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杭白菊
“这就是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古人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千叶玉玲珑。”邵坤元蹲在地头,摘下一朵小菊花递给我,说,“你闻闻。”
我把小菊花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我顿感神清气爽。这就是桐乡人等待了一年的清香啊。
放眼望去,秋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大田里的杭白菊就像盛开的千千万万个小太阳,在灿烂地微笑。
桐乡是杭白菊的原产地,被誉为“中国杭白菊之乡”,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2006年11月21日,桐乡杭白菊申报证明商标获国家商标局公示。2007年1月22日,桐乡杭白菊注册证明商标经过公示,审定期满,核准注册。这标志着桐乡杭白菊具有了原产地证明‘身份证’,这是嘉兴市第一个成功注册的证明商标。”这是《浙江日报》2007年4月19日发布的消息。桐乡市目前无公害杭白菊常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全市年产干花在7000吨左右,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60%、杭白菊总产量的90%以上,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产值超过4亿元。种植杭白菊已成为桐乡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
邵坤元伸出右手在眼前划拉一下,自豪地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以种杭白菊为生。我和吴荣千、李梅冬、沈建霖都是土生土长的桐乡市凤鸣街道新农村村人,从小一块儿长大,我们的血脉里都有杭白菊的基因,汗水里都冒着杭白菊的香气。”
有谁会想到,小小的杭白菊竟会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几度跌宕起伏,依然生生不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央是桐乡。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千米,辖8个镇3个街道,常住人口104.99万。桐乡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曾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的高度肯定。
桐乡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居上海、杭州、苏州“金三角”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沪杭高铁、沪杭高速、申嘉湖高速、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体系发达。桐乡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四季分明,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百花地面、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特别是这几年,桐乡深入推进治水治气、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和“森林桐乡”建设等工作,桐乡濮院毛衫时尚小镇荣登中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榜首,桐乡顺利捧回治水“大禹鼎”,获评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和“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市。
濮院古镇
桐乡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居住,春秋战国时为吴越交界之地,后晋天福三年(938)置崇德县(1958年并入桐乡),明宣德五年(1430)置桐乡县。桐乡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交相辉映。近年来,桐乡先后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市、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摄影之乡、中国排舞之乡、中国文学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新戏剧之乡等荣誉称号。
重农桑,慕文儒,是桐乡几千年历史的两条主线。
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在嘉兴桐乡的石门镇上拐了个120度的大弯,向东流去。石门湾成了千里古运河上的第一湾。
