规格。其中,第一个需要了解的特点与音韵相关。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

面对音韵,古今中外的诗歌理论界都需要讨论。什么是音韵问题?用大白话说,所谓“诗歌念出来是不是好听”这就是音韵问题啦。汉语的格律诗规则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些规则是隋唐的时候才确定下来的。我们今天的人把古人的诗歌统称古诗,其实古诗的规则有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唐朝之前,咱们现在所谓的作诗必须讲规矩这件事其实是没有的,作诗就跟作现在白话新诗的作法基本上没啥区别,作呗,随便作,然后只要你觉得好听就是作诗了,管它什么规矩不规矩,只要别人也觉得你的好就行了,差不多就是这样。

格律诗之前,简单化的说法就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让读诗的人感觉很艺术很艺术就好了。音韵的根本其实是个欣赏问题。

从艺术形式发展的角度来讲,《诗经》里面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四字四字地来。《楚辞》里面就相对变复杂了,这是诗歌艺术形态的历史演化现象。

据说最早的古诗还有单字、两字的诗,以及三字的诗。我们现在接触比较早的成熟汉语诗歌是《诗经》里的四字诗,从这些四字诗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古的诗歌形态的痕迹,但是基本上四字诗是我们现在通行的汉语诗最古的作诗标准。

《诗经》原本其实是可以配着音乐唱的。诗歌的起源都是歌曲,这应该和古代的巫术有一定关系,现代仍然传承的一些原始文化的民族史诗,都是可以唱的。《诗经》本来也如此,但是这些内容饱满、意蕴丰富的歌词,被那个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们用来进行高端社交,春秋战国之前的诗都是唱的,在春秋战国时候就开始念了,因为“诗”太普及了,贵族们在杯来酒去的过程中不能老唱着跟人家说话,现场唱来唱去,不如现场念来念去,所以吟两句诗,这种用念诵的方法把歌词说出来,有专门的术语叫“赋诗”。“赋”诗最早的含义之一就是把诗念出来的意思。

就算念出来,歌词还是歌词,本来是为了唱着好听的,这种特性,是我们想强调的诗歌本质。作诗不是写文章,诗歌一定要念出来好听才是诗。

不近的近体诗

汉语诗歌每句的字数,到《楚辞》的时候就开始变了,四字变六字,甚至后来每句字数变得更多。那么,怎么就变了?谁要求的?

可以说,人没有去要求,是历史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独立于歌曲之外不再仅仅是歌词,直接通过诗歌本身就可以表达思想感情。诗歌成了成熟独立的文学艺术。于是慢慢的,大家作诗用四个字表达思想感情不够使了。为了欣赏、表达、艺术等等需要,总之,屈原他老人家就楚辞了,创作得也很好听。关键是:大家也觉得很好听,也觉得是艺术,大家承认这也是诗歌。推动诗歌历史发展的是艺术规律。后来汉代发展出五字的乐府诗,甚至更多的其它文学形式,例如四六对仗的汉赋。

我们看到,作诗这件事,应该说在隋唐格律诗出现之前真的就是靠才气,你如果有本事,你觉得你能够作得出来,那就创作呗,整个创作过程根本上只能依靠艺术细胞。创作诗歌有艺术创作经验,但还只是些经验。

经过一千年来的历史总结,到了隋唐时,已经发展出五言诗、七言诗,每句由五个字组成的诗就是五言诗,每句由七个字组成的就是七言诗。在隋唐那个时代,大家经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认为这个五言或者七言的形式最适合表达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对于音韵如何在诗歌里进行应用,隋唐之前的一千年经验也得到了规律性总结,艺术效果开始可以规范化。

