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从加点升级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这李闲真是…真是……

临近学期末,事情挺多。

一来是省赛过后的最后国赛,二来是专业考试什么的,当然后者李闲心里有底。

他更在意的是想在放假前再肝一波进度,不然回家后就可能再也碰不到和图书馆这么多资源的地方。

关键还有一个还算不错的自学空间。

把电脑架好,再把充电器插头插上。

像他这种长时间泡在图书馆里的人充电线得随时备上。

打开文档,继续编写剩余的SCI论文。

这论文完成是迟早的事,不过李闲担心的是钱,这发表的费用可不少,上次借用王子昌的还没还给他。

每当想到这里李闲就会隐隐有一丝可惜,可惜自己为何不是个富二代……

在下午5点的时候,李闲断断续续终于完成论文初稿,再仔细精修一遍感觉没什么问题后在SCI网站上选择期刊预定发表。

让他意外的是这次期刊出版费用便宜了许多,李闲东凑西凑还是能找齐的。

不过这也会降低他平日里的大学生活,他觉得,他也许得找个短期挣钱的路子。

忙完这一切后,李闲去一食堂自己吃了个饭又折返回来。

终于,他可以再次学习他的数学与编程书。

先是来到计算机领域书架,李闲一边走一边总结他最近学过的书:

“spring,springMVC,springboot,嗯……接下来到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开发。”

停留在spring家族书籍面前,李闲从中拿出了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开发。

要是这时候他被一个学软件大三的会惊讶张大嘴巴。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案,springcloud一般会在大三下学期才教。

关键是,李闲想了想觉得这本书内容也就那样,又走到一旁的安卓开发区借用了一本《Android移动用户基础教程》。

他觉得,在维持传统的一件套MVC三层架构开发的同时也得走走安卓应用的路子,尝试开发一个软件试试。

李闲借完书后回到座位开始肝。

对于springcloud,他觉得关键学习点也就那么几个。

微服务架构概念、Spring框架、Spring Boot、Spring Cloud组件、微服务治理、分布式配置中心、服务网关、链路追踪与监控。

懂得这些你已基本看得进一些更为深沉的微服务开发编程。

[姓名:李闲]

[等级:lv2(300)]

[数学能力:lv1——>lv2进度:77.4%]

[外语能力:lv1——>lv2进度:9.8%]

[工程能力:lv1——>lv2进度:86.8%]

[功能:获取点数功能、目标物体加点功能、系统抽奖功能]

[拥有点数:145点]

晚上快11点图书馆关门的时候,李闲查看今天学习成果。

尤其是“工程能力”这一块,相对于之前提升了2%,还算不错的。

这么说这学期有很大概率能把“工程能力”提升到lv3。

“李闲?你是李闲吗?”

刚刚背电脑包走出图书馆的那一刻,身后一个女生喊住李闲。

“是我。”

李闲回头疑惑看着她。

“我的天,真的是,我看过你上次发表的那片SCI,还有,CMC国一的事我也知道,没想到这么晚了还能在图书馆碰到你。”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学姐,样子挺好看的:“你大一就这么厉害……”

“其实再过几个月也大二了。”

“那也很厉害了,我大一那会连CMC,什么建模啊,计算机等级考试啊都不懂,只想着晚上放晚自习去操场逛,看能不能碰到个帅哥要个泡泡啥的,现在想想也挺蠢的。”

学姐奇怪的和李闲说了这么多,似乎在阐述着一个过来人看到优秀后辈后的感触:“总之看到你我挺激励,加油。”

“谢谢,你也是。”

李闲简单打个招呼就跟对方分开了,他也没想到他现在已经到了能被人轻易认出的地步。

……

时间一天天过去。

省赛的事已经来到尾声,而最后的国赛打响旗帜,迎来真正的竞争与挑战。

有了省赛的实力证明,这次队伍没有了大分歧。

黄秀珍毫无意外的就任命李闲为组长。

这一刻韦鹏斌真的很庆幸,庆幸他当初跟着覃探进来抱住了李闲这个大腿。

不然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代表北河大学参与国赛建模的一天。

庆幸至极啊。

黄秀珍似乎也知道大家彼此兴奋,现在发言也是充满动力:

“黄老师带领你们参加这个比赛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希望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建模是一个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它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编程技能,更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最后,黄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现出我们团队的力量和凝聚力!加油!”

“加油!”最后一刻李闲三人一同鼓舞。

其实有些尴尬,但这种场合你不得不参与。

好在接下来黄秀珍就把时间空余给了团队,李闲就按照分工给予覃探和韦鹏斌工作。

这过程中,要说最大的改变就属覃探了,他从一开始的抵触、反感李闲变得如今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难以想象。

培训室门口处,陈博生和黄秀珍站在了这里。

透着玻璃,陈博生远远的看了里边忙活的场景一眼,随后吐口气感叹回头看黄秀珍:

“这还是头次这般场景……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吧,北河大学需要一次自证,距离上次拿到国赛高教社杯已经过去几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没优秀学生了。”

“李闲这个学生还是不错的,领悟和实践方面能力都很优秀。”陈博生回忆着,“当时我只是在他面前讲了一次‘人工智能’讲座他回头就写出了一篇SCI,之后又帮了我老朋友的朋友解决了技术问题。”

“更重要的是,前两天他又发表了一篇更为精细的‘新统计模型论文’,已经被收录。”

“又来一篇?”听着话的黄秀珍眼睛微微睁开,“这李闲真是……真是,这些天他都在忙数学建模呢居然还能抽出间断时间写论文……”

作为一个老师,黄秀珍也是头次如此佩服一个大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