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好呀,小宝宝!
真好啊!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有个小生命正在你的腹中成长,而且你已经有了一个或几个孩子。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挑战,其中又蕴藏着多大的机遇啊!你们家就要迎来一位新成员了。也许这位新成员已经有了存在感,你们会时时说起他/她,常常想着他/她。本书将在你的孕期陪伴你们全家。你们会一同踏上旅程,一周比一周更接近你们的宝贝。与此同时,他/她会从一粒小小的芝麻长成一个西瓜那么大。读了小宝贝从妈妈肚子里写的信,小哥哥、小姐姐们可以近距离体验到肚子里宝宝的成长全过程。这正是本书的魔力所在,因为这是兄弟姐妹之间产生联系的过程。你们将用40周的时间一起为牢固的手足情谊打下基础,而这份亲情将维系一生。
如何更好地使用这本书
本书面向所有家长和所有孩子,不管你们的家庭结构是怎样的。你肚子里的宝宝是男是女,你的大宝是什么性别,你已经有了几个小孩,这些都不重要。文中的称呼都是“爸爸妈妈”,每封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哥哥/亲爱的姐姐”。你大可以自己更改这些称谓,让它更符合你们家的情况!
本书根据怀孕周数分为40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了给妈妈的孕期建议以及该阶段胎宝宝发育情况的背景知识。它也会启发你进行反思。接下来就是一封肚子里的宝宝写给哥哥姐姐们的信。信的语言很简单,不管多大的孩子都能理解。信件之后还附有两个小锦囊,它们可以帮助你们更有创意地进入本周的话题。
第一个锦囊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它通常会鼓励和建议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或自己探索一个问题。
第二个锦囊主要适用于大一点的孩子。它的内容更深入,会分享一些生物学上的知识,促使孩子思考和理解宝宝的成长历程。这个环节还设计了亲子合作的内容。几周以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不管多大,就都能使用这两种锦囊了。
我自己是过来人,所以知道即将生第三胎,前两个孩子又处于不同年龄段的时候,实在是很难应付。所以你在给孩子(们)朗读本书时,要照顾到你的孩子(们)的需求。书里的插图可以帮助你们以新的方式再次体悟宝宝的成长与妈妈身体的变化,还能让你们一起开启激发好奇心的探索之旅,展开亲子间的谈话。
书里的内容是我在做母亲的过程中积攒的个人经历。换句话说,我们的经历不可能一模一样。我分享自己的故事,是希望你能够更接近你自己,给你提供更多灵感,从而获得成长。每个家庭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路要走。
最美的喜悦是期盼
孕期内每周给腹中宝宝的哥哥姐姐们写信的主意,是我在怀二宝的时候想出来的。我想有充足的时间和我的儿子还有肚子里的宝宝一起适应他们的新角色。我认为,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做好准备,可以让孩子的人生开端更加平顺。在我看来,以腹中宝宝的口吻每周给他/她的哥哥姐姐们写信,是一个绝妙的点子,可以帮助大家做好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心理准备。我怀上三宝的时候,就给我的儿子们写了“宝宝来信”,然后把它们编成了这本书。
那时候我的两个儿子天天都要看信箱。一看到有来信,他们就会兴奋地喊:“妈妈,妈妈,宝宝来信啦!”他们三下五除二打开信封,然后我们会一起舒舒服服地窝在沙发里读信。在我怀孕的40周里,和肚子里宝宝一起进行的阅读活动已经成了我们家亲子时间的固定项目。有一回我的二儿子问我:“妈妈,宝宝在肚子里有电脑吗?他/她是怎么写信的?他/她是怎么把这些信打印出来的呢?”我忍不住笑了。儿子的话还有其背后生动的想象力让我高兴了很久。
两个儿子每周都在期待着宝宝的来信。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问,下一封信什么时候才来呀?每收到一封信,他们对宝宝的期盼就增长一分。见证这个过程的感觉妙不可言。要是你读到这里想起了孩子闪闪发光、满是活力与期盼的眼神,你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当他们的小弟弟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到这个家以后,当他们头一回站在他的小床边,又是惊讶又是虔诚地望着他时,这份活力与期盼就转变成了纯纯的爱。我永远忘不了生命中的这一刻,直到今天,想起此情此景,我的泪水还是会因为感动和谦卑而涌入眼眶。现在我们把这些信收藏在一个文件夹里,时不时把它们翻出来,一起读一读,共同回忆小儿子还在我肚子里时的情景。对我们家来说,我们从这些信件里获益良多,它们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见证生命的奇迹