当时的唐朝文化人“商量”,既然一千年历史经验总结让音韵艺术效果可以规范化,那么,干吗不定个创作规矩呢?于是涉及音韵的创作规矩就被定下来了。这件工作,对现当代人来讲,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但是对唐朝人来讲,这是一种新的诗歌创作要求,属于“新诗”,是他们的“现当代”作品。符合唐朝人规定的诗歌创作要求的诗,唐朝人起名“近体诗”(或“今体诗”);在唐朝人看来,唐朝之前是古诗,叫“古体诗”。

古体诗没有统一的写作规则,写得好就行,没啥需要专门遵守的规矩。近体诗则有明确的音韵创作要求:五言诗、七言诗的每句话中的每个字的位置该用什么类型的音、不许用什么类型的音,句式之间怎么搭配,等等,都有明确要求和规范的。这就是所谓的格律规则。

对现当代人来讲的古诗,有两类:一类,是没写作规矩的古体诗,好听有意境就可以了;另一类,是有写作规矩的近体诗,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规矩的诗歌。近体诗因为有着写作规范,所以也叫格律诗,违反格律的,就是不合格,合乎格律要求的,就是合格,就是诗歌。

全世界诗歌的共性

格律诗或者说近体诗的作诗规则,是咱们现代人要学习的内容。

但是从刚刚简单梳理的一个诗歌演化过程来看,音韵的艺术效果,其实一直贯穿着诗歌的发展史。格律诗之前,不讲写作规矩的诗凭什么叫作诗?好听!就是因为这个。也就是说音韵美,很艺术。格律诗讲究写作规范,这些写作规范本质是什么?主要还是音韵。就是说,格律诗诞生的本质是艺术发展的伟大成就,格律诗规范是总结唐以前一千年来音韵在诗歌中运用的经验而浓缩的艺术精华。

诗歌、诗歌,“诗”与“歌”本是一家,歌是可以唱的,就像现在的音乐是可以唱的,很多诗都可以,只不过时间久了以后不唱了就直接念了。诗歌艺术的最基本成分必然是韵律。字再怎么变,诗歌也要念着好听才对。

全世界各国文化,其实都有着这样一个特征,只要是诗,一定是可以念诵出来然后让大家觉得很好听的。如果不好听,就失去了诗歌艺术的基本基础。

说到发音、音韵这个问题,汉语和非汉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如果站在非汉藏语系的人的视角看来,全世界都可能都觉得中国人说话相当地奇怪,不仅仅一句话,而且重要的是,汉语言系统中的每个字,居然都要讲究声调——就是小学生要学的四声,任何一句话中的每个字,发音是固定的,或者平、或者弯、或者拐。

英语单词是没有这个要求的,随便你发音,没有调调的要求。至于句子里面到问句的时候可能有发音挑起的现象,但是个别单词平着说出来没有什么错。法语、德语、拉丁语等等大多如此。

中国话与非中国话在这一点上完全不一样,汉字的发音从古代到现代,不管发音怎么变,汉语言都有这个特点,每个字必然有声调问题。

根据现代人类学家的科学发现,事实上人类的语言发音变化性非常大。无论是哪一种语言,无论怎么采取规范措施,大概经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都会出现重大的语言发音变化,这是人类这种动物的社会规律。

一旦语音变了,那么,作为诗歌的艺术标准之一,不好听了怎么办?老实说,没法办。非汉语诗歌没有固定的格律规范,既然发音变了,那么,就依据好听的原则、依据现当代的发音创作诗歌就是!非汉语的诗人们非常喜欢开诗歌朗诵会,因为朗诵出来才更能体现他们的创作艺术。

这样一来,中国话和非中国话的诗歌如何好听面临的音韵任务就不完全一样了。非中国话,只需要注意单词句式排列整体发音有节奏、有音韵、押韵等,就可以了,而中国话必须考虑每个字的调调,这些调调组合不好,可能就成了绕口令,而这些调调组合好了,汉字所组成的文字所发出来的语音本身就构成音乐美。

