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二 呼群保义 同行致远

多年来,我从事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质量科学和工业工程的研究教学,并与工业界有着紧密合作的关系,特别是在汽车组装、飞机制造、钢铁冶炼等领域。当今的制造业已经不仅是制造产品,更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在此背景下,对产业与专业领域学术知识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我深深地意识到,在当今形势下“饱学致用育桃李”的重要性。简祯富教授和我在华人工业工程学术团体常有交流,我们都很关心产业发展,希望解决实际产业痛点以创造具体价值。简教授结合30多年积累的研究与产业实践经验,根据华人企业特性和产业大历史,汇集成这本书并获得热烈反响。同样身为工业大数据与工业工程领域的学者,我非常荣幸地推荐这本兼具制造实务的洞察与学术贡献的《蓝湖战略》,这本书将有助于促进智能制造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之间融会贯通、相互促进、良性发展,激发读者的兴趣,普及传播产业升级的理念。

《蓝湖战略》介绍了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中上下游企业共同演进的过程,融合了简教授深入的产学合作研究和实证观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精读这本书的参考文献。蓝湖的定义、战略思考和推动方针深深地吸引了我。蓝湖战略是指把利基市场做精做深,“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蓝湖战略通常应用于特殊零部件、具有知识产权或价值链的产品模块或服务,而且蓝湖战略不会很快吸引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杀入市场,因此蓝湖并不会很快转为激烈竞争的红海,让中小企业有机会成为“隐形冠军”或中坚企业。蓝湖战略通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大方针循序渐进,专注于高毛利且规模适中的蓝湖市场,特别值得中小企业和高科技创新企业借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天的生产制造还是可以用“多、快、好、省”这四个字来要求。多,就是生产能力;快,就是生产效率;好,就是产品质量;省,就是制造成本。大数据是方法,不是目的。如何以卖“产品+服务+维护”为主,对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建模,如何把从材料到设计到生产加工到使用再到回收的信息都收集起来、管理起来,然后更好地服务客户,是当今全球产业最重要的课题。蓝湖战略是通过PDCCCR(Pricing-Demand-Capacity-CapEx-Cost-Return)制造策略架构,即整合“定价—需求—产能—资本投资—成本结构”以提升营收报酬,从而定义市场的竞争优势。由于制造业离不开现实世界,其领域知识与信息准备非常重要,分析技术和优化模型必须与现场实地结合,才能达到弹性决策和智能生产的愿景,导入“先进质量、过程、设备控制以及数字决策等智能科技,发展分析服务产业和软件产业,提供企业智能生产与智能制造的完整解决方案”,以适应“治病于未发、制胜于无形”的决策模式,达到数智化转型的目标。

《蓝湖战略》一书中最吸引我的,不仅是简教授对于蓝湖独到的见解,还有面对大国重回制造业而提出的“蓝湖战略”。简教授还融合此书精髓与中华文化,提出了“蓝湖战略歌诀”。简教授深入剖析了台积电、联发科与创意电子等商业案例,整合了跨产业的经验,介绍了IC产业因高科技产品生命周期短而需要持续扩散创新的情况。简教授通过深度学习有效预测不同类型的需求并整合生命周期管理,提出组合优化策略,以工业3.5和破坏性创新来建构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让企业成为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者或利基者。这本书中的商业案例皆来自简教授深耕产学合作多年的经验,相当精彩,相信每位读者皆会获益良多。

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都离不开质量。在过去的主题报告中,我常提到“如何确定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其中包含了新的应用、新的工具、新的方法论或算法。要找到好的研究课题,则需要解决来自产业界的实际问题,并关注有长期和持续影响力的问题,跟进新的方法论进展等。工业社会的数智化转型是重要趋势,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工业工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推动数智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蓝湖战略和工业3.5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概念,其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路径,同时从华人产业的角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解决产业中的重大问题,帮助企业跳脱蓝海与红海的循环宿命,为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史建军

美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Carolyn J. Stewart讲座教授