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写的很多信都涉及生物学的话题。你们一起阅读这些信的时候,会学到一些生物学知识。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本身和生命的诞生过程更激动人心,更引人入胜了。读信的同时,宝宝的哥哥姐姐们也可以探查自己,一步步认识自己的身体,理解一些复杂的背景知识。这些信还能顺带进行科普,对自己身体的探查又巩固了这些知识。所有感官都会被调动起来,带来独特的体验。
你肚子里的宝宝也和他/她的哥哥姐姐们一样,是一个完美的、有行动能力的个体,已经可以做很多事了。这一点你们都要明白。胎儿会感受到你们的声音和触碰,有触觉和味觉。到一定阶段以后,他/她也会有和你们相似的身体,只不过是袖珍版本。因此你们要和肚子里的宝宝建立联系,要互相认识。举个例子吧,我带着两个儿子一起上产前培训课的时候,去医院的婴儿房里看过新生儿。看到宝宝们不仅仅只会穿着纸尿裤哭闹,还会专注而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他们都惊讶万分。不仅如此,我的两个儿子看着那些小小的宝宝,看得入了迷,还惊叹于他们自己以前竟然也只是这么小小的一个。我们一起从阁楼上把装着他们婴儿时的衣服的纸箱搬下来时,他们把这些小小的衣服拿在手上,很难相信自己以前竟然穿得进去(我也很难相信)。
对新生儿的哥哥姐姐们来说,能够意识到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也像他们的弟弟妹妹一样在同一个子宫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初几个月,是十分有价值的事。本书将伴随孩子们开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它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因为在这条道路上,孩子开始理解自己。
共同的家庭活动
你们可以选一个固定的时间用来朗读宝宝的每周来信。这时候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许你们可以舒舒服服地窝在沙发里读信,或者依偎在自己搭造的“洞穴”里读信,又或者夜里蜷缩在桌子下面打着手电筒读信。发挥一下创意,把周围布置得好看一点,让自己尽可能舒服一点。再犒劳自己一下,读信的时候,在冬天一同享受一杯加奶油的热可可,在夏天一起畅饮清凉的冰茶,何乐而不为呢?这会让你们共同度过珍贵的亲子时光。定期读信会让这项活动成为你家的“家庭仪式”,宝宝出生以后你们也可以继续保留这种仪式。你们一同体验,分享喜悦,然后将回忆珍藏于心,终生难忘。
专注的朗读时间——安住于此时此地
我给自己立下规矩,给孩子们读信的时候绝不让其他事项在脑海里冒出来说:“嘿,我在这,快来解决我。马上!”做家长的我们有无穷无尽的事情要处理,常常是要做的事还没做完,天就黑了,一天已经过去了。这时我们才惊恐万分地发现自己没时间给孩子读信。
你过得好不好,取决于你自己,你也有权允许自己过得好。所以抽出一点时间来,和孩子们一起休息休息吧。抓住眼前这一刻,彻彻底底地享受它。日后回忆起这段高质量的时光时,你将心生欢喜。在我们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烙印的,让我们闪闪发光的,不是我们晾了几件衣服,也不是我们秒回了几封邮件——都不是,而是和孩子相伴的宝贵时光。
你有时会发现自己读信读得不在状态。所以在开始读信之前你要好好想一想,什么事情会妨碍你投入到陪伴孩子的此时此刻中?你还需要什么,才能全身心地安住于此时此地,给予孩子所有的关注?觉察到自己正在想什么、自己刚才把能量用在了什么地方,能够让你获益匪浅。从充满爱意的视角思考“我现在真的在状态吗”,然后对这个问题做出诚实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更加平和地看见与改变自己的状态。
假如让你分心的是手机和不断找你的信息,又或者是别的电子设备,那么就让它们关一会儿机或者把它们放到一边去。如果让你焦躁不安的是没处理完的“待办事项”,那么请有意识地把关注点放在你今天已经完成和解决的事情上。你肯定也已经做完很多事了。想到这里,也许你就能对自己温柔一些,内心也能平静下来,然后投入到朗读时间里去。要是还没做完的家务正朝你呼喊——你为此烦心吗?那就先把家里朗读时要用的区域收拾出来。这些办法都很管用,可以让你和孩子一起真正享受专注的朗读时间。其他的事情可以之后再做。就是现在,就在此刻,毫无保留地和孩子一起度过亲子时光,这就是你应得的。至于其余的事,你大可以问心无愧地暂时搁置那么一小会儿。
欢迎愤怒,欢迎爱