从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格律诗的诞生,是汉语言系统艺术发展的结晶。格律诗总结了每句话字字发音搭配的规律,而且是总结了一千年来中国人发音的艺术实践。正如相当多的北方人听苏州话怎么听怎么像唱歌一样,格律诗很容易让大家都莫名其妙地喜欢,因为,这里面蕴含着音韵艺术的历史规律结晶,这么说话,就是好听,这么说话,就是诗歌。

语言不是文字

汉语和非汉语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汉语言和汉文字,是两个系统,而不是一个系统。

非汉语的文字基本上是表音文字,语言和文字是一体的,它们的文字基本上是记录发音的方式。非汉语的文字系统,很多是根据自己发音来写单词的,就是所谓的拼音文字。这种拼音文字会造成什么情况呢?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延续,语言发音必然变化,当五十年、一百年之后语言主要发音习惯发生变化的时候?文字怎么办?只能跟着变。

所以,基本上非汉语的文字系统五十年后都会有新单词大量地出来代替老单词,写法不一样了。所以在国外,到了研究生、博士生还要不断地学语文,为什么?学生们必须学新单词,各种各样的单词怎么拼,或者说老单词怎么拼,他们要记两万个单词、四万个单词甚至更多更多。

欧美文化就有这个特征,谁记得多就代表谁知识水平高,因为证明你能够古今文献都看得懂。普通的现代英国人或者法国人读两百年前的文献读不懂,因为很多单词都认不得,只能大概猜可能什么意思。

然而汉语言系统不是这样的,汉语言系统在简化字改变之前——包括简化字之后仍然有这个特征:我们的语言发音随便你怎么变,但是这个音对应的字它的写法不需要变。这是中国文化的伟大之一,就算出土一千年的文献,我们大概还能念出来。咱们中国人跑到外国去旅游,到博物馆里如果看到中国文献了,碰到三百年前的,在那儿念那么一会儿,什么什么什么的一发音,周围的老外一定吓一跳,怎么可能?这个游客居然认识,一定是大学者,居然认识三百年前的文献?!

讨论这些内容和作诗有关系吗?有的。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唐朝人在作诗的时候所使用的文字是不是魏晋的?当然是,甚至是汉代的。但是,唐朝人发音改了吗?当然改了。

那么,唐朝人是根据什么音韵制定的格律诗的规范呢?

唐朝的方言问题

唐朝人恐怕没有现代人的人类学、语言学科学方法,那么,唐朝人在制订所谓格律诗的规矩时,以哪个时代——秦、汉、魏晋——作音韵的标准?古人可没有音像设备可以保存标准古音,唐朝人当然是按照自己时代的发音为标准对格律诗系统进行规范的。

诗歌,是作诗给自己听的,自己这么发音说话,那么当然就这么发音、这么说话。作诗,是为了自己听着好听,又不是作给古代人听的。对唐朝人来说,魏晋的人都死光了,对魏晋的人来讲,汉朝人也死得差不多了,只有几个老头子还活着,音韵当然要按照自己的来。

而且,音韵问题还不仅仅有时代差异,恰恰如同现当代仍然存在着普通话与方言不统一的语言现象,还有相当多的人不会说普通话,现在都这样,古代呢?也一样有方言。音韵标准化运动,还要面临地域差异现象。

唐代的国都是长安,但是皇帝是山西过去的,魏晋的发音影响也还很强大,唐朝的官方标准用语以哪个为基准?这是一笔糊涂账。但是,官方语音与四川话、江浙方言、两广方言一定不一样。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官方语言,是一个变迁的历史,在魏晋的时候一度以当时河南话也就是河洛话为标准的。我们现在再去读汉赋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听觉感受上并不怎么好,虽然整体还可以,但是偶尔念到个别句子时,也没感觉发音多美。原因很简单,人家那时候写这作品的时候是按着魏晋时候“普通话”音韵写的,我们要是按照那个时候发音要求去念,就大致没问题了。据说,当时的河洛话与现代客家话很近,现在在福建、广东一代流传,历史上的一代又一代的战争,把人们赶向南方,当时的河南人往南方跑,就变成客家人了,实际上他们发音相当于魏晋时候标准普通音。很多的诗歌创作是按照河洛音来寻找音韵艺术感觉的。

