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黄金时代:中华民族始祖传说的意涵

第一节 人文始祖:黄帝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始祖及相关记述。从人性的角度而言,人们会关心最初的祖先是谁,他从哪里来?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来说,始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特点,构成文化传统和政治的合法性。《史记》作为全面叙述中国历史的奠基性著作,必须正面回答这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而它也确实这么做了,开篇就是《五帝本纪》,首先讲的便是黄帝,将他立为华夏族的始祖。

这么重要的划时代人物,《史记》是如何描述的?《五帝本纪》说: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这段话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黄帝是少典的儿子。读到这里,我们是不是有点异样的感觉?黄帝的身份是“少典”的儿子。那么,他显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人,为什么不从他爹“少典”讲起呢?世界上第一个人,才能被称作“始祖”吧。大凡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始祖必须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个人。通过这个人,人们要知道属于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为什么属于我们。比如说,西方在讲述人类始祖的时候,会讲《圣经》的故事:上帝亲手用泥土捏出了人,名叫亚当,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埃及、希腊、印度的神话里,人类的始祖也是从神衍生而来的。神创造了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赋予了人在世界上仅次于神的高贵地位,因此人的生命和基本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其次,神高于人,决定了世俗权力的限度:只有神才具有绝对的权威,并拥有真理。世俗权力对此必须怀有敬畏之心,不敢凌驾于神权之上。再次,人类的始祖是神创造的,他之前没有人,他之后都是他的子孙,因此只要他不违反天意,这个始祖就具有相当于神的代言人的权威,具有一定程度的神圣性和绝对性。这三点构成了西方文化的起点。

和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民族的始祖不是神创造的,从一开始就是个人。在世界诞生的神话里面,中国也不存在主宰一切的神。开天辟地的人被称作“盘古”,他也不是神。秦汉以来的民间传说认为盘古生在一个混沌的世界,与天地一同成长:天一日高一丈,地一日厚一丈,盘古也一日长一丈,长了一万八千岁,天变得很高,地变得很深,天地之间的距离变得很大。[1]

大,在中国的计量系统中如何表达呢?例如三、六、九皆有大的含义,“九”更是表达无限之数,所以天地之间高达九万里,《庄子·逍遥游》就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古开天辟地的距离也是九万里。九万里表示的是无限大。盘古撑开天地之后,年老去世,头部化成东岳,腹部化成中岳,左臂化成南岳,右臂化成北岳,腿脚化成西岳,眼泪流成江河,呼吸成风,声音成雷,眼珠成电,高兴则为晴天,发怒便降大雨。

问题是如此神勇的盘古竟然也会死掉。而且,他和凡人一样有爱情,娶了妻子,故有“阴阳”;还生了很多孩子,以至于传说其后人生存于南海,以盘古为姓氏,直到六朝时南海还有盘古庙,祭祀香火旺盛;[2]乃至后人知道其生日为十月十六日。这些说法越补充越活灵活现,而盘古也就越发与凡人无异了。由此可见,中国开天辟地的仍然是人。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什么是人,什么是神?世间所有的人都是人。但是,生前积德行善政、为百姓建立丰功伟绩的人普遍受到景仰,死后获得世人祭祀,就升华为神。民族始祖和开天辟地的人死后,当然被供奉为神。所以,盘古和黄帝生前是人,死后成神;人们永远地缅怀他们,并祈愿他们继续福佑众生,余泽绵长。显然,司马迁要给后人建立的历史传统并不在乎这个人是不是第一个人。由此可以归结出两点:第一,中国人不是神创造出来的,什么人都不具有那种神圣性。第二,既然人不是神创造的,也就不具有绝对性。

神圣性和绝对性不存在,对于世界上所谓“第一个人”的追求便只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不构成重要的文化价值。如此一来,中国文化的传统不能建立在绝对的神性之上,而只能建立在俗世的人文基础上。这一点是我们的文化同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之一,十分重要。

在人与神之间,中国的古人没有找到创造人类始祖的神,却反过来给神找到了来自人类的始祖。这应该是西周以来的观念。因为商朝人是信仰鬼神的,周朝讲的是敬天保民。由此可见,中国的神和西方的神迥然不同,并非主宰一切的绝对存在。

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不会诞生神创造出来的始祖,而必须另辟蹊径,建立起自己的始祖来。而且,还必须说明他能够成为始祖的道理。既然始祖不是自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人,而且这个人是人生出来的,那么黄帝作为“少典之子”就可以成立了。人们关心的不是他到底是不是第一个人,而是他为什么成为始祖?远古时代可以作为始祖的有哪些选择呢?这就不能不追溯到“三皇五帝”了。

按照“三皇五帝”的顺序,在“五帝”之前应该有“三皇”。《史记》将黄帝列为“五帝”之一,那么为什么不选更久远的“三皇”作为始祖呢?

