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起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耿工8寸样品降低亮度

次日一早,研发部结构工程师、研发主管都聚集在小会议室,这是王鹏新定义的流程,每天早上九点半到十点,大家聚集一起,开一个简短小会议。

主要是描述工作,更说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会议由项目工程师廖鹏主持。廖鹏算是王鹏给自己设下的一道防线吧。

会议上,廖鹏会问每个人工作进度并记录。最后,将表格传递给王鹏。

当然,过程中,王鹏会中间过来参与一下。

十点左右,耿工拿着A5本子前往黄董办公室,去的壮烈,应该是对8寸样品能否去除增亮片的事情,耿工是黄董招进来的,估计当时是准备当结构主管发展的,所以,这个样品工作,是老板直接安排的。

“咚咚”

耿工看着办公室的黄董敲了敲门。

黄董看了耿工一眼,点了点头。

“黄董,上次8寸样品去除增亮片的验证,没增亮片还是无法满足客户亮度要求,”耿工开门见山的说道,声音有点小,而且还是一如既往的细腻。这声音注定耿工只能做一个结构工程师。

黄董看着耿工,并没有说什么,或许在等待耿工的下文。

“这些数据是我最近验证的方案数据。”耿工将待过来的A5本子放到黄董办公桌前。

这密密麻麻的数字数据,还是圆珠笔写的,应该没几个人有耐心的看完,耿工挺为难黄董的。

黄董只是翻了翻,很快就翻完了半本数据,说道:“都做过什么验证方案?”

“白膜更换材质为三林的材质。”

“反射更换材质为三林的材质。”

“LED使用了现有供应商最高亮度的档位。”

“增光膜也换了三种搭配材质。”

“亮度都低于400min,最高亮度能到396min。”耿工说道,声音像蚊子声,嗡嗡……

其实耿工每种验证都做了三个样品,而每个样品的亮度数据,他都如实的记录了。所以,才造就了半本A5本子的数据记录。当然,他也实际计算了玻璃的透过率。

做工程师的,他们都有些思路,他们会自以为的别人能看懂,并理解其思路,但是,实际上,局外人哪有这么多时间,关注一个孤燥复杂的工作,都只在乎个结论罢了。

老板关注这个,也只可能是产品报价出了异常,出样材料成本超出了报价成本。所以,需要一个下属,想办法对这个有个交代。

中启科技的样品报价一直是个谜吧,因为黄董早早的就将工厂的地皮买了,所以,产品报价成本就可以省去厂房房租费用,这厂房一个月至少估计也要个三十万吧。

反正,产品报价现在不经过研发部门,以往可能会经过丁总吧。

但一个增亮片,要几块钱了,成本就核不下来了。

当然,可能老板只想要一个能顺其心意,沟通客户,能省去增亮片的结构工程师。

耿工拿着A5本子,离开了办公室,经过肖耀威桌旁,对肖耀威苦笑了下。估计是想到2015年,在SZ市鑫德有限公司,也是一个7寸的样品,成本要求低价,亮度无法达成。

当时,两个人忙活到了晚上十一点,终于有眉目了。办公室,总经理和老板娘都在焦急等待个结果。

没想到第二天,这有眉目的结果,是个乌龙,反正不管再怎么组装这产品,亮度就是无法达成。

最后,只能耿工承受总经理的骂声了,这样品终究是黄了。那时的肖耀威还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职位呢。

没多久,王鹏被黄董召唤,进了黄董办公室。

“王鹏,肖耀威有个8寸的样品,用了增亮片出样,这成本有点核不下来,你问下他,有没有办法去除增亮片。”黄董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手指在桌面敲着。

耿工的8寸样品,黄董是直接找到耿工聊的,毕竟,合格的耿工,是要成为结构主管的,耿工的年龄也确实大了,跟老板可能有共同语言。肖耀威只是一个结构工程师,黄董有什么事情,肯定是通过王鹏去处理。

王鹏是不知道黄董找耿工8寸样品的事情,

“好的,”王鹏直接应承下来。“这料号我等下跟你确认下。”

“行。”黄董说道。

出了办公室的王鹏,就找到了肖耀威,轻声问道:“肖工,这个样品是你做的吗?”

“是的,这前段时间发行了量产资料。”肖耀威从耿工重新验证8寸样品的亮度,就知道,可能也会找上自己,让自己想办法除去增亮片。

“你看下,有没有办法,不用增亮片,就达到客户亮度要求。”王鹏给出思路要求。

“好,我再去验证下。”其实是没办法的,有办法,耿工也就不会记录半本的A5小本子亮度数据。但是,肖耀威还是应承下来,等下给个最高配置样品,测试下亮度就是了。

来到样品房,肖耀威找到FOGA后,直接就使用高亮增光膜、高亮反射,最高档LDE,组装了两个样品,记录了亮度,亮度确实达不到。

想了想,还是找业务,要么客户降低亮度规格,要么重新送样。结构工程师又不是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必要这么难为自己。

业务经理梁观杰直接告诉肖耀威,这是个外国客户,客户就等接收量产的产品,你们看着整,反正客户的门已经上锁了。

其实,业务哪管这些,只要客户收了样品,下了订单,公司出了货,他就有提成。至于产品客诉,那是品质应该应对的事情。而现在这个,都想直接要客户降低配置,不变成本,这谁的锅呢。

肖耀威也很实诚的告诉王鹏,要么客户降低亮度规格,要么重新送样,问了业务,这个客户是国外客户,不太好操作,结论就是无法去除增亮片。

过了很久,公司实在是抗不住客户追问订单了,肖耀威的这个8寸样品,还是按出样的配置,量产了。

耿工的这个8寸样品,也随后的量产了。但不知道耿工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将增亮片的角度整错了,实际要九十度,他整成了零度。

致使其备料的增亮片无法使用,需要重新备料。

当时的采购经理苏费鹏,直接问耿工:“耿工,你这个8寸增亮片为什么要重新备料?”

耿工:“之前的角度弄错了。”

苏费鹏也只笑了笑,打趣道:“你个叼毛,下次仔细点,新的图纸发给王敏,重新备料下。”

耿工也不知道是太忙,还是没形成自己的做事流程体系,犯这么低的错误。

苏经理,老板心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