古代的普通话统一运动

音韵需要说出来,说出来才好听,念出来才好听。单个汉字,随着历史的发展,当代一定与历史的发音不完全一样了,同时,汉语言的单个汉字发音时的语调,也一定有变化。只不过,过去是这个调调的字,过了几个时代,可能变成了那个调调。

所谓汉字的调调,有几个声调呢?一般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可能认为,应该有四个声调,就是所谓“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严格地说,咱们现代普通话发音实际上已经发展出新特征了,咱们现在四声已经和民国的四声不一样了,民国四声已经和清代的不一样了,《康熙字典》里面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四声,发“入声”的字,已经基本分布到了前面的三类发音中。现代普通话四声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方言中汉字的发音,调式更加复杂,南方方言普遍超过四个调式,据说汉字调式变化最多的是客家话,有九个调。

唐朝人在总结一千年诗歌音韵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将全部的汉字调式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平声,包括当代普通话中的阴平声(一声)加上阳平声(二声),其它所有的发音,统统是不平的,在汉语里有个字专门表达“不平”的意思,就是“仄”字。所以,全部的汉语文字,发音可以分为两大类:“平声”类的音、“仄声”类的音。

或许唐朝人在这么想:如果大家都按照固定韵律作诗,先不说文字意境如何,反正听起来已经一定好听了嘛!最起码的基本音韵艺术要求,肯定能达到了嘛!因为,按照平仄总结诗歌创作的最优韵律,是可能的,而且是科学的。

但是,现实问题是:方言处处不同。你这里的平仄,不是人家那里的平仄,这怎么办?嗯,搞个“普通话统一运动”吧。大家都按长安官话作诗,嗯,这不就有了艺术统一欣赏标准了嘛。当然喽,包括后来的宋代、明代、清代,每个时代的官话统一运动,更大的原动力是政治统一的需要,诗歌音韵统一要求,仅仅算是小小的技术层面的要求吧。

不过又一个现实问题是:唐朝国土很大,交通不发达。现在公路交通一小时的路程,在唐朝可能要走一个月,“普通话统一运动”咋推广?嗯,虽然汉语发音方言各各不同,但是,汉字在汉代的时候就统一了,很好,把每个字的发音写下来,编成说明书,编成字典,这不就行了嘛。于是,“韵书”就出现了。

韵书是个啥

最早的韵书是从什么时候设定的?唐朝。唐朝人为什么要设定韵书?原因是唐朝的“标准普通话”和那个时代的四川话、湖南话等方言不一样,为了确立作诗的平仄格式音韵规律,首先需要明确具体每个字的发音调式标准,为了确立标准,唐朝人就搞一个发音字典,明确说明这个字是这个声韵、那个字是那个声韵,是平是仄归属清楚,直接按照音韵编了一部字典,这就叫“韵书”。

唐朝人的韵书里有啥?现在不是十分清楚了,但是从唐朝许敬宗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到,这个大奸臣还是挺有水平的,当时许敬宗的时候韵书就已经初步确定了206个韵——这谁记得住啊,许敬宗就上表建议合并,临近的可以通用,就变成100多个韵了。据说是唐高宗同意了,这是唐朝的韵书。

这个韵书的原始版本没流传下来,但是,这个韵书宋代人还能看到并且予以继承。宋代还能看到唐朝的韵,宋代有人就根据唐代韵书,按合并临近韵的原则,把唐朝版的韵书进行了整理,南宋山西平水人刘渊,整理出一部新的韵书,因为他家里是平水出身,所以为了给自己家乡扬名,就给这个韵书起名《平水韵》。就是说,宋代人作诗基本都是按《平水韵》来作诗的。

这段故事里其实有个问题。与唐朝人相比,宋代人的发音是不是已经变了?当然变了,但是,他们作诗还按唐朝人的韵书来,这是怎么回事?