有人说,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而对江南而言,隋朝绝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王朝,因为她成就了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北起北京,南抵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直辖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千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这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开通后便成了当时隋朝调兵运粮的主要渠道。目前,京杭大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桐乡地处江南运河中段,八百里江南运河,流经桐乡境内近百里,占1/10,可以说,桐乡两岸是运河的最大受益地。“运河开通后,桐乡县境即成苏杭孔洞,交通要津,运输繁忙,沿河开始出现聚居的市集,人口迅速增长。唐时石门设了驿站,明宣德五年(1430)置桐乡县。明清时,运河‘两岸比户皆缫丝声’,桐乡已经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桐乡人走南闯北,多半要依赖身边这条大运河。于是,有人赞叹:“有了运河,江南一地的经济,因它而兴;江南一地的风景,也因它而美。”
如果没有运河,桐乡会如何,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运河,不可能有今天的桐乡。所以说,运河是桐乡人的母亲河。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做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桐乡人一直沿着运河走,百转千回,走出了万千气象。他们心里装着运河,运河所承载的不仅是南北运输重任,运河文化、运河精神早已像运河水一样,生成了桐乡基因。运河赋予桐乡人的远不止河水的滋养,还有走向世界的开放胆识和博大胸襟。
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在《辞缘缘堂》一文中写道:“走了五省,经过大小百数十个码头,才知道我的故乡石门湾,真是一个好地方。”
京杭大运河
近年来,通过杭白菊、粮油、水果、蔬菜、食用菌五大主导产业以及农旅融合、数字农业等优质项目,桐乡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农业特色,并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中国县域经济赛道上,桐乡不仅跻身浙江“千亿GDP俱乐部”,还在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上持续领先,十分抢眼。
桐乡人的生意经、致富经就是从运河边上念出来的,是从杭白菊念出来的。
桐乡最早做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人,正是靠卖杭白菊起家的人,他们大多是凤鸣街道(原同福乡)人。
而要了解桐乡做服务区的老板们,必须先到凤鸣街道。这里是他们的大本营、发源地,是梦想起飞的地方。
凤鸣于梧桐树,五代十国时便有凤鸣寺,“梧桐乡”“凤鸣市”演绎了凤栖梧桐的美丽传说,寄托了桐乡人的美好向往。凤鸣市这一小小草市于明代渐渐兴盛起来,成为桐乡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曾经的凤鸣街道,以农业为主,几乎家家户户栽桑养蚕、种植杭白菊,从而催生了一批从事杭白菊营销的生意人。
要追寻杭白菊的历史足迹,探寻桐乡服务区人的基因密码,一定要去凤鸣街道。2021年仲秋的一天上午,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杨国萍科长驾车陪我们去凤鸣街道新农村村。那天下着小雨,越往前走越感觉空气清新,一条笔直宽阔的双向四车道全是柏油路,非一般村级公路可比,两旁是大片大片的桑园。秋风吹拂,透过雨幕看去,广袤的田野荡起层层绿波,倏忽间抖成了一团虚影,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刚到桐乡时,听说新农村村这个名字,还以为他们说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后来才搞清楚,村子就叫这么个名儿,好几十年了,一直没变过。或许是纯粹巧合,或许是早有预见,让人浮想联翩。
我们径直来到同福路118号的凤鸣街道办事处,中共凤鸣街道党委委员邱俊歉意地说:“昨晚台风登陆,街道领导们都去‘前线’了。”随后,他介绍说,“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嘉兴桐乡市凤鸣街道,位于桐乡市中部,如凤凰之一翼伸展于主城区西南。京杭大运河承载着悠悠历史和沧桑岁月,沿街道西侧缓缓流过。凤鸣现域在春秋时属吴疆越界,境内农业历史悠久,杭白菊、晒红烟、蚕茧、小桑苗等均远近闻名,素有中国桑苗之乡、中国杭白菊之乡的美誉。清代,凤鸣属千乘乡、募化乡。2001年10月,灵安镇改称凤鸣街道。2007年10月,同福乡并入凤鸣街道。截至2020年6月,凤鸣街道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即灵安社区、灵安村、长新村、史桥村、桑园村、李家弄村、红旗村、路家园村、环南村、西牛桥村、建胜村、合星村、中群村、联庄村、新农村村。
凤鸣自古人文毓秀,陈垲、李曾伯、蔡开等历史名人诞生于此。
凤鸣先贤辈出,民风淳厚,子子孙孙自然不甘人后。
可以说,无论是桐乡名流,还是凤鸣先贤,他们都是喝着杭白菊长大的,走到哪里就把杭白菊带到哪里,杭白菊的色香味形就被传颂到哪里。杭白菊是桐乡人的幸运神。
