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人事又变了
是的,易凌霄豁出去了,不通过医术捞钱,这是底线。
他是亲眼见过洪师傅走投无路、托钵无门、陷于绝境的样子。
洪家对这个世道该是多么绝望。
如果这点也无法达成共识,那这个民族也就没理由成在于世上。
房子建不起可以租,胡华辅为爷爷打算时就做出了榜样。学校上不起可以不读,书读多了真的无用。老了可以去死,人谁又不死呢,投胎可是一门学问。
自己从童年时到现在,青灯破屋手术刀的清修,该付出的都付出了,换来了一身医术,难道连一个朋友也不能庇护吗!
秦茂良凭着一时之气勇,连自己都佩服自己的义气。事情一过,到底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些年,想法就多了。
易凌霄当时对剂量的说法,还以为是乱弹琴。过后,证明了自己跟不上他的思维。
以后的种种行事,无不证明了,易凌霄的言行就不能怀疑。
能为自己包下一切,这次外诊,肯定有什么意外收获。要是这样的话,省里的大人物,是毕遵一个副级领导能比的吗,怕他翻了天。
秦茂良相通了一切,渐渐安下心来。
不安心又能怎样,谢琳琳已经得罪了,幸好没有再得罪自己心中的神。跟着易凌霄,是自己不用思索的原则,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道不是件荣耀的事吗。
事情毕竟是自己挑起来的。
由申东回医院上班后,无人的时候,易凌霄都都陷入沉思。
陈瑞林回毕遵时,他问过陈瑞林:“张董事长对医疗研究项目到底是怎么说的。”
陈瑞林难堪回道:“董事长很慎重,专门组织了一班人分析过你的想法。大家一致认为,一个年轻人提出这么大的项目,已经不是不靠谱的问题,而是狂妄无知的表现。”
“我也与彭院长通了电话,两人的结果都一样。“
易梓潇从心底不愿放弃,找不到外力的支持,看来只有靠自己了,可什么时候才能攒到足够的试验费用?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从秦茂良的现状,可以看到自己的将来。就算违背医德,也没有那么多的有钱人等着你去救治,何况自己根本就不会这样做。
细细地比较了他们三个人,彭杏南无疑是最懂自己想法的人,基于一些原因,他不愿看到自己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的结局。
张裕轩肯定是最有能力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人,可惜他不是太懂这个想法的意义,他自己也说,不会插手自己不懂的领域。
陈瑞林既没有彭杏南的水平,也没有张裕轩的势力,不提也罢。
比起彭杏南和陈瑞林,他更敬重张裕轩。为了老父亲能放弃扩大公司的机会,这肯定与他的家世出身有关,也与不汲汲于钻营有关。修养自己的品行,难道不是人性的体现。
此时的毕遵的医疗系统自然是一番人事变动。
从传言陈瑞林要调走,到实际离开不到一个月。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只是一纸宣文而已。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河流。“由不得胡华甫感慨,同样,一张二指宽的条子,他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职位,下调芷阳县,任县卫生协会会长。
亏得陈瑞林还是会议的主持者,要不然胡华甫只能在市卫生协会当一个普通的科级干部。
陈瑞林的调动不是被贬,但跨省调动不是本市营升,要是本市营升,谁敢这样对待胡华甫。人走茶凉,现实就是这么实在。
按陈瑞林的想法,把胡华甫放在卫生协会药物监督科,这是个油水部门,也可以酬谢他十几年的辛劳。差一点,放到二医院担任院长也说得过去。但往常一言堂的会议,各种论调层出不穷,大家都认为胡华辅起点就是助理,没经过基层工作,应该放到小一点的科室锻炼锻炼。
陈瑞林审时度势,自己一走,他的境况可想而知。于是果断处理,才有了上述各方妥协的安排。
在市里最大酒店‘银都大厦’的一个小包商内,三人做了话别,此次能顺利的去申东,虽是是自己的布局,但实事却是两人在做。易凌霄不是胡华甫。易梓潇是不愿跟随,胡华甫是跟随不了,世事就是这般不尽人意。
陈瑞林说道:“从建立三线工程起,我就离开了申东。时光匆匆,到如今二十多年了。”
“本打算在毕遵退休后再回申东,没想到退休前还有落叶归根的机会,为生我养我的地方服务几年。除了感谢组织的信用,也谢谢霄霄的帮忙。”
“我在枫林小区有一套房子,那是我爱人单位的福利房,她提前退休,就不牵扯交房的问题。现在处理不了,空着不住败坏得快。霄霄,你把你爷爷接过来吧,老人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北湾村也孤独。”
说着把钥匙递给了易梓潇。
回头又对胡华甫说到:“这次安排虽不尽如人意,但好歹是主政一县卫生事业,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
“我走后很多事情就顾不到了,曾志刚要是不如意,就把他带到芷阳去吧。另外,霄霄在毕遵的一切,你要关注。”
“好的,您交代的事,我都会放在心上。只是您也知道,我还是愿意跟着您。”胡华甫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也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去申东,但申东的情况我现在还不熟,且行且看吧,我会留意的。“
陈瑞林安慰着胡华甫。
胡华甫对陈瑞林,那是打心底的佩服。
嫂夫人患病的当天,自己从会场赶去医院时,他做了两手准备,安排自己去省肿瘤医院联系几个专家,免得真的到转院时找不到医师。
当时,他还认为这是医院夸大了病情,嫂夫人平常身体很不错的。
到了省肿瘤医院后,联系的几个专家都赶去了毕遵。这才知道,嫂夫人的病情非常严重。
眼见得中年丧妻的悲剧就要上演,会长怎么过得了这个关口哟。
嫂夫人开刀时,自己并未亲眼见到易凌霄拿手术刀的风采。所以,后来陈瑞林安排他与易凌霄搞好关系时,他嘴上不说,心里还认为陈瑞林小题大作。
现在,申东大人物的病都被易梓潇医治好了,陈瑞林更是顺利地度过了夫人生死离别和衣锦还乡这两个重要关口。
有这样大手笔、大福气的领导是值得追随的。
心情大好的陈瑞林接下来想的却是要妥善处理三人的关系:“霄霄,并非我不尽力,我在自己有求于董事长的时候,还是极力推荐了这些研究项目。可惜这些项目难度太大,你可不能怪董事长。”
“我听彭院长说,这些东西,都是国家级别的项目,你如果自己去搞,将来很难出成果,一辈子不就耽误了吗?”
都是这样的口气,易凌霄看在陈瑞林真心的份上,耐心地跟他解释道:“不是一定要钻这个牛角,我从小的愿望是当个手艺人,面对这门手艺中的诸多疑惑,不可能当做没看见。”
“我出身清苦,对人生的要求不高,有一屋可居,一饭可食而已。”
“面对未知,如果我不做点什么,我内心难安。也许得不到我要的结果,但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是无限快乐的。“
”谢谢你的关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对着易凌霄的心里话,陈瑞林也是无奈。
就这样,互道珍重后,三人走上了各自的人生。
易凌霄没想到的是,陈瑞林刚走不久,医院以充实基层为由,把他从相对事少的外科,又调回到了门诊科。
谢琳琳跟着也通过他父亲,调离了一医院。
当初分配到外科,如今又回到门诊科,院长总是有理由的。易凌霄倒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快,他自己也希望在门诊科工作,再说,还有秦茂良在那里呢。
如果是其他人呢?人事的随意性,对一个有志在此地发展的人,打击是相当大的。
闲聊的人都抱怨我堂堂大国,过十亿人口,为什么出不了炸药奖。知道的也仅仅是知道,不知道的也只是枉然,随他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