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离开
赵弘殷实在不想跟着一个弑杀的领导。
没准哪一天,就被莫名其妙的干掉。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现在不答应就会触怒朱温。
这是选择题吗?
不是。
这明明是送命题。
“老三,赵弘殷是自己人,咱们从小可是看着他长大的。”朱全昱指着墙上的一副祝寿词道,“你看,昨天他还写了一副字,给老太太呢?
他还提拔友谅到县衙里做捕快,如果你不来,他就为咱们家改族谱了,人家对咱老朱家,可没亏待过。
你不要喊打喊杀的,行不行?
你的士兵,要是知道你这么对待恩人,谁还给你效命啊?
都给你跑干净。”
朱全昱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朱温。
他以前造皇帝的反,最近造黄巢的反,就怕手下人造他的反,所以总是摆出一副有功就赏,有错就杀的样子。
这也是他妻子要求他必须做到的,慢慢放下了杀心。
朱温装作仔细查看墙上的祝寿词。
赵弘殷可不知道朱温心中所想。
他可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朱温大发善心,放他一条生路。
他之所以要反对朱温,其实是为了跟他套近乎。
“朱三叔,你还记得我小时候,你和朱二叔一起偷锅,说是给我买糖葫芦。
把锅卖了,害得我舅舅对一顿好骂。
还说回来的路上买了弓箭和捕猎工具,也是因为我想去山里打猎才买的。
我替你们顶了大部分的雷,
我可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这是你的主意。
到现在,你还欠着我糖葫芦呢?”
朱温打了个哈哈,笑道:“陈年旧事了,那时候你那么小,倒是很讲义气啊!
既然你不愿意跟我走,就不跟我走吧。
我现在都成节度使了,
我还能跟你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
你也不比我儿子大几岁。
你朱二叔告诉你,你不跟我走,你以后肯定后悔。”
赵弘殷听到能留在砀山县,本应该是很高兴的一件事。
但是他熟悉的人,走的走,死的死,现在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根本没什么可留恋的。
最重要的是:留在砀山县,可培养不出大宋的开国皇帝。
这就像出生点决定命运。
假如你在现代燕京排名第一的小学,有一套学区房,那么孩子只要在班里达到中游水平,就能够上对应的重点初中、高中,在重点高中里还排中游,那么清华北大都有可能进去。
但是如果是在山东河南,每年有100万考生,那么你需要超过99.99万人考的都要好,才能进清华北大。
培养开国皇帝,就只能在权力中心培养,这才有可能让儿子黄袍加身。
一个县令的儿子,手里没有兵,只有十几个捕快。
你就是奋斗一万年,他也当不了开国皇帝。
因为从政和从军,它是两个系统的。
就像冯道,四代十朝元老,历任多朝宰相。
没有当过一代皇帝。
皇位还是要从马上得,有句话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朱温远道而来,真的只是锦衣还乡吗?
他是在抢地盘。
整个砀山县已经是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赵弘殷留在这里真的没什么意义。
赵弘殷见好就收,挑明道:“朱三叔,你误会我了,昨天晚上小侄夜不能寐。
一想到你,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指挥千军万马取敌方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纵横沙场。
我就心向往之,把你当做我心中的偶像。
因此恳请大人。
能让我加入您的军队,为你冲锋陷阵。
哪怕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死得其所。”
朱温看着赵弘殷单薄的身躯,问道:“杀过鸡吗?不,抓过鸡吗?”
“没有!”
“你手无缚鸡之力,还想从军?
不过你有这份心意是好的,
人尽其用,你现在还是要发挥你的长处,
听我大哥说,你在治学、为官方面,很有建树,曾经有两篇口口传颂的精品文章?
这就说明,你适合做谋士啊?
否则,为什么你不写一篇军事方面口口传颂的精品文章呢?”
赵弘殷倒是想写,可是没有一位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父亲啊?
否则,天下所有士兵,都能口口传颂他的精品文章。
精品文章的题目,他都想好了。
《治军,当学我的父亲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话,赵弘殷也只敢在心里吐槽一下,可不敢跟朱温说。
朱温看着赵弘殷没有反驳,知道触动了他的灵魂深处,让赵弘殷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继续道:“你文采好,就先到我身边做一名谋士,给我出谋划策。
我身边老缺知根知底、能干事儿、脑子聪明的读书人了。
带兵打仗的大老粗,外面倒是一大堆。”
赵弘殷能说啥?唯有领命谢恩,“大人厚爱,小侄一定全力以赴。把大人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朱温笑道:“你小子,就会哄我高兴。”
听到几人的说话声,朱老太从里屋走了出来。
他现在的情绪很纠结。
为人父母者,必为子女做长远规划,望子成龙。
现在三儿子有出息回来了,做了节度使,可以说是光耀门楣。
但是二儿子没回来,客死异乡。
朱老太实在高兴不起来。
周围的邻居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一个晚上,300多口人,再加上早上群芳楼的100多人,近500人,都被朱家老三全给杀了。
朱老太在屋里哭了一整夜,醒来之后,房间里有几个和他吵过架的刘崇家家仆,一大早就买着鸡鸭鱼肉,还有对他们来说相对贵重的礼物来探望她,都说后悔,
千错,万错都是他们自己的错,
如果说非要掉脑袋,只掉他们一个人的脑袋,千万别连累家里人。
朱老太不知道:这哪跟哪儿呀?
这话怎么说的。
吵了两句嘴,自己就要把他全家都给杀了。
她一辈子与人为善,哪里做过这种事情?
她的丈夫朱五经,字取自四书五经。
虽然朱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之家,尤其是儿子当了节度使,说书香门第的时候,腰那是要多直,有多直。
所以当知道真实情况后,
她实在没法将以前那个只知道偷鸡摸狗。惹他生气的小儿子,
和现在杀人如麻的节帅,联系在一起。
“老三啊!为娘有些话要对你说。”
“娘,你有话就说吧。”
父亲死的早,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带大他们兄弟三人,作为老小,他是得到母亲最多爱的那个。
“砀山县的乡亲们和我在一起住了一辈子。
除了冯良建和当时不知民间疾苦的官老爷,其他人都是乡里乡亲的,
有些人在你小的时候,还给咱家送米送菜,你可别因为你小时候哪个叔叔阿姨给你拌句嘴,或者和你娘我拌句嘴,就去杀人全家。”
朱温道:“娘,你放心,我肯定不会那样做的。我杀的都是该死的人。”
朱老太正色道:“反正砀山县的人该不该死,我是你娘,我说了算,要不你就把你娘给杀了。”
朱温忙道:“娘,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我都听你的。”
一日之后,砀山县的乡亲们看着浩浩荡荡离开的军队,悬着的心才放下。
原来以为唐朝官吏盘剥百姓,县中豪强巧取豪夺。就够坏的了。
没想到大军过境,才叫真正的寸草不生,才叫真正的血流成河。
赵弘殷、朱老太、朱全昱父子都踏上了前往汴京的路。
刘崇没有跟来,经过这个事儿,他是看明白了。
小富即安,才是最幸福的。
原来他还羡慕冯良建家大业大、野心大,现在他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好好的过日子,踏踏实实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