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啦,内在小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无法与原生家庭和解,是我的错吗?

01.一定要和解吗?

我还记得,当年的热播剧《都挺好》在临近结局时,因为剧情争议,口碑大跌。部分网友失望之处在于导演强行“大团圆”:苏大强在患阿尔茨海默病后,恢复了一个父亲和成年人该有的成熟度和责任感,突然就变得不那么讨厌了。随着病情加重、记忆力减退,他已经连人都认不出了,却还记得女儿小时候想买的习题集,这一情节让人大为感动。在苏明玉回老宅贴春联的场景中,还出现了苏明玉小时候被二哥欺负,妈妈哄她的回忆性情节。

苏明玉的原生家庭,由一个重男轻女的母亲、一个懦弱自私的父亲、两个恃宠而骄的哥哥和她自己组成。她的母亲,给儿子做火腿加鸡蛋,却让女儿只能吃泡饭;为了两个儿子读书、结婚,能毫不犹豫地卖房,却连一本复习资料都舍不得给女儿买,甚至为了省钱逼着女儿念师范,让她放弃考清华。而父亲呢?他不仅毫无作为,十分冷漠,还在母亲离世后开始“放飞自我”“作天作地”,搅得儿女不得安宁。原生家庭对苏明玉造成的伤害尖锐而深远,她内心的恨意在与家人断绝关系时就已表达得淋漓尽致。可是,结局却在各种铺垫中,逐一“洗白”了父亲、哥哥,甚至连已去世的母亲,都得以在温情的记忆中被原谅。

一个热评是:“这样的结局应该叫‘算了吧’,对家庭关系反映得挺真实,但是虎头蛇尾,最终差了一口气,大结局强行和解。”很多人认为,苏明玉不该与家人和解,有些原生家庭和父母不值得和解。最好是女孩远走高飞,独自潇洒,与家人老死不相往来,让曾经伤害她的父母自食其果。不要圆满、不要和解,只图快意恩仇,彼此相忘于江湖。在令人不满的结局和网友脑补的“爽文”结局之间,是弥散在现实中的纠结与冲突。许多与原生家庭有着爱恨情仇的人,长久以来都有一个困惑:我必须要和原生家庭和解吗?必须迫于血缘关系而选择原谅吗?

02.难以磨灭的创伤

传统意义上,我们理解的“和解”,是指在糟糕的、有创伤性的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子女,经历了对父母的愤怒与仇恨,最终选择原谅父母,与父母恢复正常关系的过程。

抖音有个很火的视频,讲的是一个男孩与母亲和解的故事。男孩是学霸,母亲是高管,强势且偏执。小时候,男孩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母亲会逼着他把全部花瓶都打碎,男孩害怕就被骂没出息,接着就是母亲的疯狂殴打;男孩打球撞破了眉骨,鲜血直流,母亲却送奥特曼奖励他的“勇敢”,没有一句关心和怜爱。

一个“慕强”的母亲,将对“强”的渴望和信仰共生给儿子,只肯定“强者特质”,诸如好学、大胆、勇敢,同时又将对弱小的恐惧投射给他,完全无视孩子的柔弱。严重缺乏抱持的结果,一是无法发展出好的心理容器功能,人格结构单薄、不稳定;二是对自己非常苛刻,难以接纳完整的自我,不配得感、无价值感强烈。此为创伤之一。

中学时,男孩交了异性好友,被老师判定为“早恋”,母亲罚他写一万字检讨,写了两遍都没通过,直至他写了“我是一个坏男人,一心就知道想女人”,这份检讨才通过。母亲让他在全家人面前朗读这份检讨,场上还有他最喜欢的奶奶。

先不论男孩是否真正“早恋”,如果获得一个可以共情与交流的好友,对男孩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情感缺口将得到弥补,也是将力比多投向其他异性的重要尝试。可惜被母亲无情地撕碎了:写检讨让他自我否定,还强迫他“自我污名化”。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核心自我形成期,高度自尊、高度敏感,外界的评价极容易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而母亲的惩罚,采用的是“羞辱”这种能量级最高的攻击方式:先让其自我羞辱,再故意创造被他人,乃至被重要客体(奶奶)羞辱的机会,直至原本就脆弱的自体崩溃瓦解。不仅如此,男孩力比多的转移也失败了,当下的情感连接被切断,还被镀上了一层羞耻的底色,这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今后亲密关系的发展。此为创伤之二。

