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穿越商朝末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高呼勿遗寿幼

在大巫祝等人的倾力协助下,易峟成功地动员起了以自己一脉为主的足够数量的族人,相比以往的效率有明显提升。

这种高效的节奏,对于易峟来说,是他当了邦伯以来从未体验过的。

反过来讲,大巫祝一帮人,看来平时没少给自己使绊子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终于迎来了大巫祝亲自占卜得出的最吉利的秋甲子日。

在秋甲子日这一天,易峟率领着众族人,首先登上了观星台,恭敬地宜祭上神(帝)。

随后,他们前往昜国城邑内的宗庙,准备了牛羊猪各一头,以盛大的祫祭仪式,向历代先祖表达敬意。

贞人虔诚地请出祖先之灵,希望先祖的庇佑能够伴随他们的出征队伍,共同迎接马上到来的大战。

易峟站在宗庙台阶上,手里仗着玉钺。

在有资格前来参加祭祀的各宗各支的国老、族人的见证下,他对独自走上前的昜国司马朗声宣告:

“帝降懿德,匍有昜邑。

朕承洪绪,统理斯民。

北土戎狄,敢发难端,

锋矢交加,民遭困厄。

遏沮定乱,在余一人。

用师于戎,除民之灾。

仰赖宗庙,帝降神罚。

扑伐戎人,勿遗寿幼!”

(参考:西周青铜器铭文,逸周书,明神宗平倭诏。)

易峟说罢,以眼神向大巫祝示意。

大巫祝心领神会,他慎重其事地从庄严肃穆的宗庙深处,取出一把闪耀着金色光辉的、由商王亲赐的大黄钺,小心翼翼地交到了易峟的手中。

生平首次面对如此隆重的场面,司马宣内心波涛汹涌,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他缓缓走上前去,恭敬地从易峟手中接过那把象征征伐之权的黄钺。

司马宣凝视着大黄钺上雕刻着的神秘而威严的商式双虎食人纹,每一道线条都仿佛蕴含着深邃的力量。

此刻,司马宣的脑海中回荡着小邦伯刚说过的话,仿佛那话语仍在他耳畔轻轻响起。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手中的黄钺,那金色的光泽在阳光下闪烁。

他转身面向其他族人,高呼一声:“邦伯有令——扑伐戎人,勿遗寿幼!”

族人们听到这一声呼唤,仿佛被点燃了心中的火焰,他们纷纷高声回应道:“扑伐戎人,勿遗寿幼!”那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在城邑上空回荡。

司马宣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情感就是爱憎分明,毫不含糊。

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把戎人们不分老幼,一次性全部解决干净,

也就是邦伯所说的“勿遗寿幼”。

他的内心深处,对戎人族群怀抱着一种实实在在的、无法化解的血海深仇。

每当他回想起那些被戎人残害的亲人、族人,心中的怒火便愈发旺盛。

小邦伯的那句“扑伐戎人,勿遗寿幼”,仿佛一道闪电,直击他心底最深处的愿望。

在司马宣看来,那些戎人早已失去了人性,他们不再是人,而是披着人皮的野兽。

他们的生命,已经变得微不足道,死不足惜。

他渴望通过战争,将这股仇恨彻底宣泄出来,将那些戎人一举歼灭,以解心头之恨。

今日,他终于迎来了这个机会。他率领着数千族人,北上征伐戎人。

沿途的情况,司马宣已经亲自探查过一遍。他已将地形地势熟记,对战争结果有着充足的自信。

他相信,只要三千族人齐心协力,发挥出正常水平,足以剿灭所有戎人,更何况己方出动的族人数量不下于戎人,可以说已经胜券在握了。

终于迎来了启程的时刻。

前方,司马宣率领的队伍,尽是由青壮年组成的族兵,他们精神焕发,武备精良,步伐坚定有力。

而在后方,邦伯率领的普通族人,他们或扶着老人,或携着孩童,手提着各式各样的罐子和袋子,脸上交织着兴奋与恐惧的神情,缓缓朝着城门口迈进。

整支队伍,与其说是出征打仗,不如说更像是这个时代常见的举族迁徙的宏大场景。

毕竟,连南边的商人在先商和中商时期都会因种种原因而经常迁都。

西土的周人也有从豳地迁到岐邑,再迁到程、丰、镐等地的经历,其他小方国更是可以说“居无定所”,迁徙快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昜国过半族人踏上出城之路,城邑之内逐渐展露出一种空旷而萧瑟的寂寥。

然而,在城门口附近,送别众人的大巫祝、众国老以及司门丑等人,脸上却挂着轻松的笑容,好像他们的胜利已经近在眼前一样。

其中,司门丑的笑容尤为夸张和明显,简直从未停歇过,为这离别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滑稽和欢乐。

城门处,大巫祝指着身旁几辆战车上的人,和煦地对司马宣笑道:“战场上箭矢无眼,他们几个身手不错,与你同行,定能护你周全。

若遇到任何意外情况,只需一声令下,他们便会回来通报,我会为你想办法解决。”

司马宣听后,立刻推辞道:“如今城邑空旷,正是缺乏人手之际,大巫祝应当留下他们守护城邑为先。”

然而,大巫祝的盛情难却,司马宣推辞再三,最终只能接受这份好意。

处在队伍后方的易峟,望着前方城门口发生的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紧皱眉头,回想起当初大巫祝非要送他一个青铜大盾的情景,与现在何其相似。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当时足够机智,否则后果难料。

正当易峟陷入沉思,思索如何应对大巫祝新出的计策时,身旁驾车的弓舟轻声提醒道:“邦伯,请向路边看看。”

易峟顺着弓舟的指引望去,只见棠密正带着叔先、季昜以及一众仆从在路边默默送别。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不舍,让易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急忙下车,准备让棠密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带回去。然而,还未等他开口,季昜便紧紧拉住他的衣角,用稚嫩的声音喊道:“伯兄,我们也要去!你若不带上我,我就躺在这里不起来了!”

易峟轻声安抚道:“季昜,我要去的是很远的地方,还要与戎人交战,那里可是很危险的。”

季昜却倔强地回应:“我不管!队伍里面那么多人,多我们几个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季昜的话音未落,便吸引了远处大巫祝等人的注意,事实上,大巫祝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小邦伯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