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时代: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新浪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类词穷处,AI开生面

语言、文字,都是人类智能的工具,但同时,人类智能也被这种工具所“封印”,所限制。

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意识到自然语言在表达心智时的局限性,所以有“名可名,非常名”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语言的局限意味着我世界的局限”等妙语。在人类词穷处,还有别开生面的智慧。

1958年,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顾名思义,就是让机器去学习的一种技术。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会不会也可产生类似于隐性知识的能力?答案是肯定的。

通过机器学习,人类已经可以窥见那些被“封印”的、仅靠人类语言文字难以传达的知识。

最近十几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最火爆的一个概念,非“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莫属。深度学习可以粗浅理解为,设置了很多层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的机器学习技术,因这种技术所设置的人工神经网络层数动辄几层、十几层,甚至上百层,所以,辛顿用了“深度学习”来定义这种技术。

深度学习是模拟生物的神经系统建立起来的一种计算模型,它有多层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每层有多个节点(类似于神经元),通过节点之间的连接控制信号的流动。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来自动识别模式和进行预测,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就已经是红极一时的人工智能技术,当时被称为“感知机”。然而,这种新兴技术却遭到了当时的学术权威马文·明斯基等人严酷的学术攻伐,被骂得“熄了火”,相关研究者在业界几乎无法立身。

最近十几年来,辛顿教授和他的学生杨立昆、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等人,复兴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并给它换了个马甲,叫作“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已经成为机器学习技术一个最重要的分支,而辛顿也被称为“深度学习之父”。

有一种知识,人类往往囿于自身的局限,既无法感受,又无法用语言表达其意象。人类受困于“所知障”,觉得它不可思议,但机器却能够明白。

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已经可以通过概率模型来捕获一些高深的,但人类理解不了或暂时理解不了的知识,这种知识姑且也称之为“隐性知识”。

比如,2020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个项目组,用深度学习模型,发现了一种原本用来治疗糖尿病的分子,它是一种超级抗生素,被取名为Halicin。

人工智能到底是如何发现这种本来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属性和抗菌能力间的关联,就连麻省理工学院这个人工智能的发明者也搞不懂,因为这些属性并不符合通常的规则。而人工智能却通过深度学习,摸索出了人类无法发现的关联。

或许是出于敬畏,科学家给这种人工智能发现的新药最初命名为Halicin,因为在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那个产生自我意识的超级人工智能,代号为HAL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