怀三宝的时候我曾问自己,到底能不能给第三个孩子足够的爱。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可能也有类似的怀疑,因为他俩那时候经常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妈妈,等宝宝出生了,你就没时间陪我了,就没那么喜欢我了,我知道的!”这也是我最关注的问题。被爱的感觉,归属的感觉,都是古已有之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概念。对于被集体排除在外的恐惧,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我们要面对这种恐惧,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享有充足的爱。好在我的儿子们都擅长分享而且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对此我十分感恩。所以我们才有可能敞开心扉地讨论他们的疑虑和恐惧。
一说起情绪,我们通常把它们分为“好情绪”和“坏情绪”两类。我们往往对恐惧、担忧、愤怒或敌意的感受是负面的,对这些情绪的评价也同样负面。然而这些情绪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服务于某种需求。它们和喜悦、耐心或爱意一样有存在的权利,所以对这些情绪我们也要表示欢迎!支持和陪伴孩子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有助于让他们学会分辨自己的情绪并与之相处,而不是习惯于压抑和忽视自己的情绪——即便这对我们来说很有挑战性,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它让人难受、完成起来过于艰巨。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让我们了解他(她)的内心活动,有时候是因为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有时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这些都没有关系。这本书将为谈论情绪提供宝贵的契机。
真实地面对情绪,给孩子树立榜样
在情绪问题上,我们成年人有时候是压抑情绪的高手,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我们有时会掩饰自己的情绪。真实地展露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榜样,是非常可贵的。这样孩子就能知道,我们也不是一直都情绪稳定,也会发怒,或者偶尔感到无奈或悲伤。第一次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的真实情绪时可能需要一点勇气。这么做了之后我们就会注意到,孩子是一个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只要我们信任他们的能力,真诚地向他们解释我们内心的感受,他们是能够理解的。在情绪问题上,我们可以做孩子的榜样。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今天心情不好,因为昨天晚上没睡好。多体谅一下我好不好?”这是完全合理的。妈妈在孕期或者坐月子期间,因为荷尔蒙水平的波动,情绪往往会像坐上了过山车一样。这时候她当然可以发发脾气了,其实即使是在平时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就好像一滴滴入两枚卡住的齿轮之间的润滑油。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干脆把孩子们大吼一顿,宣泄出心里郁积的情绪,往往能够让双方重新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情绪本来就是人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观察它们,接纳它们,也可以允许自己发火,不用自责。我们做父母的有权利关爱自己,学着充满爱意地对待自己,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温柔地拥抱自己、拥抱彼此,可以让作为个体和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们获得成长。
一起活动,一起创造
在本书中,孕期内每一周的内容里都有让你们一起动起来的版块。每周的活动内容各不相同,比如一起给美丽的孕肚涂身体乳或者一起玩抚摸孕肚的小游戏。我们人类需要身体接触。进行身体接触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令人感到幸福的荷尔蒙。由此我们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庇护,好像回到了家里。所以我会在书中一次次要求你们互相触碰,就连肚子里的宝宝也要参与进来。这会是一种令所有人都快乐欣喜的美好体验。