古人认字的困难

我们把活字印刷术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种赞誉是一点也不错的。原因很简单,有了活字印刷,知识的普及,才真正在技术层面成为可能。

在活字印刷之前,书籍的传播,一般来说只能是手抄,雕版这种玩意,费工、费料、费钱,一般人玩不起,国家层面则控制流通。在那个时候,在普通民众中,“能认识字”这种事,真的是了不起的事情,读书人真的是稀缺人物。读书人已经是稀缺动物了,那么会作诗的读书人呢?更稀缺!拥有一本韵书能作出被长安人承认为诗的地方上的诗人呢?真的是极其稀缺。

毕昇之前,唐朝三百年,清朝人整理的《全唐诗》只有一万来首,固然可能是因为时间太久,文化流失了,但是,本来唐朝的诗人就是稀有动物,就算经历三百年,到清朝时留一万首也不少了。

可以想象,虽然唐朝初年设定了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并且颁布了韵书,但是,地方上的知识分子们,方言严重,得到一本韵书很不容易,会按韵书作诗这种事儿,当然也极其高雅风骚。岂能不按韵书作诗?!

于是乎,在文化流传极其艰难的唐朝三百年间,按韵书创作格律诗,理所当然成为一种传统。

有意无意的传统

这种传统,经过三百年的沿袭,就成为一种拥有惯性的文化现象。到了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文化普及,普通民众认字读书成为社会潮流,但是,作诗的习俗改了吗?

没改。尽管韵书多次被整理后到南宋形成《平水韵》,但是本质上,宋代人作格律诗,事实上是按照唐朝的汉字发音作诗的。可以认为,这是知识分子系统内部对过去知识分子的一种尊重。宋代人说了:人家唐朝那个时候这么发音的,所以咱们作诗也要按照那个发音来作诗。

但是,需要问一句话,唐朝人有没有按照汉代人发音作诗?没有吧,唐朝人是根据自己发音作的。宋代人固然是尊重了唐朝人,可是,唐代《韵书》的出现,原本是遵循艺术规律,为了运用平仄规律而作的发音整理工作,到了宋代,这种发音整理工作早就应该重新进行,宋代人整理了吗?没有。宋代人没有现当代人的人类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对音韵的历史发展没有理性的历史认识,就简单尊重了古代文化传统,事实上,这种简单继承,反而违反了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

宋代的《平水韵》传到清代,清代人依据这个文本整理出《佩文韵府》,直到民国后期。咱们看到《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讨论诗歌的时候,什么一东二冬十三元之类的,其实就是按照这个来的,作诗要押韵什么什么的,押的是唐朝人的韵。

中国的格律诗平仄以及押韵,都是按着这个系统进行的,就是说,都是按唐朝人的发音作诗的。但是,从知识平等的角度来讲,从尊重艺术规律的角度来讲,我们凭什么非得按唐朝人发音来作诗?有必要吗?

骑墙派音韵原则

从符合音韵艺术创作规律的角度来看,没这个必要!

如果现代人自己愿意,当然还可以继续尊重传统,学作诗的人,可以一上来就拿一大堆《平水韵》背,去背《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等,但是,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背。如果认为只有背会了《平水韵》才会作诗,背得晕头转向,那就是费死劲了,不需要。

作为纯粹入门角度来讲,学作诗的学人,可以只记住一个原则:按什么来讲究音韵?按我们现代话发音体系讲究,这就好了。

如果要显示自己满肚子学问,可以背背那个《平水韵》——按这个古音来搞音韵、讲究平仄,从而显得自己水平高。但是,要纯粹从古诗的音韵艺术原则来讲:为了好听,一定要背《平水韵》吗?应该不需要吧。