从古史记载追寻“三皇五帝”的踪迹及其传说形成的年代,结果让人惊愕不已。不但“三皇”传说的诞生年代晚于“五帝”传说,而且“三皇”到底是哪三位也说不清楚。

最早记载的“三皇”为天皇、地皇和人皇,其实就源自古代的天、地、人“三才”思想,这在《易经·说卦》中即可见到。司马迁当然了解“三皇”说,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引述李斯的话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泰皇”就是“人皇”。对人类而言,天地的运行只有和人相关才具有意义。所以,天、地、人三者之中须以人为本,故“泰皇最贵”。但是,这里所说的“天皇”和“地皇”都不具有人格,不可能成为人类的始祖。

此后“三皇”逐渐被人所替代,成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或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或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此外还有很多说法,兹不枚举。这些说法形成的年代都在汉晋之间,主要出现于经传纬书。纬书是对儒经的解释,附会神学,多为谶纬占卜之类的内容,其中出现了“三皇”之说。这里最重要的变化是用伟人替代天地之神,完成了“三皇”的人格化改造。由于是个替代的过程,所以产生了各种替代的方案,才出现“三皇”的各种说法,黄帝亦成为其中一说的人选。由此可见“帝”和“皇”之间的混淆。天地存在于人类之前,所以置换后的“三皇”,就只能插在“五帝”之前。但是,从传说形成的过程来看,人格化的“三皇”说是后出现的,从“三皇”到“五帝”的历史根本不存在,而仅仅是后代的一种文化建构。司马迁不采用“三皇”作为华夏族的始祖,秉持的是忠实于历史的立场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在秦朝以前,“五帝”作为上古时代的领袖人物已经成为一种常识。秦朝李斯与众博士讨论秦始皇的帝号时,认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功劳远超上古时代的“五帝”,因此秦始皇的称号中才有了皇帝的“帝”字。从其论述可知,司马迁以“五帝”之一的黄帝作为华夏族的始祖,符合当时士人的共识。

那么“五帝”到底是哪几位呢?《史记·五帝本纪》列出来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左传·昭公十七年》的记载则为黄帝、炎帝、共工、太昊、少昊。“五帝”也和“三皇”一样有各种说法,难以逐一列举。《史记》的说法最根本的要点是什么呢?是串起了一条有内在联系的血缘纽带,也就是说黄帝以后的“四帝”全部是黄帝的后裔。在《左传》的说法里,除了少昊以外,其他都是各方的首长,没有血缘关系,这个说法应该更具有合理性。“五帝”应该是由各方首长组成,反映的正好是华夏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历史,所以各部族的首长就成了我们共同的历史奠基人。

image-047-1

黄帝像 出自《三才图会》

image-047-2

颛顼像 出自《三才图会》

image-047-3

帝喾像 出自《三才图会》

image-047-4

尧像 出自《三才图会》

各地部落首长“五帝”身后被祭祀为神,分别位于东南西北中。这是怎么分布的呢?黄帝居中;苍帝太昊住在东面,亦称作青帝;白帝少昊住在西面;赤帝祝融即炎帝,居住在南面;黑帝颛顼住在北面。《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了宋国是大辰的旧墟,陈国是太昊的旧墟,郑国是祝融的旧墟,卫国是颛顼的旧墟。《左传·定公四年》则记载鲁国是少昊的旧墟。旧墟就是遗址、故址的意思。这些旧墟恰好就是“五帝”的故居。

image-048-1

舜像 出自《三才图会》

这些旧墟和“五帝”所处的方位对比,大多不能对应。比如应该在东方的太昊,其旧墟跑到了南方的陈国,而西方少昊的旧墟则跑到东方的鲁国,南方祝融的旧墟跑到西方的郑国,五个里面就错了三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情况恰好说明“五帝”原来是各地部族的首长,后来各部族融合了,他们被尊为共同的首长。五行理论形成以后,这些平行的首长被编入了五行理论中,分别被安置于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并配上青红白黑黄的颜色,由此构成系统完整的苍帝、赤帝、白帝、黄帝、黑帝“五帝”。因为这是人为编造的,所以同历史遗留下来的旧墟对应不上。上古的地方首长有很多,最终只选出五个,明显是为了迎合五行说。