我常常注意到,我们的创造力中埋藏着真正的宝藏。在家庭中,你们可以抛开分数和评价,时常进行一些充满艺术性的创造活动。你们可以写作、绘画或做手工。这些活动还能顺便培养较为精细的运动技能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的能力。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本来平时很少画画,然而自从我们开始每周共读宝宝的来信之后,他们都进行了突破自我的尝试。他们画出了想象中宝宝过周岁生日的场景。这让我特别感动。后来小儿子满周岁的时候,我们满怀自豪地把他们的画作找了出来。这段美好的回忆总能让我热泪盈眶。
觉察你的期待与想象
我们经常会想象自己的孩子未来会有怎样的个性,这特别有意思。还在孕期,我们就会设想孩子的性格,尽管肚子里的宝宝连这世上的光亮都还没瞥见过一眼呢。诚实一点,你也许会发现自己也是这样。我们会想:我的孩子会是个运动健将,爱好这种或那种体育项目;他/她会喜欢画画和做手工,性格开朗人缘好。也许你还有些不同的想法,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往往会把这些“我的孩子会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当作确定的信条。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既然你正怀着宝宝,一个小生命正在你体内成长,而且之前你已经把一个或几个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进行这样的思考就尤其宝贵。你要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你认为你已经出生的、即将做哥哥姐姐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你对哥哥姐姐这个角色是否有什么期待?你觉得你肚子里的宝宝是什么样的或者会是什么样的?兄弟姐妹之间将会如何相处?
拿我自己举例,我家二宝出生的时候,有件事让我心中一惊。因为我们自己是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直都很确定自己想要好几个孩子。所以在我们的想象中,兄弟姐妹之间一开始就会相亲相爱,以后要一起玩耍。我从一开始就这样认为!“二胎跟着就来了!”这句话几乎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听也听过十几遍了。我自己就是在多子女家庭里长大的。我的姐姐一直陪在我身边,我们姐妹之间感情很好——甚至这么说都有点轻描淡写了——应该说我们甘苦与共。
因此,一家四口、手足情深的生活图景牢牢地印在我心中。我从来没有考虑到,人没办法挑选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是完全随机的组合,根本不可能自己做主。所以我想都没想过自己的两个儿子可能会处不来,他们可能会相互竞争。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时常想起二宝刚出生的时候,大宝走进医院产房,头一回见到了自己的弟弟,然后说:“他应该回妈妈的肚子里去!”后来我们在各种场景下经常听到类似的话。对于做母亲的我来说,这当然是一道难题。我心中“兄弟姐妹要一起玩耍”的信条也经常让我濒临崩溃。因为大宝和二宝太不一样了,他们可以说完全玩不到一块去。兄弟俩之间的兴趣差异大得不能再大了——一个是运动员,一个是演员。专业文献会把我的观察归纳为:兄弟姐妹会选择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使他们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最小化。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现象与自己的设想相抵触。我之所以会那么震惊,是因为我没有察觉到自己正在用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世界。不要用“我哪里做错了?怎么会这样?”这种问题来折磨自己,这也是我在当妈妈的过程中学到的。这种问题会消耗大量心力与能量,但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还不如检查一下自己正在透过什么样的有色眼镜审视现实。也许你也会发现,摘掉这副眼镜,用另外的眼光看世界的感觉要好得多。
如何处理同胞对抗,如何面对错误
比较和评判可能造成或加强兄弟姐妹间的对抗。比较和评判混在一起,无异于给手足间的竞争火上浇油。就一定要更好、更高、更强吗?“你姐姐四岁就会骑自行车了,而且她画画也比你画得好多了!”这样的话是在同时比较和评判两个孩子。我们经常对孩子说类似的话。在家庭角色的问题上你也要特别小心,比如不要随便说:“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让弟弟先玩!”你可以这样迈出第一步:认真观察自己,感受并反省自己的行为。你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评判?可不可以不要在家里进行评判?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训练,不过每成功一次,你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更有信心。不要去比较,要去看见。我指的是真正的“看见”。比如你可以说:“看得出来,你骑自行车骑得越来越稳了!”这是一种让人产生联结而非分歧的观察。
