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墓中墓
“我推断就是子母机关!”
汤婆子继续说道:
“我假设阿风掉进去的机关,是触发的第一个条件,当第一个条件达成后,才能触发第二个机关,也就是小柯脚踩的机关,这是古代子母机关中,常见的双随机设置法!”
双随机设置法。
简单来说就是阿风不踩机关,我这边踩到也不会触发,并且只有我们两个,同时按照顺序触发机关,才会达成子母机关术的开启条件。
“照此说来……”
李把头说道:
“花费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设置这样构思巧妙的机关,我猜一定是在隐藏什么……”
“是不是水下的那个口子?”
黄老板说道。
“刚才我掉进去的时候,无意中看到陷阱壁上有个口子,大概有一米多长宽,但是刚才着急又害怕,我没有看清楚,不行我就再下去看看!”
“好!”
李把头答应道。
“注意安全!”
于是黄老板再次进入陷阱,这次有了经验我把在墙角,因为没有带氧气瓶,所以约定好他下水之后10秒钟我就要把他拽上来。
然后黄老板就跳下去了。
当时大家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我在心里默默的输了10秒钟,然后和李把头奋力的把黄老板拽上来,他脑袋一露头就喊道:
“是条通道!”
既然是通道,那说明阿风还有存活的可能,于是李把头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即便没有带氧气瓶,还是决定冒着风险下去探一探。
“师妹!”
“你留在这吧!”
李把头关切的说道,汤婆子摇摇头没说话,李把头话到嘴边也没说什么,这一幕刚好都被我看到了,但是我假装没看到,他们俩应该有故事。
“下水坑!”
“探大钱!”
李把头说了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当然了这也都是行业里的黑话,意思就是到积水里发大财,说完黄老板啥也没说,非常爷们的再次跳进陷阱里。
大概是习惯了……
我还是在外面牵着绳子,只感觉黄老板一直在拉绳子,20米的绳子我都快放完了,另一头的力量才减弱,李把头等了几秒,拿起对讲机问道:
“黄老板!”
很快传来嘈杂的声音:
“我进来了!”
“好!”
李把头说完从背包里拿出钢钉和铁锤,然后在青砖上找了个缝,就用力的把粗壮的钢钉嵌进去,做成一个锚点,然后把绳子结结实实的绑在上面。
汤婆子看着被钢钉砸开的青砖说道:
“这是清代的砖,不出意料的话这边是晚商时期的砖,就是以前室为分界线,只看主墓室的话,非常符合晚商时期墓葬的形制……”
“我也发现了!”
李把头再次嵌进去一根钢钉,同时说道:
“这应该是清代有人在晚商墓葬的基础上,修建的新墓葬,这种墓中墓虽然罕见,但是以前也摸过。”
墓中墓的形式李把头说的很详细了,但是他没有说墓中墓出现的原因,在古代有个讲究的说法,叫做“占墓穴讨鸿运”,还有一种是欺骗盗墓者的。
比如在宝鸡,发现过一座面积仅几平米的墓葬,结果我那位同行觉得太穷酸,想吃吃素积积德,于是原封不动的就退出来了,结果成了行业笑柄。
后来考古部门在这座墓葬下,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秦代墓葬,在二号墓葬坑中出土了一把镶嵌金柄铁剑,剑柄由纯金打造,被称为绝世铁剑。
因为是旱坑出的。
所以腐蚀非常严重。
比我那把水坑出的成色天差地别。
……
要不说防水的对讲机好。
李把头在跟黄老板简单的沟通了一下情况,让他按兵不动之后,我们就准备依次下去,墓壁上分开嵌进去的两枚钢钉做锚点,就是我们往返的唯一保障。
我第二个下去。
身上绑好绳子,我小心翼翼的跳进陷阱里,这种感觉就像是扑通跳进水井一样,洞里很黑水很凉,我使劲扑腾着往下沉,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洞口。
长宽约有一米。
跟陷阱口差不多大。
下潜了大概五六米,我实在是下不去了,因为身上没有配重而且水的浮力很大,于是就拽着黄老板留下的绳子往下潜,刚开始绳子很松。
但是很快黄老板就在里面拽紧绳子,有时候默契就是这么来的,又下潜了大概两三米,我看到了黄老板说的洞口,大概长宽一米,跟陷阱口差不多大。
我拽着绳子往里游。
此时我憋气到极点了,而且积水冰凉刺骨,我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紧绷着,以至于进入通道后,我几乎只能拽着绳子往里进,根本游不起来。
而且这里面的积水很浑,杂质很多。
刚开始我还能睁着眼,但进入通道后,我以为反正就一条道了,闭着眼睛我就使劲往里去,但进入不久之后,我突然感觉到了强大的浮力!
直接把我浮了上去!
“呼!”
我脑袋探出水面,黄老板一把抓住我的肩膀,把我拽了上去,原来这是一个L形的通道,当我浮上来之后,发现这里是一个很大的空间。
“李爷!”
“小柯进来了!”
黄老板用对讲机通报了平安。
我站起来看着周围的一切,因为很黑,头戴的手电筒能够照亮的范围并不大,近处能看到的都是青石墙,地上湿漉漉的但并没有积水。
很快李把头和汤婆婆也进来了。
看到这里的情况他们同样非常吃惊。
“黄老板!”
“家里留盏灯!”
李把头说道,这句话虽然是行业内的话,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家里留盏灯,回家好认路。实际上这就是在摸大墓的时候,在入口处留下个灯笼或者火把之类的。
要不然黑漆漆的容易迷路。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业内也不使用危险的明火照亮,而是用电池灯,黄老板带的是一个拳头大小的方块灯,用四节五号电池,可以持续亮4个小时。
留了灯李把头说先探探路。
我们所处的地方看似很大,但依旧是类似墓道的通道,宽度在二十米以上,高度约5米,全部是用青石条砌成,这样规模的大墓,至少10万民夫修建。
这可不是开玩笑。
比如汉武帝的茂陵,长期保持10万民夫在建,修了足足53年之久,跨越半个多世纪。很多皇帝从登基就开始修建陵墓,死的快的那些驾崩了墓都还没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