“五帝”到底是哪几位,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五”这个数字是不能突破的。因为在中国古代的术数体系里,三是天数,五是地数,人适用五三。五三循环的构成在秦朝以前已经很多了。李斯说“五帝”和“三代”不相延续,各治天下。他说的“三代”是“五帝”以后的夏商周三代,正好呈现出五三的变化。[3]孟子讲“三王五霸”[4],也是五三的结构。如前所述,人格化的“三皇”形成以后,只能置于“五帝”之前,这才符合术数的原理。据此可知,“三皇五帝”是后来在术数理论支撑下的产物。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五帝”代表的是上古多民族融合的时代。司马迁不取天、地、人的“三皇”,而取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开启上古史,并以黄帝作为华夏族的始祖,符合社会演进的进程,独具慧眼。

通过这些论述,可知华夏始祖不建立在神的绝对性上,而建立在获得万民拥戴的社会基础之上,故华夏始祖是人文始祖。这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人本主义。

破除了神的绝对性,那么,很多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始祖。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尊为创始者的人物不在少数,如前述开天辟地的盘古,以及炼石补天的女娲、观天察地的伏羲,等等。在这些远古英雄中,司马迁选中黄帝作为华夏族始祖的道理何在?这就不能不讨论成为华夏族始祖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这也构成了此后政治领袖及其政权的合法性根据,并成为古代的政治传统。

首先来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为什么被称作“帝”?“帝”意味着什么?

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注释《史记》时引述《中候敕省图》说:“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亦即认为“帝”代表人品道德,只有德高望重堪与其地位相配者方能称“帝”。他还引用《坤灵图》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5],进一步阐发“德”要堂堂正正,不谋私利,以天下苍生为念。由此可知,所谓“五帝”时代乃“天下为公”,而非“家天下”的时代。

关于“帝”,司马迁问道:布衣匹夫起家之人,其后代能够无缘无故地崛起吗?毫无可能。必须是恩德厚重之人,其子孙才会被百姓立为天帝。先世积下什么厚德呢?为民请命,不管什么暴风骤雨都替百姓遮挡;如果有灾难降临,则替百姓赎命,万死不辞。如此之人方有万世之德,黄帝就是这等人物。

显而易见,成为华夏族始祖的根本条件是为天下民众建立丰功伟绩,积善积德。故中国的政治传统强调民为邦本。司马迁在叙述早期周族崛起的时候,专门讲了公亶父面临戎狄进攻的关头,不忍百姓为其个人权位而牺牲时说:百姓拥立君王是要为他们谋利益。[6]故而自己出走,避难于岐山之下。此举深得民心,遂致四方来归,成就了周族的崛起。这段叙事并不全面,但透露出司马迁对民本主义的强调。

其次,黄帝是怎样一位人物,为何被尊为华夏族始祖呢?

《五帝本纪》称黄帝“生而神灵……成而聪明”。“聪明”后来被进一步捧高为“圣明”,是作为领袖人物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并且有着特定的严格要求。司马迁接下来在《尧本纪》中将其展开,且待后述。

黄帝当时面对的形势非常严峻:神农氏衰败而局面失控,各部族相互征伐,侵害百姓,胡作非为。例如蚩尤部落欺凌弱小,炎帝部落也企图欺压周邻。于是各部族纷纷投向黄帝。黄帝团结本族,充实内功,积极修武,打了几场大胜仗:一是对炎帝部族的阪泉之战,战而胜之;二是联合炎帝部族发动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族。

黄帝安定各部后,开始巡行四方:向东走到海边,登上了丸山(在今山东临朐东北,渤海之滨)、泰山;向西来到崆峒山(也作“空同”“空桐”,在今甘肃平凉西北),登鸡头山(即六盘山,在今宁夏泾源境内);向南一直走到湘江;向北驱逐游牧民族,深入漠北。如果在地图上把黄帝的行迹画出来,就能看出这段记载的意义。从海边一直到崆峒山,从北方草原一直到南边的湘江,包括了中国的中心地域。在此之前的部落首长,不管是盘古、炎帝,或者是神农氏,所据有的地盘都很小,几乎就是一些地方性的部落首长,黄帝则大不相同,开辟了地域更加广袤、部族众多的统一国家,对内建立起更强大的权力中心,对外则平定不服从的部族。

image-051-1

炎帝像 出自《三才图会》

总结黄帝的功绩和政治品德,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结束纷争,恢复社会秩序与安定。体现在三点:1. 神农氏失去对社会的控制,诸侯征战不息,黄帝讨平叛乱。[7]2. 炎帝一族侵凌诸侯,黄帝与之大战于阪泉,制止了恃强凌弱。[8]3. 蚩尤作乱,黄帝率领诸侯与之大战于涿鹿,杀蚩尤。[9]

