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天生一双手
李西北几乎是在手术视野很小的情况下,完成了阑尾动脉的分离和结扎。
所谓手术视野,是手术中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也是除开术者水平之外,最直观影响手术进度的原因之一。
一个好的术野,可以加快手术进度,同时也能确保手术安全。
各种手术器械,尤其是针对不同手术而设计的不同拉钩,甚至是放大镜、显微镜、腔镜的出现,包括切除一部分不相关的正常器官,无一不是为术者提供良好手术视野而服务。
术野好的手术,只要医生对手术过程熟悉,解剖知识熟练基本都可以完成,进度的快慢取决于熟练度;而术野差的手术,则更加考验术者的全局观,还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甚至考验术者的空间思维。
简单来说,术野清晰的手术,主治医们稍加练习都可以完成,当面对术野暴露困难的手术,会更加体现出一个主刀医生的水平。
因为在可见度很低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无异于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可眼下,李西北却切切实实地完成了!
一条胀大迂曲的阑尾上,有白色脓苔覆盖,根部发黑隐隐有坏疽的迹象。
根部坏疽意味着阑尾残端的处理难度很大,回盲部的组织由于坏疽的影响,组织很脆,很难结扎止血!
如果阑尾残端没有处理好,术后很可能并发肠瘘。
想到这里王海忍不住把头往前靠了靠,找了个适合的角度看去。
此时李西北刚好结扎止血完毕,王海循着无影灯无孔不入的灯光,将将看清术野。
术野虽然有渗血,但都被李西北精准的缝扎止血止住,右侧髂窝区也清理得很干净,只是先前由于脓苔的附着微微发红。
王海默不作声看着,眼睛里神光湛湛。
李西北的声线依旧平静,向器械护士伸出手:“小圆针和1号线。”
听到这句话,王海本能往后闪闪,他知道李西北要开始做阑尾残端包埋了,于是下意识让出术野。
他善意提醒:“最关键的一步了,再仔细些。”
事实上这也是王海能做的全部,要是换他上台,也不见得会比李西北做得更好,而且在速度上同样也比不上对方。
至于拉钩的秦月,此时为了尽量暴露出足够的术野,已经扭成了一个麻花。
她只能根据李西北手上的器械和对器械护士的指令,大致推测出手术的进度,不过也八九不离十。
感叹李西北的手术流畅度的同时,尽量保持身形不动。
要知道,维持这样一个奇怪的姿势一直不动,也是一件极其耗费体力的事情,她只盼着时间过得再快一些。
随着李西北手臂六七次轻微抖动,荷包缝合宣布完成,紧接着打结收紧缝线,阑尾残端就乖乖滑进李西北用缝线和回盲部编织的“口袋”之中。
穿孔的阑尾处理完毕,接下来就是修补胃壁上的穿孔。
修补胃穿孔本身的难度并不大,可要通过一个阑尾切口修补胃壁上的穿孔就很有难度了。
最大的问题,还是术野。
如果说刚才的阑尾切除还有一定的术野可见,那接下来的胃穿孔修补就无异于盲视野操作。
在术野可见度几乎为0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就好比要在大雾天气驱车穿过马路上的局部塌方区域。
不仅仅需要老司机的驾驶技术和经验,还必须要有过人的胆识和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
王海此时心里不禁有些胆怯,现在不是没有选择的时候,手术困难的时候延长切口,也不是无能的表现。
想到这里,王海再次开口提醒说:“小李,实在不行就延长切口吧,咱们以安全为主,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安全第一啊。”
一旁的秦月也是连连点头,在她看来作为一个主刀求稳更重要。
李西北迟疑了下,随即摇了摇头,说:“我就试一次,不会用很长时间,我有把握不造成其他损伤。”
他的语气中,透露着强大的自信和坚定。
秦月不禁还有些疑惑:“在视野几乎不可见的情况下,即便修补成功,你又如何判定是否成功呢?”
李西北说:“胃管,修补完成后我用手封堵胃的幽门部,然后往胃管里注气,如果胃充盈,则表示修补成功。”
他淡淡地解释,几乎没有任何迟疑,显然这种情况,是早就想好的应对方案。
“理论上来说可行。”王海眼里闪过一束光,脑子里像是电流闪过,突然开窍。
他以前从来没有用过这种办法,也没有见人用过,但细想之后发现,这个方法确实可行,而且安全方便。
确定修补成功后,再建立负压把胃里面的空气通过胃管抽出即可。
秦月也是一愣!
她随后也露出释然表情,确实可行!不过相对于对缝合效果的检验,最大的难点还是盲视野下的缝合。
秦月把拉钩换了个位置,重新调整体位,将腹壁尽量提高,全神贯注看着李西北的操作。
“3-0微乔线。”
李西北简单精确的指令,宣布胃穿孔修补的开始。
从目前的探查结果来看,穿孔的直径仅有1cm,缝合三两针就可以结束,不过这三两针,可能会是用时最长的三两针。
缝合开始,李西北右手持持针器,左手却空无一物。
王海有些疑惑,一般是用长镊来双手配合缝合,但李西北又是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操作。
他真是越来越看不透眼前的年轻人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操作方法,对方究竟得翻阅了多少书,研究了多少台手术资料,才能掌握的这么纯熟。
他想到之前陈钰打电话来叮嘱的事情就觉得可笑,他认为眼下自己也应该做些什么了!
他们急诊科,这次真的是捡到宝了!
李西北定了定神,先用左手伸进上腹部,像是在探寻着什么,几秒钟后,他的左手突然定住,仿佛定海神针一般,插入腹腔一动不动。
随后,右手拿持针器有条不紊地进入,手臂轻柔转动。
见到这种情况,王海终于明白了他的意图,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震撼于李西北带来的惊喜:
用左手固定穿孔的位置,进行定位,辅助右手进行缝合,用左手感知右手缝针的缝合层次和深度......
“这操作手法,现在还有人沿用?”王海咽了口吐沫。
李西北如今的操作,是一种古老的手术方法:
曾经在手术条件极其简陋,外科医生稀缺的年代里,一个人即是一台手术。
那个时候也没有巡回、器械护士的叫法,顶多就配一个护士,巡回器械的活一起干。
所以,在没有人拉钩或者没有合适的止血器械时,外科医生们都是依靠自己的一双手。
自己给自己创造空间,自己给自己充当人工止血钳,哪怕是不小心被缝针戳到自己的手,也不能松开一丝一毫,只能闷头继续干,根本来不及考虑什么职业暴露。
在那个医疗不发达的年代,你要是松手,出血止不住,病人分分钟就会陷入巨大的存活危机中。
王海是县院医生出身,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对于那个年代的苦,他感受颇深感同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