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根本问题
到处都是流民,你知道哪个是流寇的探子?
“或者,就是联合城池中的百姓,在战斗关键的时候,打开城门。”
明末,活不下去的底层百姓太多了!小冰河的气候,贪婪的地主,腐朽的朝廷,遍地的土匪。总之,明末有很多人,都在【生死线】上挣扎。试问,这些就要饿死的人,听说流寇来了,会做什么?
积极的抵抗流寇,和流寇大战?
还是投靠流寇,打开城门,将那些富豪贵族全部杀死!抢走他们的粮食金银和女子?
自然是后者!
我踏马的都活不下去了,凭什么为你们这些老爷,抵抗流寇的入侵?平时的时候,你们作威作福,骑在我们的头上欺压我们,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几乎要饿死。所以,流寇来了,我就打开城门,迎接流寇大军。
所谓: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明末,有很多城池,都是被底层百姓打开城门,由此被轻易攻破。
“又比如流寇之中,屡试不爽的一招:丢银子。”
哦?
比如【老营骑兵】,被明军骑兵追击,眼看无法逃走,就用经典的一招:遍地丢银子!流寇将抢来的银子,随意丢在地面上。而明军骑兵看到遍地的金银珠宝,哪里还顾得上追击?他们纷纷争夺地上的银子,最终让流寇老营轻易逃走。
“甚至,还有更邪恶的。”高帆道:“当流寇的老营骑兵,被包围的时候,他们会和明军骑兵谈价钱。”
“所谓,买路钱。”
阿?
“比如,流寇骑兵会将抢来的金银珠宝,都给明军,只要明军让开一条路,让他们能逃走就行。”
“比如明末的左良玉,就经常干这种事情。只要流寇掏钱,他们就放流寇逃走。”
为何无法剿灭?
就算有剿灭的机会,明军也不会下死手。
试问:彻底剿灭了流寇,明军还去哪里发财?而留着流寇呢,流寇在前面抢,他们在后面追,也可以发财!或者就是和流寇一样,抢普通的百姓。或者就是前面说的,流寇用钱买路。由此,明军就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试问,剿灭了流寇,我们还去哪里发财?
“所以,就算能彻底剿灭,明军自己也不愿意。”
这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当然,并非说所有的明军,都是如此。但左良玉、贺人隆这些败类,就经常做这种事情。
“还有,”高帆道:“流寇,经常联合,又经常分开。”
“明末,大大小小有几十股的流寇。”
“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上下的关系。他们时而相遇,就联合作战。时而分散,各打各的。”
比如,今天,我明明是追着一股流寇打,可转眼间,这流寇遇到了同伙,几股流寇就联合起来,对着追击的明军,狠狠反击!流寇的兵力突然增加了几倍,顿时让明军吃了大亏。
偏偏,过几天,他们又分开了,又向不同的方向而去。
等等。
“明末,无法彻底剿灭流寇的原因,有很多很多。”
“比如,战争的初期,明军屡次获得重大胜利,但就是无法彻底消灭流寇。那,就是因为老营骑兵。”
“又比如,地方州县的武力太差,被流寇轻易攻破。”
总体军力的腐朽。
“又比如,流寇的奸诈。”
“等等。”
那明末的流寇,就对付不了了?任由他们流窜各地,破坏了大明的根基?
“也不是。”高帆道:“比如,针对流寇老营骑兵的问题,明军,也可以组建精锐骑兵,专门针对老营骑兵。争取在战斗中,重创流寇的老营骑兵。”
比如大名鼎鼎的【大小曹】,曹文诏,曹变蛟叔侄。他们的手下,就是精锐的骑兵。他们的机动性,不弱于流寇的老营骑兵。所以,他们一次次重创流寇。
你有骑兵?
我也有骑兵。
但是,明军总体上骑兵不多啊,大部分还是步卒,所以,往往是跟在流寇的后面追。
“其次,”高帆道:“针对流寇任意流窜的方式,明朝需要各地联合,而不能【各自为战】!”
“需要有高阶臣子,统合各地的军力,最终将流寇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接着,渐渐收缩包围圈,最终将流寇消灭在某个地方。”
总督。
明末,就出现了【五省总督】,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你流寇,不是到处乱走么?那我就将你所有可能去的地方,都统筹规划起来,调动所有地方的军力,彻底围堵你!
“而最后,”高帆叹了一口气,道:“我们说流寇无法消灭的最根本原因。”
阿?
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到根子上呢。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粮食和物资。”
哦?
“明末的流寇,起源于小冰河气候的大范围干旱!”
“在我们中原,南方的降雨量大于北方,所以遭遇小冰河气候,南方百姓还能勉强生存。可北方,遭遇大范围的旱灾和寒冷,就彻底无法生活了。百姓要不活活饿死,要不就当流寇造反。”
“或者说,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人口数量对粮食产量,形成了巨大压力。”
“如果你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可以喂饱所有人,那自然不会有人当流寇。”
是呀。
能吃饱穿暖,谁愿意刀头舔血?
相反,大部分人都吃不饱,面对饿死的危机,那自然是要造反!
你就算击败流寇一万次,都没有用!因为,各地都有要饿死的百姓,他们会一次次揭竿而起!
为何流寇不缺人?
为何那些流寇首领,比如李自成张献忠,都曾经被打得只剩下几十个骑兵,却能再次翻盘?
流寇一次次被击败,却一次次翻盘?
为何?
“因为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百姓。”
“因为到处都是活不下去的底层人。”
“因为皇族和大地主,疯狂的压榨百姓。”
“因为腐朽的朝廷,和文恬武嬉的大臣。”
“因为这该死的天命,因为那致命的小冰河气候!”
“比如,击败流寇后,俘虏了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流民百姓,怎么办?”
安置?
没有足够的粮食!
明末,面对内忧外患,连明军都无法保证足够的军饷和粮食。朝廷哪里有钱,安置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