所以说,古诗中的音韵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顶多算是0.5个问题,不需要背。现在很多人学古诗的人,一上来拿一大堆《平水韵》去背,是不懂得人类学、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背景。

现代人作古诗,音韵方面的原则,完全可以按现代话的发音体系来,按照普通话来押韵,只要讲究平仄就可以。如果有人说:我普通话不会说,我只会说四川话,怎么办?那就按四川话押韵、处理平仄!我们觉得怎么舒服、怎么爽,听着好听,就按照这个来。

以上的这个结论,是根据古往今来的历史情况作出的建议。现代中国的格律诗创作领域,对于音韵问题有两个派别,大家都承认前面说的历史变化,但是,文化这个东西很奇怪,时间久了,习惯就成了传统。

刚才讲的按照古音来押韵、处理平仄的方法,尽管牺牲了一定的音韵艺术效果,但是,确实有着浓重的历史传承,也确实有着文化继承的价值,主张继续如此作诗的派别,可以说是古韵派,或者说是传统派。主张按现当代汉语发音作诗的,就是新韵派。

本书属于骑墙的调和派。本书建议零基础需要入门的人,可以按照咱们嘴巴上的现代话发音来讲究音韵,等自己提高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如果愿意,可以再去慢慢学“平水韵”。

格律的精华所在

音韵的问题主要是古代、现代的字音变化引发的诗歌艺术效果问题,这个问题在全世界诗歌界都需要面临。好在现代汉语仍然还是汉语,尽管单个汉字的发音变化了,但是,唐朝人总结的,并不仅仅是个别字的韵。

唐朝人总结的格律诗的精华,是面向汉字平仄声调的,就是说,平平仄仄怎么搭配才能在音律上有很强的艺术感?唐朝人在这方面给出了总结一千年经验后的答案。现代语发音不同于古代语,普通话发音不同于地方方言,但是,各个语系里的汉字仍然有调式,唐朝人总结的平仄规律,仍然适用于现代语。我们要学的规律诗精华,是唐朝人总结的平仄与押韵的这方面的经验。

前面我们说过,现代普通话讲究四声,这种说法发源于清代的四声。《康熙字典》中规定四声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入声”在南方方言中还普遍存在,比如上海话骂人“小赤佬”的“佬”字,上海话这个音要含在嘴里,舌头一缩,而在普通话中,则规定为“上声”,舌头发音时不需要缩。清代的“入声”基本上都平均分到前面的三声里去了。

我们现代普通话里面“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标准的名称应该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一声、二声都是“平声”,平声分阴阳,只不过一个是很平,叫阴平,另一个稍微平,挑起来了,叫阳平。上声就是三声,就是那个拐着弯发音的。四声就是去声了。

从古代的总结看,无论是阴平、阳平,它们的发音特征比较相似,这类的声都是平声。上声、去声,还有其他方言里各种调式的发音,发声这么拐、那么拐,都不是平声,都非平声。在汉语诗歌的音韵里面术语称作“仄音”。仄字的原意就是“不平”。

什么是格律诗呢?就是唐朝人总结汉字平仄发音规律,总结一千多年诗歌创作在音韵方面的运用经验,以五个字一句或七个字一句,四句话构成一首诗或八句话构成一首诗,对句与句之间、每句话具体每个位置的字,都从平仄发音方面明确规定,形成固定格式、固定韵律的诗歌,即格律诗。四句话的格式韵律诗,统称绝句;八句话的格式韵律诗,统称律诗。

凡是平声叫平,凡是非平声叫仄。任何一首诗,文字“平平仄仄”怎么排列讲究起来,音韵才好听。汉语诗歌发展到格律诗,就是总结出了最好的排列组合结论。在唐朝,中国人按照唐朝汉语发音讲究平平仄仄,会很好听。在现代,现代人按照现代话发音讲究平平仄仄,也必然会很好听。

具体来讲,对五言诗、七言诗的平仄怎么排列组合的具体规定,就是所谓平仄问题,后文专门会介绍。平仄也是音韵问题,但是,平仄问题是汉语诗特有的要求,而就作诗的更普遍的基本情况而言,全世界的诗歌共同的艺术音韵问题,是押韵问题。

全世界的诗人的都发现,作诗,一定要押韵,押韵了才好听,才是诗。在押韵方面,唐朝人有什么经验呢?