自体破碎且陷入绝望的男孩,在写完第三遍检讨时,也写好了一封遗书,他在遗书中告诉母亲“做你儿子的这段时间里,我生不如死”。但好在写完这封遗书后,男孩想通了。他心怀怨恨,考上北京的大学,顺利留校任教,为自己争了口气,并与母亲断绝了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在写遗书的时候,就把过去的自己“杀死了”,并通过断绝关系的方式,残忍地实现了与母亲的分离。

03.道歉与理解

这个故事最后发生“原谅式”的和解,其实是有一个契机的,这个契机就是姥爷的去世。男孩连夜赶回老家,在太平间门口看到了号啕大哭的母亲,母亲指着姥爷说了这样一番话:“你怎么就死了?你给我站出来!从小你就瞧不起我,你一直说弟弟很棒,总说我不行,骂我一个丫头片子,成绩那么好有什么用。我那么努力、认真,你也没有正眼看过我一次。但我还是买了房子孝顺你,你却说我爱嘚瑟、爱显摆,我从来没有得到过你的肯定,一次都没有。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爱我的儿子,我儿子现在已经跟我断绝关系了,你能把我的儿子还给我吗!”接着母亲情绪激动地一头撞向冰柜,晕了过去。

之所以说这是个契机,是因为它让儿子得以“看见”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母亲:母亲的强势、刻薄、冷血不是天生的,她曾经也是一个在“爱无能”的环境里苦苦挣扎、内心破碎不堪的女孩。这种创伤,正通过父母个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方式发生着代际传递,在家族中以强迫性重复的命运模式,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重演。母亲小时候被姥爷忽视、打压、羞辱,她虽然满心愤恨,却在无意识中完成了对父亲的认同,一边不断发展虚假自体,试图变得更强大、更优秀来证明自己,以赢得父亲的认可;一边继承和发展了这套“心法”,从“受虐者”转变为“施虐者”。男孩在那一刻深刻理解了母亲的痛苦:她不是不爱,而是早已被剥夺了爱的能力,她习得的爱的方式,就是通过“创伤”来产生连接。母亲的苦难,让男孩早已冰冷坚硬的心,突然就软了下来。而另一方面,姥爷的离去,从象征意义上代表着“创伤源头”的切断,对母亲而言,她既失去了自我认同的对象,又失去了仇恨投射的对象,只能独自承受着集中爆发的痛苦和悔恨,以及疯狂的自我攻击。而这也为她的道歉打下了基础。

当儿子出现在面前,失魂落魄的她哽咽着说出了“对不起”,而就是这句宝贵的“对不起”,让男孩感觉胜过一万句“我爱你”。最终男孩原谅了母亲,二人完成了和解。一方真诚的态度,另一方深刻的理解,是“原谅式”和解的必要前提。

04.另一种和解

但这两个前提,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很多父母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觉察到养育子女过程中的失误;而子女也一直在配合父母的“共生性”需求,始终缺乏平等对话的力量,无法与父母进行深度沟通,无法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创伤与痛苦。所以,有时候父母一直处在“执迷不悟”的状态,可能是双方的“合谋”。也有少数人,通过一些残酷和极端的方式,比如与父母撕破脸,甚至断绝关系来完成分化,而父母也可能在这股“黑暗力量”的反弹中,获得反思的机会。但他们依然可能出于对“权威”的自恋性维护,拒绝向子女“低头”,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等了一辈子,都没能等来父母的一句“对不起”,可见这个前提的实现有多难。

另外,子女也未必有机会看见父母的“全貌”,我们没有见证过父母的前半生,对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所知甚少,只知道他们是“这样的人”,而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人”。不懂得也就难以生出慈悯,而慈悯是原谅的基础。

如果无法原谅,该怎么办呢?其实,不原谅也能和解,即与自己和解。第一个阶段的自我和解,关键是“带着伤疤前进”,不让自己再深陷于原生家庭的泥潭之中。当然,这一步是最难的,但也是最值得投入全部精力去发展的部分。把“当下”和“未来”解救出来之后,再来看“过去”。是让那些痛苦的回忆、愤恨的情绪继续缠绕心间、反复咀嚼,还是让现在这个已经有足够力量的自己,穿越层层障碍去拥抱曾经那个受伤的小孩?这个阶段自我和解的关键是基于爱自己的放下与释怀。更高级一些的,可以较好地整合对父母的“爱与恨”,且分别有着对应的表达,比如,可能情感上有些疏离(恨的部分),但是会继续赡养父母(爱的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原谅”的契机会出现,也许一直也等不到这个契机。那就试着接纳这个遗憾吧,毕竟,完成自我和解后,遗憾仅仅是遗憾,最终并不能影响我们下半场人生的兴致与轨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