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连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颜元画画平水患

冀中平原上有一条河,叫潴龙河,流经野、高阳和蠡县等县。博野县地处潴龙河的中上游,河床狭窄,又由于河堤年久失修,河道淤泥阻塞,所以,每到雨季。洪水就会泛滥成灾,多处房屋被冲毁,大片庄稼被淹没,两岸百姓流离失所,深受其害。

康熙皇帝亲政以后,博野县的老百姓们听说他是位有道明君,就纷纷上书,要求地方官员奏明朝廷,彻底治理潴龙河,解除沿岸群众的疾苦,为一方百姓谋求福祉。康熙看过地方官员的奏章,火速下旨给博野知县,责成他务必尽快把潴龙河治理好,使潴龙河沿岸百姓安居乐业,否则,必将严加惩处。博野知县姓朱,叫朱三庸,是顺治年间的进士。他接到朝廷的圣旨,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筹措银两,动员民工,并亲自出马监督治水工程。可惜这朱三庸是陕甘人士,久居干旱之地,对治水一道却是门外汉,只知道垒石夯土筑坝加堤,别的方法一窍不通。哪知堤高赶不上水涨,银子花了无数,水患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夏天一到。潴龙河堤依旧多处决口,两岸平原上处处可见逃荒要饭的人群。老百姓对朱三庸这种劳民伤财的治河办法很不满意,投诉的奏章雪片一样飞向朝廷。

这年农历五月初,小麦已经黄梢,雨季马上就要来临。康熙皇帝再次降旨给朱三庸,说如果今年治河再不见成效,不光你的知县当不成,还要问你个渎职罪名关进大牢。皇帝发了脾气,朱三庸可真着了慌,天天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他连续数次召集士绅保长地方乡贤进行商议。研究治水对策,并带领县丞衙役亲临潴龙河道巡视,可最终也未能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治河办法来。朱三庸着急上火寝食难安,牙也疼了,眼也肿了,舌头生了疮,嘴上长了泡。心里有事思虑过度造成消化不良,肚子也胀了起来。

这一天,朱三庸带病从潴龙河巡视回来,路过一个大集市。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是热闹,把道路堵了个严严实实,朱三庸的轿子过不去。若在以往碰到这种情形,朱三庸会带着人绕道而行。平心而论,朱三庸还是个能够体恤民情的好知县,不愿意扰乱百姓的正常生活,也没有搜刮过百姓。可今天情况有些特殊,这些日子为治水患把个朱三庸闹得焦头烂额,心里正烦。脾气就变得有些暴躁。他见这么多人堵在这里不给自己让路,火气“噌”的一下就蹿了上来,立刻吩咐众衙役上前驱散人群。赶集上庙的百姓们一见如狼似虎的衙役过来。纷纷躲闪,大街上很快腾出一条通道来,朱三庸的轿子这才得以通行。谁知刚走了没几步,就又走不动了,原来有一个人挡住了去路。衙役们上前一看,竟是一位摆摊治病的郎中坐在了路中央。衙役们要把郎中轰走,不料郎中死活不肯,还说听说朱知县得了病,我要在这里给朱知县看病,你们为啥轰我走?衙役无奈,只好向朱三庸报告。朱三庸撩开轿帘一看,发现轿前有位40来岁的汉子坐在路中,左侧竖着一纸条幅:内治膨闷胀饱;右侧也竖着一条幅:外消疮痈疖毒。朱三庸心里一顿。这些疾病的症状我全有啊!这汉子既然敢在这里摆摊给我看病。说不定真有两把刷子。我何不让他瞧一瞧。或许真能妙手回春哩!这样想着,朱三庸就下轿来到郎中面前,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病状。伸出胳膊来让郎中拿脉。不料郎中听完,并不给朱三庸拿脉,而是拿出一个密封的纸包交给朱三庸说:“大人的病根我已知晓。这是我家的祖传秘方。非常灵验,知县大人拿回去后照方服药,定会药到病除。”说完,起身收拾摊子走了。

朱三庸回到县衙打开纸包一看,里面只有一张白纸。上面并排画着三头大肚子肥猪,正在拉屎撒尿。朱三庸奇怪。这叫什么药方?咋能治我的病?他将画正过来倒过去地端详,突然明白了:好个大胆郎中!这是在骂我无能啊!

