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生活琐事
从供电所出来,江屿对林根平感谢一番,提出告辞。
没在乡里多做停留,去乡中心小学接上江夏和吴招娣,给她们买了点小零食,就带着两个妹妹回家了。
小江夏是个皮懒货,才走一小段路就不肯走了,要二哥背。
江屿无法,只好把小不点扛在背上,一路背着她回去。
快到村口时,趴在背上的小江夏挣扎着要下来。
江屿搞不懂她这小脑瓜的脑回路,这都马上到家了,还下来干啥,不是多此一举吗?
江屿上学时可是个好学的乖学生,知道不懂就问。
“这都到家了,你下来做什么?有必要吗?”江屿好奇的问道。
“下来走路啊,当然有必要,不下来,要是一会家里人看见了,妈不得又骂我懒啊,爷爷奶奶最宠二哥,把你累着了,他们以后不得嫌弃我了。哼,二哥真笨。”
江屿简直哭笑不得,这小脑瓜子还挺灵光的,利害得失分析的头头是道,逻辑还很清晰。
就是有力不往正处使,想的全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好在江夏从小就有各种神异表现,江屿都习惯了。
顺势把她放在地上。
江夏抢过书包,往背上一甩,蹦蹦跳跳着往前跑。
一边跑,一边回头不放心的叮嘱。
“二哥,今天我是自己走回来的,不准说漏嘴哈。”
“招娣姐,你也是,要帮我保密呀。”
吴招娣捂着嘴,笑着点头答应了。
江夏见没什么问题后,也不等他们,头也不回一溜烟跑走了。
“小丫头从小就这样,调皮搞怪,都被家里宠坏了。”江屿对吴招娣解释一句。
“没有呀,江夏妹妹很可爱,也很心善呢。”吴招娣笑着,眯着月牙眼看着江夏跑走的方向,眼里透出的全是喜爱。
“怎么样,这几个月在学校还习惯吗?有没有欺负你,课业跟不跟的上?”
江屿回来的后一直在水库忙活,她们在乡里上学又是一周才回来一次,相处的时间都不多,更别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了。
“学校环境很好,同学们对我也很好,很友善。之前有几个男同学过来,江夏来了一趟我们教室,说了你是我哥后,都没敢再来了。”
“就是学业上有点吃力,之前在家里有落下一部分课程,不过我有问老师,现在勉强能跟的上。”
在江家的几个月里,吴招娣慢慢走出心理阴影,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人也自信了不少。
“那就好,换了新环境,不习惯是正常的,慢慢来不要着急,学习上有不懂的就去问,问老师问同学,千万不要怕也不要不懂装懂。”
“等到家了,我去给你找找瑾瑜姐以前的课本,你拿着复习巩固一下以前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年底你瑾瑜姐回来,叫她给你补补课。”
江屿见她在学校过得挺好,放心了,叮嘱几句安抚一下。
“江屿哥,你以前在学校是不是很厉害,我感觉好多男生都很怕你欸?”吴招娣兴致勃勃,好奇的问。
江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想了想还是如实说道:“你屿哥我啊,当年年少不知事,在学校天天打架,是坏学生里最坏的那一个,他们一个个都被我欺负惨了,当然怕我。”
“不过我可没做过欺善凌弱的事,打的都是些该打的恶学生,社会混子也有,反正看不惯的就揍一顿。打多了,他们这些个坏人就老实了,我这应该也算为社会稳定做贡献了。”
江屿为自己辩解一句,尽量美化的高大上伟光正一些。
“我看你在女学生群体里声望最高,好多人都喜欢你,提起来都叫屿哥。”吴招娣双眼放光,像是偷吃腥的猫,好似自己发现了不得了的大秘密。
“那当然,我可从来不欺负女同学,而且只要女生找到我,理由正当,合情合理的情况下,我都会出手帮忙,很多人感激很正常。”
“而且你屿哥长的还那么好看是不是,这在女生里,也是一种优势啊。不过我的心和我的人可是属于你小汐姐姐的,你可别给我闹幺蛾子,玩什么拉红线这一套哈。”
江屿自吹自擂一通,还不忘最后警告吴招娣一下。
“嘻嘻,我要把你说的最后这句话告诉小汐姐姐,看你还得不得瑟。”吴招娣露出小虎牙,手握拳头对江屿示威性的挥了挥。
“你要告就去告呗,反正我脸皮厚,怕什么。倒是你,告诉她后,看你小汐姐姐揍不揍你。”
江屿哈哈大笑,毫不在意。
就这,还想拿捏自己,回去再练十年再来,可能能多坚持几个回合,会败得慢一点。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到家了。
“妈,你快看看大钟,二哥和招娣姐比我迟了十分钟才到家,我今天可是没偷懒,是自己一个人走回来的。”
江屿和招娣刚进门,就见江夏正在对江妈邀功,昂着头,伸着脖子,像只骄傲的白天鹅。
两人相视一笑,哭笑不得,不过都没拆穿丫头的小把戏。
“妈(江妈妈),我们回来了。”叫了人,吴招娣就把江夏抱走,玩去了。
吴招娣现在称呼江妈为“江妈妈),一是为了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区别开,二是因为,她过来时已经十四岁懂事了,直接叫“妈妈”叫不出口。
最开始是叫干妈的,后来自己觉得太生疏,主动改口成了“江妈妈”。
“小屿,事情办的还顺利?”这时,江爷爷从门外走进来。
“很顺利,我根平舅公帮了大忙,他认识供电所的一个副所长,那边很给面子,都按正规程序给办了。”
江屿跟爷爷大致讲述了一遍,今天的办事的过程。
江爷爷听得直点头,笑着说:“你这个舅公还是挺不错的,能力有,也会做人,要是背后有靠山,还能往上走一走,可惜了。”
江屿倒是不以为然,现在这样就挺好,在整个大望乡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强,可以了。
真要升上去,调去县里,没靠山或者靠山不够硬的话,夹着尾巴做人,还不如现在呢。
不过这些话,他也只是在心里想想,没必要往外说出来。
“爷爷,估计最多三天,乡里就会来人。等完工后,我准备给木屋通通风,周围再修整修整,年底就对外开放营业了。”
“这些我一个老头子又不懂,你做主,按你的想法来就成,需要做什么,就在家里吱个声。”
江爷爷聊了几句,放心了,呆了一会就回了自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