我们来到新农村村部,村党委书记王兴标介绍,桐乡在外地做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几个大佬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吴荣千、邵坤元、李梅冬、沈建霖、姜建坤、姜如标、姜如洪……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都和桑苗、菊花缠绕在一起,每年都随着季节的更迭次第生发出来,让这一片土地愈加生机勃勃。
凤鸣街道距原桐乡市区10千米。东连梧桐街道,南接虎啸乡,西沿京杭大运河与羔羊村交界,北邻石门镇。凤鸣街道境内南有六里港,北有牛德金港,中间有青龙、伍龙两河,西傍京杭大运河。320国道和新(新农村)德(德清)公路交会于新农村村。
从320国道转到新(新农村)洲(洲泉)公路往洲泉方向,第一站先到同福。如今,同福乡早已并入凤鸣街道,它作为独立乡的行政建制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可这里的许多人,一开口就是“我们同福乡”。同福,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好在过去的同福乡成了凤鸣街道的一个社区——同福社区,总算是为“有福同享,万福攸同”安放了一个注脚,留下了一点历史遗存。
凤鸣街道素以“百花地面”著称,一年四季,五彩缤纷,春天有金灿灿的油菜花,初夏有绿油油的桑树,秋天有黄澄澄的烟叶,初冬有白如雪的菊花。“一年到头都在桑菊之间绕来绕去,由鸟语花香到春华秋实,花也不当它是花,风景也不当它是风景,日子匆匆地过,丰满而实在。”这就是让人称羡的凤鸣(同福)人家。可见,凤鸣街道除粮食、蚕桑生产外,小桑苗、杭白菊、晒红烟等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桐乡曾经流行一句话:“桑苗之乡的同福人,比别处的农民更辛苦,比别处的人更有智慧,更有市场头脑。”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了一句:“王书记,当年你怎么没有出去做服务区呢?”话刚一出口,我又觉得有些唐突,赶紧补了一句,“人各有志”。
“没关系,其实有好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王书记浅浅一笑,说,“是的,我是1966年生的,与出去做服务区的这些人是同龄人,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知根知底。每个人的路总会有不同,不可能都走在同一条路上。”
王兴标是1998年到新农村村当村支书的,正是这一年,吴荣千、李梅冬、邵坤元、沈建霖他们开始走向服务区。
王兴标在当村支书之前,一直在乡办企业做事。时任乡党委书记找到他,要他回来,到村上干,他并不十分乐意。因为他清楚,新农村村只是名字好听,其实是个典型的贫困村。
新农村村老支书姜甫林告诉我们,他当村支书是在1996年至1998年,那时村上没有一分钱,村里连一个抽水泵都买不起,他只好自己拿出5000元钱才解了燃眉之急。
时年30岁的王兴标“临危受命”,当上了村支书。可他接手的是个烂摊子、穷摊子,村集体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村里集体企业倒闭了,还欠着村民们集资办村企的近百万元款项;农户打工的工资、村干部的工资好多都是打的白条;村里的基础设施差,还要修机埠、水利设施,但买不起水泥,连茶叶都买不起,没钱办事;社会秩序也不稳定。当时,村民对村里意见很大,村干部也没有威信和号召力。
王兴标打定主意,要把村当成家,带着“家里人”好好干。
那时,家家户户都把农田当成“命根子”。王兴标当上村支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村里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并完善村里的农田水利设施,这让村民们找回了对村干部的信心。
1998年,桐乡市实施开挖莲花桥港工程,全市每个村都分摊到了任务。王兴标带领村民们每天奋战在工地上,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以当时同福乡第三名的成绩完成了任务。
新农村村夺得好名次,村民们感到格外振奋。
“好久没有这样扬眉吐气了。”
“以前我们村干什么事都排在最后,这一次的好成绩,让人刮目相看。”
“我们对村干部有了信心,对今后的发展看到了希望。”
王兴标一鼓作气,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劲往一处使,利用村里的土地资源,进行宅基地复垦、村庄整治。这增加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并把土地用来出租,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有了钱,还清了村民们集资的欠款,这让村民们对王兴标充满期待。
2001年,新农村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集体经济仍很薄弱。
种植和加工桑苗、杭白菊、丝绸等是村里人主要的收入来源。吴荣千、李梅冬、邵坤元、沈建霖他们那批人做生意较早,时间相对比较长,算是最早脱贫致富的一批人。
王兴标说:“吴荣千、李梅冬、邵坤元、沈建霖他们进入服务区,既是被逼无奈,又是顺应时代潮流。他们到外面创业不容易,也是在替村上的人探一条新路,闯一条出路。”
王兴标和村干部商量,想为村上办一些实事,便分头出去找吴荣千、邵坤元、李梅冬他们,把村委的想法告诉他们,请他们出钱出力。
找的第一个是浙江大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通公司”),吴荣千、邵坤元二话没说,拿出了20万元。其他做服务区的老板也纷纷出钱,很快便凑了70多万元,把村里的主村道全部硬化了。后来建村部,又是这些老板捐钱65万元,才有了如今这栋漂亮的村部大楼。
