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旬过后
一旬之后。
上高县城,城门外。
上高县令刘文举与县丞、主簿在城门口安静站立,眉宇间稍有紧张之感。
“安平兄,都等半天了,要不咱们先找一处地方歇歇?”县丞皱着眉头,对着一旁的县令说道。
刘文举缓缓摇头,沉声道:“再等等,我让衙役去探查了,待会儿就有消息。”
县令不愿歇息,县丞与主簿自然不敢歇着,只得呆在原地等候。
时间缓缓流逝,大约过了半刻钟的功夫,一位衙役骑着骡子从远处飞奔而来。
“县尊,两位老爷,张夫子的车马距离县城还有一刻钟的功夫。”衙役从骡子上下来,对着三人拱手行礼。
刘文举听着距离不远,赶忙又整理了一遍衣冠,然后紧张的看着远处。
县丞和主簿分别站在刘文举的两侧,也都是一个表情,等候着张夫子的到来。
一刻钟过后,几辆马车从远方缓缓驶来。
县令刘文举调整了一下表情,而后面带微笑的向着马车走去。
“学生刘文举见过张夫子!”
刘文举站在马车前面,口称学生,态度谦卑。县丞和主簿也一同向着马车行礼,很是恭敬。
直到三人行完礼后,张夫子这才从马车出来,而后对着三人略微欠身。
“文举客气了,我早已乞假归乡,不担官职,可当不得你们如此大礼!”
这位张夫子便是复社张溥,他从白鹿洞书院讲学完之后,就一路向着上高县赶来,一路上根本没有歇息。
本来他是不打算通知这位上高县令的,但是这位上高县令却是复社士子,与张溥也算的上有师生情谊,张溥倒也不好意思不见。
三人自然知道张夫子这是在假客气,即便张夫子现在没有官职,但就凭借他的身份,在这上高县也没人胆敢忽视。
刘文举又朝着张溥深深行礼道:“我受老师教导之恩,又岂敢不执弟子执礼!”
对于刘文举说的这些话,张溥很是受用。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将刘文举扶起。
一行人在刘文举的带领下,向着县衙走去。
县衙后堂。
张溥几人坐定,刘文举几位上高县官陪坐在一旁。
“文举,最近可听闻有一伙儿士子来你上高县?”
“士子?”刘文举摇摇头,回道:“倒是不曾听闻有外地士子来我上高县,老师若是想找人的话,我现在就派人去找。”
张溥呵呵一笑,道:“倒是不必派人去找,那人应该就在蒙山镇。”
“老师此来,是为了此人?”刘文举疑惑道。
张溥点点头,而后要来了纸笔,沉思片刻,在纸上写起字来。
“你派人去蒙山镇,找到那些士子,而后将这封信交给章权。”张溥将写好的信件递给了刘文举,面色之间稍显郑重。
刘文举不敢大意,恭敬接过,只不过面上还是有些疑惑。
“老师,这章权是谁,怎么能让老师如此看重,居然还亲自为其写信。”
他这一问,张溥顿时面色一沉。
张采见状,只得在一旁轻声解释起来:“这章权便是南康小夫子,和天如有些……学问之争。”
瑞州府虽说是个小府,但却离南康府不远。
百姓们虽说并未听到南康小夫子的名头,但作为上高县令,刘文举自然知道这南康小夫子究竟是何人。
他居然也来了上高县
刘文举心中暗惊,这上高县不过是个小小的下县,人口还不足十万,怎么能同时引来张溥和南康小夫子两人。
“老师,我这就派人去送!”
知道这信件是送给南康小夫子的后,刘文举也不敢轻视,自己亲自找了一个靠谱的衙役,严令必须亲手将信件交到章权手中。
将信件送出后,刘文举不免好奇,他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师,这南康小夫子怎么会跑到我上高县来?”
张溥冷哼一声,道:“我怎知他想干什么,你想知道,自可亲自问他去。”
陪坐的县丞和主簿吞咽着口水,紧张的看着刘文举的表情。
在这上高县可从来没人敢这样和刘文举说话。
看着刘文举连连欠身,向着张溥道歉的模样,县丞和主簿两人差点惊掉了下巴。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位上高县令吗?
难道这就是大儒的压迫感?一句话就能让县尊服软!
其实单靠着大儒的身份,张溥还真不一定有如此气派,但他同时还是士林领袖,是复社数千士子之师,他的学生,友人有不少可都有着官身。
对刘文举来说,他尊敬的可不是张溥老师的身份,也不是他的大儒身份,而是尊敬他背后的影响力,以及背后的势力。
一个小小的县令,对于张溥如今的身份来说,就如同萤火与皓月的区别,差的太多。
气氛一时间倒是有些尴尬起来,也幸好有张采在一旁调和着,没多长时间,张溥脸上的冷冽之色这才慢慢消散。
与此同时,衙役送来的信件也到了章权的手上。
“权哥儿,这信上说啥了?”李公辅好奇的凑在旁边,朝着信件上瞅着。
苏护和秦子安几人也是一脸好奇之色,他们也听说了张溥送信过来了,都想看看信上写了些什么。
章权看完信后,呵呵一笑,将信件递给了几人。
“这张老夫子倒也是个妙人,咱们来上高县,他居然也跟了过来,还让我去上高县城,和他谈一谈新关学。”
“权哥儿,这老夫子不会是辩不过你,想着私下和你和解吧?”李公辅颇有些兴奋的对着章权分析着。
“绝无可能!”
秦子安正色道:“张夫子绝不是那种认输的性格,他年轻的时候还组织过士子暴力抗税,冲击衙门,甚至还纵火烧城,即使现在性格平和了些,也绝无可能会私下和权哥儿和解。”
章权一愣,他还真不知道张溥年轻的时候居然干过这些事!
“我咋感觉这位张老夫子比咱们还要生猛些!”李公辅倒吸一口凉气,冲击衙门,纵火烧城,这事情他想想都害怕!
“自然生猛!”秦子安一叹,道:“如此人物,又岂会轻易服软。”
苏护疑惑道:“那当初张夫子干的那些事,官府没有追究吗?”
秦子安回道:“自然追究了,可参与人数太多,且都是一些有功名的,其中有些士子还名声不浅,官府只得捏着鼻子批评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