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先革了这大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不配当总宪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朱翊钧重读了一遍张居正的奏疏,对这句话大为赞同。

“先生这一句话写的好,难的不只是制定适合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将其顺利正确的执行下去。”

执行不到位,再好的经都会被人念歪。

就像修撰《实录》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样,如今的大明官场,各处都存在着人浮于事,公文泛滥却没有实效的问题。

因此,张居正以重申洪武时祖制为借口,制定考成法。

从此以后,六部要做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都要定下一个明确的期限,做成考成簿。

内容抄录两份,一份送到六科,一份给内阁。

六科言官们按照考成簿上的内容稽查六部,内阁负责监察六科。

按照旬、月、季、年为限,定期考核。

如此一来,不需要兼掌吏部或都察院,内阁同样能掌控百官。

比起高拱兼任吏部尚书时处在风口浪尖,遭人嫉恨的情形,这种方式要相对平和隐蔽,不易被人敌视。

用明确的任务指标,使得官员无法推诿。

量化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朱翊钧很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考成法自然不是完美的方案,其要求过于僵硬,很有可能出现“唯指标论”的问题。官员们为了政绩,更加强行向下摊派,违背朝廷的本意。

不过凡事总要有所取舍,不能因噎废食。

他要做的,就是及时关注反馈,加强监管、针对性的做出改进。

张居正提出这个奏疏的时间点也很妙,正处在京察即将结束的这个时间点。

经过月余的官场动荡后,百官思安,都不想在这个时候找麻烦。

否则,张居正可以用京察这个大棒,名正言顺的将反对派赶走。

得到朱翊钧的认可,张居正没有着急颁布考成法,他先是召集诸大绶、王希烈等人,宣布了《实录》的专管专责事宜。

听闻此事,一些平素懒散的翰林们脸色变得惨白。

以后要定期交稿,没办法继续摸鱼了。

面对张居正,众人不敢抱怨,等他离开以后,议论声渐起。

不过在小声抱怨过后,没有人拖延,纷纷开始了编撰工作。

翰林院编修张位苦着脸,回到自己的桌案前。

他查阅旧档,开始提笔蘸墨,嘴里还嘟囔着:“世庙在位几十年,连一本起居注都没有,全靠我们翻找部院的奏章,就算是按期定量的修,要修到猴年马月去……”

等到晚上,张位在宴席上大吐苦水。

于慎行还有心情开玩笑:“愚公移山,总能写完。要我说,还是公望的运气最好,他用编修假回乡后,到现在还没回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非也非也,”赵志皋摇头道,“我等现在是共赴劫难,忍几天就能习惯。等公望回来后,发现史馆大变样,就要一个人苦熬了。”

“哈哈……”

三人加上尚处假期的徐显卿,都是隆庆二年的进士。

他们通过馆选进了翰林院,平日一起编撰《实录》,交情不错。

为先帝修撰《实录》的官员,大多出身翰林,日常不需要负责具体的实际政务,很难被人找出错漏。等到书成之日,还能以此作为功绩升迁受赏,是一项极清贵的工作。

平日史馆管理不严,虽然有考勤之类的制度,但是如同虚设。

想不去的时候,请个假就可以旷工。

待遇好、前景远大、工作还清闲……普通官员想进都没有这个资格。

结果在张居正的革新下,编撰工作有了催命死线,再也不能随意摸鱼。

没有资格编撰《实录》的百官们拍手叫好,觉得这一变动大快人心。

还没等他们高兴几天,就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

内阁发文,首辅张居正推出考成法,将这套管理方法,从修史翰林扩展到京中百官!

原本还看乐子的中低品官员,一下子乐不起来了。

都察院,御史们愤愤不平。

“六科言官,名义上归属我都察院管辖,实际是和我们十三道御史并列的两套监察体系,并称科道。如果按照内阁推出的这套考成法,我等岂不是要接受六科的监管?”

“是啊,六科直房在皇城内,距离午门很近。不像我们都察院,官署在这京西的刑部大街,和大理寺、刑部挤在一起。都是言官,凭什么他们要踩在我们头上!”

如今京察余威尚在,众人不敢直接反对张居正,只能去请顶头上司出头。

广西道御史胡涍被推到前面,他面对态度一向温和的葛守礼,鼓起几分勇气:“总宪,监察百官,乃是我们都察院的职责,内阁推行考成法,擅夺监察之权,已经违背了祖制。”

“张居正狼子野心,行事肆无忌惮,还望总宪主持公道!”众人附和。

葛守礼面色不变,看向众人,询问道:“这是大家的意思?”

“正是众意!”

葛守礼点头道:“诸位如果觉得内阁此法不妥,可自行上疏。”

说完,葛守礼便不再理会众人。

这就完了?

众御史面面相觑,胡涍急道:“总宪,我等人言轻微,还望总宪做主,共同签名上疏。”

说着,胡涍拿出一份弹劾奏章,呈给葛守礼。

葛守礼没有接,态度坚决,环视众人:“你等若还记得当年户部的白头疏,就不该来找本宪。”

众人回想起来,当初徐阶联合六部赶走高拱,唯独时任户部的葛守礼拒不签字,无奈之下,户部只好上了一道白头疏。

“御史确实有纠劾百司之责,所以本宪不会阻拦你等。但想要本宪在不想签的奏疏上签字,却是万万不能!”

连葛守礼都不愿上疏反对,众御史只得悻悻散去。

“这个葛守礼,根本不配当总宪!当初看准了高拱受先帝信重,不愿得罪。如今知道张居正风头正盛,只敢当一个缩头乌龟……”

胡涍将小心收好反对考成法的奏疏,在心里将葛守礼痛骂一顿。

骂完后,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