凌文杰是1986年出生的新一代新农村村的年轻人,他现任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我小时候天天吃咸菜,经常吃稀饭,总是吃不饱。”他指着门前的村道说,“过去出门就是田埂、泥巴路,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现在村里的路四通八达,全是水泥路、柏油路,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
这时,村部进来一位老人,王兴标介绍,他叫姜和福,是姜如洪的父亲、吴荣千的舅舅。姜和福说,吴荣千、李梅冬、邵坤元、沈建霖他们在320国道边上卖杭白菊,都是租了他的房子。他对那段历史最清楚,最有发言权。
姜和福老人特别健谈,他一说起来,旁边人基本上插不上话。
姜和福说,当年,浙江省杭州市某公司来新农村村考察,就是看中了他家的房子,房子在国道边上,位置好,5间房子一年租金2.5万元。那家公司租下房子专门用来卖杭白菊,收购新农村村及周边的杭白菊进行加工、包装、销售。杭州人聪明,要桐乡人把最好的杭白菊卖给他们。那个时候,桐乡人种杭白菊,却不会经营杭白菊,包装好的杭白菊2两一盒,才卖1.7元,赚的是小钱。杭州人一转手,2两一盒,卖40元。后来,他们又做成香烟一样的包装,5包一条,一条卖200元。这家公司眼光独到,又是独家经营,做批发生意,买得多的几十条,优惠价125元至150元一条,生意好得不得了。
桐乡人一听,简直不敢相信。
新农村村在国道边上也有一排11间的房子,是20世纪初一个广东老板来这里后建的,做家具生意。土地是村里的,合同规定使用8年。那个老板只做了2年,因为行情不行,厂子倒闭了,但按规定不能拆,就留给了村里。
姜和福是跑运输的,有一条机帆船,当年算是村里的有钱人。他常年走南闯北,信息灵通,加上脑子活络,很有商业意识。
那时,新农村村确实穷,连电费都交不起,村里只好向姜和福借了4万元,那是1992年。到了1997年,村里既没钱还给姜和福,还急着用钱。姜和福就再借给村上1万元,并提出把村里国道边上的11间房子租给他,租金从借他的5万元里抵扣。村里想想也只好这样,反正那些房子闲置在那里也是闲置,不如换几个钱先用着。
说起来,这几个人能凑到一块儿而且打得火热,也是有些渊源的。姜和福自己家的5间房子已经出租,又把村里的这些房子改造成门面,然后把11间门面租给别人开小饭馆、理发店,留下3间给吴荣千、邵坤元卖杭白菊。不久,李梅冬、沈建霖也加入进来,一起做杭白菊生意。
吴荣千原先是做羊毛衫生意的,开始搞织造,后来做销售,再后来转行卖杭白菊。
吴荣千、吴荣明是姜和福姐姐的儿子,都是聪明人,勤奋好学,一个学木工,另一个学泥工,原本指望学一门手艺谋生。吴荣明开过丝绸厂,后来也参与到杭白菊的生意里面来了。
每年的深秋至初冬时节,桐乡农村到处白菊盛开,繁花如雪,清香四溢,美不胜收。
菊花,气质高洁,风度儒雅,既是名花,又是名药。
中国人爱菊花,举世无双。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为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
中唐诗人元稹写有一首七绝《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美妙灵动,意趣盎然,可谓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杭白菊是中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品种。杭白菊在中医临床上为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曾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枝,取其花,可以减茶叶之半,茶性苦寒,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若种之成亩,其利是种豆百倍。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摘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早在300多年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不断积累种菊经验,并将白菊作为商品菊进行栽培。
杭白菊
杭白菊又称甘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怀菊,都是国内驰名的茶用菊。杭白菊在每年的10月底开始采摘,具有“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型美”等品质特征。
杭白菊并非杭州特产,而是产在与杭州毗邻的嘉兴桐乡。为什么不叫桐白菊,或者就叫桐菊,却要称作杭白菊呢?这是许多人的疑惑,也是我们的疑惑。
早在民国初年,桐乡的白菊就被当时的茶商销往南洋各国。桐乡本地的菊商从农民手里把晒干的菊花收购进来,然后进行加工和包装,贴上商标和产品说明,最后通过茶商转卖给南洋商人。茶商在所有桐乡出去的白菊花封包上,都贴上“杭州西湖金轮茶庄出品”的字样。其实,“杭州西湖金轮茶庄”是茶商杜撰出来的,借“杭州”出名,果然不同凡响。久而久之,都说这种白菊产于杭州。从此,桐乡的白菊花就被冠上了“杭白菊”的名称。聪明的桐乡人乐得让杭州为自己做广告,自家的白菊销路好,有钱赚,这才是王道。于是,“杭白菊”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张冠李戴的传说早已不重要了,幕后英雄也早已走上前台,重要的是,杭白菊赶上了好时代,产销两旺,给桐乡带来了真金白银。人们能不高兴吗?
