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山里当大王
这一日,沛县来了一位特殊的贵客,一个叫作吕公的老头搬到了沛县,据说还是县令的好朋友。
再一打听,这位吕公是名门望族,家里有钱又有地位,原本住在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单县),因为无意间得罪了当地的黑社会,担心自己被报复,这才带着一家老小搬到了好朋友的地盘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县令自然很开心,专门摆了一桌酒席为好朋友接风洗尘,还广发邀请函,请全县有头有脸的人都来捧场。一听是县令大人的朋友,自然少不了人前来拉关系套近乎。
刘邦没有收到邀请函,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资格。
一般人碰到这种事,估计心里抱怨几句,也就过去了,可刘邦不是一般人,具体来说,他比一般人的脸皮要厚。
此处需要划重点,脸皮厚是刘邦的一大特点,为他创造了人生许多关键的机会。
然而,吕公的酒席可不是白吃的,就和今天的风俗一样,到别人家贺喜吃饭,是要交份子钱的,古代也不例外。县令还专门立了一条规矩:份子钱满一千的坐正厅,不够一千的都坐在廊下。
看到门口迎客的是自己的好朋友萧何,刘邦心中立马有了一个主意。就在客人差不多到齐时,门口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一万!
一听这话,吕公当场就震惊了,什么人这么大口气,出手这么大方?他连忙起身,到门口亲自迎接贵客。
刚出了厅堂,就见一位鼻梁高挺、貌有龙相、颔下留有一副五绺长须的中年汉子面带自信的微笑向客厅走来,步伐沉稳而有力,目不斜视,身体笔直,头微抬,眼神中充满自信!
吕公乐得都快合不拢嘴了,也不问刘邦是现金还是转账,直接拉着刘邦到了正厅就座。刘邦也毫不怯场,坦然就坐。
吕公不清楚刘邦的底细,在一旁担任司礼的萧何可是知道的,这家伙别说带一万钱了,身上一毛钱都没有,连忙给吕公解释:刘季这小子经常满嘴跑火车,您可千万别当真!
不料,吕公却笑呵呵地摆了摆手,毫不介意,只是盯着刘邦细看,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
刘邦被看得心里有些发毛,心里暗暗嘀咕:这老头不会对我有意思吧?但这种念头也是一闪而逝,他本就脸皮厚,正好没吃午饭,索性甩开了膀子,风卷残云般地狂扫了起来,还不忘跟旁边的客人客气一番:大家都别客气哈,都动动筷子,来来来,多吃点儿!
事实上,吕公盯着刘邦观察,倒没刘邦想得那么不堪,而是在施展一门家传的绝学:相术。
没错,就是相面。《汉书》中说,“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隆准就是高鼻梁,龙颜就是圆眉骨,还配有一把拉风的胡子,这相貌,在古代也算得上是美男子了。
酒席结束后,刘邦酒足饭饱,正准备离开,却被吕公特意留了下来。内宅中,只剩下吕公与刘邦二人,吕公首先开口道:帅哥我也见过不少了,像兄弟你这么帅的,我还是第一回见到。这样吧,我有个闺女,长得还算有几分姿色,你要是不嫌弃,就嫁给你当老婆吧!
刘邦原本只是打算混一顿饭,万万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儿落到自己头上,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还等什么呢?赶紧答应了吧!
看着刘邦离去的身影,隔壁房间的吕夫人走了出来,一脸的不爽:你个死老头子,成天价说咱家闺女将来了不得,肯定得嫁个贵人。人家沛县县令跟你关系这么好,又这么大的官,跟你提亲你都不答应。你倒好,现在要把她嫁给那个无赖啊?你是不是疯了?
不料,吕公连理都懒得理,一句话就给怼了回去: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为何吕公只见了一面,就执意要把女儿许配给刘邦?有人说,史书上不是说了嘛,吕公有一门祖传的绝学,善于相面,他一定是看出了刘邦长相不一般,将来肯定能成大事,所以才决定把女儿嫁给他。
你要是这么想,那可就上当了。
在我看来,吕公之所以中意刘邦,所谓的相面只是个幌子,真实的原因是,吕公初来乍到,他迫切需要在沛县站住脚。从刚才的侧面了解中得知,眼前的这家伙不仅是沛县的派出所所长,而且还是当地的地头蛇,手底下有一帮小弟,黑白两道通吃。如果能跟这家伙攀上关系,那自己在沛县就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唯一的问题在于,此时的刘邦已经四十多岁了,比自己的大女儿足足大十五岁,对于这桩包办婚姻,吕雉能乐意吗?吕公倒是不在意,男人四十一枝花,年龄不是问题!
更何况,刘邦至今没有娶媳妇儿,自己的女儿过去还是正室呢!
就是你了,刘邦!