黄帝的胜利完成了权力转换,取代神农氏,被各部族共同推举为“天子”,称作“黄帝”。

为什么称作“黄帝”呢?原来是根据五行而来的。五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土的颜色为黄色,处于中央的位置。“黄帝”的称号标志着他成为中央的统治者,这成为后来中国皇帝制度的重要象征。

在黄帝事迹的叙述中,司马迁建立起中国古代政治领袖最为根本的条件,那就是除暴安良、顺应民心。这显然是基于人文的条件,而不是由上天命定。这一条构成了中国政治最重要的合法性根源:天下不是一人一姓的天下,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司马迁据此建构起中国历史的传统,给华夏族树立起人文的始祖。

武功最重要的不是扩张,而是给百姓提供社会安定的保证。光凭武功并不足以成为华夏族的始祖。《史记·黄帝本纪》仅有400多字,武功和文治的事迹各占一半,可见发展社会文化和经济何其重要。黄帝的文治功绩如何?

第二,建立制度,顺应天时,发展生产,治国安民。体现在六条:1. 建立国家管理制度,分司设职。2. 祭祀山川神灵,推算历数,以顺天时。3. 选贤任能,安抚四方,治理万民。4. 播种百谷,驯养牲畜。5. 开山凿路,通达各地。6. 制定礼仪,总结治国道理。

这些反映出黄帝是国家各项制度的奠基人,并且取得了天下归顺的成就,被后人颂扬,继承光大,因此是理所当然的始祖人物。

和武功相对应,发展生产,安辑四方,让百姓安居乐业,是中国古代政治领袖的另一条重要的合法性依据。

第三,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黄帝当政期间,呕心沥血谋划国家治理,走遍东西南北,虚心学习,教化百姓利用山川林野,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遵循时令。他还强调一个重要原则,人对于自然应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使得生产长久持续。黄帝为治理国家付出了巨大心血,以至于一生未曾好好享乐过。在此,司马迁给后人树立起政治领袖必须具有的品德,那就是勤政安民,顺应时势。

黄帝在这三个方面成为后世的楷模。有人说他活了111岁,执政100年。也有人说他活了300岁。孔子的优秀学生宰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孔子解释道:“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10]亦即黄帝在世时,百姓享受他的良好治理达百年之久;去世之后,世人敬畏他百年;再后面的人运用他的治国教诲又达百年,所以说他活了三百年。简言之,黄帝治国之道被后世所遵循,永垂不朽。

黄帝所处的年代大致距今4500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城,北方石峁文化遗址发现了面积约425万平方米的古城,南方良渚文化遗址也发现了面积约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城的出现表明已经形成了中心地,再辐射出去控制周边,出现了早期的国家。黄帝代表的正是国家形成的年代。

image-053-1

石峁城址平面分布图

image-053-2

良渚遗址平面分布图

早期国家的形成应该具有的几大要素:第一,要有城;第二,要有文字;第三,要出现金属文明。黄帝时代具备了上述要素:考古上见到了城;发现了早于商代的上古文字;青铜也已经进入中国,人们开始使用铜制工具。中国上古的国家在此时期形成了。司马迁记述的黄帝时代恰好和历史上的国家起源完全吻合,颇有见地。

《史记》还讲到黄帝重视种植五谷,大力发展农业。黍、高粱、小米这些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在黄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在黄帝时代得到了大规模的种植,所以他奠定了一个国家的农业基础。

此外,黄帝特别注重气候星象。中国古人根据天象探索天地运行的道理,产生了对天地的认识,用五行说、《周易》阴阳转化的道理做解释。五行有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东西南北中五方、赤黄青白黑五色等。东西南北环绕中央,其色为黄,属性为土,黄帝恰好居于这个位置,乃华夏族当之无愧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