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世间开始,改造窝囊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酱油厂的曹德宝和吕川

印象里是三年之后,也就是涂自强犯事儿被崩,吓坏了的秉昆,才离开木材厂,调到了松花江酱油厂。那时候也是开始只有曹德宝跟吕川,后面的龚宾、唐向阳、常进步,大概是73年之后,才进来的。

在吉春市,有名的食品单位非常多。比如秋林、比如老鼎丰、比如大众肉联厂。此时的酱油厂,还不足以跻身名品之列,仅仅是因为这地方待遇好,职工发全套的福利不说,还能每个月闹一点自产的调料。

福利待遇在这个时候,重要性仅次于工资收入。月工资二三十块,一套衣服三四块钱的年代,厂里能给发四季常服,这就是了不得的福利。还有什么生活用品、计生用品、工业品票据之类的,更是大众刚需。一个单位福利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职工过的幸福程度。

秉昆在木材厂从学徒工18块转正到22,要不是靠着周志刚寄回家的工资,一年到头连肉都吃不上。重体力劳动,待遇又差,也不怪涂自强要搞小动作怠工。

酱油厂的位置也算临江,毕竟生产起来,需要大量的用水。

从滨江路往南一公里,就能看见一座不小的围合式红砖墙厂区。离着挺老远,空气里就飘着料渣熏人的味道。

不同于齿轮厂、机车厂、纺织厂那种重点大型企业,酱油厂只有一个六米宽的大门,厂名写在刷了白漆的木板上,四四方方的印刷体大字。看着略有几分寒酸,气派程度远远不如红星木材厂。不过人家,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属于是秀外慧中。要论在青年就业选择上,受欢迎程度,能甩开一众大厂好几条街。

这年代,几乎每个厂都标配着那么一个保卫科,酱油厂自然也不例外。想要进入厂区,非得得到他们的批准不可。

没啥正当理由,也没有批文函令,连去传达室打个招呼的资格都没有。小周只能在离着大门不远的花坛边儿等着。

曲书记这时候应该也不在,三年后才调任到的酱油厂,眼下想要找个“熟人”放行,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谁了。

磨蹭一会,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半,早班的工人下班了。

也并不是全厂都三班或者两班倒,只是有一些特殊部门,比如前置生产环节里,负责发酵工艺的部分。就是秉昆后来加入的出渣车间,就属于全日运转工序的一环。

坐在自行车上,一脚蹬着花坛水泥台儿,一边抻着脖子在人群中搜索熟悉的面孔。保卫科见怪不怪,毕竟厂里女职工不少,偶尔也有小年轻,会过来看姑娘。只要不吹口哨耍流氓,他们也基本不管。

“曹二黑子!二黑子!这里!”

还略显稚嫩的曹德宝,赶紧压低了帽檐,想顺着人群溜走。旁边的工友杵了他胳膊一下,“德宝,是不叫你呢?”

“不是,不是,你看我黑么?再说我家就我老哥一个,人家喊二黑子!”

小周把双手扩成个喇叭形,“曹德宝,你二姨叫你去相亲,给你介绍了个大胖媳妇...”周围的工友们一听,笑的震天响。一人一把,将曹德宝推出了人群。

小曹气的脸通红,三步并作两步,边跑边骂骂咧咧。“你他妈谁呀,跑这来坏你曹爷名声?”

秉昆从兜里掏出来半盒牡丹,冲着跑过来的曹德宝扔了过去。

“吕川呢,叫上一起!”

小曹杂耍般接住了香烟,一时有点尴尬,不知道下一步该什么动作了呀。“朋友,我们认识?”

“你不出渣车间小班长么,鼎鼎大名,谁不知道啊...”

“可别胡说,我这才刚来仨月,就是个普通工人。你找我和吕川干啥,你是哪个单位而的?”

