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他是北宋词人中举足轻重的一位,他的词是宋词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柳永柳三变。
然而,翻遍《宋史》,却难找到有关柳永的只言片语。他出身书香世家,也曾奋力入仕,大宋朝的公侯贵卿乃至皇帝,都读过其词,也了解其志向。市井里的情义,俗尘间的生活,都在柳永的词中熠熠生辉。可是那一首首千秋绝调在皇帝和士大夫的眼中,却成了鄙俗之物。
在他们看来,词本就由歌而来,虽然士大夫们也会经常写,但那都是闲来逗闷之物。放眼庙堂,谁会拿词当主事去做呢?柳永却始终抱有一颗热爱词曲歌赋的心。
于是,从年少成名到科场沉沦,再到暮年入仕,这个骨子里浸满了诗意的男子,始终肆意又洒脱地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热爱。
在繁华旖旎的大宋朝,他将笔触伸展到了平民女子的内心世界,这是词史上的突破,也是他内心情感的挥洒。市井间的爱与恨,在他的笔下,于雅俗之间自然流转,行云流水地就走进了人们的心里。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词名愈盛,风尘中的女子们愈是喜欢,士大夫们就愈是鄙夷。柳永的一生都在他人鄙夷的眼光里,但他却不在意那些眼光,踽踽独行在喧哗的尘世里。
他与青楼女子相处的时日里,是否性情浪荡,用情不专?他是否因浮艳之词而得罪仁宗,所以被弃于庙堂之外?有些过于浮艳的词,是否是他在自然状态下倾情而作?他是否词有盛名,而政事不通?他又是否晚年贫病交加,甚至死后都是风尘女子们出资下葬?
或者有的人会说,是的,这就是柳永啊。这便是正史中没有记录所造成的结果,这样在流传中被误解的柳永,更令人多了几分感慨。
以上的疑问和市井流传,不能说是空穴来风,但是经过仔细查证就会了解,这些说法,原来真的只是流言。究其源头,是因背后的故事多被断章取义、迎合低级趣味所致。待知晓真相后,往往使人掩卷叹息,眼前只浮现出白衣卿相傲岸而孤独的身影。
然而,柳永又是不孤独的。情感中有红颜倾心交付;暮年入仕也曾治理一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直到生命逝去了,还有那些美丽的烟花女子为他送行,年年前去祭悼。这样看来,他又是不寂寞的。
而那些美丽的女子,也始终有个人在为她们叹息,给她们同情,那个人就是才学高绝的柳七郎。他与她们身处不同阶层,但他全然不顾世俗的眼光,毫不保留地写意着她们的情爱悲忧。这世间,一些关注,可以使人展颜;一些抚慰,可以令人燃起希望;而一些温暖,足可以让人铭记一生。
关于柳永的生平事迹,多是整理宋人笔记和柳永词而来。本书力求给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