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新贸易理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状况、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显得越来越脱离现实,并暴露出明显的理论缺陷和矛盾,有的理论甚至已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便试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于是,各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1.3.1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产品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一国出口和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不同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会经历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阶段。少数新产品最先是在技术领先创新的国家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便在国内投入生产。该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会出口到具有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和开发费用,产品要素的密集型表现为技术密集型。
(2)产品成熟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创新产品的企业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国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并扩展国外市场,最好的办法是对国外直接投资。到国外投资,可以利用当地各种廉价资源,降低费用,巩固和扩大市场。这一阶段,技术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产品要素密集型表现为资本密集型。
(3)产品标准化阶段。生产创新产品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技术和产品趋于标准化。企业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于是,原来创新国家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创新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原创新企业要想继续保持技术优势,只有进行新一轮的发明创造。这一阶段,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更少,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然重要,但非熟练劳动大量增加,产品要素密集型也将随之改变。
上述三个阶段,产品要素密集型不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产品所属类型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比较利益,而且这种比较利益将从创新产品生产国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用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来解释美国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变化情况,就会得出下述结论:一开始,美国处于新技术垄断阶段,创新产品不仅在美国销售,而且出口到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随后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开始生产该种创新产品,逐步成为这种创新产品的出口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美国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创新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生产、销售新产品;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国对美国大量出口这种创新产品,美国成为这种创新产品的净进口国,这一产品的生产周期便宣告结束。
1.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内市场对创新的影响,但它仍留下许多问题未能解答,如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小或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仍能成为世界领先者?为什么许多国家的产业并没有如该理论预测的那样失去竞争优势?基于此,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一国兴盛的根本在于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国家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产业经济为突破口,站在产业层次,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是一种从企业层面扩展到国家层面,并兼顾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系统理论。
2.国家竞争机制的六个因素
个别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必然导致国家竞争优势。因此,一国的宏观竞争机制对其是否能取得国家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了对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一个由四个基本决定因素、两个辅助因素构建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如图1-1所示,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由此构成所谓的“波特菱形”或完整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挥作用,同时,该系统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另一项因素的状态。各个因素结合成一个有机体系,共同作用并决定国家的竞争优势。
图1-1 国家竞争优势模型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可以归为下列几大类: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
要素可分成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一般要素和专门要素。靠初级要素获得的竞争优势难以持久,高级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高级要素往往需要长期对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进行投资才能得到。要创造高级要素,创造机构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因此高级要素资源相对稀缺,在全球市场上较难获得。同样,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重要。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能为国家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2)国内需求。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国内买主的结构和买主的性质实现的。不同的国内需求使公司对买方需求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国内市场有三个特征对国家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是讲究、挑剔的买主。如果国内买主是世界上对产品和服务最讲究、最挑剔的买主,那么一个国家的公司便可能获得竞争优势。此外,讲究、挑剔的买主往往会给国内公司施加压力,使其在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方面都建立起高标准。二是前瞻性的买方需求。如果一国的买方需求比其他国家领先,则一国的公司也能获得竞争优势,因为国内领先需求使公司先意识到国际需求的到来。三是国内独立的买主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的规模以及市场饱和的时间也会对一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一个国家的产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就必须拥有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一个国家如果有许多相互联系的有竞争力的产业,该国便很容易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持性产业以下列三种方法为下游产业创造竞争优势: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早、迅速地为国内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不断地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下游产业的创新。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包括企业建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的性质。不同国家的企业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都大不相同。国家优势来自对它们的选择和搭配:一是各个国家由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就不同,适合国家环境、适合产业的竞争优势源泉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二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也都有不同的目标,对经理和雇员有不同的激励机制,一个国家只有在存在不同寻常的投入和努力的产业才能成功,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司有正确和恰当的目标,对经理、雇员有正确的激励机制;三是国内竞争,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其作用机制在于减少外国竞争者的渗透模仿效应和人员交流效应,以促使竞争升级、强化竞争程度,迫使企业走向海外。
(5)机遇。机遇包括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如石油危机时)、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战争等。
(6)政府。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四种决定因素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定教育政策等影响要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产品标准、制定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政府本身也是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大买主)。政府也能以各种方式决定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环境,从而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等。但由于政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四种决定因素的影响实现的,因此它没有被归入决定因素。