从与桐乡人的交谈中,我看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骄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桐乡人把杭白菊生意做到了每一个服务区。那是杭白菊在服务区的重新绽放,是杭白菊的又一个春天。
正如王士杰先生在《水墨乌镇》一书中所述:“发达的商品经济催生了市镇手工业、商贸业的繁荣,而市镇文化也因之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获得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市镇就这样因工而兴、因商而活,就这样冲破了传统社会的僵化和凝固,打破了周边乡村的闭塞和呆滞,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富有开放性和进取性的经济实体,还催生出与之相应的文化‘景观’。”乌镇如是,桐乡亦如是。
“菊花不是草,菊花是个宝。”姜和福笑眯眯地说,“不是我眼光好,而是党的政策好。”
姜和福透露,当年吴荣千的杭白菊厂,他也是入了股的。
我们驱车冒雨来到村后边的320国道,一条双向6车道的崭新国道展现在面前。
姜和福领着我们走到路边一排平房前。他指着马路对面说:“这条国道改造了,新路加宽了许多,村上那边的11间房子也拆了。”
眼前一长排一层的门面,右边5间是姜和福的,1间是理发店、2间是饭店,正开门营业。左手边还有10多间门面,大多都关门歇业了。
姜和福说:“早几年这里门面生意还不错,自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这里的门店就不景气了,陆陆续续关门了。”
是杭白菊成就了桐乡人,还是桐乡人成就了杭白菊?只有桐乡人心里最明白。
正因为深深的菊花情结,邵坤元给自己最初创办的公司取名桐乡市光明杭白菊制品有限公司,2004年又成立了菊韵人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到了2006年,上述两家公司合并,更名为菊韵人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为浙江菊韵人家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菊韵人家公司”),他亲任董事长。“菊韵人家”,一个好有诗意的名字。
在菊韵人家公司总部,邵坤元坦白地说,那个时候啥也不懂。他只记得,那个时候太穷了。因为穷,他高中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1983年,他好不容易考上了凤鸣街道办企业经编厂,要交500元保证金,那笔钱还是他父亲借来的。第二年,邵坤元逮到一个机会,出了趟远门,去湖南常德纺织机械厂参加技术培训。那是个夏天,热得很,他坐火车坐了大约25个小时,实在是太难受了,但一点不觉得苦,因为心里装着梦想。那时的他对外面世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
再后来,邵坤元在乡镇企业干了5年,又在乡土地管理所干了5年,踌躇满志的他似乎找不到存在感,内心一直处在焦灼状态。当地流行一句话:“爷没来头,娘没来头,只有到水泥厂搬石头。”话虽然说得有点粗俗,却是当时桐乡底层人的真实写照。意思是说,家里穷,又没有背景的人,是没有出路的。怎么办?只有靠自己!
不甘于现状又不甘寂寞的人,总是能找到机会的。1993年,邵坤元与一个朋友合伙做羊毛衫生意,两人投资10多万元,邵坤元的几万元本钱也是向别人借的。租了几间房子,买了几台设备,羊毛衫厂就开张了。
20世纪90年代初,嘉兴市洪合镇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羊毛衫专业市场,一跃成为毛衫名镇,桐乡人无中生有的传奇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后来,一部分毛衫生意移到了桐乡濮院镇,那时的桐乡还是小打小闹。再后来,温州人、义乌人都来到濮院,全国各地的信息交会在一起,市场成熟以后,桐乡的羊毛衫生意才形成一定规模。
羊毛衫分旺季、淡季,最差的时候,一件羊毛衫只赚5毛钱。
邵坤元的羊毛衫生意又只做了5年,总算赚了几十万元辛苦钱。
说到这里,邵坤元笑了一下,说:“我创业之初,折腾了几下,竟然都是以5年为一个周期的。”
其实,邵坤元早就想好了:不做羊毛衫,改卖杭白菊。
邵坤元的合作伙伴是吴荣千,两人都是凤鸣街道新农村村人,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志同道合。
1983年,连接桐乡和嘉兴的320国道开通,国道从新农村村穿村而过,给当地带来了许多商机。从那时起,国道边上的小买小卖,便再也没有停歇过。
当地农民顺势把土特产杭白菊拿到国道边叫卖,生意不错。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最早在桐乡新农村村320国道边上卖菊花的,并不是本地人,而是杭州人,他们来到新农村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杭白菊,他们在国道边上租房子、租门面,专门卖本地菊花,生意做得蛮响亮。