听说过汉语拼音吗

押韵问题对现代人来讲根本不是问题,凡是学过汉语拼音的人,都一定会轻松学会押韵,只要了解这里面的要求就好了。任何一个汉字的拼音,都有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所谓押韵,就是在指定的位置上,必须使用两个发音上韵母相同的不一样的字。

譬如:光明的“光”和黄颜色的“黄”,从拼音的角度上看,韵母部分的字母都一样。还有“床”与“装”等等,都是一个韵。这些汉字,发音不是阴平就是阳平,是平声同韵。“广”与“逛”,韵母部分也与它们一样,然而这些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字,那么,算不算大家是一个韵呢?

唐朝人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认为,平声的归平声韵,仄声的归仄声韵,各自是不同的韵。如果两个字都是平声或者都是仄声,韵母部分又相同,就可以算是同一个“韵部”的字。作诗的押韵问题,就是在该押韵的地方,都用一个“韵部”里同韵的不同的字。

唐朝人发现,汉语诗中,每句话的每个字,并不需要每个地方都讲究押韵,只需要最后一个字讲究是否押韵就可以了。唐朝之前的古体诗,有的不押韵,有的押仄声韵,有的押平声韵。唐朝人发现并总结,不押韵的,没有押韵的好听,押仄声韵的,没有押平声韵的好听。就是说,最优选择是:在每句话最后一个字上琢磨琢磨,看看怎么押平声。

这种规定,有什么原因吗?好听就是原因,这是艺术实践的总结,不需要讲什么论证。可以说,这个结论,是唐朝人总结一千年诗歌创作经验后的理性升华。所以,唐朝人规定,在格律诗中,每句话最后一个字在格律规定上,可能是规定用平声,可能规定用仄声,需要都押韵吗?唐朝人发现,只有规定用平声的地方,弄好押韵,就可以了,押韵就合格了。

我们看到,押韵问题,对现代人来说,其实根本不是问题,现代汉语各种拼音韵母部分的组合,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共计有35个韵母,只要会拼音,只要看看韵母是不是一样,再分清楚平仄,只押平声韵,就可以了。当然,押韵位置的用字,可以音同但不能字同。

可不可以再简化押韵

知道以上的知识,现代人的押韵问题,可以说已经解决了。

不过问题是,类似“光”、“纲”、“香”三个字的韵母部分分别是“uang”、“ang”、“iang”,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念起来也挺接近的,也挺好听,是不是可以算押韵了呢?还有,南方人有时候鼻音发不出来,“an”和“ang”都差不多,如果作诗押韵的话,这算押韵了呢还是没有呢?

这是一个艺术现当代的实践问题,专家们还在继续研究。当代的诗歌创作新韵派给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建议,他们认为,发音比较相近的字,既然相近,那也算押韵。于是乎,根据是否发音相近的音韵原则,中华诗词学会把35种韵母分成十四组,就是所谓的14个韵部,韵母在同一个组内的汉字,可以在作诗中当做同一个韵部的字,算押韵。

为了区别这些组别,每个组别找了个汉字代表这一组字:“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齐支姑”。为了便于记忆,也有人建议用两句七言韵语来代表14个韵部——“中华诗国开新岁,又谱江涛写玉篇”。这个建议是中华诗词学会于2005年5月颁布的,称作《中华新韵》。