“请你吃饭,去不去?想去就喊上吕川,吃酸菜汆白肉,不想吃拉倒...”说着,一踩脚蹬子就要走。

曹德宝赶紧冲回大队伍,拽出来吕川,一边走一边在他耳边嘀嘀咕咕。

看他俩也没个自行车,秉昆也只好推着车走。

“有人向组织汇报,说你们两个年轻人思想积极,工作出色,我来做个当面调查。”几句话,把俩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甚至俩人还主动说起了自己的信息,怎么选拔进的厂子,怎么主动调整到重体力岗位,如何友爱同事,帮助后进之类的。

小周听的直乐,就这俩二货,后世遇到传销的或者诈骗,估计连裤衩子都得让人忽悠干净了。

三个人晃晃悠悠走了半小时,曹德宝已经介绍到他的大提琴技能了。

“就这儿了,别看不是饭店,但人家正经手艺,吃过的都说味道好。”仨人溜达到街边子何家沟了,样貌就是个农村,看着比光字片还破烂一些。

吕川跟德宝的心思也不在吃上,紧着跟声附和,领导选的地方,不好也得说好啊。

吃饭的地方是一处农家小院,老板是肉联厂工作的分割工人,有机会买一些棒骨和下水,在家偷偷摸摸开了这么个饭馆。按照剧情,这是秉昆当了酱油厂销售的时候,才发掘出来的宝藏饭馆。除了口味没得说之外,最重要的是,吃肉无需用肉票、油票,实在是这个紧缺时代里,顶级的穷人乐,堪比后世的自助盒饭。

进了屋,直接脱鞋上炕。

屋里就两张桌子,四方桌,一人一个垫子。吃饭就这么在热炕头上,越吃越暖和。

秉昆大手一挥,掏出两张两元的纸币。“老板娘,上菜!上酒!”

现在还不是几年后一块钱随便吃的规矩,秉昆递过去钱,老板娘愣了半天,没敢收。

“大兄弟,你这是要吃啥啊?俺们这里,高粱米饭五分钱一碗,大棒骨两毛钱一根,肥肉今天没有,不过酸菜管够。”

吕川家里是烈士出身,净过苦日子了,听见有棒骨吃,已经喜出望外。“嫂子,一人一根大棒骨就行。一会敲开吃骨髓,吱吱冒油,嘎嘎香。”

曹德宝小心思多,一听这么便宜,想着是不是待会自己主动会账,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

秉昆听完,知道闹了笑话,时间提前了好几年,人家这馆子可能还没上轨道呢。但是也不尴尬,“这样,嫂子你有啥好的都给俺们上一份,钱就压在账上,省的一会喝多了,忘了给钱。对了,咱家带味儿的格瓦斯还有了没,给我们来一桶。”

七八十年代,很多家庭都会自己酿格瓦斯,如果能搞到啤酒酵母,就能酿出来低度啤酒。那口感带着酸甜,极其顺口。

老板娘一听,这毛孩子懂行啊,应该是慕名而来的,还知道自己家的特产。答应了一声,上厨房端菜去了。

与城里的饭馆不同,这地方的饭菜都是现成的。提前做好了,放在锅里热着,客人来了,立马就能开吃。

吕川瞅着秉昆年轻,虽然能说,但怎么看着也不像干部。在喝了两口“格瓦斯”之后,小心翼翼的问秉昆,“哥,咱们是哪个部门的?”

小周早就编好了说辞,“红齿轮杂志听过没有,现在我在那边挂职。本身么,还是在一拖,负责一些宣传工作?”

第一拖拉机厂可是个牛掰单位,还负责宣传工作,这听着可比什么“红齿轮”厉害多了。这年头,谁家有个在重点工厂上班的工人,出门打招呼,都比别人响亮三分。俩人一听见这个单位,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一拖,还负责考察酱油厂的职工么?俺们酱油厂,要合并给一拖啊?”

“吃菜,吃肉...!那倒也不是,你们厂小,没有文化宣传的需要,一拖上上下下两三万人,必须做好精神文化建设。这做文化工作,不就得需要人才么?会乐器的,能歌善舞的,或者会表演个小品、相声啥的,通通都需要。寓教于乐嘛,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把精神领会,传达到大众基层之中。”

曹德宝高中读了一年半,自诩为一个文化人,却让眼前这个明显比自己小的孩子镇住了。瞧瞧人家说的话,真特么有高度。

“那个,周领导,我大提琴拉的不错,还会点口琴、葫芦丝啥的。你看能用上不?”

“周哥,我会拉二胡。从小学的,拉得老好了,要不是新社会了,我去要饭都能比别人多要两碗。”

-----------------

吕川跟曹德宝本就年轻,加上小周又编造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高级身份,在后世眼界的加持下,三个人渐渐地形成了以秉昆为中心的谈话格局。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个个肚皮溜圆,出门时天已经快黑了。远处城里街灯亮起,远远近近,全都是锅碗瓢盆声儿跟家长里短的吵吵嚷嚷。

有哥们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