吴荣千十六七岁就在同福丝厂当保钳工。头脑灵活的他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当他看到320国道上,旅游大巴非常多,杭州人把杭白菊生意做得那么红火时,他就心动了。心动的还有邵坤元。
邵坤元和吴荣千两个小伙子,每人身上搭一条毛巾,只要有大巴车到来,他俩就跑上去和司机热乎,请他们来喝茶,跟他们聊天,慢慢混熟了,游客来得多了,生意就好了。国道边上摆地摊卖杭白菊的人多了起来,吴荣千和邵坤元便租了间房子做门店,建了个厕所为司机和乘客提供方便。他们一边泡菊花茶给过路司机喝,一边吆喝着卖杭白菊。他们打出的口号是“为过往司机提供方便,免费上厕所,免费喝菊花茶,免费提供开水”。
吴荣千对这段经历从不避讳,早在1999年,还在320国道上卖杭白菊的时候,他就与人合伙办了家杭白菊制品厂。之后,他们又尝试加工胎菊,还特地注册了品牌——蕊菊。他说:“我是靠着卖杭白菊起家的,杭白菊是我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敲门砖’。”
邵坤元说:“杭白菊生意越来越好,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几百辆车停留,有8个交警维持秩序。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个神话。”
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杨国萍科长告诉我们,如今,杭白菊已经跨越两千千米,开在了川西高原的黑水县,成了扶贫路上的致富花。
“马老师,今年白菊的颜色变红了,产量也比去年少了……”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西尔镇麻窝村党支部书记仁青焦虑地说。他正在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马常念视频通话。
“仁青书记,你不要着急,这是正常现象,叶子变红是因为温差过大,叶片老化……”马常念一边安慰对方,一边耐心地讲解。
一朵小小的杭白菊,让马常念和仁青成了老朋友,他们常常通话或视频,谈的最多的就是杭白菊的种植、培育、长势、生产和加工。
对于杭白菊,人们关注的不是审美,而是市场。好像每一个花骨朵都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
麻窝村在海拔2800多米的川西高原上,仁青背后的200多亩杭白菊正迎风绽放,就像白色精灵,让这漫山遍野生机盎然。仁青介绍,以前,麻窝村的土地里种的都是土豆、小麦、青稞等传统农作物,亩均收益只有1500元至2000元。农作物多是村民自家食用,多余的就用来喂牲口,基本不具备变现能力。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农民加工杭白菊
2019年6月,桐乡异地帮扶工作队来到黑水县,给黑水县赠送了6万株优质杭白菊种苗。黑水人听说杭白菊是个好东西,可这江南的小白花在川西高原能成活吗?桐乡派去的专家便手把手地教他们,在不到1亩的地里开始试种。种苗试种成功了,产出约300斤鲜花,上市时间比桐乡杭白菊还早一个多月。
杭白菊在川西高原扎下了根,给了桐乡市与黑水县两地对口协作部门莫大的信心。“我们麻窝村自从改种杭白菊后,村里亩均收益提高到了3000元到4000元。”仁青高兴地说,“杭白菊项目已流转土地340亩,涉及农户160户,每亩有300元的土地流转费,带动农户增收数万元。”
第二年,桐乡又向黑水捐赠了150万株优质杭白菊种苗。麻窝村、黑水村、木日窝村等村的几百户村民都种上了杭白菊,杭白菊在黑水县的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2000多亩。
桐乡市曾多次派出农技骨干团队,教会黑水百姓种植杭白菊,同时用帮扶资金在当地建成高山生态白菊基地和杭白菊加工车间,将微波蒸汽杀青、热气流干燥等新工艺设备带去黑水县,解决加工难题。高山生态白菊基地和杭白菊加工车间已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务工2000余次,实现农民共增收20万元。
黑水县的村民说:“小小杭白菊,已经不仅仅是杯中茶,更是我们生活里的‘致富花’。”
中共黑水县西尔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不仅管种植、管加工,桐乡人还利用他们的市场优势,推动两地企业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在杭白菊项目上,可以说是对我们进行农业全产业链帮扶。”
2020年,黑水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民俗节日——“彩林节”,村民们首次将包装好的高山白菊拿到“彩林节”现场进行推介与销售,每斤最低售价100元。如今,高山白菊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桐乡与黑水正加大合作,意欲将更多的“杭白菊”变身为“高山雪菊”,让桐乡杭白菊托起黑水村民的致富梦。
我很喜欢桐乡作家邹汉明所写的这样一句话:“菊花是盖在江南白净质地上的一方小小邮戳。”如今,这枚邮戳从桐乡出发,已去往全国许多地方,撒下一片新的“百花地面”,于缕缕芳香深处,捧出一个沉甸甸的金秋。
这是杭白菊的传奇,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