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新韵》本质上也是一种音韵的艺术总结,根据现代普通话发音,把比较近的字放一起。弄十四组的目的,也是供参考的简化办法,让作诗的人参考怎么好听,同时相对35 组韵母又不折腾,方便大家作诗。

既然如此,作诗的人,可不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发音感觉找押韵的感觉呢?这好像没任何问题。因此,从根本而言,对于入门的人来讲,我们根本上不需要记忆任何规定,只需要知道汉语拼音就可以了。

总之,关于音韵的处理,学作诗可以不需要任何新知识,这节课只需要记住三句话:

1. 按现代语讲究音韵。处理平仄和押韵时,能严格按相同韵母的,就争取严格;实在不行的,再按汉语拼音相近原则进行。

2. 一首诗的每句话,只看最后一个字是否需要押韵。如果需要押韵,不能用同一个字。

3. 最后一个字按格律规定的排列组合,规定用仄声的地方,不用管押韵问题;规定用平声的地方,再考虑具体进行押韵。

学作古诗,去学唐朝人对格律诗平仄的排列组合规定,才是需要学习的知识重心。至于平仄的归类、平音的押韵,按现代语发音找感觉就对了。

课后小结

古体诗:没有写作规矩的古诗,好听就可以了,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甚至可以不押韵,大家读起来觉得很艺术,就可以了。

格律诗:有写作规矩的近体诗,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规矩的诗歌。近体诗因为有着写作规范,所以也叫格律诗。格律诗每句话的每个字的发音,有固定的平仄排列组合要求。

平仄:现代汉语四声中的一声、二声,归属平声,其它发音的字,都是仄类的发声。

五言诗:每句话五个字的古诗。

七言诗:每句话七个字的古诗。

绝句:四句话的格律诗。每句话平仄的配合有专门规定,每句话或五字、或七字,即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类。

律诗:八句话的格律诗。每句话平仄的配合有专门规定,每句话或五字、或七字,即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类。

押韵:绝句或律诗,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如果规定为平声,需要用同一个韵的不同的字,这种进一步的固定规定,即押韵。

课后小知识:中华诗词新韵简介

中华诗词学会倡导的中华诗词新韵,韵部划分以普通话为读音依据,以《新华字典》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齐支姑。为了便于记忆,也有人建议用两句七言来代表14个韵部:中华诗国开新岁,又谱江涛写玉篇。

韵部划分标准

韵部划分用“汉语拼音”注音,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母开头的部分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是韵母发音的主部,如ei中的e、iou中的o,称为韵腹;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合称韵身。

有的韵母没有韵头,只有韵身。有的韵母没有韵尾,例如ua中的a是韵腹,就是韵身。从发音角度看,韵身相同的字发音收势相同,读起来和谐统一而押韵。因此韵部划分标准可以说是“同身同韵”。

所谓“同身同韵”,即是将韵身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中华新韵》按照这个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和尺度对音韵进行划分,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当然,考虑到汉语拼音使用英文字母时的具体情况,在判定“同身”时,对个别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用注音字母注音,韵头称为介母,没有韵尾,韵母即是韵身。韵母相同,自然同韵,“同身等韵”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平仄区分原则

每个韵部中发音为阴平、阳平的字,为平声字;发音为上声、去声的字,为仄声字。根据普通话的发音,不再区分入声字。这样,每个韵部实际上自然分成了平声、仄声两个部分。用入声韵的词牌,用新韵时改用仄声。

为了同时使用“平水韵”时方便,一般在每个韵部的后面标出该韵部中平声字中所含的原入声字。仄声部分中的原入声字不再标出。多音字归属——音随意定,韵依音归对于多音字,根据其不同的读音,分别归属于相应的韵部。在使用时,根据该字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确定其读音,从而确定其所属韵部及其平仄划分。

与旧韵关系

创作格律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作者不宜同时混用新旧韵。如果公开发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很必要,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是“宽不碍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