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专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篇
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

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初见成效,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特别是2022年以来,四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党中央对四川工作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也给予肯定,指出要落实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完成2022年既定目标。

一、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方位特征

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机与遇、时与势、谋与划、稳与进等,构成了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方位特征,既是认识和夯实四川发展基础的前提条件,也是新的赶考之路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应有之义。

(一)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机与遇

四川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是我国西向和南向的开放门户,是科技创新聚集地和新的开放前沿,具有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优势、协同开放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新时代四川发展更是面临难得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川叠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重大部署深入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重大政策加快落地,有责任、有条件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国家有期待,四川有作为。四川应时而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加速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深化拓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认清机遇中坚定信心、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用好机遇中厚植优势。

(二)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时与势

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时与势,既关乎四川长远发展,也关乎全国发展目标的实现。四川作为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举全省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经过艰苦努力,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此迈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顺应国家重大战略,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速加码,四川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四川厚植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路径更清晰,吹响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角。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功能持续提升,加快畅通,“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在新阶段加速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注脚等。四川立足当下之时,着眼长远之势,一系列国家战略效应逐步释放,若干重大布局也已成势。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四川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质量效益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防风险保安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特殊难题,一些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因此,把握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时与势,必须以稳住当下为前提谋求长远发展,以通观全局为基础纾解眼前困难,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坚定持续发展信心,不断拓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新时代四川发展的谋与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对四川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明确要求,系统阐明了四川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治蜀兴川提供了方向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发展形势任务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在全国大局中地位作用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大责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着力重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根本保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四川全省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进,各项事业大踏步向前迈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令人瞩目的重大进展。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明确为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牵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省,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并从“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等六个主要方面提出奋斗目标,体现了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新要求,体现了省委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坚定的决心。每一步落子的背后,都是四川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确保实现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

(四)新时代四川发展的稳与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甚至极限思维,全力以赴打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主动仗,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四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此为新时代四川发展的“稳”的基础。在稳字当头基础上,强调综合发展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进步达到新高度,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此为新时代四川发展的“进”的目标。

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换增长动力等系列组合拳,为“稳中有进”确定方向、聚焦重点、谋求成效。四川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表明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信念,专注发展定力不动摇,要攻坚克难,稳中求进,以钉钉子的精神克服艰难险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奋勇前进。

二、“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强调讲政治是首要原则、抓发展是第一要务、惠民生是根本目的、保安全是底线要求,内涵丰富,提纲挈领、统揽全局,符合中央精神、体现四川实际、反映全省意愿,四者统一于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生动实践,贯穿于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征程,指明了未来五年四川发展必须一体坚持、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的根本方向。

(一)讲政治是首要原则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讲政治,就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善于从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大步前进。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治蜀兴川提出的政治方向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工作总思路,将其贯穿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二)抓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四川是经济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川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五年来,四川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发展成效明显,举全省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推进以高铁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大事要事备受瞩目。

但四川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必须聚精会神抓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对标省委“六新”奋斗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奋勇争先”的使命感,永葆“闯”的精神,拿出“创”的劲头,发扬“干”的作风,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抓好党代会作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等重大任务落实,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平衡和可持续性,加快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三)惠民生是根本目的

民生问题就是民心问题。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四川省已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既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又注重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与进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凸显党代会报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做好四川各项工作,把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民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必须突出为人民创造幸福安逸生活这一总取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个主题,聚焦党代会部署的就业、增收、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重点任务,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思富民之策、多办惠民之事,实施更多有温度的政策举措、暖民心的切实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全川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进一步奏响兴省强省、为民富民的时代旋律,让9100万四川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幸福安逸。

(四)保安全是底线要求

安全重于泰山,四川构筑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建设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枢纽;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支撑;强化粮食、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生产供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扛起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推动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巩固实现稳藏安康的战略要地等,都无一例外承担着保安全的重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四川的殷切期望。

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尚未结束,保安全尤为重要。保安全底线,既要保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也要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食药安全、防灾减灾、金融安全、社会治理等底线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四川各项工作,必须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确保四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奋力把领袖的战略擘画转化为四川美好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四川各族群众,十分关心重视四川工作,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对四川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出了明确要求,系统阐明了四川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治蜀兴川提供了方向指引。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壮丽图景,既站高望远又切实可行,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承载着9100万巴蜀儿女的热切期盼。

迈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重大责任、着力重点和根本保证,坚决把领袖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把领袖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自觉行动,把领袖的战略擘画转化为美好现实。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永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主动担好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永葆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一张蓝图绘到底;永葆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勇于跨越前进道路上的“泸定桥”“夹金山”,敢于征服奋进征途中的“雪山”“草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让天府之国更加富足安宁、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逸。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王晓晖.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5月27日)[N].四川日报,2022-06-06.

作者简介

徐凤琴,女,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