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肌肉
不得不说,我们对肌肉的理解多多少少都有些以偏概全,什么体重涨了就是脂肪多了,肌肉大了就快畸形了,甚至还能恍惚的认为自己的肌肉就是健美运动员或健身房里夸张的大块头的形象。
说实话,对于这些观念有些难以启齿,毕竟那是人家的爱好或专业的方向,以纬度肌肥大为目标的方式进行训练的结果,是人家数以年计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形体,而并非是随便练练。
再者,认识肌肉并不是一定要系统性的学习了解,而是在客观层面上明白它的优劣,在有需求或选择时清楚自己的缺失,而不是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前面为什么一直都在强调肌肉?
因为它重要,因为人只要活着,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肌肉的运动,我们所做的任何日常活动都有肌肉的参与,包括呼吸和心跳。最关键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氧化进程的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降低,肌肉组织含量也会逐渐流失,水分也会随肌肉量流失而减少。
比如身边的大多数老人,无论胖瘦,皮肤总是松松垮垮往下坠的感觉,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流失之后的生理现象。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也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点一滴循序渐进的被衰老慢慢吞噬。
而我所知的,运动是预防肌肉流失的唯一手段,并不是所谓的只有多吃多补。
要知道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在运动过程中,肌纤维呈撕裂状态,训练结束之后,被撕裂的肌纤维开始自主修复,通过吸收摄入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水分,无机盐等)促使肌肉在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比之前更强壮一些,这才是肌肉生长。
并且人体肌肉为639块,约占体重的40%左右,是一个庞大的多功能的器官,它不仅负责机体运动,也参与新陈代谢等重要的内部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收缩,如脏器的活动,机体的动作都由肌肉收缩来完成,因机体各项功能需求,所以各有各的分工。统分为三大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肌: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顾名思义,肌肉依附于骨骼之上,呈对称分部状态,主要起保护骨骼且带动肢体运动和保持稳定的作用。也是增肌的主要方向,包括肌肉的力量,耐力和运动表现。所以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是否良好,跟骨骼肌息息相关。
平滑肌:不同于骨骼肌,它并不构成独立的器官,分布于人体的消化道、血管、泌尿和生殖系统等,如血管和道肠。通过收缩和放松的作用来调整血流或在消化系统中运输营养物质。平滑肌不能像骨骼肌一样被大脑意识控制,也不能通过主动抗阻训练来强化。又称为不随意肌。
心肌:心脏的运行完全依靠心肌运动来泵血,把营养物质输送到机体的各个角落。正常情况下,一分钟的心跳为60—80次,如果心肌偏弱,那么他的心跳次数会增加,因为每次的泵血力量不足机体供给,便以增加循环次数来加大流量。虽然与平滑肌一样都是不以自主意识来控制,但可以通过运动来增强心肌张力,也就是“心肺训练”。
不过无论骨骼肌还是心肌,一切训练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身体状态。我们去认识肌肉也是为了在接触训练的过程中,在一定的认知架构之上,了解其客观规律并遵从这些规律进行运动。也就是先总结经验武装大脑,再身体力行实践训练的整个过程。
试想一下,人类从幼年到老年,经历着生长发育至衰老消亡的必然进程,我们无力与自然规律抗争,但我们一直在做的是,了解规律的同时,做出顺应其规律的调整。
就像身体在减去必要的消耗外,会慢慢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特别是对不需要多少体力劳动的我们而言,肌肉流失是必然选项,因为在有限的摄入下,消耗越大,存活的几率越小,这是我们身上流淌的基因意识,这是每一个时代的人类都存在着的共性,也是所有碳基生物的宿命。可如果我们通过一些适当的针对性的运动,让身体认为需要肌肉来完成一些必要性的动作,从而也会减少对肌肉的消耗反而去增强肌肉功能,间接的也增加了肌肉含量以抵抗因自然规律而不可避免的肌肉流失,同样的也减缓了衰老的速度,这应该也就是经常运动的人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年轻的因素之一吧。
所以,我们在了解机体运转规律的同时,适当的做出顺应规律的调整,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科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