上述六种因素中,前四种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其情况如何直接导致国家竞争地位的变化;后两种因素对国家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评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
(1)该理论深化了对要素竞争优势的认识。例如,在要素基础上形成的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要素方面的劣势也能够产生国家竞争优势,要素创造比要素禀赋对于一国的竞争优势来说重要得多。
(2)该理论用贸易和对外投资相结合的思路,来解释一国何以能成为在一个特定产业中成功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国际竞争者的“母国基地”。大多数先前的理论或者只涉及贸易方面,或者只涉及对外投资方面。
(3)该理论强调国内因素对于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国家在决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迈克尔·波特的理论观点弥补了传统理论的不足,对于发展国家竞争优势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总之,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可提供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预测。
1.3.3 需求偏好相似学说
需求偏好相似学说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他用国家之间需求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林德认为,赫-俄理论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适用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
林德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只有当国内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在考虑本国收入水平的条件下,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偏好而生产的,因此该产品较多地出口到偏好和收入与本国相似的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与本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越大。
林德认为,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两国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适应性就越强,贸易关系就越密切。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选择消费品的质量也较低;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选择消费品的质量也较高。因此,人均收入水平影响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影响贸易关系。一国即使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与其他国家收入水平差距较大,该产品也不能成为贸易商品。
需求偏好相似学说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偏好相似学说表明,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2)需求偏好相似学说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特别的意义。
国家间国内需求的构成和层次上的差异对国际贸易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林德尔认为国内需求的动态方面对于一国的贸易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即国内需求形式的国际化表现会深刻影响贸易结构。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某行业具有动态或外在规模经济特征,那么该行业厂商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国内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与效仿为国内供应厂商提供了刺激创新的丰厚土壤。此外,对某个产品门类国内需求的高增长会对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正影响。但是,现实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国收入水平不一定能真实反映需求偏好,决定需求偏好的因素多种多样;即使贸易伙伴国具有相同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偏好,在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要素、技术禀赋和生产工艺不同导致商品与服务的相对价格差异,以及政府对贸易的管制和区域贸易协定,都会导致贸易结构偏离需求偏好相似学说。
1.3.4 产业内贸易学说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学说。
产业内贸易学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提出的,是关于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和特点的理论。格鲁贝尔等人认为,当代国际贸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另一类是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所谓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格鲁贝尔及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同类产品或同一产业生产的产品之间发生贸易关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产品的差异性。同类产品的差异性表现在诸如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有些同质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即使是相同的,但由于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也会被视为有差异产品。这种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心理消费欲望和偏好,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2)厂商追求规模效益的动机。同类产品因产品的差异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获得贸易利益。因为一国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取得比较优势,进而扩大产品出口。由此,产业内部的分工和贸易自然形成。
(3)经济发展水平及需求的重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内差异性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从而产业内部分工越发达,就会产生更多的差异性产品供应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也越高,从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高级化,就会形成对差异性产品的强烈需求。
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人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而相同阶层的人的消费需求是相同或相近的,如富裕的人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贫穷的人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同国家需求的重叠,使得国家之间具有差异性的产品相互出口成为可能。
1.3.5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是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首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在《地理和贸易》和《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等著作中,克鲁格曼基于国际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事实,构建了一种即使没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也会以提高福利为目的而进行贸易的模型。通过描述经济活动集聚的向心力和使经济活动分散的离心力,克鲁格曼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如何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集聚及其微观基础决定因素。
目前,新经济地理学主要包括核心-边缘理论、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和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
1.核心-边缘理论
在新贸易理论的报酬递增说的基础上,克鲁格曼通过离心力和向心力解释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离心力来源于某种固化效应存在而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向心力则主要取决于激励劳动者更接近消费品生产商的“前向联系”以及激励生产者集聚在较大市场的“后向联系”。在运输成本足够低、产品差异性显著和生产规模足够大的前提条件下,“前向”和“后向”关联足以克服非流动性农民产生的离心力,经济将会演化成“中心-外围”模式,即所有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
2.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
克鲁格曼在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多区域模型,将城市定义为被农业腹地包围的制造业集中地,并且抽象为空间结构均衡的等距离分布的集聚点。藤田昌久(Fujita Masahisa)和克鲁格曼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中心城市的存在来自前向和后向联系的作用,他们发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腹地外部延伸并且远离中心城区,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城市。一旦城市的数目变得足够多,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相对力量的存在,城市规模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往往保持大体固定水平。随着农业、工业运输成本的相对下降,则可能最终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组成的大都市群。
3.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把研究重点从集聚资源转到特定产业的地域集聚,并进一步从产业之间的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来研究产业集聚与贸易。克鲁格曼认为,一方面,产业集聚依赖于在该产业商品上的支出(包括中间投入等商品支出),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恰恰能提供该产业的较大市场,商品生产者则被激励到上游产业区位布局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具有较大规模产业的地区将为最终商品的生产者提供多种中间投入品,降低该产业的最终商品的成本,激励中间产品的生产者在所控制的最大市场内布局生产,而这却恰恰是下游产业。所以,在特定的地域,“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