家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空间,我们在家里想做什么都可以。在这里我们不会受到以绩效为标准的评价,也不必无休无止地精益求精。家庭可以是一个允许犯错的舒适区,它能帮助一个人渡过难关。
你有没有发现,调换一下“错误”(德语FEHLER)这个词的字母顺序,就成了一个新词“助力”(德语HELFER)?即便在引申意义上,错误也是一种助力。对于已经学会认字母的孩子,这是一个宝贵的认识。家庭应该让人体会到,错误也是有益于成长的助力。
本书将为你们不断提供去看见与被看见的契机。互相欣赏,互相鼓劲,由此为坚实的手足之情奠基,这是完全可行的。书中的宝宝来信会增强哥哥姐姐们的自信心,并且不断强调,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样子都是对的。如果做父母的你能够认真观察,少评判,少比较,觉察并反思自己的期待,你就能让孩子在他/她自己的成长空间里深深牢牢地扎根,从而拥有稳定的支点并体会到无条件的爱。同时你还赠予了孩子一双翅膀,让他/她可以自信地探索自己的世界,踏上属于自己的探险之旅。
做交易还是无条件的爱
反思一下,你与孩子交往时是否抱有什么目的?如果有,那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你给孩子读宝宝来信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习惯了,如果做了什么事,就会期待回报。交易的观念,构成了我们行为的基础。我给你点什么,你也回赠我点什么。给予通常与某种条件或期望挂钩。然而对方可能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满足我们的期望。我们也会把这种模式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可是你要清楚地认识到,你不是在菜市场买菜,不可能说,我要两个苹果,付了钱就能得到两个苹果。我们和孩子不是在做交易,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的人际关系。请扪心自问然后如实作答,你是不是经常和孩子“做交易”。“如果我给你读了宝宝来信,你就要自己玩一会儿。”“如果……就……”是做交易的专属表达。要是不这么说,那应该怎么办呢?你首先能做的就是觉察,在某个情境下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正处在交易模式下。要打破这种行为模式相当困难,但打破它的第一步就是觉察它。觉察会让你明白,自己是有选择权的。你想不想继续按照这种模式行事?假如你给孩子读宝宝来信是没有别的要求、没有附加条件的,那这就是无条件的给予:我喜欢给你读宝宝来信,因为我想和你待在一起,因为你对我很重要,因为我看见了你,珍惜你,爱你。当孩子感受到你的心意,你们就有了稳固的情感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你们可以一起为亲子关系添砖加瓦。你和孩子的亲密也会影响到他/她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因为他/她不会把其他孩子视为威胁。他/她不必去争取父母的爱,因为父母的爱有很多,每个孩子都管够!
可以增强你和孩子之间情感纽带的一些事
•安排固定的亲子时间,宝宝出生以后也不变。
•身体接触,而且是非常多、特别频繁的身体接触!
•一起开怀大笑。
•为孩子花时间,给孩子很多爱。
•关闭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
•平等地与孩子交谈。
•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说充满欣赏的话。
•不要用“做交易的思维”和孩子交往。
•把说过的话视觉化,比如进行蜡烛实验(参见书中的第8封信)。
•察觉然后摒弃角色指派和比较。
•允许大孩子重新当一回小宝宝。
•看见、反映并说出情绪。
•做孩子的榜样。
•相互看见,不要相互评判。
这些话对孩子说多少次都不嫌多
•你很珍贵!
•我看见你了,你本来的样子就很好!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喜欢你!
•你可以犯“错误”!“错误”也是“助力”!
•相信你能行!
•有你真好!
•你什么都可以跟我说。
•和你待在一起真好,我很享受!
•我相信你!
•我为你感到骄傲!
•我爱你,你也不用做什么来回报我。
•我信任你!
•不管你做什么,你都是安全的!
•过来,让我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