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动态Web
1999年1月,信息架构咨询师达西·迪努奇(Darcy DuNucci)发表了一篇题为《碎片化未来》(Fragmented Future)的文章,首次谈及Web 2.0及其定义。她在文中写道:
2014年,奥莱理出版公司(O’Reilly Media)和国际飙媒体(MediaLive)联合举办了第一届Web 2.0会议,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提姆·奥莱理(Tim O’Reilly)分别发表演讲并阐述他们对未来Web的愿景。他们提出了一个革命性概念,即应用程序可以通过Web访问,不再需要安装在本地设备的桌面上。
两位演讲人将这一新愿景与网景公司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具备革命性的潜力。网景公司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够替代传统桌面操作系统的“网络桌面(Webtop)”概念,希望通过它来创建一个Web浏览器,为基于服务器的产品开辟新市场。网景公司最终创建了一款面向用户的软件[16],如此一来,用户就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来推广网络桌面。
与网景公司相反,谷歌则开始提供基于数据的服务。它建立了网络索引,收集大量的网页链接和用户生成的内容,并将其存储在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中。这个数据库一直保持不断更新,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网站链接。
基于前述这些概念,应用程序可以独立于用户的计算机并存储在Web服务器上,如此一来,用户的计算机就可以通过浏览器网络桌面访问这些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摆脱手工编码的目录结构,进而通过动态组合的索引来查找网站。
2006年,《时代》(Time)周刊把“你(You)”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意指匿名贡献了大量用户生成内容的无数网民。在该期封面故事中,列夫·格罗斯曼(Lev Grossman)解释道:
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网站是Web 2.0时代的核心组成部分。具备个性化功能的网站可以根据其产品和服务的内部数据集,对网站的观感进行调整。换句话说,Web 2.0是一个全新的“读写”时代。
WebAppRater. com[17]总结了Web 2.0的关键特点,包括:
·自由信息分类(也称为民间分类法);
·基于Web的应用程序;
·利用Ajax和HTML5等工具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
·用户创建信息,例如产品评论和社交媒体上的帖子;
·群众外包[18];
·内容共享;
·全渠道内容发布。
但是,Web 2.0也存在以下缺点:
·信任易受损,例如当平台意外删除某项功能时,用户可能会感到失望和不信任。
·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导致数据在不同平台间流动变得困难。
·可能会导致金融排斥现象,即内容创作者无法从其创造的价值中获得应有的收益。
相较于早期的Web 1.0,Web 2.0标志着互联网的巨大进步和飞跃。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增长也让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例如数据所有权、隐私、安全和商业等的变革。同时,随着Web 2.0的发展,人们开始引入另一个Web版本的概念,即后来的Web 3概念。Web 3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据信息的电子存储,为互联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范式。这个范式以去中心化、安全、隐私和信任为核心,同时更加关注元宇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