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在碰撞与交融中重读经典
《颜氏家训》写道:“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这句话放到现在,那些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大厦的地基的书中,有几本应该是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著作。
弗洛姆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他开始,精神分析这个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的“最佳模型”[1],在不断加深深度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宽度:在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巨大跨度和广阔平面上,思考如何改变人类每个个体的特征与命运。弗洛姆因此获得了“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
我多年前就读过弗洛姆的四部重要著作。现在部分重读,仍能激起万千思绪,有时候甚至有些恍惚,不太能够清晰地分辨出那些熟悉的思想,到底是来自书本上弗洛姆的文字,还是来自被写入脑海的记忆。如果是后者,就相当于被“洗脑”了,不过被这样智慧的思想“洗脑”之后,便可以抵御被糟粕的东西“洗脑”。这也许是我现在自认为不算“小人”的原因。
经典的作品,也许不再时尚,但其价值永远不会降低。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1941)中提到的人性中的矛盾,仍然在老的和新的社会环境中呈现。他去世之后,人类社会最大的革命性进步是互联网的出现,这既增加了人类的自由,也加强了人类对自由的逃避和对人性的异化。网络中的匿名、非直接接触的特征,使得网民可以肆意呈现他们的自我的反面——在现实中这部分通常是被压抑的,这让“我与我”的距离大增,人格变得更加分裂。这是典型的逃避自由,他们将自己囚禁于分裂的两个自我之间,这两个自我的相互转换耗尽了生命的能量,无力再向外释放价值和创造力。
网络暴力也是当今司空见惯的现象。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内驱力理论包含力比多和攻击性两大驱力,但他的大部分论述都涉及力比多,而较少提到攻击性。弗洛姆弥补了这一缺憾。他对两次世界大战和人类各种破坏性的研究,同样也适用于理解网络暴力。他认为,人的本能中包含的攻击性至少是中性的,而由不健全的社会导致的人类个体的压抑,会产生极具恶意的攻击性行为。一个对世界格局都有着深刻影响的例子是:日本在“二战”战败之前,整个社会结构中只有一个人有独立人格(其实是更高的神格),其他人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这种巨大群体的巨大压抑,导致了他们无恶不作。战败后日本整个社会被彻底改造,神格降为人格,非人拥有了人格,对内和对外的攻击性就大幅度下降了。
日本的变化符合弗洛姆对健全的社会的描述:社会里的个体不是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社会的核心关注点是个人幸福,社会本身不可以凌驾于个人发展之上。我们看到,这跟法西斯主义统治的社会是完全相反的。
弗洛姆影响最大的著作是《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1956)。受他澎湃的创造力激发,我们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艺术。人本身是大自然的产物,当人尝试以大自然的方式创造一种新的存在,这类活动就是艺术。根据这一定义,本能状态下的爱,是大自然的作品,不能算是艺术品;只有每个人类个体,通过不断学习而获得更高级别的爱的能力,才是艺术和艺术品。
当本能的爱和作为艺术的爱同时出现在某一个人身上,那算得上是天人合一的最佳呈现了吧。
我个人满足自恋的方式之一是“得天下好书以序之”,所以这些年写了不少的书序。但是,那些序都是被要求写的,只有这个序,是我主动跟作者说要写的。煜玮以前是我的学生,后来成了我的助教,现在应该算是朋友了。在我众多的优秀学生中,她或许是最耀眼的那一位,证据之一就是现在你拿在手上的这本书。
在心理动力性的视角下,煜玮的书隐含两对张力。一是在传统的偏见中,似乎女性更有资格谈论爱。想象一下远古时代,男人是通过攻击性来间接表达爱的——他们猎杀一些动物带回家让家人大快朵颐,但书写《爱的艺术》的人却是男性,女性成了这门艺术的评论者。二是原著作者是西方精神分析师,解读者是中国精神分析师,考虑到巨大的历史和文化的差异,这样的解读必定充满冲突所导致的兴奋与趣味。
所以,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不成为“小人”。阅读是一所学习爱的艺术的学校,它的毕业证是一个个健康的、有创造力的和有趣的人格。
曾奇峰
2023年7月14日于武汉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