为了在沛县不受人欺负,吕公后来又给小女儿物色了一个女婿,樊哙!别看樊哙只是一卖狗肉的,他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柔软的心,而且关键时刻沉着冷静,为人豪爽又仗义,是个值得托付的人。有了这两个女婿,吕公在沛县总算是扎下了根。
吕雉嫁给刘邦后,很快给他生下了一儿一女。要说这吕雉也是个贤惠踏实的人,下地种田、烧饭洗衣、奉养老人安排得井井有条。虽然刘邦依然不改本性,好吃懒做,但吕雉没有任何怨言,她把稚嫩的儿女背在竹筐里,在田间挥汗如雨,对丈夫的酒肉朋友亦是大方招待,努力经营着这个小家。刘邦总算感觉到了家的温暖,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什么叫家?屋里有个女人才叫家!
有一次,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地里干活,一个老头路过讨水喝,吕雉给他倒了碗水,又给了他一些吃的。老头心中感激,作为报答,他免费帮吕雉看了面相,赞道:“夫人的面相,真是天下少有的贵人啊!”
吕雉很开心,心想,这老头真会说话,又让老头看看两个孩子。老头看了看男孩,说:夫人您之所以富贵,靠的就是这个孩子啊!又看了看小女儿,说这也是富贵之人。
老头刚走,刘邦就回来了,吕雉便把刚才老头说自己娘仨都是富贵命的话告诉了刘邦。
一听说有这种看相不要钱的好事,当然不能错过啊,刘邦赶忙问这位老头往哪去了,吕后指了一个方向,说应该还没走远。刘邦撒腿就追,追上后,非让老头给自己也看看。
结果老头一看,血压当时就高了:您的夫人和孩子能有富贵命,全是因为您啊,您的命贵不可言!
刘邦一听大喜,向老头道谢:如果真的是这样,将来一定不敢忘记您的鼓励!说完撒丫子跑回家了。
刘邦作为泗水亭长,除了平日里迎来送往、打击罪犯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每年还要拉壮丁为建设大秦帝国添砖加瓦。这不,万里长城、骊山陵、驰道等工程尚未竣工,又一项大型工程上马了。
什么工程?修建阿房宫!
按照嬴政的意思,咸阳城里的宫殿多半是秦孝公时期营建的,如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眼下秦国已经一统天下,升级为秦朝,这相应的标准待遇也得跟上节奏不是?紧接着,嬴政指着咸阳北部的一块地方,给大臣们安排任务:仿照六国宫殿样式,给我再建出一座宫殿来,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阿房宫!
秦朝末年的徭役之繁重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有人统计,当时征发来服兵役和徭役的人力合计约二百万,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5%。而根据湖南出土的里耶秦简记载,这些被征召的苦力仅一年的时间便死亡了七分之一。
很快,远在沛县的刘邦也接到了摊派任务,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一批壮丁到骊山服徭役,具体工作是为秦始皇修建陵墓。
为什么这种施工队的活儿会落到刘邦身上?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秦朝的一项重要制度:“傅籍”,也叫“始傅”。
什么意思呢?秦朝有规定,男子到了十五周岁,就要到政府去登记,这就是“傅籍”,相当于到当地派出所登记户口。登记完户口后,你就变成了“更卒”,每年要当一个月的免费劳动力,自带干粮为帝国修路、治河、开渠、漕运、运输物资。秦王朝的法制非常严苛,在这里生活,说不准哪天就一个不小心,触碰红线犯了法。当然你要是有上造以上爵位,便能以爵抵罪,减轻罪责。
什么?你不服气?刀板面要不要试一下?
刘邦只好挨家挨户上门征丁,诅咒、挨骂、唾沫星子是少不了的,但时间紧任务重,刘邦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完不成任务,那可是要杀头的大罪。
好不容易凑够了人数,又一个难题摆在刘邦面前:路费不够。这么多人,一路上吃喝拉撒,开销可不是个小数目,朝廷还不给报销。见此情景,刘邦的同事们只得给他凑路费,这个掏二百,那个掏三百,唯独萧何比较仗义,一出手就是五百,让刘邦大为感动:老萧,这份恩情我记下了,将来等我发达了,一定报答你!
在准备妥当后,一行人就这样踏上了去往咸阳的路。连年的工程建设,使得民间怨气很大,那些被征调去修长城、修陵墓的一去就是好几年,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指不定哪天小命就交待在那儿了。
刘邦刚一上路,就出现了苦力逃亡的现象,不断有人开小差跑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这还没走几天呢,苦力已经跑了一大半儿了。对刘邦来说,如何处置这种突发状况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如果他不加以制止,等到了骊山,自己的脑袋也该搬家了;
如果他要强行制止,极有可能出现陈胜、吴广起义那样的群体暴动,到那时他能不能保命都很难说。
怎么办?
