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本来曹操内心一心想选曹植,希望他的谋臣帮助他坚定地选曹植,结果众人都非常支持曹植的时候,曹操反而犹豫了,开始担心了起来曹植是否能够独当一面,更多的把目光放在了非常有心机的曹丕身上。
于是犹豫的曹操不放心,把曹植和曹丕叫到他面前面试考察他们。
“子建,诗文辞赋子桓非你对手,我今日要考问时政军务!恐就难以占先了。”曹操对曹植说。
曹植受了谋臣杨修的点拨,有了竞争意识,不再过于谦让,对曹操说:“父王,往日虽如此,今日则未必。”
曹操见谋臣杨修和丁仪不遗余力地帮他,培训的曹植很成功,就十分开心地问了两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且慢自夸口,细听我出题:孤受圣命,入宫带剑着履上殿。而今有人以为去宗庙上殿,则应解履。试问,孤欲去宗庙上殿,应解履还是着履?”
曹丕犹豫着,不知该如何作答。这要怎么回答?朝堂之上的事情可大可小,不比民间,对于众人而言有时候任何一件小事处理不好都可能影响到大事;而有些大事众人意见一致的话也可以是小事。何况是穿鞋拖鞋这样的事情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虽然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却要看是放在什么背景下去说了,所以曹丕没有敢作答。
没想到曹植却不假思索地回答:父王应着履。
曹植觉得,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吗?光着脚去上殿对人家多不礼貌啊,何况还是圣命要求的必须着履,作为臣下遵守自己的本分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至于别的“有人以为”,他们又不是圣人,有什么资格品评呢?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么一件小事还用议论?
那曹操就问了:“为何?”
“若解履,则是尊先公而违王命,敬父祖而慢君主。仲尼曰:虽违众,‘吾从下,诚哉斯言也!’不知父王以为对否?”
曹操当然是很不满意曹植的话的,但是曹操却笑呵呵地对曹植说:“人言知子莫如父,子建之才,却令我亦难尽知啊!”
经过这一轮选拔,曹操认为曹植的心性也太简单了点,更加认可了曹丕,不再坚持立曹植了。于是曹操当场又开始考察曹丕:
“子桓,时政军务,本是儿所擅长,今日却也不及子建。日后还要用心才是。”
曹丕没有生气,反而谦虚地说:“父王教训极是,儿之才本不能与三弟相比,近日又疏于用心,今后一定努力。”事实上曹丕一点也不谦卑,这是曹操身边的谋臣根据曹操的爱好给曹丕专门做的形象设计。可是曹操确实很吃这一套。
曹操十分满意受用,对曹丕的印象更好了,于是让两人下去歇息。
实际上曹丕的内心是很忌惮曹植的,他对于继承人的职位势在必得,为此不惜买通了曹操身边的谋臣故意使坏让曹植给曹操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与此同时他又在曹操面前极尽所能地表现自己。
曹操是很清楚这一点的,但是他对于曹植的迂腐也是颇有意见,曹丕的心机反而让曹操觉得曹丕比较适合于这个到处都是斗争倾轧的宫廷,反而对曹丕多了一些认可。
曹丕下了面试考场就开始去寻求曹操器重的身边的谋臣的支持,并为此专门去拜访,甚至趁热打铁陷害知道他秘密并帮过他,但跟曹植相好的谋臣。
曹操打定了主意立曹丕,并担心曹植的安全问题,于是就把曹植调往了远离曹丕的汉中当监军,让曹植学习军旅知识。类似于说让曹丕当继承人,让曹植去出国学习新业务,为未来打理公司提供经验。
曹丕得知了曹操送曹植出国留学的事情,内心对自己未来继承人的身份放心了,但仍然内心有些不满,觉得曹操偏心,于是以为临淄侯曹植饯行的名义让属下晚上邀请曹植。
晚宴上,曹丕不但不断地夸奖曹植,还对曹植表达了留恋之情,不断地催曹植喝酒。
结果第二天曹植要出发的时间到了,大将曹洪却发现曹植没来报到,而且还找不到人了。于是曹洪急忙向曹操报告了这个情况。
曹操以为是曹植对他送他去留学的事情不满,所以不肯去。但是曹操气愤的是曹植竟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先前跟杨修合伙不经过他的同意背着他偷吃就算了,这会儿是对他有不满还不说,做事的时候却掉链子。本来曹植之前回答曹操的是非常乐意,没想到临出发了竟然不到。
“老夫昨日叮咛再三,还是如此误事!”曹操对曹植是彻底失望了,觉得曹植不但对他不敬,还做事懒散的不行。这怎么能让曹植担当大事呢?
曹操气的不行,鉴于军情紧急不容延误,曹操只好让曹洪领兵先行离开。
曹操觉得惋惜的不行:“此子天资极高,悟性过人,可惜恃才放旷,难以任事!”
这可怎么得了?董事长都是这印象了,曹植还有被提拔的机会吗?
在这个时候,曹丕又来曹操的面前表现了,对曹操极尽的恭敬,与曹植形成两个极端:“儿偶得一物,似不寻常,呈请父王过目。”
那是一篇曹子建所作的论文,大概显示的非常恃才放旷的状态,曹操读了以后非常愤怒,对子建更加的厌恶。
这时候曹丕说:“父王,子建年少无知,望父王宽恕息怒,此皆杨修居心叵测蒙骗父王。”
没了杨修在曹操面前赞扬曹子建,为曹子建说好话,曹操还怎么注意到曹植?
杨修?
曹操听到这个名字,下意识地认为曹子建的这些事都是被杨修挑唆的,想起杨修不经过他同意就让众人吃光那一合酥的事情,曹操的怒气值不断飙升。
但是这是大事,曹操不敢妄下定论,于是把他的谋臣贾诩叫来咨询:“贾诩,孤诸子之中,唯子桓、子建才具最高,以卿之意,孤当立谁为嗣,以承大业?”
这不是为难人家贾诩吗?谁都知道曹丕特有心机,曹植简单的跟什么似的,得罪了曹植倒是不容易被报复,但是伤天害理呀;得罪了曹丕,之后就得吃不了兜着走。这可怎么回答呢?
“嗯?卿为何不答?”曹操见贾诩迟迟不肯回答,有点疑惑。
“哦!大王恕罪,方才卑职正有所思,故未能有所答。”贾诩忙不迭地回答。
“卿所思何事?”
“思袁本初与刘景升以幼子为嗣兄弟相攻之事耳。”贾诩就小心翼翼地搬出了历史上的案例来提醒曹操:曹丕和曹植正背着曹操为了争夺继承人的职位在发生争执。
唉,这还说什么呢?都把可能的后果告诉曹操了:曹植若成为继承人,曹丕肯定要夺过来的。曹丕要是当继承人,反而都不吱声了。而且曹丕是曹植的大哥,要对曹植做什么也会引起轩然大波,从舆论上都不占优势。
曹操都不用想了,这下曹操都不犹豫了:“卿真乃策谋深长之士也。”
于是曹操立了曹丕为继承人。曹丕被立为继承人,充分地说明了人努力的重要性。本来曹植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曹操都没有考虑过曹丕,然而在曹丕费尽心机地争取之下,最终,曹丕成为了曹操非常认同的合法继承人。而曹植呢,因为不太珍惜机会,认为势在必得,就没有专注于去当继承人,最后反而失去了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