我姓朱,叫三庸,他就画三只肥猪,而且还拉屎撒尿,这不是说我是不拉人屎撒人尿不干人事的庸才蠢猪吗?这还了得!朱三庸越想越气,就大喊一声:“来人!”门外应声跑来一班衙役。问:“老爷有何吩咐?”朱三庸气狠狠地说:“去,把那个刚才给我看病的郎中抓来!”衙役得令正要去抓人,这时县丞走了进来。县丞是个老学究。见多识广,连忙喊住衙役。随后来到朱三庸面前,说:“大人的药方能让我瞧瞧吗?”朱三庸气呼呼地把那张画有三头大肥猪的画递给县丞,说:“这郎中欺人太甚,竟敢骂我是猪!”

县丞接过画,两只眼目不转睛地盯着上面的三只大肥猪,琢磨来琢磨去,半天没有说话。朱三庸不耐烦地说:“几只拉屎撒尿的猪有啥好看的?你怎么看起来没完了?”话音刚落,县丞忽然把手一拍,笑哈哈地说:“太好了,太好了!“朱三庸听他说太好了,心里更生气了,虎脸说:“这郎中在骂我,你还说太好了,你是什么意思?莫非也想取笑本知县不成?”县丞说:“大人,郎中不是在骂你,而是给咱们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河方案哪!”治河方案?朱三庸不信。猪在拉屎撒尿与治河有什么关系?县丞说:“画上的猪是指潴龙河,不是指你朱知县。拉屎撒尿是让咱们泄水清淤啊!”泄水清淤?朱三庸心里一激灵,从县丞手里抢过画再次仔细端详起来。忽然,他醒悟过来,用力一拍脑门:“对对对!这不是骂我,确实是条治河的好计策啊!平息水患,不能光是被动地加高堤坝,那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泄水清淤、疏浚河道,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水患啊。”找到了“病根”,朱三庸的疾病很快痊愈,精神抖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治河中去了。

由于治河措施得当,汛期来时,虽然潴龙河仍然洪水滔天,但博野县的灾情降到了最低限度。朱三庸因为治水有功受到朝廷嘉奖,并加官进爵升任保定知府。临上任之前,朱三庸托人寻访到给他开出药方的那位郎中,备足了厚礼前去致谢。来到郎中家,才知道郎中原来是个教书先生,名叫颜元,因为不同意朱三庸的治水方案,又得知他苦于治水无方得了病,才假冒郎中进献治水良策。

朱三庸对颜元十分佩服,虔诚地说:“先生虽然不是郎中,但比真正的郎中还医术高明。

你不仅治好了我的病。

还‘治’好了潴龙河的‘病’,我要代表博野县父老乡亲们好好谢谢你才是啊!”颜元摇摇头说:“知县大人言重了。

你不用谢我,我就是博野人,应该为家乡治河献计献策。

倒是我应该感谢你,治河有功,既为博野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又升了官。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说到这里,颜元皱起了眉头:“知县大人没有完全看懂我那张画的意思。画治好了你的病,却没有从根子上‘治’好潴龙河的‘病’。如果你完全理解了那张画的用意,你就是个功德无量的人了。”颜元这番话让朱三庸如坠云雾之中,连忙问:“先生不是让我泄水清淤吗?我就是这样做的。而且成效也很大呀,莫非先生那张画还有别的意思?”颜元说:“如果是光治博野县的水患,我给你画一头猪就足够了,为什么给你画了三头?我的目的是不光博野县要泄水清淤,下游的高阳和蠡县也要同时泄水清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潴龙河的水患。

知县大人,我们上游人得想着下游人啊,你说对吗?”直到这时,朱三庸才真正明白颜元画三头大肥猪的用意。他对颜元的计策和品德佩服得五体投地,信誓旦旦地说:“先生放心。如今高阳、蠡县也已经在我的管辖范围之内,我立即着手在潴龙河下游泄水清淤,彻底驯服这条兴妖作怪的‘潴龙’。”颜元这才高兴地点了点头。

还真让颜元说着了。过去,由于潴龙河下游河道宽阔,灾害不是太重,但今年雨水过大,洪水百年不遇,下游两岸的高阳、蠡县也遭了严重的水灾,当地官员纷纷到知府衙门报告灾情。知府朱三庸除积极筹措银两、粮食赈灾外,还聘请了颜元为治河顾问,对潴龙河的下游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从此,这条兴风作浪的潴龙河就变得乖顺多了,两岸的老百姓也开始安居乐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