沉思良久,刘邦做出了他一生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决定。
这一天,刘邦的队伍走到丰邑以西的大泽之中,在路边休息的时候,他特意拿出好酒好肉招待大家,酒足饭饱后,刘邦抹抹嘴,对大伙儿说道:眼下的处境大家也都看见了,这一路上壮丁跑了不少,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大伙儿兄弟一场,我也不难为诸位了,尽管吃饱喝饱,各自逃生去吧!喝完这酒,我也准备跑路了。咱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众人一听,刘老大仁义啊!宁肯自己被通缉也不愿意逼着兄弟们跳火坑,这样的大哥上哪儿找去?剩下的十多个人一想,这家肯定是回不去了,反正自己也没地方去,不如就跟刘老大混吧!好歹还能混碗饭吃。
当场就有十几条汉子心悦诚服,拍着胸脯说愿意跟着刘邦混。刘邦心中很是感动,对大伙儿说道:既然弟兄们信得过我,我也不推脱了,有我刘季一口饭吃,就有大家一碗饭!
刘邦不想过东躲西藏的生活,他家里有老婆,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可现实逼得他只能走上这条路。
沛县肯定是回不去了,带着这么多人,还能去哪儿呢?
对这个问题,刘邦早有准备,他朝不远处的芒砀山一指:此处山高林密,周围沼泽密布,是个藏身的好去处。
十余个人趁着酒意,踏上了去往芒砀山的路。刘邦派了一个小弟到前边去探路,不一会儿,探路的人慌慌张张跑回来,说前边路上有一条大蛇挡路,我们过不去了。
刘邦借着醉意,对那人说道: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是男人就跟我走!说着,拨开众人,大踏步向前。
众人被刘邦这么一激,热血上涌,走了没多远,果然见路中央有条大蛇。刘邦也不客气,拔剑上前,将那条蛇砍成了两半。嗯,今晚有肉吃了。
又走了几里路,刘邦困意上来,找了块大石头,倒头就睡。后面的人经过斩蛇之处,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哭泣,大家很好奇,决定去问个究竟:
老人家,您哭啥啊?
我儿子被人杀了。
谁杀的?
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在这条路上化身为白蛇,可是被赤帝之子斩杀了,我好伤心啊!
这话别说路人不信,就是你听了也不信。其中一个壮汉耐不住性子,对老太太说道:在这儿跟我演戏哪,沙包大的拳头有没有见过呀?
被壮汉这么一吓唬,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
你没有看错,确实是凭空消失了!
众人被吓了一跳,赶紧跑了回来,将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完,心里那叫一个乐!赤帝之子,这不就是说我嘛!很快,剑斩白蛇这一神话故事逐渐流传开来,引得更多的粉丝前来投奔。
从私自放走壮丁这件事上来看,刘邦确实够仗义。他宁肯自己背这个黑锅,也不愿意看着乡亲们去送死,已经表明了他的仁义和大度。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那个在沛县到处蹭吃蹭喝的混混刘邦,也不是那个带着一把剑独自四处游荡的游侠刘邦,而是一个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仁者刘邦。
刘邦虽然跑路了,但俗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被通缉后,吕雉可就惨了,官府将她抓进了监狱。
监狱的生活历来不好过,阴暗潮湿,终日不见阳光,吕雉的日子可想而知。最尴尬的是,这些狱卒们看吕雉长得漂亮,时不时地过去调戏一下,而且做得还很过分。女子一旦进了监狱,就相当于进了地狱,轻薄之类的举动都是小事,古代可是从来没有人权之说的。
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任敖的狱卒看不下去了,他果断出手,将其中一个浑蛋打了个半死。这下子,沛县监狱里再也没人敢欺负吕雉了。
任敖是官面上的人,虽然与刘邦有些私交,但能让他忍不住出手教训,吕雉所受的侮辱可想而知。
对于任敖的出手相助,吕雉显然一直记在心里,后来她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自己人,将任敖任命为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
这之后,在县办公室主任萧何、监狱长曹参的运作下,吕雉被放了出来,恢复了人身自由。回到家的吕雉没有半句怨言,她心中一直记挂着刘邦,多次跑到芒砀山上给刘邦送衣送饭,无论刘邦躲到哪儿,吕雉每次去都能很快找到他。
刘邦很奇怪,吕雉是怎么找到自己的?
吕雉一脸得意:老公你所在地方,头顶上通常都有一朵七彩祥云,我每次都是循着云气找着你的。
刘邦听完,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段对话很快就传到了其他人耳朵里,沛县子弟皆认为刘邦是真龙天子,纷纷跑到芒砀山入了伙。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刘邦是个搞营销策划的行家,他深知如何通过人为造势来凝聚人心,并运用得恰到好处。
刘邦就这样在芒砀山沉寂下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他在等待,等待着迟迟未到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